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释雪庭对于经济方面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也知道一旦成功,契丹就算不投降,也会变的受大唐辖制,大唐若是想要灭契丹简直不要太省力。

  毕竟中原需要的羊毛随着人数的增长会变多,羊毛这个东西跟羊不一样,它是可以再生的,到时候契丹的牧民为了赚钱要不要多养一点羊?契丹贫瘠的种不出粮食的地方要不要用来当草场放牧?

  一旦契丹进入到全民养羊的阶段,那这个计划基本上就已经成功。

  李从嘉之前只是有一个初步的计划,跟释雪庭说完之后发现,只是进口羊毛好像不怎么保险,还要努力消耗契丹的羊肉,这样契丹会更加迅速的进入他的圈套之中。

  回到长安之后,李从嘉先是慰问了一下内阁辅臣,看了一下李仲寓,最后直奔枢密院。

  枢密院的大佬们都知道李从嘉这次是去看船,回来肯定要开会,所以早早就等在了枢密院。

  李从嘉来了之后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东征的事情可以准备起来了。”

  李弘冀等人呼吸一窒,继而开始变的兴奋起来,之前打山东的时候这些人可没这么兴奋的样子,不过想想也是,就算平定山东也有功劳,但是打自己人哪里有开疆拓土让人激动?

  李从嘉详细说了一下战船的事情,然后说道:“因为这次是海战,比较特殊,所以我拟让蜀王为行军总管。”

  李弘冀立刻说道:“臣定不辱使命!”

  李景达有些羡慕地看着李弘冀,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陆地上或许还行,再去海上搏命显然不太合适,可惜了他的儿子没有一个继承了他打仗天赋的,否则这一次也跟着去一趟,回来什么前途都有了。

  只是李景达认老,总有人不认老的,赵匡胤凑上来说道:“陛下,不如让臣也跟着一起去吧,臣还没打过海战呢!”

  李从嘉看着赵匡胤没好气说道:“你以为打海战很简单吗?最主要的是万一你晕船怎么办?别捣乱!”

  赵匡胤这个级别的,如果跟着李弘冀过去,至少也是个副手,可是这个副手万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不是坑爹吗?李从嘉宁愿用一个熟悉船只,熟悉大海的人,哪怕那个人的官职不是很高。

  赵匡胤搓搓手说道:“臣不要指挥权,臣就去感受一下行不行?只要让我上船就行。”

  李从嘉戏谑地看着他:“只要上船就行?那让你去看管粮食你干不干?”

  赵匡胤一脸严肃说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乃重中之重,为何不干?”

  李从嘉当时就被镇住了,觉得……历史上赵匡胤成功真是一点都不奇怪,脸皮厚到这种程度,不成功才怪。

  李从嘉只好说道:“散了散了,该干嘛都干嘛去啊。”

  赵匡胤有些失望,他很想跟着去看看,现在在长安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枢密院的事情也不算多,再不出战感觉整个人都要生锈了。

  李从嘉从枢密院出去之后,又去了内阁,范质看到他之后有些意外,毕竟刚刚在城外接驾的时候就已经将最基本的工作汇报完了,剩下就等李从嘉休息两天然后在进行更详细的汇报。

  现在他们的皇帝这是……等不及了?不应该啊,他们最近没什么大事儿。

  就在几位老臣都疑惑的时候,李从嘉开场说道:“我这次回来的时候顺便去各地看了看,发现以前被长安的富庶迷惑了,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吃不饱穿不暖……别,先别请罪,我没要怪谁,天下太平也没几年,马上就要求大家致富奔小康也不现实,只不过这冬天实在是太难捱了,之前在西域的时候我记得有人用羊毛织成衣物来保暖,我们大可以也发展这种,毕竟比皮草之类的要便宜很多,比较适合老百姓。”

  范质看着李从嘉一脸的忧国忧民,第一反应就是皇帝又要作妖,他现在也学聪明了,如果是李从嘉直接说的事情,那他的关注点就是在这件事情本身,如果李从嘉是绕着弯说这件事情,那么就绝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从嘉见众人都一脸防备的样子,忍不住叩了叩案几说道:“都说说啊,今年这么冷,总要给老百姓找点活路啊。”

  赵普忍不住吐槽说道:“已经入冬了,现在去做也来不及了。”

  李从嘉轻咳一声:“今年来不及还有明年啊,以后的冬天都不过了吗?”

