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

  却说道初哥儿要去宫学了,玉彤亲手替儿子缝制了一个书包,包底用的是淞江三梭布,外边用的是雨过天青色蝉翼纱,上边右下角绣着初哥儿的属相,上边绣了老鹰盘旋图,又好看又轻便。

  看的季哥儿非要第一个背:“娘亲,你说我背着好不好看呀?”

  “好看。不过这个是哥哥的,等你将来能够去学里了,娘也跟你做,好不好?”玉彤认真跟他说道。

  季哥儿是小儿子,所以比起几个哥哥来更黏玉彤,初哥儿很有哥哥的样子,想送给弟弟,却又舍不得,毕竟这是娘做的。玉彤抱起季哥儿到他怀里,然后把书袋从他身上拿下来递给初哥儿。

  “娘,以后我要绣个大大的兔子在上面。”季哥儿窝进玉彤怀里要求。

  玉彤无不答应。

  到了晚上,下人带了三胞胎下去,赵群也提早回来,夫妻二人换着考了初哥儿一些问题后,玉彤拉过儿子:“你从小就是调皮的,现在有了弟弟稳重多了,但娘不希望你压抑自己的性子。”

  赵群其实比玉彤更细心,他嘱咐儿子遇到何人该如何相处,一一分说完,才跟他道:“爹送你回去休息。”

  初哥儿羞赧道:“不用了。”他也不小了,哪里能让爹爹送啊。

  赵群笑道:“跟爹客气什么,走,爹爹送你过去。”

  儿子住在外院,身为老子怎么能放心得下。孩子不管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初哥儿又是嫡长子,备受关注。在好几年赵群都只有初哥儿这一个儿子,他既贴心又聪明,又像妻子那样爽朗明快,他最为看重他。

  初哥儿乐的很,跟爹爹一起走在回廊上,他就觉得什么都不怕了。

  孩子头一天进宫学,玉彤特意带着福姐儿和三胞胎送他,明明下午就回来,活活闹的跟生离死别一样。平时最缠初哥儿的菽哥儿,红着眼眶道:“大哥,弟弟在家等你回来。”

  初哥儿忍住眼泪,跟菽哥儿强笑:“好,若是我回来还有坊市有新鲜玩意,大哥买回来给你。”

  **

  家里该上衙的上衙,该上学的上学,留下的人如福姐儿现在是半天学规矩,半天读书,三胞胎只上半天学,大多时间还是玉彤和信郡王妃在一处。

  信郡王妃现在年纪大,就越发不爱出门子了,每次一出门不仅兴师动众,还要坐马车坐的身上都腰酸背痛的,还不如在家待着。

  玉彤也是刚回来,要多休息,所以俩人凑在一起倒是相安无事。

  却没想到头一天初哥儿就带回来了一个小客人,彼时信郡王妃婆媳二人,一人在念经,一人在做针线。

  华妈妈曾经跟随信郡王妃去过宫里自然认得太子,她急匆匆进来道:“王妃、世子妃,我们世孙带着太子过来了。”

  玉彤看了一眼信郡王妃,见她也是有些慌,她连忙道:“母妃,先让厨上多添几个菜吧。”虽说太子来的匆忙,但也要安排得当,展现出信郡王府对太子的欢迎。

  “华妈妈,你去厨房让她们多添几个菜。”信郡王妃连忙道。

  华妈妈连忙下去。

  再等初哥儿进来,后边跟着一位小少年,他比初哥儿高半个头,按照年龄来说,太子比初哥儿还大两岁,所以高一点实属正常。

  初哥儿倒是没什么不妥的,表现得很自然,他回来先请安,再跟信郡王妃和玉彤道:“祖母、母亲,这是太子。”

  信郡王妃连忙跟玉彤一起行礼,太子赵佑宁年纪虽小,但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高贵感,“信王伯母和嫂嫂快起来。”

  玉彤扶着婆婆站在一边,又听赵佑宁道:“今天孤来这里只是吃场便饭,你们不必多礼,我只是和世初一见如故,所以想过来看看。”

  “太子既然这么说,那今儿就好好尝尝我们府里的菜,虽说比宫里差的远,可还是很有几道特色菜的。”玉彤笑道,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因为赵佑宁给她的感觉并不生疏,她把这归为上位者的亲切,说不定别人看赵群也觉得他亲切,其实只有玉彤才知道私底下赵群是什么样的人。

  赵佑宁很有涵养的说了一声:“多谢信王嫂嫂。”

  他在说话的同时,贪婪的看了玉彤好几眼,他娘还是这样爽快。曾记得上辈子他被康王世子欺负的时候,娘就直接找到冷侧妃冷嘲热讽一番,虽然大家都说娘应该忍,可是她维护他的样子他一辈子都记得。

  现在的母后虽然对他好,可更看重她的权势,现在他才多大,母后就已经帮她选了袁家的女儿准备做太子妃,这真是……

  华妈妈让人上了菜过来,信郡王妃和玉彤婆媳便在这里布菜,毕竟太子还小,跟她们年龄相差太大,不必要下去。玉彤曾经也选秀知道宫里的人不能轻易透露出自己的喜好,所以她一样夹一点给太子和初哥儿。

  初哥儿哪里还坐得下去,长辈全部站起来给自己布菜,他对太子道:“不如让我祖母和娘下去忙,我们俩松快些说话。”

  赵佑宁原本只想看看他娘,也没想过真的要让他娘站着,便笑着同意了。

  信郡王妃遂带着玉彤一起下去,俩人对视一眼,回到里间,玉彤奇怪道:“太子这是怎么了?在宫中不太平静吗?”

