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05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吴绍霆冷笑了起来,眼神带着明显的怒火,语气毫不客气的说道:“其他列强侵犯我国主权确实可恶,不过你们日本又有什么资格来说替我们中国伸张正义!你们侵占旅顺,在汉口设立租界,甚至还在东三省驻军,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还口口声声说台湾是日本国土,义愤填膺的指责我要侵犯你们日本国土?可笑吗?”

  滨口雄幸见此状,心头不仅大震,他虽然理智的保持温和外交的态度,可是吴绍霆却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样冲撞的话,就算自己修养再好也不禁震怒。他暗暗讥讽道:难不成你还想收回台湾?简直是痴人说梦,一个连海军都不重视的国家,我倒要看看,中国士兵是怎么游过台湾海峡。

  吴绍霆顿了顿,稍微恢复了几分状态,不过依然用冷嘲热讽的口吻说道:“说句不好听的,各国列强最多是租借我们中国领土,可你们日本却公然侵占台湾,将台湾划归为日本领土。现在还大义凛然来说为我中国排忧解难,你真以为我们中国是朝鲜吗?”

  滨口雄幸脸色发黑,双手不由自主的扭成了拳头,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太狂妄了,殊不知在大日本帝国面前中国依然是懦弱不堪,还真把自己的礼貌当作是畏缩吗?

  “吴执政阁下,我希望你能更理智的考虑问题,国际关系不是中国各省之间的关系那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说强大起来就强大起来,欲速则不达,这句话可是你们中国的谚语。这次我们大日本帝国是诚心诚意原来帮贵国一个忙,当然,同时也是履行我们日本与英法俄三国之间的约定,无论如何,阁下也应该先听完在下的话。”

  “那好吧,我倒要听一听你们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能让我满意。”吴绍霆冷冷的说道。

  “做为取得贵国允许我们大日本帝国出兵青岛的报答,我们愿意与吴执政的南京政府重新修改两份条约,其一是将南满铁路营运权的期限从原来的二十五年缩短为二十年,其二是将汉口租界期限缩短为五十年,同时在大日本帝国所有租界里,将取消一部分对华不公正的规定,包括缩小领事裁判权的行使范围,中国人在租界行为不受日本法制约等等。”滨口雄幸不疾不徐的说道,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仔细打量吴绍霆的反应。

  吴绍霆只是略有沉思,他在分析日本人这次交换所预示的对华政策方向,缩小汉口、南满铁路的权限,意味着日本改变了大陆政策的重心,更在乎取得沿海地区的控制权。单单从这一点上来推测,他已经知道日本人的野心是什么,南满铁路是日本在中国最重要的生命线,绝不可能轻易交还给中国,所谓缩减期限无非是缓兵之计,别说将九十九年缩减为五十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日本就会发动侵华战争,这些承诺都毫无意义。

  至于修改租界内的法规,表面上看来似乎意义不大,但实际上却比缩减租期更有影响。因为这是列强在华租界的首开先河,同时对民国政府来说也是极其之大的鼓励,意味着中国主权正在一点一点扳回局势。有了这样的先河,日后在与其他列强谈判时就能掌握依据。

  不过,就算这是一项值得争取的利益,但是要用青岛来交换依然是得不偿失。甚至随着日本势力扩张,还会出尔反尔。

  更何况日本在华的所有外交特权,对于吴绍霆来说收回只是时间问题,中日之间迟早是要有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只要能在战场上掌握优势,在外交上的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既然自己决心对日开战,那么开战之前凭什么还要让日本占据更多的地理优势?

  滨口雄幸耐心等了很久,却不见吴绍霆有任何反应,他只好接着说道:“当然,以上这些是主要内容,为了巩固中日关系和巩固吴执政当选正式大总统的地位,我们大日本帝国还会额外增加一系列附加条款,争取更多的对华惠利。”

  吴绍霆不置可否的问道:“是吗?”

