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06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此事确实有些急促,不过一旦能够确定下来,我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所有军事部署,足以保证顺利达成中德远东战略的目的。这样吧,今天晚上我就邀请贵国公使会面,详细讨论这件事。相信只要贵国公使同意了,麦尔瓦德克总督也不会有太多的异议。”

  三个月前在中国军官代表团前往青岛司令部时,吴绍霆已经暗中叮嘱罗佩金,在适当的时候与麦尔瓦德克及其麾下的其他重要官员单独联系,尝试利用重金收买的方式诱使青岛司令部偏向于中国立场。这次只要自己能说服德国公使,麦尔瓦德克那边肯定不会太难。

  是夜,在总统府官邸会议室里,吴绍霆、菲利普上校、顾维钧、李选廷、吴佩孚以及德国驻华公使保罗?冯?辛慈进行了一场秘密会谈,内容正是关于德国向中方移交青岛主权的问题。一开始辛慈的态度并不友好,他与菲利普上校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情绪一样,认为中国拿到德国足够多的援助,现在却提出这样无礼的要求,简直是一种过河拆桥的卑鄙行为。

  吴绍霆并不着急,他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按照德国制订的远东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开辟远东部分战场来牵制或者分散欧洲主战场上协约国的重心。他认为欧洲列强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圈根本不足以影响欧洲主战场,法国在越南获得补助极其有限,英国单凭几个租界地盘也不能左右局势,能起到作用的也仅仅是印度和中东两条贸易线路而已。

  归根结底,这些都不重要,德国真正要在远东地区牵制的敌人是只有日本。虽然日本隔着欧洲十万八千里,可是日本的海军依然有重大的发挥作用,哪怕是提供商贸护航将亚洲的军事物资送到欧洲,这也足够影响欧洲的局势发展。

  “也就是说,远东战略的核心就是控制亚洲资源,让英法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失去作用,让亚洲与欧洲战场彻底脱离。如今协约国与亚洲最重要的联系就是日本,即便英国、法国在远东有再多的势力,也绝对没有日本这个亚洲国家影响大。”吴绍霆深刻的说道。他并没有从德国远东战略上看出这一层意思,甚至也不知道德国人拟清楚在远东的作战目的,所以只能由自己来帮这群古板的德国人梳清条理。

  菲利普上校和辛慈公使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对吴绍霆的这番话感到兴趣盎然。菲利普只是一个陆军上校,他对军事委员会布置的远东战略仅仅局限于青岛保卫战的认识上,现在听完了吴绍霆的一席强有力的分析,颇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悟。

  趁着这时,吴绍霆抛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公使阁下和上校先生认为单凭青岛一个海军要塞就能击垮日本一个国家,那么这件事我立刻收回不谈,并且全力支持青岛司令部把军舰开进东京湾。”

  次席上的李廷贤和吴佩孚禁不住交头接耳起来,他们纷纷赞叹吴绍霆真是一个战略家,如果站在德国的立场上,现在就是用青岛换亚洲大局,再用亚洲大局换欧洲战场影响的抉择。

  “要是我是德国人,我根本没得选,而且也不会有任何犹豫,马上就答应下来。”吴佩孚“啧啧”的感叹说道。

  辛慈公使认真的看着吴绍霆,严肃的说道:“这么说,吴执政有信心将整个日本帝国打垮?这在我看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请原谅我的冒昧,不过自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环球各国几乎一致认为日本是亚洲新兴的列强,而中国依然今非昔比。”

  吴绍霆呵呵的笑了起来,摊开手说道:“可是试问辛慈阁下,除此之外贵国还有其他选择吗?难道贵国愿意从欧洲增派一支强大的部队来到远东,然后亲自击败日本吗?如果贵国真的有这样的打算,我完全表示欢迎,甚至可以承担贵国军队所有的后勤供应。”

  辛慈公使脸色一下子尴尬起来,他皱着眉头说道:“若是按照吴执政的意思来说的话,您从一开始就没有给我们选择的余地?”

  吴绍霆摇了摇头,收起笑容郑重的说道:“不,而是贵国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现在才开始觉悟而已。贵国对我们中国的慷慨援助,不就是希望能借助中国的力量来完成远东战略吗?贵国需要弄清楚的是,你们的远东战略到底是什么!”