  范质诚恳地看着李从嘉说道:“陛下,您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李从嘉只好搓搓手说道:“这个……就是我一个想法,能不能行你们商量一下,看着办啊。”

  见众人洗耳恭听,李从嘉才将他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就等其他人的反应。

  众人沉默一会之后,魏仁浦打破了沉默说道:“这倒是个好方法,而且运用好了或许还能分裂契丹,羊毛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网!”

  李从嘉莫名地看着魏仁浦,不知道他为什么说可以分裂契丹。

  结果就看到王溥也微笑着说道:“没错,如此倒是希望耶律贤拒绝我们的订单,这样再派人去契丹的其他部族之中宣扬一番,契丹皇族很富有,但是契丹贫穷的部族绝对比大唐贫穷的老百姓要多得多,皇族拒绝了我们就是拒绝了钱财,在这些部族看来就是不管他们的死活,到时候我们稍微对他们许诺一些,就可以让他们来中原或者去西域,甚至让他们带着草场投奔我们也不是没可能嘛。”

  李从嘉:=口=!

  他之前想法很简单,就是稳住契丹,然后尽量不让契丹发展农业工业,让他们的发展局限在畜牧业上,然后依赖大唐的订单,这样如果契丹有任何不轨之意,大唐只要切断订单,就够契丹受的了。

  赵普也接过话来说道:“如果真的可以,中原对于羊毛的需求量增多,也是加强对西域诸部控制的一个好方法。”

  李从嘉往后面一靠懒洋洋地说道:“行了,既然诸位觉得这个办法好,就着手开始实行吧,跟高丽的战争快要开始了,但是这也是一次战争啊,大唐文武双管齐下,我就不信契丹和高丽真的能扛得住!”

  李从嘉这是在安抚文臣,毕竟武将又去开疆拓土,这是名留青史的好事,等打下来之后对于将士的封赏肯定少不了,文臣多少会有些羡慕嫉妒恨,李从嘉只能也给他们布置任务,这件事情如果能做成,可能在当代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后世看历史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些文臣多么厉害,将周边国家和本国内部的少民玩弄于股掌之上。

  李从嘉一向都是自己提出一个大概方向,然后剩下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不得不说这样的放权还是比较有利于大唐发展的,他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擅长,避免了乱下命令这种事情的发生,而大臣也觉得李从嘉对他们信任,于是更加卖力,当然此举只适合在比较强势的君主在位时做,李从嘉本人算不上强势,但他手里的军队很强势是真的。

  李从嘉回到紫宸殿,就看到释雪庭已经在等着他,看他过来,释雪庭一边帮他脱下外面的貂裘一边问道:“怎么样?”

  李从嘉跟他叙述了一遍内阁辅臣的话之后不由得说道:“他们想的比我想的完善多了,回头你去告诉阿容,最近多收一点羊毛,最好是多收一些山羊毛。”

  释雪庭有些意外:“不应该是绵羊毛吗?”

  草原牧民更加喜欢用绵羊毛来织成衣物,山羊毛短又少,完全无法跟绵羊毛比拟。

  李从嘉摆摆手说道:“绵羊毛是面向普通百姓的,这个是朝廷的生意就不要去抢了,我们只要山羊毛,因为山羊毛有更加珍贵的东西。”

  释雪庭问道:“你又知道什么了?”

  李从嘉嘿嘿笑道说道:“山羊毛贵重的地方并不在于外面那层羊毛,而是掩藏在山羊毛根部的薄薄的细绒,入冬长出开春脱落,这东西很保暖,而且轻柔适合做成贴身衣物,反正是很不错的,只不过产量太低,所以就只能走高端路线。”

  释雪庭一听到最后几个字,他就知道李从嘉又在打富户们的主意了,不过也无所谓,反正是做生意,只要有市场,什么不可以做呢?

  释雪庭又问道:“这个东西……现在有人用吗?”