  滨口雄幸点了点头,正式的说道:“我们知道中国刚刚经历内战的损耗,南京政府正面临百废待兴的恢复,我们大日本帝国可以通过优惠贷款、技术援助的方式,帮助吴执政官阁下完成国家振兴的大业。同时,我们大日本帝国还会全力支持吴执政官竞选正式大总统,所有与吴执政官对立的竞争对手,也都将成为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对手。”

  吴绍霆哈哈笑了起来,盛气十足的说道:“啧啧,啧啧,你们还真是什么都说的出口呀。先在日本鼓吹中华革命党,甚至直接赞助他们来参加第一届国会的大选,现倒头来又那这件事当作惠利诱使我。滨口先生,我欣赏你的礼貌和温和外交态度,可是我绝不容忍日本政府对我的任何外交欺诈。”

  滨口雄幸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相信自己是自甲午战争之后最倒霉的驻华公使,因为还没有哪个前任能够遇到这样一个毫无章法、直言不讳的政客,就连日置义也仅仅是通过竹本公久与吴绍霆联系,而自己却是面对面受到这样的“待遇”。

  “滨口先生,别说我没有给你面子,我现在给你一个说话的机会,假如我答应让你们日本出兵对付青岛的德国人,事后你们打算怎么办?”吴绍霆不等滨口雄幸反应过来,紧接着又开口问道。

  “我大日本帝国之所以愿意提供以上惠利政策,终归是希望在我们大日本帝国顺利击败青岛德国驻军之后,由日本接管德国在青岛的权利。当然,青岛成为我们大日本帝国租界之后,同样会遵守修改后的租界管理规定,并且青岛的租期同样缩短为五十年。”滨口雄幸绷着一颗心说道,他知道能否说服吴绍霆仅仅只是这一句话,对于眼前这个肆无忌惮的年轻人,再多话也只是废话。

  “你想听听我的看法吗?”吴绍霆冷笑着说道。

  滨口雄幸皱了皱眉头,不过他已经从吴绍霆的脸上看出这件事不妙了。

  “你们想要租界青岛,可以,把关东洲租界交还给中国,我就答应你们的条件。”吴绍霆很简单的说道。

  “吴执政,你这是在开玩笑吗?”滨口雄幸生气的说道。

  “我不会再跟你废话,你所提出来的条件我都不满意。当然,为了对滨口先生温和外交态度的尊重,我才说出了能让我满意的条件。关东洲换青岛,就这么简单,能谈我们就继续谈,不能谈大家都不要浪费时间了。”吴绍霆咄咄逼人的说道。

  虽然他嘴巴上这么说,可是心里早已经拿定主意,关东洲对于日本的重要绝对要超过青岛,毕竟关东洲是衔接东三省和朝鲜的重要枢纽,而东三省和朝鲜的大陆资源又是支持日本经济的命脉,一旦把脉门拱手送出,那就意味着把国运交给别人来掌控了。

  不仅如此,哪怕日本首相脑子进水了,答应用关东洲来交换青岛,他也绝不会兑现承诺。他会趁着关东洲交接时直接派兵控制东三省全境,然后撕毁中日条约继续在青岛阻击日军,力图让日本血本无归。

  这是关乎国运的外交对弈,他是绝不会遵守任何道德和法则,一切都以击败日本为主,不惜一切代价,也不择任何手段。

  “吴执政,如果在下不能完成这次外交使命,也就意味着在下的中日温和外交政策失败。您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就算我可以说服帝国内阁尊重吴执政的决定,可是英国、俄国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在下真不知道您会如何应付这些老牌列强。”滨口雄幸阴沉着脸色说道,他现在再也罩不住自己彬彬有礼的态度了。

  吴绍霆早知道日本会拿英法来说事,从一开始到现在,滨口雄幸已经不下三次提到英法俄协约关系,这正是在暗示威胁。不过他既然早有与日本对决的心思,自然考虑到英法俄三国的影响,这些自己都会一步一步来处理。

  “有劳滨口公使先生的提醒,不过此事属于我国外交事务,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轻描淡写的说道。

  “既然如此,”滨口雄幸豁然站起身来,板着脸色说道,“看来我们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在下叨扰吴执政,告辞。”

  “不送。”

  卷六:大国战 第754章,大隈重信之忧

  日置义穿过内阁府外走廊,表情严峻而冷酷,很快他来到内阁总理大臣办公房的后门。他敲了敲门,等待里面回应之后才拉开侧滑门走了进去。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正在等候日置义的前来,这次二人见面并非通过正常程序,也不会有任何其他人在场。

  “阁下。”日置义向大隈重信规规矩矩的行了鞠躬礼。

  “似乎南京那边没有得到好消息。”大隈重信清瘦的身子站在那里显得十分细长,他背着双手,脸色一片阴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是的,滨口君的电报刚刚发到,请您过目。”日置义走上前去,把电报文件双手呈递到大隈重信面前。

