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原本玉彤还要站着布菜都被公公说不用,她才坐了下来,信郡王今天真的是红光满面。以前诺大的府邸,只有他们这对老夫妻在,女儿虽然也有两位在京城,但都是人家的儿媳妇,一个月能回来看他们一次都不错了。

  “你们明天还要去初哥儿外公家,今天还是早点休息,我让你大姐和妹妹都过来跟你们接风。”

  玉彤吃了整整两碗饭才放下饭碗,赵群比她吃的少,所以不停的跟她夹菜,公婆看她吃的多,也帮她夹,玉彤秉持着不浪费的优良品质,直接把自己吃撑了。

  吃撑了的结果就是走不动了,赵群只好把妻子带去花园散步,至于孩子们就留给公婆了。玉彤把桃宜的事情跟赵群说了,还开玩笑道:“母妃肯定怕我误会是她要塞给你的人,还特地跟我解释。”

  赵群笑着在她耳旁道:“现在这样就挺好的,若真是来个外人,恐怕父王和母妃才是最担心的。”

  他妻子能生,现在有四子一女,再有新人进门,她们势必也要生孩子,僧多粥少,自然孩子就要有危险了。

  玉彤揉了揉肚子:“今天就不该吃那么多。”她听完赵群的说法,也放下心来。可是,她总觉得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

  第二日,玉彤带了大包的礼物回娘家,曲氏早就盼着了。之前张家守完孝,张钊现在任京官,就是闲职,在鸿胪寺任个五品官。张瑰本人则是北直隶的探花,现在在翰林院,跟着掌院做事。

  三年前,玉佳随着梁玖回京,现在梁玖任龙禁尉副指挥,也是官夫人了。

  现在曲氏等人搬了家,不是在安平侯府住,也在那周围买了个三进的宅子。京城的宅子贵的不像话,能够买三进都已经不错了。

  初哥儿自认自己是大哥哥,等玉彤带着女儿福姐儿下了马车后,他一个个的把弟弟们接下来。菽哥儿还要哥哥抱,初哥儿就哄他:“小孩子才让人家抱,你现在都快四岁了,已经是大孩子了。”

  菽哥儿噘嘴,看没人理他,还是乖乖的牵着初哥儿的手。初哥儿这才摸摸弟弟的头,跟他讲道理:“以后哥哥入学了,也没那么多时间陪你们,你要听爹娘的话。”

  原来昨天信郡王等他们一回来就向宫里打了报告,让自家孙儿能够上平福宫官学,这只有宗室才能上得了的,赵群小时候就在宫里读书,受太子照拂,所以长大后才愿意替太子办事。

  而只要宗室子弟年满六岁都可以提出申请,当然话是这么说,可是还要看爵位等级够不够。普通闲散宗室的孩子,大多也只能上普通官学,因为他们连跟宫里打申请的资格都不够。初哥儿正好七岁,他三岁就开蒙了,学识也不差,正好信郡王就替孙子打了申请。

  思绪转回来,曲氏和曲滢还有玉佳都在屋里等着玉彤,玉彤欲行礼,连忙被曲滢拉了起来。

  “这么多年没见妹妹,合该多说些话才是,怎么行这些虚礼做甚。”曲滢自从生了长子后,又生了一女,在家中也算站稳了脚跟,说话也爽朗起来。

  曲氏赞同道:“很是,很是。”

  曲氏这几年比之前要富态一些了,但也老了不少,她脸上也挂着笑容,不似平时清冷的模样。看到初哥儿和三胞胎,各种嘘寒问暖,把念成都撇在一边了。

  对于念成这个侄子,玉彤很是欣喜:“嫂子,你看念成跟初哥儿果真是表兄弟,这相貌竟有五六分相似。”

  曲滢笑道:“你也说了是表兄弟,自然是像的,我就常说像他姑姑好,他姑姑可是个大美人,日后这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既夸了娘家侄子,看到玉佳的女儿乐吟,她也赞道:“吟姐儿看着康健了不少,真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知肚明

  玉佳虽然现在又生了一个儿子, 但把女儿当眼珠子疼,女儿身体好多了,她眉头也舒展多了,也能做除了照顾儿女之外其他的事情了。

  曲氏一向对玉佳不是很在意, 她看女儿玉彤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所以注意力全部放在几个外孙身上。男孩子凑在一起就爱疯跑, 尤其是三胞胎,平时就喜欢跑跑走走,玉彤也不大拘着他们, 因为男孩子跑身体才好。

