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225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长乐府刺史有些茫然,不明白那些漆料怎么了,只不过只要不是皇帝对他们的船有不满就好了。

  虽然下了船之后,李从嘉还觉得被那些漆料和木料味道包围,可他还是很开心,回到下榻的行宫,释雪庭看着他笑道:“怎么就高兴成这样了?”

  李从嘉整个人泡进池子里说道:“当然高兴,这些家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这样的舰队还担心什么高丽啊。”

  释雪庭失笑摇头,不过刚刚他在看到这些战舰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震撼,万事开头难,既然第一艘大福船已经做了出来,那么就会有第二艘第三艘,只要金钱跟得上,以后海战将,大唐即将无敌于天下。

  就算是释雪庭一想到无敌两个字也不由得悠然神往,更不要说李从嘉。

  李从嘉凑到释雪庭耳边说道:“大福船不仅仅能够作为战舰,也可以作为远洋货船!”

  释雪庭顿时说道:“远洋货船?这样的货船除了朝廷之外还有谁敢用?”

  当然最主要的是大福船上最大的威慑力是各种火器,这种东西朝廷把控的很严,地方军备库一般都只有最基础的那些军火,或者说是全军基本普及的那种,怎么可能给普通商人用?

  李从嘉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但是朝廷的战舰不作战的时候可以出租啊,平时战舰的养护费很高的,只依靠朝廷的拨款只怕很难,如果遇到比较困难的时候,可能这笔钱就拿不出来了,必须让船队有自己的收入才行。”

  释雪庭立刻想到重点:“大福船出租的话,只是出租船中的货仓位置吧?”

  “那当然,整个大福船还是要在水军管控之下的。”

  释雪庭又问道:“让军队承担运输的责任是不是有损军威?”

  李从嘉嗤笑道:“军威?军威是靠战胜外敌得来的,而不是靠跟自家人耍威风的来的,运个货就有损军威了?那海军的军威也太不值钱。”

  释雪庭就喜欢他这傲娇的小模样,忍不住把人抱进怀里说道:“这样也是个办法,只是只怕不太容易。”

  李从嘉有些纳闷:“为啥不容易?”

  让军队自己赚钱还不好?只怕户部那些人能开心死哦。

  释雪庭只说了两个字:“漕运。”

  李从嘉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在海运不发达甚至是几乎断绝的时候,漕运就是中原的运输大头,南北来往货物很多都是依靠漕运,如果大力发展海运的话,势必会影响漕运,到时候也会影响许多人的生计。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像是杭州等依靠漕运的地方也能依靠海运,真正会触动的是许多贵族的利益,因为许多贵族都会投资漕运。

  实际上只要不是干那种特别天怒人怨的事情,稍微改变一下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老百姓除了会抱怨两句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响,反而是这些贵族。

  李从嘉很淡定的说道:“这简单,他们既然可以投资漕运,难道就不能投资海运吗?”

  释雪庭问道:“你不是要让军队承接运输?”

  李从嘉摇了摇手指说道:“不不不,水军是可以有一部分进行运输,这是为了贴补战舰的修整费用,实际上如果海运真的兴起,港口吞吐量达到一定程度,水军的那点运输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想要完成所有的运输量就必须有别的海运团队。”

  释雪庭问道:“那我们要着手做准备吗?”

  李从嘉犹豫了一下,果断决定说道:“不,海运方面我们不插手,人不能吃独食,现在大唐境内最大的商行就是我们,甚至在契丹于阗我们的商行势力也不小,已经让很多人眼红了,这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家生意不敢动手,否则早就有人想办法吞并我们了,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对爵位这方面看的太紧,当初分好处的时候大家满意,但是随着国家安定,家族发展,他们会变的不满意,这时候就必须给他们找点事儿干,否则只怕要形成山东士族那样抱团的大家族。”

  释雪庭也无所谓,现在他们对于钱财的概念已经仅仅是一些数字,人就算再怎么奢侈,吃穿用度都用最上等的,又能用多少钱呢?