  “不必给我看了,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大隈重信罢了罢手,脸色不变的说道。

  “滨口君说执政官吴绍霆态度傲慢,根本不把日本帝国的尊严放在眼里,并且似有决心不与日本缔结任何关系。至于我们提出的条件,他几乎一点都没有动容,甚至连修改不平等条约都置之不理,可见其人从始至终没有打算跟日本合作。不仅如此,滨口君还说吴执政狂妄的提出台湾和关东洲的问题,直言要以关东洲来交换青岛租界。”日置义面无表情的说道,虽然他只是在汇报,可是心里情不自禁的燃起了一股怒火。

  “连修改不平等条约他都不动容……这个年轻人看来另外所图了。”大隈重信眯起眼睛,双眼放出一阵寒光。

  做为被列强欺辱的对象,有哪一个国家不希望完成主权独立,恢复公平公正的外交地位?有又哪一个国家领袖不把此事当作是个人的丰功伟绩?日本帝国正是从这一阶段走过来的,所以深有体会。虽然日方提出的修改条约并没有让步太多,可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是近九十年来首次逆转,尤其还是对于吴绍霆这样一个年轻的新兴领袖,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

  可是,吴绍霆居然豪不动容?!

  日置义脸色冷漠的说道:“阁下,我认为一开始的温和外交政策就是错误的,对付支那这样的劣等民族,就应该让他们永远产生畏惧。滨口君策略实在太过软弱了,这不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作风。现在可好,温和外交政策不仅没能为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反而还成为了支那人嘲笑我们的依据,这实在太失败了。”

  大隈重信不得不承认日置义说的很对,就算谈不拢也绝不能损害日本的威严,这只会让中国更加得寸进尺。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寒光,说道:“民主派的那些元老们还在从中作梗,新建两个师团的预算迟迟批不下来。陆军省都把希望寄托在这次对德作战上面,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战争来增加军费预算,这也是目前我们能与民主派的元老唯一能达成一致的地方。所以,这一仗必须打。”

  日置义沉思了片刻,郑重的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采取更直接的措施向中国施压,无论如何都要促成中国交德国在青岛的权利转交给我们。”

  大隈重信摇了摇头,唏嘘的说道:“照目前来看,这个吴绍霆是绝对不会答应我们任何要求的,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我们攻占青岛。这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难题。”

  日置义说道:“我们还可以请英法俄三国公使出面施压,毕竟这次针对青岛的行动也是协约国的要求,如果此事不能顺利进行,对英国、俄国来说同样有压力。再者在下也可以联系内田良平,让黑龙会尽快扶助中华国民党制造声势,在南京政府之内对付吴绍霆。”

  大隈重信叹了一口气,颇有忧虑的说道:“这些我们都要去做。不过……”

  日置义怔了怔,立刻问道:“阁下,难道你认为吴绍霆在内外两重压力之下仍然不肯妥协?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大日本帝国反而能获得另外一次机会,以对付中国无礼的外交态度和维护日本在华权力为理由,促使内阁通过扩军议案,同时还能与英国、俄国联手采取制裁中国的行动。到时候我们所获得的利益就不仅仅是青岛一处了。”

  “我们千万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大隈重信严肃的说道,“英国、俄国也许会支持我们制裁中国,可是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欧洲战争的局势不容乐观,英、俄两国正疲于应付欧洲战场,法国甚至连自己的领土都保不住,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即便如此,只要英国、俄国在立场和经费上支持我们,以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实力对付中国也易如反掌。”日置义信誓旦旦的说道。

  “也许吧……”大隈重信缓缓的叹了一口气。他在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上总要有自己的全局目光,虽然他是支持军事扩张的立场,可是仍然要保持理性的分析力。日本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那些陆军参谋总部的军官们一个个野心膨胀。他担心的不是野心的本身,而是这个膨胀究竟是不是泡沫?