  “我去看着他们。”曲氏站起来就跟在他们后面。

  玉彤劝道:“娘, 他们在家都是这样子, 您别累着了。”

  曲氏摇头:“我不累, 你在这里跟你嫂子和妹妹说话。”

  玉彤见状也只好随她去了, 她现在是发现了, 三胞胎不管在哪里都很受宠。三张一模一样的小脸,看着你的时候, 心都要化了。

  看看她娘跟在三胞胎后面, 拦着这个,抱着那个,三胞胎还跑老跑去, 越发高兴, 玉彤觉得她娘都年轻多了。

  “妹妹, 你知道玉凤现在怎么样了吗?”曲滢现在跟曲氏和长房李氏的关系不错,所以经常帮着李氏在宗族里做些事情, 婚丧嫁娶都有参加。

  玉凤?要是玉彤记得没错,玉凤年纪也很大了吧,她奇道:“她现在应该嫁人了吧。”

  曲滢摇头道:“她现在可了不得了,她现下成了道姑,观里香火旺的很,专门收一些老弱妇孺做事,说是要消除业障。上次玉佳的乐吟生了病,去她那里住了几天竟然大好了。”

  “果真如此?”玉彤摸了摸乖乖在一旁喝茶的侄女乐吟。

  “自然是啊。”玉佳一脸很推崇的样子,“我们乐吟之前是什么样子,姐姐想必也知道,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小病,没曾想去玉凤那观里住了几天,吃了几天斋饭,服了几幅丸药,现在身子可是大好了。”

  再也没想到玉凤会这样厉害的,玉彤再看看乐吟,果然是气色比先前要好很多了。

  又听曲滢说起家中姐妹的情况:“玉诗和玉画前几年也嫁了,玉诗现在过的不错,一进门就生了个公子。玉画虽然嫁到一个武官家,那家也疼她,玉屏前些日子也回来过,说是姑爷要去南边,她们也要出头了。”

  其实家里的姑娘除了被流放的玉涵,都还过的挺不错的,即便是被圈禁了的玉窈,那也是锦衣玉食的。玉琪还是王妃,玉珠虽然和离了,但也有田有庄子,吃穿不愁。就是之前被下药的张玉晴,现在也都要相看儿媳妇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曲氏跟张钊才把三胞胎牵过来,还好玉彤跟他们都带了衣裳,于是带他们到次间换衣裳。三岁的孩子还不知道羞,衣服脱光光了,还站不住,玉彤索性一人给了一巴掌,就个个老实的穿衣服了。

  倒把在一边看的曲氏心疼极了:“你怎么还下手了?”

  玉彤好笑道:“娘,我就是轻轻拍了一下,我知道轻重的。”若是一味的跟这些皮猴子讲道理,恐怕饭吃完了,他们还能甩着小雀雀在那儿玩玩闹闹。

  在娘家吃饭就是好,全是自己爱吃的,香辣的、麻辣的,让玉彤胃口大开。曲氏还生怕她吃少了,不住的跟她夹菜,玉佳看姐姐这样也心疼,在会宁那地方毕竟比京城差远了,要吃新鲜菜都难。

  初哥儿现在已经是半个大人了,他和念成都在男宾那边坐着,三胞胎和福姐儿都跟玉彤一起坐。别看三胞胎调皮归调皮,可吃饭什么的都是自己吃,而且都把饭吃完了。比乐吟这个六岁的孩子吃的还多,乐吟也对三个表弟很感兴趣,她性子柔弱,不容易跟人起纷争,大家都还挺喜欢她的。

  吃完饭,回去的时候,别说曲氏舍不得她们,就是张瑰和曲滢甚至念成都巴不得姑姑一家多住几天。如果是极品亲戚,大家都不希望你上门,但是好的亲戚,像玉彤这样的,一来就热热闹闹的,对孩子们一视同仁,谁不喜欢?