  辛慈怔了怔,转过头来与菲利普上校低声议论了一阵,菲利普上校脸色也不好看,不过大部分是犹豫不定。

  卷六:大国战 第757章,明确远东战略

  这时,吴绍霆再次开口十分有气魄的说道:“做为德国的盟友,我只需要德国把青岛归还给中国,哪怕前期仅仅是名义上的也可以。接下来我就有理由出兵青岛参加包围国土的作战,青岛司令部的作战任务是尽可能的消耗日本第二舰队,至于日本登陆兵交给我来处理。”

  顿了顿,他加重语气再次说道:“青岛战争结束之后,我还需要得到德国更多的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还要是外交上的,再然后我出兵东三省,把中日矛盾扩大。我把话说到这里,辛慈公使应该明白你们德国可以获得利益了。”

  菲利普上校恍然大悟,吴绍霆的一句“把中日矛盾扩大”已经点醒了自己。他这时才明白即便中国实力不雄厚也没关系,因为中国不需要彻底打垮日本,只要能在亚洲把日本拖住,日本在协约国的价值就荡然无存。再者,当亚洲新战场开辟出来时,亚洲国家都会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再向欧洲主战场提供任何帮助,这就是所谓欧洲亚洲脱离联系。

  他立刻把这个战略意义告诉了辛慈公使。辛慈公使听完之后缓缓的点了点头,虽然他不太明白军事委员会制订的远东战略,可只要能消耗协约国的实力,哪怕是旁敲侧击也是有实际价值的。

  “吴执政的话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会立刻与国内取得联系,同时也会告知青岛司令部做好相应准备。”辛慈说道。

  “公使阁下,我当然有时间等待你与贵国军事委员会交换意见,不过如今欧洲战事打得如火如荼,别说通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能及时发到德国也未必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在这个时候正是公使阁下实行‘特命全权’职责的时候,您说呢?”吴绍霆紧追不放的道。

  辛慈公使郑重的考虑了一阵,最终没有做出定论,他告诉吴绍霆自己会与公使馆的其他幕僚讨论这件事,一旦有结论会第一时间进行通知。

  吴绍霆由得辛慈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但是他额外强调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保密,如果德国公使馆走漏了风声,导致整个远东布局失败,最终的责任将会由德国一方面承担。

  送走辛慈公使和菲利普上校,吴绍霆又单独与李选廷、吴佩孚、顾维钧三人开了一场小会。他吩咐顾维钧尽快起草中德盟约补充条约,并且交代了一些细节,尤其是关于青岛归还中国之后德国人在华的特权问题,在原本的领事裁判权上削弱了一部分关乎中国尊严的条例,仅仅保留了居住、法律和税务上的优待。

  之后,他又让李选廷、吴佩孚跟进北京大本营的筹建工作,同时希望李选廷、吴佩孚二人能利用私人的人际关系,拉拢地方势力支持南京中央政府的对日强硬外交。

  吴佩孚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日本要强攻青岛,他们应该用哪一支部队前去阻击。

  “山东的靳云鹏、张怀芝是不可靠的,三哥虽然答应支持,可我了解他,面对没有底的作战终归还是会以保存实力为上。冯老将军那边能调用的部队现在都在三哥手里,真正要承担这次作战的只怕还得由吴执政这边出力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子玉兄大可放心,我现在最缺的不是兵也不是将,最缺的就是国内的支持。保家卫国是一个噱头,老百姓当然会认为好,可是国会里的那些老爷们未必有这么简单的心思。咱们中国羸弱太久,很多人早已习惯看扁自己。”吴绍霆苦笑着说道。

  “唉,照我说,要打就打,袁大总统那会就知道搞民主、搞国会处处掣肘。如今吴执政身系国家主权利益,这种事可遇不可求,要是让国会从中作梗最后办不成,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吴佩孚有些激动的说道。

  “咳咳。”李选廷赶紧咳嗽了两声,暗示吴佩孚不要把话说的这么露骨。

  吴佩孚闷着脸色再次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了。

  吴绍霆倒是没有太多的在意,他微微的笑了笑说道:“政治场上的事难免要有所取舍。总之这件事有劳诸位尽心尽力,我大中华的前途在此一举。”