  信郡王妃小心翼翼道:“陈贵妃之子年纪正好二十二,儿子都有俩个了。再有胡淑妃的儿子比太子大三岁,还有两位小皇子,年纪都小不足挂齿。胡淑妃还是皇后的表妹,现在身子不大好,说是要把孩子放在皇后名下,可太子毕竟是亲子,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心姐妹

  那玉彤就不明白了, 太子怎么会跟初哥儿一见如故,即便太子是个小孩子,也不能等闲视之。而且信郡王现在已经不打算站队了,太子即便示好, 也无济于事。

  再说太子地位这么稳当, 何须让他们支持, 玉彤摇摇头,这事她想不明白,还是到时候再说给丈夫听吧。

  小太子倒也体贴人, 吃完饭再去初哥儿书房看了看, 就回宫了。

  玉彤连忙把初哥儿找过来问, “你头一天在宫学怎么就跟太子关系那么好?”

  初哥儿略有些不自在道:“儿子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还不错, 见了太子实在是自惭形秽, 他起先跟我说话, 很是照顾我,不过太子对大家都挺照顾的。大家说着说着就说什么时候吃饭, 我就说了我喜欢吃家里的什么菜, 顺口邀请了太子,没想到他真的来了。”

  若初哥儿真的是个小孩子,也不会起疑, 可他毕竟是当成世子培养的, 本人从小就是聪明的很, 总觉得自己被太子下了套,这话却又不能跟母亲说, 毕竟也是他自己愿意钻进去的。

  玉彤以为他真的是觉得被太子比下去了,不由得安慰道:“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人才要不断进取。”

  初哥儿重重点头,很是受教的样子。

  晚上赵群回来跟初哥儿在书房谈了许久出来,玉彤便没再问了,在内宅她是样样都懂,至于朝政这些她不懂,也不会多嘴。

  正逢皇后千秋,玉彤和信郡王妃还要忙着准备节礼,往宫里送的东西,宁可不要多么出挑,但一定要贵重,不出错。

  信郡王妃逐渐开始让媳妇管家了,第一是儿媳妇进门也这么多年了,人品性还是不错,也不是那等担不起事情的人,二来儿媳妇毕竟生了四子一女,如果还是自己这个婆婆掌权,到时候随着初哥儿长大,母亲手上还没有一点权力,恐怕他对自己这个祖母也有意见。

  跟皇后选千秋礼也有意头,松柏长青、仙鹤祝寿都是好的,但是又是烂大街的。

  “东珠一颗,用紫檀 盒子装着。再各色布匹,每类十二匹、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玉彤迅速拟好单子给婆婆看。

  信郡王妃点头:“你拟的不错,就按这个单子让他们在库房去拿出来再装好。”

  她看了一眼玉彤,现在有些庆幸,还好当时没让玉珠进门,要不然这些事情她不知道要教多久,并不是说玉珠笨,而是她总是畏手畏脚。做多了怕人说,做少了也怕人说。

  想起玉珠她眼眸一暗。

  玉彤问道:“怎么了?母妃,可是身子不大舒服?”

  信郡王妃摇头:“我是在想你玉珠妹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年纪还轻,现在就这么一个人过,难啊。别看现在好像很逍遥,那是因为她母亲还在世,庶兄还算厚道,以后就不好说了。更何况她无子,这些嫁妆按照道理还得归还娘家,庶兄们过的好也就罢了,若是过的不好,她的那些东西怎么保得住?”

  她作为姨母倒是真的挺心疼几个姨侄女,就是因为玉晴的事情后,她就没怎么管过娘家,但事情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自家也儿孙满堂,她想起玉珠也觉得可怜,毕竟她不像她母亲和姐姐,从来也没做错过什么。

  玉彤也知道婆婆心软了,不过她觉得玉珠的事情最好少管为妙,但当着婆婆的面,她还要一副赞同的模样。

  “您说的是,她老这个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但是若真要选人,又要慎之又慎,若是第二次不好了,还不如一个人过。”

  儿媳妇的话也言之有理,本来还打算替玉珠找人的心思也歇了,找个好的,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也就罢了,若再找个不合意的,那岂不是怪自己。

  玉彤又加把劲:“您若是真的关心,不如想想大姐家的长子,现在正要寻媳妇,您倒是可以帮她多留意。”

  “也是。”再怎么说简二奶奶也是自己的女儿,不管自己的女儿倒是操心别人的女儿,说出去还要被别人笑话。

  不过,信郡王妃是没想到简二奶奶竟然看中的是自家的孙女,她有些惊讶的看着长女,不可思议道:“你说你看中了福姐儿?”

