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桃源农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06-01 21:11:14

  常喜乐顿时眼睛一亮,新县令可是进士出身,对科考非常有经验的。

  这些书籍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多谢大人!我一定会努力,不会让大人失望。”

  “一切只需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新县令是个实用派,并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觉得读书为官才是正道。他看到常喜乐在农事上有天分,虽然依然希望他科考能够成功,却不希望他因为科考把这天分埋没。

  常喜乐因为这句话对新县令更加有好感了,这裴家人办事果然牢靠,活动的人是他所需要和喜欢的类型。

  新县令看完盐碱地便是离开了,绕了路并没有进村庄里,不想打扰村民们的欢乐,不少人都是事后才知道新县令竟是亲自过来了。

  热闹了三天之后,桃源村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去年的轮种大家都看到了效果,发现并不会使得土地肥力下降,收成还非常的号。所以水稻收割以后,纷纷都种起了油菜。

  榨油坊生意好,又不愁销路,只要大家肯种,榨油坊都能消耗掉。

  如今不用交赋税,桃源村的人恨不得把所有力气都给花出去。

  去年榨油坊因为后期没有原料,可是闲了好一阵子。榨油坊的一群老爷们等这个时候已经等得眼睛都发绿光了,就想着赶紧开工。现在看到有这么多原料让他们加工,乐得嘴都快笑歪了。完全不在意如此会带来多少活计,对他们来说有活干心里才踏实。

  今年收的茱萸和油茶果比去年更多了,大家经过了去年,不少人平时尤为注意哪里有茱萸和油茶。尤其大家知道茱萸酱、茶油等早就卖完,今年必是会多收,老早就开始进林子打探了。

  而且常喜乐还派人到临近的县里去收,尤家那边也在枇杷县张罗着,到最后收拢总数发现足足比去年翻了五倍。

  还好常喜乐这次早有准备,之前就将仓库建好,倒是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存放。

  如此一来雇佣处理茱萸的人也就更多了,常喜乐寻人专门建了一处房子专门进行加工,也全都是泥巴瓦房,并称之为桃源村茱萸工坊。榨油坊也多招了人手,否则转不过来。

  工坊里雇佣的全都是女子,且虽只是这一阵子的工夫。但是只要干得好,没有出现偷奸耍滑的现象,以后每一年这个时候都会雇佣,成为老员工,一直会被雇佣到身体不便为止。

  这些人因为长时间处在刺激性气味中,常喜乐曾经受过荼毒,知道那感觉不好受,因此开的工钱非常的高。能被选中的人,乐得好几晚都睡不着觉。

  也有人到常家去活动,常家人统一口径,那就是勤劳肯干,不出幺蛾子,就不怕没有机会。

  虽然这话万金油,可大家心里也都有了底。况且虽然他们很想进工坊,可平时的采摘等活挣得也不少,因此虽然失望却也不觉得有什么。

  桃源村的粉丝和干米粉也非常受欢迎,所以常喜乐又组建了制粉坊,并且还配上了专用的水磨,负责将黄豆或者大米磨制成粉。如此一来,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可以加大产量,形成规模化。而里头雇佣的依然都是女子,制粉坊和茱萸工坊都在一个山头,一个在这边山腰,一个在山脚。

  这其中除了女子更细心更适合以外,也有照拂女子之意。雇佣的女子多是家里不太好的,比如家中有病人或者是寡妇自己带着孩子的。且为了公平,还要多加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家中没有人在其他作坊里干活的。

  这世的女子不容易,桃源村虽然对女子已经非常宽容,但是依然比不上男人。所以常喜乐尽可能的根据这里女人的特征,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岗位。

  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唯有女子立起来,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常喜乐觉得世外桃源就是应该没有歧视,人人平等,相对公平。