  张家三房人丁稀少,现在就住着张钊三代人,拢共也才六口人。而且现在念成也大了,要去书院读书,家里也就五口人,张钊和张瑰去衙门后,家里就曲氏和曲滢母女了。

  看着娘家人都这样不舍,玉彤许诺:“等我这几天归置好了,接娘和嫂嫂过去玩,过几天不就又可以见面了。”

  曲氏这才缓颊。

  赵群觉得他的彤儿就是个发光体,可能她自己都还不觉得,无论她在哪儿,大家都会觉得温暖热闹,所以她离开,别人才会不舍。他也是一样,头前没成亲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清静自在,成亲后日日与妻子在一处,竟是一日也离不了。

  回到王府,信郡王妃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桃宜说话,桃宜只觉得心中苦涩。她原本以为和赵凌结识后,能够讨得信郡王妃的欢心,没曾想事情却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信郡王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乃至于她按照那人的吩咐去做,只有被厌弃的份,既如此,她还不如早日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加坚固的靠山,反正她现在谁都得罪不起。

  “王妃,世子和世子妃回来了。”

  华妈妈早知道王妃在等着孙子们,没孙子在身边吃饭都吃不香了,果然,她说了之后,现在看王妃坐了起来,有了几分精神。

  “你先去让她们摆饭。”

  不一会儿随着玉彤和赵群的到来,这里热闹起来,桃宜趁机告退。初哥儿带着弟弟妹妹们行礼,信郡王妃赶忙叫起。

  “我正吃饭呢,你们陪我吃点。”

  婆婆都发话了,玉彤自然坐下,可惜孩子们都吃的饱的很,不愿意吃,但坐在这里陪着信郡王妃也是好的。

  年纪大了,就越发觉得寂寞,听到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总会觉得有点人气。

  次日,赵凌夫妻和简二奶奶都带着孩子过来,赵凌还是老样子,也许是现在掌权了,也生了儿子,现在又怀上了一胎,所以眉梢眼角都是得意。

  她一来就问起汪淑儿的事情:“怎么着,嫂子?我听说我大嫂跟你们一起回来的?”

  玉彤点头:“是啊,我们要出发的时候,你大嫂身边的那个嬷嬷说她们也要走,所以要跟咱们一同走。”她对汪淑儿印象也不好,对赵凌亦然,所以没必要帮汪淑儿去美化什么。

  果真那赵凌听到这话就嘲讽一笑,“我就说她怎么这么……好了,不说这个了,嫂子家的三胞胎快让我瞧瞧。”

  她说话虽然不客气,但她对玉彤的几个孩子都还不错,出手大方,也颇为关心。赵凌拉着初哥儿还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又让她的女儿谢君婷跟福姐儿一处玩。

  简二奶奶人虽然看上去懂礼多了,说话也中听,但是她对娘家的几个侄子都很一般,没赵凌来的实在。

  “这日后初哥儿不是要进宫读书了?那得多早起来啊?”赵凌一边说一边心疼道。

  她比简二奶奶更扒娘家,有什么好的,她都会拿回娘家。不似简二奶奶那样,只有自己家,没有娘家。

  玉彤笑道:“他现在也起的早,如今正是读书的时候,若是现在不读,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是想读也读不进去了。”

  “也是。”赵凌看看初哥儿,又拉着福姐儿的手道:“你还一次都没去过小姑家里,等过几天天气暖和了,我接你过去和君婷玩。”

  福姐儿笑着点头。

  她说完,又转头看了看,不满道:“母妃,怎么没看到桃宜?”

  信郡王妃嗔怪道:“她过几日就要进宫了,现在叫她来做什么。”

  赵凌撇撇嘴,她虽喜欢侄子,可是不大喜欢嫂子,原本桃宜这个小姑娘八字又衬她,而且跟哥哥又有些渊源,现在年纪小就出落的这样好,在哥哥面前晃几下,难保他不动心?到时候再生个一男半女的,总归能说的上话,也不好让嫂子一人独大。

  可惜了,那也是没眼力见的,真以为进宫多好呢?