  简二奶奶不高兴母亲是这样的反应:“是啊。”

  信郡王妃委婉道:“她们可相差好几岁呢,你这不胡闹吗?”

  “这怎么是胡闹啊,娘,年纪不是问题,多等几年也是可以的。您想想,福姐儿在家娇宠的很,以后到我们家我是她姑妈,还会委屈她不成?还有我们哥儿也是她的表哥,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简二奶奶这是越说越觉得好。

  信郡王妃推脱道:“你找你弟弟弟妹去说,福姐儿是他们的女儿,光我同意了没用啊。”

  简二奶奶笑道:“我这不是让您帮着多说说我们哥儿的好话吗?”

  信郡王妃没再说话了,在简二奶奶看起来那就是默认了。

  **

  交泰殿里命妇们井然有序的献礼,磕头请安,玉彤也在其中,还看到了熟人傅三奶奶。俩人在会宁就是旧识,她回来傅三奶奶还送过礼来,只是这样的场合不适合私下说话。

  皇后袁氏比起以前越发雍容华贵,她从容的接受了众人的叩拜,又赐座给大家。今天不是在太皇太后处,现在皇后是主角,大家要捧的人也是她。

  没想到皇后第一个就是先跟玉彤说话:“听说你们家三胞胎,我就一直好奇着,日后进宫可一定要带他们过来我看看。”

  玉彤笑着站起来道:“多谢娘娘垂询,他们调皮的很,就怕冲撞了您。”

  皇后道:“没什么打紧的,都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个。”

  玉彤连声感激。

  坐在上边的皇后依旧那样雍容,可心里却滋生了一种无奈,有些人共困苦可以,共富贵却很难。她害怕,自从太子顺利登基后,她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一切都是不确定性。

  儿子看似孝顺,可却长的跟张玉彤前世的长子一模一样,前世她有多恨那个男孩,现世还要依靠他,想想就矛盾。

  前世张玉彤的长子,很受太子喜欢,让陈良娣的儿子常常愤恨,她那个时候稳坐钓鱼台,看她们斗的你死我活的,后来太子越发倾斜在张良娣这边,她还推波助澜过几次,因为她是太子妃要制衡。

  现在要她对曾经她出手对付过的孩子真的亲如母子,她做不到,甚至午夜梦回,还会想起张玉彤曾经成了皇太后的样子。

  她自觉重生之际,已经对她够好了,帮她父亲升官,让她成为世子妃,若不是她,张玉彤说不准还只是个妾罢了。

  也算是她还了愿了,至于以后……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了。

  虽说皇后头一个跟她说话,但之后就没再跟她说了,有袁夫人和傅三奶奶这样的娘家人在这里,大家都做背景板了。

  大人们献完寿,皇后的亲生儿女和名义上的孩子也过来献寿,陈贵妃的长子年纪不小了,他领着弟弟妹妹们过来请安。

  太子虽然小这位陈贵妃的儿子齐王十几岁,但论气度,太子确实不凡。

  他小小年纪就很有孝心,不仅通宵达旦写了千寿图,还亲自雕刻了猴儿栖桃的雕刻品。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就很不错了。

  皇后见了果然高兴:“太子有心了,也把你们费力了。”

  皇后之女昭宜公主赵莹,亲手献了针线等等。玉彤和信郡王妃这等宗亲便在一旁夸耀,交泰殿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交泰殿有个小戏台,戏班子唱的都是麻姑拜寿之类孝子贤孙的戏,十分乏味。玉彤还得撑着眼皮看,宫里的菜看着好看,都是半热的,吃起来都没了菜味。

  一直到出宫,玉彤才感觉活了过来,她也庆幸,幸好当年自己没进宫,若是进了宫,她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回到家,却看到桃宜过来,原来她是来辞行的。信郡王妃上了年岁,便去休息了,让玉彤来接待,玉彤原本以前也认得她,所以也欣然答应。

  “世子妃,我过几日就要进宫了,我爹娘现在在乡下收点租子,他们那里若是有点什么事情,还请您照应着点。”

  玉彤答应:“这是自然,你祖父是我们世子的得力助手,帮你也是应该的。”

  桃宜这才放心,露出点笑容,看上去才有点像十一岁的孩子这样。

  俩人也没什么多的话好说的,桃宜已经改口成世子妃,代表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只是在走的时候,桃宜有些犹豫,咬了咬唇还是说了出来:“世子妃,你要小心你的姐妹。”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的,玉彤再欲多问的时候,桃宜屈膝行完礼就匆匆走了。玉彤想了想,她说的是难道是赵凌?可赵凌不足挂齿,玉彤摇了摇头,不再理会,反正以后桃宜进了宫,跟信郡王府就没什么关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