  释雪庭见李从嘉烦恼爵位的问题就说道:“你只有太子一个儿子,没有那么多亲王分薄他们的利益,短时间之内他们不会有什么不满的。”

  李从嘉说道:“我知道我现在严格了一些,但是我宁愿现在严格,也不想等安定下来之后还要想办法给他们找罪名拿掉他们的爵位。”

  释雪庭说道:“现在很多大臣最担心的不过就是高丽一战之后,大唐估计会有许多年没有战事,一旦大唐没有战事,武将想要立功将会变得非常难,他们又没办法学文臣,实际上现在枢密院那边就已经很紧张,因为枢密院并不会禁止文臣家子弟进入,现在很多文臣都会挑选出比较有天赋的子侄,让他们习武学习兵法,为的就是将来进入枢密院。”

  李从嘉轻笑:“我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他们担心这些文臣子弟一旦进入枢密院,文臣就能够插手枢密院的事情,哪怕文臣不能对枢密院指手画脚,但是他们能够影响自家子侄,可是他们怎么就不想想,我也没禁止武将家的人进入文臣系统啊,内阁不好入,难道枢密院就好入了吗?他们完全可以让子侄去习文啊,让子弟进入文官序列,将来他们不就能够影响内阁了吗?怎么都这么想不开?”

  释雪庭轻笑一声:“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这样是费力不讨好。”

  李从嘉有些惊讶:“嗯?怎么说?”

  释雪庭抱着他往后一趟,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无论什么都是有圈子的,文臣有文臣的圈子,武将有武将的圈子,文臣想要控制枢密院,但是枢密院现在坐镇的是谁?枢密使是你就不说了,枢密副使是楚王和蜀王两位殿下,骨干是秦国公等人,他们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被他人侵占?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文臣家的子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进入军队系统之后,都会被打压的厉害,想要进入枢密院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从嘉一想也真是,文臣荫职子孙的话不会有武职,所以想要当将军就要从最低等级的小兵做起,家里再有门路也要走这一趟,打压一个小兵难道还不容易吗?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文臣和武将区分开,两边互相掣肘,有利于朝堂平衡,但是对于李从嘉来说这就很纠结了。

  他现在掌控枢密院,也能压制住内阁,这样一切都好说,但是万一子孙后代有软弱的压制不住呢?会不会就出现明朝那种武将地位极其低下,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情况?毕竟论起结党营私之类的,武将似乎怎么都比不上文臣。

  他们不抱团,李从嘉担心,他们抱团李从嘉还担心,皇帝啊,就不是个好做的职业。

  李从嘉决定,就这样了,只要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不被架空,那就万事好说,那些文臣想要打压武将,有皇帝撑腰,武将也能撑一撑。

  当然如果子孙后代有不成器的丢了军权,那……李从嘉也没办法,他不可能一眼就看到几百年之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防止这种事情,毕竟李从嘉现在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都是一路头破血流的走过来的,其中犯错不断,经常被内阁老臣和释雪庭教育,他哪里有本事管那么多呢?

  他尽其所能,后代的事情让后代自己去搞定吧。

  一想到这里,李从嘉就十分放心的准备睡觉。

  入睡之前李从嘉说道:“我要在这里呆到试航结束。”

  释雪庭顿时问道:“试航结束?之前你出来的时候不是说看完船就回去吗?”

  李从嘉闭着眼睛含含糊糊说道:“是啊,但是看完之后担心他们是摆出个样子来给我看,实际上船没那么好,所以我要等他们试航,这不是很正常吗?”

  释雪庭:你就直接说你不想回去不就行了?

  李从嘉见释雪庭不说话,往他怀里缩了缩说道:“回去记得帮我说话呀,我觉得内阁那几个辅臣好像更喜欢你的样子,你说他们若是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会不会遗憾你没当上皇帝呢?”

  释雪庭拍了他一下说道:“别乱说,老夫子们对你要求严厉是因为想要辅佐出一代明君,若你不成器,你看他们会不会这样严厉?”

  李从嘉打个哈欠说道:“什么明君不明君的,回头我让他们想办法改进一下大福船,看能不能弄的更厉害一点,然后让他们一点点做,争取将来我们两个一起出海去做海盗!”