  李从嘉还真不了解牧民那边有没有发现羊绒很好用的,不过,之前在西域的时候反正是没发现过,便说道:“应该没什么人知道。”

  释雪庭挑眉:“所以……这个羊绒纺织城布还要我们自己研究?”

  李从嘉连忙说道:“不不不,羊绒不要织布,先纺织成羊绒线,然后再将羊绒线加工成衣物比较好,我就知道这么多,剩下怎么搞,你找专业的来吧,我又不是研究这个的。”

  释雪庭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李从嘉微微松了口气,他觉得自己的眼光真是好到家了,要不然去哪里找这么知情识趣的伴侣?

  他身上的秘密太多,很多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有的时候李从嘉也知道说出来对自己没好处,只会让人怀疑自己,但是不说出来吧,又觉得自己白穿过来这一趟,什么贡献都没有,而且如果不趁着自己还有记忆将知道的东西弄出来,将来不记得了岂不是哭都来不及?

  而释雪庭从来不会去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只会默默去做。

  李从嘉抱着释雪庭在他脸上蹭了蹭之后才说道:“这次跟我跑了这么久你也累了,要不要给你放两天假?”

  释雪庭亲了亲李从嘉的额头说道:“我又没什么事情做,每天都是放假,又哪里需要特地放假的?”

  李从嘉摇了摇头说道:“等内阁那边研究出方案之后,只怕情报部是不可能闲着的了,分化契丹,拉拢对契丹不满的部族,到时候可能都要你来过问,我怕你累坏。”

  释雪庭说道:“这件事情只怕急不了,我们可以趁着这次跟契丹签订文书契约,但是具体使用还是要慢慢来,牧民织出来的布太粗糙,可不符合汉人的审美。”

  李从嘉叹了口气说道:“紧紧进口羊毛不行,还要进口几架织布机才是,不过也不用太多,这玩意没啥技术含量,回头扔到书院去,让书院改良一下,最好能做到织的更快更好,这样羊毛制品就能快速普及。”

  释雪庭按住李从嘉的肩膀说道:“前期必然是一个赔钱的过程,欲速则不达,你不要压力太大,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好,就说明这个方法是对的,而且如果真的能兵不血刃的就分裂契丹,购买织机羊毛的钱总比打仗要用到的钱少的多,更何况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

  李从嘉忍不住笑道:“你这样说会让我觉得范老他们为了不让我派兵攻打契丹,只要我不提出特别过分的办法,他们都会同意的样子。”

  释雪庭无奈:“这本来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说起利国利民,刚刚我收到岭南那边的消息,城池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大理最近也很老实,你看现在关押的犯官和罪犯是不是弄一些去岭南种地?”

  李从嘉哦了一声说道:“这个之前内阁问过岭南的进度,只不过那个时候城池还没建好我就让他们不要着急,据刑部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流放去岭南的犯人,但是岭南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他们快要养不起这些人了。”

  李从嘉一边说一边想笑,如果不是岭南需要人的话,这些人早就该坐牢的坐牢,该流放的流放,毕竟在大唐流放的地点并不仅仅是岭南,而且自从知道岭南盛产各种农作物之后,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开发,从流放地上面去掉了,现在大唐流放犯人的地方不是西域就干脆是海外,直接给一个小舢板,往远海一放,自生自灭去吧。

  对于这样的行为,李从嘉觉得太浪费了,干啥要流放啊?坐牢养不起?让他们去劳动改造啊,种地去吧。

  甚至以后一些被连累的女眷也可以不用被贬为奴婢或者弄进教坊司,而是让她们进行劳动,做什么?纺织啊,大唐的丝织品受原材料的影响,不需要那么多人来纺织,但是羊毛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绵羊毛,如果成规模的养,产量还是很高的。

  不过李从嘉知道,这也就是大唐刚开国,人手不够才会让罪犯来做这些事情,等大唐发展的越来越快,这些产业会逐渐变成私有化,那时候这就是一份工作,而朝廷也不需要那么多罪犯来做这些事情。

  实际上,内阁对于罪犯去做这些工作还是有异议的,尤其是那些犯了大罪又不够格砍头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人品德有瑕疵,种出来的粮食也不适合君子吃。

  李从嘉对此表示都是惯的毛病,真到了没有饭吃的地步,有点米粒就不错了,还纠结这些粮食是谁种的?