  停顿了一下,他又对李选廷说道:“从现在开始,‘夜隼’工作组不仅要负责政治统筹和军事情报工作,还要负责一些军事工程。后天你去一趟广州与陈竟存见一面,让他将之前训练广东空战第六师的资料交给你,然后你们一起研究一下,尽快把空艇部队和战斗机部队投入编制。空军一直没有司令部,‘夜隼’这边从露州航校招募一些指挥官,空军司令部暂时就设在‘夜隼’里面。”

  李选廷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吴绍霆再次对吴佩孚说道:“子玉兄,未来一个月你可能也要更忙一些。不仅要照顾北京大本营和精英团的工作,我另外也希望你去督导国防军的训练。先前你问过我,该用哪一支部队去应付青岛,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对待决定命运的战斗自然要全力以赴。国防军可不是摆设,他们就是为这样的战争而存在。”

  吴佩孚恍然,凝神说道:“原来如此。吴执政这次可真是下血本了。”

  吴绍霆说道:“至于青岛司令部方面,你们不必太在意德国人的要求。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国人的战争,德国在这里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对德国公使说了那些话的原因,德国的远东战略对我而言不过是一张空纸,远东地区的形势应该由我们来说的算,我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吴佩孚、李选廷纷纷点头赞同,他们这时方才完全明白吴绍霆的用意,之前所说的“日本才是德国远东战略的敌人”这番话,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为了让德国人跟着吴绍霆的思路来走,因为这是中国的战争!

  ——————————

  时间进入十二月,天寒地冻,只是欧洲的战事并没有冬天的到来而降温,反而愈演愈烈。德军经过一个月的强攻,终于一鼓作气将战线推进到法国首都巴黎,法国政府不得不迁移到波尔多。法国政府迫切的请求英国援助,在凡尔登和马恩河一带组成了英法联军防线,企图拼死阻挡住德国进攻的步伐。

  而在东线俄军虽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突袭,一度将部队挺进普鲁士腹地。可是到了十一月底德国从西线抽调兵力回援,于科穆辛森林发动反攻,一次性歼灭了俄国主力部队,导致俄军一路败退下来。

  欧洲的局势看上去已经倒向同盟国,而这些消息很快传到远东地区,给中日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日本陆军省原本计划请英俄两国出面对中国进行外交施压,然后强行发动青岛战争,可是现在看来,欧洲主战场显然对协约国不利,日本国内的民主政党马上发出了反对声音,要求暂停针对青岛的作战部署。

  英国驻日时节一边急忙进行外交照会,说服日本内阁坚持原有的计划,一边又让驻华公使抓紧时间向南京政府施压。这个消息很快通过第三方情报网传到上海,又从上海传到“夜隼”情报单位。对于吴绍霆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不管英国与日本的会商如何,这起码为自己争取了更多时间。

  十二月三日,不等朱尔典来见自己,吴绍霆出其不意的先一步主动通知英国公使馆,安排了一次与朱尔典的单独会见。朱尔典不禁大感奇怪,他原以为在这个时候吴绍霆会想尽办法来避开自己,却没料到对方竟然还会找上门来。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迟早是要去找吴绍霆的,既然对方来找自己,索性也更省心。

  下午四点钟,朱尔典在公使馆的私人办公室准备好英式下午茶,殷情的接见了吴绍霆。

  吴绍霆这次只带了顾维钧一名随员前来,来到朱尔典私人办公室之后,客气的寒暄了一番,然后在靠近火炉的小茶几前落座下来。朱尔典拿起银质小茶壶倒了三杯茶,他请吴绍霆和顾维钧二人品尝一下英式红茶,自己却不急着端起茶杯,而是从银托盘里拿起一块新鲜的曲奇尝了一口。

  “中国的冬天让我很有感触,尤其是北京南下到南京,气候显然要好多了。不得不说我们伦敦的冬天又阴又冷,连我这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都感到很不喜欢。还是中国好,冬天最适合喝下午茶了。”朱尔典感叹万千的说道,他似乎想用自己的汉语来表现出诗意的境界,可惜坐在面前的吴绍霆、顾维钧二人一点也不为所动。

  “我真心的希望朱尔典先生你能永远有这样惬意的心情。”吴绍霆淡然的笑了笑说道,然后端起茶杯优雅的饮了一口,热茶流入胸腔,顿时驱散了不少寒意。

  卷六:大国战 第758章,迎风而向

  “借您吉言,我也希望能这样。那么,吴执政阁下今日突然造访,不知道所为何事呢?哦,哦,让我猜猜,十之八九是因为日本和青岛的事情,对吗?”朱尔典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煞有其事的笑着说道。