  释雪庭失笑:“好好的皇帝不当去当海盗?什么毛病?”

  李从嘉嘟囔了一句:“乐意。”然后就没有了声息。

  释雪庭听着他绵长的呼吸就知道他已经入睡,看了看外面的月亮,对于李从嘉所说的将来的海盗生涯,居然还真生出了一点期盼心思来。

  以前李从嘉说过无数次想要退位跟他周游世界,但释雪庭总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李从嘉身上的责任太重,怎么可能早早离开?可是如今他被李从嘉说动了,居然也开始盼着太子快点长大,快点成熟起来。

  因为李从嘉不让新船马上试航,所以试航的日子又拖了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大福船带着几艘福船扬帆出海,一路行驶到杭州,然后再从杭州折返。

  这一来一去就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等福船回来的时候,李从嘉满意的发现各项指标都在期望值之上,只不过这是最初步的试航,接下来还要将武器装上,再让水军上船习惯这样的作战方式。

  因为要适应,所以对于高丽就不能马上动手,现在李从嘉完全耐得住性子,反正他这次是打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直接将高丽打平打散,也不屠城,剩下的高丽人全部迁徙,不让他们留在故土,然后将汉人迁移一部分过去,不过那个地方是不能作为农业城市的,干脆就直接弄成工业城市。

  嗯,高丽还没打下来,李从嘉已经将那个岛屿的职能都想好了。

  倒是高丽,之前战战兢兢,生怕大唐会打过来,各种封锁海岸,甚至还派高丽人在大唐活动,然而这些人都被情报部一个不剩的全揪了出来。

  结果等了一阵子之后,发现大唐似乎没有动静,就又抖了起来,满世界趾高气昂的表示大唐皇帝怕了,不敢打高丽,还大言不惭的说要让大唐给高丽上贡。

  李从嘉知道之后就嗤笑一声,早晚要让这些人知道厉害。

  当然高丽王王昭还是有点脑子的,正经的官方国书上面措辞谦卑恭谨,口口声声说要跟大唐重修于好,至于私底下的话……嗯,跟那些无知百姓也差不了多少,只不过这都是情报部探查出来,根本没办法当成证据。

  李从嘉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内阁那边真的被高丽说动,想要跟高丽重归和平,不再打仗,那他这张脸往哪里放?

  不过很快李从嘉就放心了下来,因为首辅范质很严厉的斥责了高丽背信弃义的行为,同时还是将之前刺杀李从嘉的刺客扣上了高丽人的帽子。

  现在不适合打大理,干脆就让高丽再背一次黑锅,等打完高丽之后,看情况,如果大理还是不知死活,就么就将查出来的真相公布,那时候高丽已经败了,木已成舟,也没人会来指责他们。

  哦,最多也就是契丹会表示不满吧,不过李从嘉压根也没在意。

  武器装上之后,整个舰队进行过一次演习,海上的演习也不需要什么对手,反正现在的武器也没有什么准头可言,大部分都是扩大打击面,远程打击完了之后,再派士兵上去收割,这个收割还是为了让士兵拿军功,毕竟这年头军功还是算人头的,否则连收割这个程序都不必,直接炮轰就好,反正大唐又不是用不起。

  军演的结果让李从嘉很满意,这样一艘大船在海上简直就是神鬼辟易,因为船头是尖的并且包上了铁,那真的是坚硬无比,如果结实程度不如大福船,大福船这一个撞过去,对面肯定粉身碎骨。

  李从嘉满意之后,就给了一只调令,让舰队去登州做准备,而他……在长安众人的期盼之下,总算是回程了。

  李从嘉从长安来长乐府的时候就已经是深秋,这一呆两三个月,回去的时候那边已经在飘雪,如果不是因为快要过年了,他估计还要在长乐府停留一段时间。

  回去的路上,因为是往北走,越走越冷,哪怕走的慢,哪怕准备了很多东西,李从嘉一时之间也有些不是有那个,恨不得躲到长乐府等开春了再回来。

  释雪庭见他怕冷,只好有机会就充当人肉暖炉,李从嘉十分羡慕嫉妒恨,练武就是好啊,都不怕冷的。

  然而再冷,在路上的时候,李从嘉也会时常跑到一些小村镇去查看一下大唐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不期望致富什么的,但是总要吃饱穿暖吧?