  “阁下,您这是怎么了?”日置义奇怪的问道,他不知道大隈重信究竟在担心什么,从外交角度上来说,日本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如果事情无法得到改变最终只能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获得利益索要承担的风险那也是情理之中。

  “你先去安排,让英国人和俄国人出面,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发动大规模战争可不是一件好事,就算帝国军人们有这样的决心,那些文治派政客们也未必会支持。这其中有太多太多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力去避免。”大隈重信郑重的说道。

  “我明白了。”

  “稍后我会与陆军参谋总部开会,然后再去拜访一下山县将军,看看他们是否能给出一个有力的答复。”大隈重信又喃喃的说道。他有预示中日很有可能为青岛的问题发生冲突,虽然自己还会进一步在外交上努力,但无论如何也要先弄清楚帝国军队能否完成这次强硬的作战。一切都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

  卷六:大国战 第755章,对德态度

  十一月下旬,天气渐渐转凉,南京下了一场入冬的冷雨,淅淅沥沥,让出行的人们都缩着脖子躲在厚厚的围巾后面。随着国民共进会的党务会议结束之后,宋教仁、岑春渲分别开始策动党内成员按照新的党纲进行拉票宣传。

  众议院的普选在前天正式结束,各省统计的票数很快就有了结果,紧随其后的公布当选议员名单。两百四十八席当中反倒是北洋公党占了九十八席,北方诸省大部分都是北洋公党成员,这些人通过北洋政府时期的关系和名望轻而易举获得竞选优势,而南方诸省是进步党、国民共进会、统一党以及中华国民党都在其中,相对比例差了许多。

  最终统计的出,进步党占了六十六席,国民共进会占了七十三席,余下的则是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至于中华国民党虽然占了几个席位,可终归是小份额。

  参议院的大选业已进行到末尾阶段,部分先一步开始选举的省已经出现了参议院议员名单,不过此时仍然言之尚早。进步党、国民共进会都开始投入大规模拉票宣传,将自己利国利民的政治方针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各地的演讲、公益活动多不胜数。

  吴绍霆知道参议院的大选之所以还没有结束,是冯国璋故意嘱咐北方诸省放慢进程,特意配合自己在中央政府执政官位置上的行动。放慢进程的理由很多,要么是省府县府谘议局未能普及,要么是选票正在统计,要么是候选人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状况。

  自从与日本公使见面之后,吴绍霆知道自己的态度一定会触怒日本政府,不过这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趁着现在利用外交争取的时间,他必须加快应对青岛事件的准备工作。北京大本营和德国军官代表团每天都研究最新情报,制订各种作战计划,中德之间的战略合作并非只是为了守住青岛,而是要在远东地区开辟牵制欧洲的重要策应点,青岛的作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二十七日下午,国防部收到北京海军部的整顿计划定案,北京的几位海军老将军们决定在十二月初南下,与国防部海军部召开全国海军协商会议,确定海军部的重组方案。同时全国各舰队的整编也有了详细论证,北京海军部打算尊重吴绍霆的整编建议,将中国海军分为三大战斗序列,分别为:长江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

  北洋舰队为驻扎在天津、葫芦岛、山东等地的几支原北洋舰队舰艇,如今北洋舰队早已一蹶不振,巡洋舰、炮舰、鱼雷艇总数加起来只有七十多艘,其中小型战斗快艇还占据多数。北洋舰队将会按照防区细分为三个分队,负责北海、东海海域的防务。

  长江舰队可谓是目前中国海军最有实力的一支,由之前的武汉舰队、九江舰队和上海舰队合编而成。几年前从广州抽调的十一艘最新式巡洋舰现在都在长海舰队编制下。长江舰队同样细分为三个分队,不过预计两年之内还会成立驻防南京的第四支分队。

  南洋舰队由广州海军、厦门舰队和福州舰队组成,虽然比起长江舰队要稍微逊色,不过吴绍霆授意国防部在未来十五年三阶段计划当中,会重组南洋舰队,将规模扩大将近十倍之多。同时还将大力在福州、厦门两地着重培养海军陆战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尽快成立海军陆战队的专门训练营。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南京政府接到浙江发来的消息,闽浙铁路线在今天正式竣工通车。从福建战争结束开始构思,到杭州会战胜利之后大规模动工,在到今日完成两段铁路的衔接,前后一共历经了大半年时间,单单福州到温州的铁路就耗时足足四个月。

  吴绍霆决定将这条衔接南北的铁路线成立官民合办的公司来运营,毕竟福建、浙江段的铁路经费一部分是他私人出资,一部分没有通过财政部拨款直接利用德国的援助投资,另外一部分是民间集资,几乎与政府没有太多关系。至于两广段是广东军政府时期投资,同样可以算是自己的私人资产。

  铁路公司的股权由南京政府出资三百万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的股份,吴绍霆私人占百分之十三股份,张盛霆公司在占百分之二十九,剩下的股份则是之前投资铁路的民间金主所有。由于目前真正属于南京政府管辖的铁路仅限于两广闽浙四省,因此铁路被称为南方铁路,铁路公司的名称则为张盛霆南方铁路运营公司。