  常喜乐还寻村子里织布手艺好的女子,专门给工坊里的工人制作专门的工作服。上面还绣着常喜乐涉及的桃源村品牌商标。桃源村品牌商标是以桃花轮廓为底,上面绣着青山绿水。

  工作服把人包裹得严实,制作吃食的,为了防止碎发掉入,还得把头给包起来,带上口罩。一切都是为了方便干活,所以注重实用而不是好看,但是桃源村的人都希望自己也拥有这么一套衣服,因为这就代表着能进入工坊做工。

  能入工坊做工的人,如今不仅能挣钱,还是被人羡慕的对象。

  尤其女工们,她们每次上工的时候都结伴而行,一路上欢声笑语毫不掩饰自己的快乐。

  这些女人走路的时候都会微微抬起下巴,露出自信的笑容,不管容貌如何,都让人觉得十分美丽。

  因为能加入工坊不仅每个月能领到工钱,以后到了年纪‘退休’了,每个月还能领到养老金!不仅如此,平日若是病了,还能报销一部分的医疗费用。这些福利在这里是从不曾有过的,人生在世最怕就生病和衰老干不了活,可有了这些,也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虽说桃源村向来厚道,若某一家真的到了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大家都会搭把手,公中也会出钱。可那些都是情义不是本分,不像工坊的福利那样,是他们自己劳动所得,是理所当然而不是仰仗谁的鼻息。

  如此条件之下,怎么不会让大家对生活有盼头,自信和从容?

  所以现在拥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成为了桃源村人最羡慕的。

  除了工坊里的人,连负责在外头跑销路、收东西的村民,也会穿上绣有桃源村品牌标志的衣服。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在无形中给大家灌输品牌的概念。

  如今桃源村以外的人也渐渐开始有了这么个概念,只要看到穿着绣有那个标志衣服的人,就知道是桃源村的人。且这些人身份不简单,是为了桃源村出产的东西而来。

  桃源村收茱萸、茶油果、油菜籽、绿豆、大米等等物件,而且给的价格十分公道,拿来的称也不会动手脚,分量都事足足的。所以只要有想卖家里产的东西的,一见到这个标志,就会非常高兴。尤其在稻香县里更是如此,因为若不是桃源村,他们怎么有机会免税三年。

  如此一来,其他村子的人看到这个标志的人到自个地方,都会热情的宽待,这些待遇让桃源村人的归属感更强了。

  

  第62章 弹棉花

  

  棉花是首次出现在桃源村,不少人都不曾见过,包括宋挽呈从前不过是耳闻几句,也没有见过此物。所以常家的棉花被收回来,当即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都想知道这东西是如何织布成衣,东西怎么样。

  宋挽呈也非常感兴趣,他交代常喜乐处理棉花的时候叫上他。宋挽呈是个好奇心非常重的人,对什么都感兴趣。而且还会去亲自试一试,完全没有某些读书人清高不屑沾染读书意外的事务,尤其还是这种劳动人民才会干的粗活。

  常喜乐觉得能了解民生以后才能做好官,知道人民大众是怎么劳动,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宋挽呈有这样的品质,以后很大几率能成为一个好官,自然十分支持他到处去看和去体验。

  他准备开始处理棉花的时候,一大早就让宋挽呈过来了。而宛娘和宋玉息也都过来了,两家人现在走得很近,平日里经常来往。宋玉息现在跟常家的几个孩子玩得非常好,而宛娘跟几位嫂嫂也非常要好。宛娘后来对经济之事十分擅长,也是因为在桃源村的这些日子,一直跟曹二嫂和丁三嫂在一起的关系。看她们如何管理工坊,而得到了不少经验,这些都是宛娘当时没有想到的。

  “这东西是做何用?”宋挽呈见常昱抬出一个木架子,好奇问道。

  常喜乐介绍道:“你看这些棉花,上头都有棉花籽,我们得把棉花籽分离出来。而这个东西就是用来分离用的,可称之为轧棉机。”

  宋挽呈恍然大悟,十分佩服道:“你这脑子转得就是比普通人快,这东西明明用手摘也挺容易,你竟然就想到利用工具了。”