  释雪庭听说犯人已经都准备好便说道:“可以让刑部把人带过去了,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等人过去垦荒呢。”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为了避免意外,还是让朱元找人走一趟吧。”

  刑部都是捕头,他们所做的更多是破案,或者是追捕犯人,说实话,李从嘉总觉得刑部也应该并到枢密院中来,但是又觉得不太妥当,而且内阁估计也会不同意,所以就没有提过。

  释雪庭说道:“也好,免得这些人中途逃跑。”

  这些人有不少都是穷凶极恶之徒,那些捕头没准还真不行。

  释雪庭刚让刑部把罪犯一点点的往岭南迁没两天,岭南那边就给朝廷这边送来了规划图,那些画出来的水田让内阁都很开心,毕竟面积真的不小。

  然而刑部尚书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发配过去的犯人开荒这么一大片地的话,恐怕不够吧。”

  李从嘉看了一眼图说道:“慢慢来吧,有人在游说当地土人。”

  如果关中人多,李从嘉完全可以下旨让关中人去岭南垦荒,会给很优惠的政策,只不过现在关中也没那么多人能过去啊,而且家里有地谁愿意背井离乡?

  范质见李从嘉又在感慨土人都是傻的,这么好的天然条件不知道利用,不由得说道:“陛下,其实……咱们也不是没有人啊,只要您一纸令下,至少有成千上万的人回去帮忙开发岭南,到时候您需要担心的就是岭南的城池不够多,或者是岭南的地不够多,而不是人不够多的问题了。”

  李从嘉有些茫然地看着范质:“哪儿来的人?你说的是高丽人吗?”

  范质微笑摇头:“当然不是。”

  李从嘉刚想继续问,就听到魏仁浦说了一声:“我知道了,如此甚好!堪称德政啊!”

  王溥也拍巴掌说道:“不错不错。”

  甚至连赵普都笑着说道:“还是范相经验足,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李从嘉瞪着眼睛看着他们四个打哑谜,特别想问一句:你们特么到底在说啥?

第207章

  最后还是赵普厚道, 见李从嘉黑着张脸盯着他们, 上来解释说道:“陛下是忘记流民了吗?”

  李从嘉愣了一下, 继而才想起来,他怎么忘记这一茬了?

  毕竟每逢战乱, 肯定有一些不愿意打仗,原来的家园又活不下去的人入山当野人,虽然进山之后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但是留在原来的地方是肯定活不下来的。

  而这些人失去了田地, 新的王朝重新建立之后,大索貌阅也没有他们的记录, 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分田,久而久之就只能继续当流民。

  并且流民的数量应该还不算少,李从嘉直接说道:“这有何难?直接写一份《赦流民书》便是,只不过流民的安排可不能在哪里就是哪里,就让他们去岭南吧, 国师选的城址不错, 他们到了那里会喜欢的。”

  范质等人都很无所谓,本来就是流民, 难道还要给他们分上好的田吗?当然是弄到岭南去开垦荒地了, 至于流民喜欢不喜欢,那就不是他们会考虑的事情。

  李从嘉倒是松了口气, 之前一直往岭南拉罪犯,他就很担心那些城池变成了罪犯的天堂怎么办?虽然有军队看管,但是一个城池, 军队只要执行最基本的职责,保障百姓安全,保障社会安全就可以了,如果军队的职责变成了看管城民,那这个城池本身就是畸形的。

  现在好了,能够在大山中生活几十年繁衍生息的流民肯定也不是善茬,把他们送去岭南正好,反正那些罪犯也没有真正穷凶极恶的人,唯一担心的就是以后这几座城池会不会变得民风彪悍。

  李从嘉让秘书丞写了一份十分华丽的《赦流民书》,范质等人十分满意,李从嘉十分不满意。

  李从嘉直接说道:“回去再写一份!”

  魏仁浦有些不乐意,不能因为你文盲看不懂就否定人家的工作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