  在未来数年的发展过程中,南方铁路与云南铁路接轨并衔接上滇越铁路时,张盛霆铁路公司旗下还会成立一个特殊的事业部门。这个事业部门名义上是负责铁路安全,可实际上却演变成全球第一家商业性雇佣兵机构,主要针对越南、暹罗以及朝鲜地区的职业军事服务。

  吴绍霆原本打算亲自参加南方铁路的通车典礼,无奈恰好在这天德国军官团首席代表菲利普上校从青岛抵达南京,迫切的要商议军事部署行动,他只好派遣邓铿代替自己前往温州参加典礼。他先让吴佩孚带领菲利普上校前往中华门“猎雕”临时作战室,自己在处理了一些要紧公务之后,乘坐随后赶了过去。

  在金陵兵工厂新扩建的行政楼三楼,走廊最末端的一间半封闭式办公室,国防部总参长作战室正设于这里办公。这间办公室内部有一处独立的单间,“猎雕”作战室暂驻此处。

  吴绍霆走进“猎雕”作战室时,蔡锷、何福光、菲利普上校已经都在这里了,他们正围着胶州湾的沙盘地图进行着讨论。

  “日安,菲利普上校,见到你很高兴。青岛方面有什么最新消息?”吴绍霆走到沙盘地图前面打了一声招呼。

  “哦,这次我特意前来拜访吴执政,一方面是代表麦尔瓦德克总督感谢前几天吴执政与日本公使见面时的立场,这件事让总督阁下看出了吴执政态度坚硬的一面,因此十分感激在心;另外一方面,是青岛司令部已经预测出日本军舰和登陆舰的进攻方位,在远东战略还没有确立之下,总督阁下认为中德双方应该先行开始联手准备防御青岛的工作。”菲利普上校公事公办的说道。

  吴绍霆没有急着回答,他心里当然知道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如今中德合作之间的默契欠缺太多,磨合了这么久也应该有所实际行动才能检验双方的协调性。他先看了一眼沙盘地图上的模拟防守图,显然这是德国经过严密设计的防御设计,中德双方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搭配的井井有条。

  他又看了一眼蔡锷和何福光二人,从他们脸色上看出在自己没有到来之前,双方已经布防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在沙盘的防御阵型是合符中德双方的最好办法。

  “不得不说,如果要正面打一场防守总,这样的防守线几乎无可挑剔,甚至连威海卫方面的英国陆军都无法偷袭侧翼。不过有些话我仍然要说在前面,很显然青岛司令部一直在一味心思的研究刻板的防守策略,甚至都没有打算考虑我的意见。”吴绍霆表情严肃的说道。

  “吴执政恐怕有所误会,我这次前来正是代表青岛司令部与吴执政协商布防之事,自然会慎重考虑吴执政的意见。之前我与蔡将军、何将军做了初步探讨,事实上您现在所看到的布防图是经过蔡将军、何将军修正之后的结果。”菲利普上校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军人严谨的态度,有条不紊的说道。

  “不,不,不!”吴绍霆伸出一只手来一边笑着一边摇了摇,“上校你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虽然我答应遵守中德盟约,在远东的立场上站在贵国一边,但是我从来没有表示过,在青岛防守上我们中国一定要参与正面战场的作战。”

  何福光和蔡锷交换了一下眼神,前者有些奇怪,后者则是松了一口气。

  蔡锷自从日本返回之后,逐步了解到吴绍霆制订的最新战略部署,中国将会对日本采取强硬的外交态度,用以遏制日本的野心扩张,而支持强硬外交的幕后力量自然是军事上的对峙。尽管蔡锷认同这样的策略,可是却不赞同因为对日强硬而牵扯进欧洲阵营的对战。毕竟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基础,应付日本都有一定的难度,岂能不顾国际大局的连欧洲列强也得罪了。好在现在看来吴绍霆并不莽撞,正面参加援助德国的作战可是不理智的。

  菲利普上校脸色大变,拧着眉头问道:“请允许我失礼,我似乎没有听明白您的意思。”

  吴绍霆好整以暇的背负起双手,不疾不徐的笑道:“菲利普上校你不必担心,我是不会让日本人德昌他们的野心,也一定会保证德国盟友在青岛的安全。之前贵国军事委员会制订的远东轴心战略已经很说明的很明显,以我们中国目前的力量是不足以卷入欧洲的阵营对决,贵国也没有打算让我们介入这场战争。可是如果按照上校你的部署,这是让我们向日本和英国开战,这将直接导致中国公开了中德盟约,其结果不言而喻。”

  菲利普上校地头沉思了起来,随后不动声色的问道:“那您有什么打算?”