  常喜乐笑了笑,说实话若非有后世经验,他第一次接触陌生的东西,一开始肯定没办法研究出利用工具省事省力的方法。几乎所有农具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现在只种了一亩,不过收了两百来斤用手摘确实容易,可若等以后种得多了,那便是不同了。利用工具能提高效率,节约人工,这么一来成本就下降了,利润才会丰厚。”

  宋挽呈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从不曾见过像常喜乐这样,如此会利用工具还会去琢磨去制作的人,叹道:“现在桃源村已经有了这么多花样,你还要节约人工。你是想要带领整个村子一块致富的,如此一来岂不是还要弄出许多花样才能实现?我有时候真想把你的脑子挖出来看看,是不是跟平常人不一样。”

  “那我得远离你,指不定哪天你一个脑抽把我脑袋砍下来。”

  “那我也得有这个机会!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身边有个能单手就把人给捏死的虎大爷。”宋挽呈看了常昱一眼,一副怕怕的模样。如今大家都跟着常喜盛叫常昱为虎大爷,实在是他的杀伤力太大了。

  这小家伙时不时上山弄个熊啊狼的回来,尤其有了弓箭之后,那打猎的本领更加厉害了。常喜乐怕他把后山都给祸祸了,还控制了他打猎的次数。

  说完宋挽呈感慨道:“能跟你做乡亲还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宋挽呈去过这么多地方,就没有见过像常喜乐这样的。

  这个世界讲究宗族,其实大家族里还是很互相帮助的,可没有人像常喜乐这样,不是简单的给予财物,而是指了一条道路。

  毕竟一直单方面的施舍,是很不容易维持的。唯有自己立起来,才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常喜乐这么做是一种良性循环,不仅没有损害自己利益,甚至还在这圈子里增大自己的利益,可又达到了扶助的目的,还不让受惠方因此觉得低人一等。

  “我若没有乡亲们从前你一个鸡蛋我一把青菜的供着,也没有我这一天。”常喜乐真心实意道。

  宋挽呈伸出手想要拍一拍常喜乐的肩膀表示认可,可手还没伸到常喜乐那,就被常昱给拍走了。

  宋挽呈不乐意了,“你这小鬼头,真是太霸道了,我和常弟是好兄弟,碰一碰怎么了?”

  常昱就这么看着他,一声不吭,可拒绝的意味十分明显。

  宋挽呈本还想逗他,一旁的宋玉息却是不愿意了,把常昱惹火了,到时候不理他了可怎么办。

  “爹,不是要看这东西怎么用吗,怎么还没开始。”

  宋挽呈哪里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心思,也就只能作罢。

  自打来到这里,虽然课业并没有落下,可一有空闲就跟常家几个孩子漫山野的跑。起初宛娘还有些担忧,因为宋玉息从小身子骨就不是太好,比普通孩子要虚弱,隔三差五的会生病。

  可没有想到这么跑来跑去一段时间之后,人晒黑了,身体也硬朗了不少,吃饭也比从前多了。大约是因为你身体好了,读书也就更能记住,功课反而还更好了,宛娘这才不再管他。但是要求每天的功课必须完成,否则就不允许出家门。

  宋挽呈揉了揉宋玉息的脑袋,“好好,就你心急。”

  常喜乐做出的轧棉机是很简单的原始轧棉机,由两个紧挨着的做相向转动的辊子组成,籽棉由两个辊子之间进入,从另一边像布条带子一样吐出来,棉籽就会被卡下来。

  这种轧棉机要比手摘要快,却远不如脚踏轧棉机。

  常喜乐没有制作脚踏轧棉机,一来是那个相对更加复杂,他并没有时间去琢磨,现在的棉花尚少,就暂时将这放到一边,反正现在这个轧棉机也能用;二来脚踏轧棉机虽然工作效率高,可容易损坏纤维,影响生产出的纱制品的强度。

  所以除非是以后形成大规模的加工状态,必须要提高效率,否则还不如先利用原始轧棉机去处棉籽。

  这东西操作简便,常喜乐示范了一次,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杉子和宋玉息几个孩子都当做是玩闹一般争着上手,最后竟然把这两百多斤的籽棉都处理好了。