  可是李从嘉发现就连这么简单的要求似乎都不能达到,大冬天,好多人家里都只能烧柴取暖,什么暖气之类的一概没有,穿的衣服虽然看上去厚,可是并没有多暖和。

  李从嘉深深叹了口气,十分怀念后世的棉花,这年头的大唐居然只有木棉,就连木棉的产量都不高!

  今年春天时候旱,秋天有蝗虫,整个天象都十分诡异,就现在这个温度,李从嘉总觉得今年会特别冷,说不定就会有许多人会被冻死!

  李从嘉愁眉不展,思索了一下集中供暖的可行性,就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技术对于现在来说还是太超前了,就水循环这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

  李从嘉忍不住想后世的时候都有什么保暖方式,羽绒服?唔,这年头布料不行,估计没办法解决钻毛的问题,或许……羊毛制品会是更好的选择。

  释雪庭见李从嘉盯着舆图看,忍不住问道:“你盯着契丹那里看很久了,又想做什么?”

  李从嘉抬头对释雪庭笑道:“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或许不用打仗就能削弱契丹的实力了。”

第206章

  兵不血刃拿下契丹?

  一瞬间释雪庭只觉得不可置信,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 他大概会一笑了之也不在意, 但是如果这是李从嘉说的,他就必须过问一下, 因为他很想知道李从嘉又想到了什么。

  李从嘉说道:“你还记得在西域的时候,到了冬天我们会有一些羊毛衣物吗?”

  释雪庭点了点头,在西域的时候这种衣服又便宜又保暖, 他们穿的不少, 但是回到中原之后他们就很少再穿羊毛衣物,毕竟有比羊毛衣物更加保暖更加贵重的皮草之类的衣物可供选择。羊毛制品又粗糙又不好看自然就不在选择范围内。

  李从嘉说道:“我现在发现, 如果老百姓有羊毛衣物,或许能更好的过冬,而不必担心冻死。”

  没办法,棉花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现在还没传到大唐, 李从嘉想要就必须派人出海, 但是出海寻找种子,再带回来培育, 不知道要经过多久才能普及, 只能利用现成的羊毛纺织技术。

  实际上,中原的羊毛纺织起步的确比较晚, 但是在草原上早就在使用羊毛制品作为防寒保暖的衣物,甚至羊毛纺织技术也在往中原传播,只是传播速度太慢而已。

  释雪庭摇头说道:“这不可能, 中原不适合。”

  李从嘉问道:“为什么中原不适合?”

  释雪庭说道:“中原人多,羊少。”

  李从嘉点了点头,没错,这也是限制羊毛纺织在中原传播的原因之一,有平整的土地老百姓首选是种地,谁会去放牧啊。

  李从嘉伸手在契丹甚至到蒙古都画了一个圈:“所以我要让契丹变成我们的牧场,变成羊毛供应地。”

  释雪庭大吃一惊连忙说道:“这怎么行?契丹若是不同意便罢,若是同意了,整个中原的羊毛供应都依靠契丹,若是他们想要做些手脚,大唐岂不受制于人?”

  李从嘉笑道:“他们能做什么手脚?撕毁合约?等有一天羊毛的收入占据契丹收入的大部分,他们的国民大部分都依靠这项产业的时候,他舍得吗?”

  释雪庭问道:“耶律贤可不是耶律璟,你能想到,难道他想不到?”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如果是毫无征兆就要大量收购羊毛什么的,他肯定会心中起疑,但是如果找好借口就没太多问题,至于后续……后续就要看运气了。”

  释雪庭瞬间明白了李从嘉的想法:“你是想趁着现在要打高丽的机会,跟契丹言和?”

  李从嘉抓头:“有这个想法,还是回去跟内阁商议一下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2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5/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