  宫里还不一定有王府好,至少哥哥人品贵重,相貌也好,人还年轻。嫂子厉害了一些,可哥哥真的看重了别人,她还不得依着哥哥,到时候再有她打打边鼓,桃宜那丫头的日子能难过到哪里去?她进了宫还只是个女官,宫里狼多肉少,斗死斗活的,没个背景那就是被人当活靶子。

  玉彤心知肚明赵凌的盘算,不过她可不怕,若是见个女人就昏了头,赵群这世子之位也坐不稳了,而且她也不是像汪淑儿那等坐吃等死之人,就凭孩子们现在这么亲近赵群,也有她不少的功劳。

  现在这个时代普遍都是严父慈母,当爹的永远都是教训孩子,孩子都是敬畏着,哪像她家的这个几个孩子个个都亲他们的爹爹。这都是玉彤在身边潜移默化的作用。

  “嫂嫂,我大伯子真的为了个女人去了辽阳啊?”赵凌突然问起玉彤。大伯子要是再过几年不回来,家里就是她男人说了算,所以她这次回来也是想像玉彤打探清楚。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哥儿的小客人

  她问这话就是谢家自己内部的斗争了, 玉彤笑着摇头:“你们自家事自己都不清楚,你问我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没说不是,那就是咯。赵凌笑道:“是是是,我不该问这个。”

  却说起简二奶奶现在正在为儿子相看儿媳妇, 所以一门心思扑在这个上面, 她跟信郡王妃叹道:“我们老太爷跟长房的哥儿定了一门亲, 着实定的还不错,侄儿媳妇虽说出身低了些,可人大度的很。我家这个性子跳脱, 我就想寻个稳重点儿的。”

  信郡王妃皱眉:“要说我最近也很少出门了, 你问问你弟妹看有没有认得的人。”

  话题扯到玉彤这里, 玉彤认得的也只是亲戚家的姑娘, 而且年纪也不合适啊!她摇头:“要不过几日二姐你办个宴, 请些适龄的姑娘家去坐坐不就成了, 再说你们欢姐儿年纪也大了,身边就没几个好姐妹吗?”

  简二奶奶也知道自家儿子是高不成, 低不就的, 虽是县主之子,其父也只是国公次子,本人还没功名, 是个白身。她想了想, 又看到站在弟妹身边的小姑娘, 眼睛一亮。福姐儿正好七岁,快八岁的年纪, 人也仁厚大方,不似弟妹那么强势,而且生的也有福气,至少福姐儿的娘生了五个孩子,四子一女。

  她真是越看越满意,好歹她儿子和福姐儿是姑表亲,想来弟弟和弟妹也不想要福姐儿吃苦,看福姐儿的目光又热忱了几分,可惜周围没人发现。

  三胞胎和赵凌的儿子谢君安年纪相仿,谢君安长的跟谢三很像,喜静不喜动,性子却极好,说话都带着一点小奶音。

  “君安,来舅母这里,跟三位哥哥一起玩好不好?”玉彤拉着谢君安把他介绍给三胞胎。

  最小的季哥儿跟他做了个鬼脸,小孩子的友谊建立的很快,三胞胎性格被玉彤教的很好,也不大认生。谢君安也是很好相处的,一会儿,一群男孩子就你追我赶的跑了起来。

  君婷看弟弟这么开心,也为她高兴,她虽然跟外祖家的表姐头一次见面,但却彼此脾气相投,尤其是福儿表姐为人宽容大方,不爱计较。

  到了要分开的时候,小孩子们都舍不得走,尤其是三胞胎把他们的玩意拿出来的时候,什么二轮车,还有弹珠儿,木哨子,各种机关玩意,看的谢君安是目不转睛,初哥儿又是个大哥哥样子:“君安,要不,你今天留下来,咱们再玩一天,到时候再送你回去。”

  赵凌却摆手:“好初哥,你弟弟今天要回去,我们家的太太盼着他呢?”开玩笑现在汪淑儿的儿子谢君亚回来了,谢家大太太分了一部分心思在那个嫡长孙身上,现在正是争夺老太太注意力的时候,怎么能让谢君安留下。

  初哥儿立马明白,还笑着跟赵凌道:“那到时候我再接姑姑和君安弟弟来玩。”

  赵凌就特别高兴,上了马车还跟丈夫谢三夸奖自己侄子:“初哥儿真是个好孩子,还说以后接我回来。别看他年纪小,跟我哥哥小时候比真真是一样的。”

  听到妻子夸奖侄子,谢三少也道:“是不能小看他,我们酒桌上这孩子就知道说敬酒词了,丝毫不显俗套。”

  “那是,也不看是谁侄子。”赵凌得意一笑。

  她们回到家,谢家大太太才开颜,长媳回来后和没回来没两样,整天清清冷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守寡呢?二儿媳又是庶出,很多话都不能说,还是小儿子和小儿媳好。最重要的是儿媳妇还生了君安这个乖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