  棉籽是可以用来榨油的,棉籽油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必须经过精炼。没有精炼过的棉籽油里面含有很多棉酚,其对于男性的生育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女子吃了则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闭经。

  常喜乐对如何利用现状如此简陋条件去除里头的棉酚等有害物质并不十分清楚,而且这里无法测试,不知精炼出的油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干脆暂时放弃制作棉籽油的想法。反正现在棉花籽还少,留做种子都不够,更别提榨油了。

  即便以后种得多了,也不一定非要榨油,棉籽壳可以用来栽培香菇,棉籽则可以磨碎用做牛羊的饲料和土地肥料,一样不会浪费。

  将棉籽都摘掉以后,常喜乐用棉花第一件要做的时候就是弹一床被子。

  弹棉花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一根张紧弦的弓和一个小槌子,将张紧的弦置于棉花之中,用槌子槌击弦使之震动,就可以达到梳理纤维的目的。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常喜乐也不过是在旅游的时候,在农家乐里看到人弹过。当时也试着上了手,可一直抓不到要领。每次弹得都非常糟糕,反而还让棉花飞起呛得自己咳得肺都要出来了。

  因此他在这里也只是负责指导,坚决不上手。

  弹棉花之前要将棉花摆在专门的制作的桌子上,上面铺着草席。棉花要摆放得均匀,大家也并不觉得什么,纷纷试着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宋挽呈跟常喜乐一个德行,脑子好使可手脚却不行。

  而做得最后的有无意外的是常昱,不过试了一会就掌握了技巧,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其他人倒是都会了,可毕竟才刚学难免生疏,只怕刚开始的几床被子都不怎么样。

  弹棉花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做不好东西也大打折扣。

  “这玩意还挺有意思的。”曹二嫂一边弹着一边道。

  曹二嫂现在已经不用来回奔波去摆摊,那摊子直接雇人去做了,他们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自然知道每一天收益是多少,所以也不怕被贪了去。再说了若是不信任,也不会放手。

  曹二嫂从吃食摊子抽出身,是为了去掌管茱萸工坊和制粉工坊。

  常家人是常喜乐一手培训的,字虽然认识得还不算多,可基本的算术已经不在话下。且他每次都会灌输一些符合这里情形的管理学理论,教他们会利用数据去分析等等,课程都是以培养他们为管理者为目的的。

  其中学得最好的莫过于曹二嫂和丁三嫂,家里头除了常喜盛,其他兄弟都不善于管理,而更适合去做活。

  常喜兴虽然木讷可种地是一把好手,而常喜旺在榨油坊干得风生水起,他愿意花那力气,却不愿意动脑子。所以管理的事就交给了这两位嫂嫂,至于王大嫂则是负责掌管家中的事。她是长嫂,要负责这些也是理所应当。

  她的性子太软,在外头管人可是不成,不过却是能把家里打点得很好的。

  孙婆子现在虽然还有劲,可管家的事渐渐转给王大嫂,不过钱财依然是不敢给她掌管的。常家如今家底厚,虽然投出去不少钱,每次挣回来一点又有新的事要去做,所以资金都是流动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相较以前,留在手头上的钱财还是不少。

  王家虽说现在老实了不少,可孙婆子依然不放心,实在是王大嫂那性子让她不敢完全信任。

  “时间长了胳膊还是挺酸的。”丁三嫂道,方才她也试了一下,就知道这活也不是那么好干的。

  孙婆子看着棉花越弹显得越白,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把,“这东西瞧着就好,到了冬天用这被子肯定特暖和。”

  常喜乐道:“用这东西织的布也十分好,只是得暂时劳烦嫂嫂们了。”

  棉花虽然是新鲜东西,可纺织成线的原理都差不多,家里的几个嫂嫂都织了一手好布,这些不会难倒她们,只要稍加琢磨,就会掌握到诀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桃源农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