  卷六:大国战 第756章,索要青岛

  吴绍霆对站在作战室靠墙位置的李选廷招了招手,李选廷提着公文包马上走了过来。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材料纸,对菲利普上校说道:“我需要在中德盟约上重新增加一项条约,这是我们中方单方面提出的唯一要求。”

  菲利普上校接过材料纸,上面有中德两种文字对照,内容很简短。他很快看完了,眉宇间立刻笼罩了一层愁云,双眼中甚至有几分难以抑制的愤怒。

  “吴执政,你这是在背信弃义吗?我们大德意志帝国从去年年底开始对吴执政施以援助,甚至就在三个月前欧洲战争爆发之际,依然坚持承诺的支付援助资金。现在你完成了中国统一,难道就要丢弃自己的信誉和道德吗?”菲利普上校语气激动的说道。

  何福光、蔡锷二人都很奇怪,不知道吴绍霆到底补充了什么条约竟然触怒了菲利普上校。蔡锷走上前去看了一眼,虽然没有看得太清楚,不过却留意到材料纸上有“归还青岛”的字样,心中渐渐明白过来。

  “上校,以前我在慕尼黑的时候,你经常告诉我身为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冷静的思维,你不应该仅仅因为我提出这个要求的表面而感到动怒。你我都清楚现在中德的关系,如果没有德国在幕后支持,我怎么可能有底气对付日本人?”吴绍霆平静的说道。

  菲利普上校立刻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拿起材料纸再看了一遍,不过他还是找不到任何能安慰自己的字眼。

  “让我来说的更明白一些。首先这条补充条约将会基于中德盟约的存在,也就是说中国与德国在军事上依然紧密的站在一起,同时做为接受德国援助的国家,我会全力保证德国侨民和军事人员在华的个人利益,你们依然可以保留部分租界的特权,此事我会另外安排外交会谈来商议。其次,从战略角度上来说,中国介入德日战争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不仅是向我中国国民交代,也是向英俄两国交代。”吴绍霆详细的做出了这番解释。

  “我承认,这确实能解决中方的一系列难题,可是却对我们大德意志帝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损害。您应该知道,德国在青岛修筑的防御工事、工厂、码头和其他产业,都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其中。如果真要如您所说的那样,德国军事委员会何必制订远东战略,索性放弃防守青岛,也大可不必在贵国身上花费那么多援助。”菲利普上校极其严肃的说道。

  “上校,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会以盟友的身份尽全力保证德国在华的利益。我想要的仅仅是青岛的主权,至于德国在青岛的产业、军事设施完全可以保留原状。青岛要塞可以做为中德军事同盟的合作项目,青岛海军基照样如此,至于麦尔瓦德克总督,大可继续担任青岛总司令,无非是取消总督称号而已。”吴绍霆面不改色的说道。

  菲利普上校拧着眉头思考起来,他已经能大致明白吴绍霆的意思,对方需要取回的只是一个名义,德国在青岛的所有产业和军事设施仍然归属德国管理,至于原本租界行使的特权虽然要做修正,多多少少会降低德国人的优势,可这并非不是没有商讨的余地。从外交关系上来说,中德既然是军事同盟,理所当然要予以平等对待;从客观角度来说,中国迟早会有所发展,通过逐步增强的国力来削尖不平等条约。

  他缓缓的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说道:“吴执政,我不知道该如何对此事做出评价,做为朋友我很体谅中国渴望恢复主权的心情,可是做为德意志帝国军人,我同样要为祖国即得的利益着想。我无法预料公使阁下和麦尔瓦德克总督阁下是什么态度,您的决定实在太突然了,甚至根本没有宽裕的时间来讨论。”

  吴绍霆暗暗的笑了笑,之前几个月他是故意没有与德国方面详细探讨这件事,目的就是要拖延时间,让日本人的压迫感咄咄逼近时,德国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完成自己一箭双雕的计划。

  他错过了日本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利益,自然要从德国人身上赚回来。他可不会以为拿了德国人一笔援助就心甘情愿做德国人的下手,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中华民族的自强和独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5/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