  “不瞒你说,正是此事。”吴绍霆豪不隐瞒的说道,“今日前来特意向请教朱尔典先生对这件事看法,以及贵国政府对待此事的态度。”

  “哦?”朱尔典把手里的曲奇饼吃完,拿出手帕慢条斯理的擦拭了一下手掌,故作疑惑的说道,“吴执政居然关心我们大英帝国对此事的立场?这可真是让我感到……怎么说呢……惊奇!我很欣赏吴执政的为人爽快,所以我也不会用毫无意义的语言来搪塞,我相信吴执政应该很清楚我们大英帝国对此事的态度,难道不是吗?”

  “我希望得到朱尔典阁下的亲口应证。”吴绍霆不动声色的继续说道。

  “那好吧,我相信滨口公使先生已经与您谈过,不得不说就连我都对滨口先生彬彬有礼的态度感到敬佩,同时日方提出的条件对中国来说几乎是一次破天荒的有利。要知道这可是近百来中国第一次完成对不平等条约的修改,这可是贵国近乎三代人一直努力追求的愿望呀。”朱尔典绘声绘色的说道,那样子恨不得把日本的条件吹上天。

  “呵呵,”吴绍霆冷不防的笑了起来,他把手里的茶杯放了下来,“如果说用多一个租界来换取所谓的改约,我相信这只会对我们中国越来越不公平。公使先生,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你会来找我,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来对我和我国政府施压。而我今天之所以特意来找你,就是要郑重的表示我的态度,不管我肩负多少压力,此事我绝不会答应。”

  朱尔典脸色渐渐冷了下来,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怜悯的目光看着吴绍霆。他实在想不明白,像吴绍霆这样顽固不化的人是如何完成这个国家的统一,自己原本以为劣等民族能由个别突出的人物担任领袖,却没有料到如今统治劣等民族的人还是一个满脑子不开化的野蛮人。

  两年前广东大战时,他深深记住了吴绍霆当时狂妄的态度,居然凭借区区广东一省之力妄图与大英帝国作对,甚至狂言要切断香港淡水来进行无耻的威胁。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对吴绍霆的印象已经十分不好,迟早是要让这个年轻的狂徒知道厉害。

  “我真是无法预料这件事的结果,中国敬仰的吴执政官竟然放弃恢复主权的机会,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毫无可信力的战争,这些内容一旦传出去,我相信对吴执政官的大总统竞选是一个极其沉重的阻碍,您的政敌们很有可能会大肆拿这件事做为抨击的借口。不仅如此,您在我们西方国家的言论当中也不会得到好的评价,就是因为您不顾多次劝说而做出一项绝对愚蠢的决定。”朱尔典不客气的说道。

  “抨击我的借口,西方国家不好的评价?哈哈,”吴绍霆忍不住放肆的笑了起来,“我可不这认为。其一,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我,其二,我不会接受日本的改约,但我会接受德国政府交还青岛,其三,其他人对我的评价都不重要,我只会对我国家和人民负责。”

  “什么?”朱尔典怔了怔,一下子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直勾勾的冲着吴绍霆质问道,“您是说德国要将青岛交还给中国?这不可能,德国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加强青岛的军备,这么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巩固青岛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突然交还青岛?”

  “不管你信不信,用不了多久我和德国公使就会公布这件事。完成青岛交接之后,德国在远东的势力也就失去意义,如果日本还要进攻青岛,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向我中国开战。就算你们西方列强可以容忍这件事,我们中华民国的四万万国民也绝不会容忍,我必然誓死捍卫国土主权。”吴绍霆铿锵有力的说道,在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甚至还透露出一股强音干的威胁口吻。

  朱尔典呆住了,如果德国交还青岛给中国的话,那这件事可就彻底变质了。虽然在他看来眼下的中国仍然是弱小不堪的国家,可自己这段时间正愁着招募华工远赴欧洲参战,一旦激怒了中华民族的情绪,英法联军不仅得不到足够的人力协助,还会与中国形成敌对关系。在欧洲战局紧张要命的时候,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难题。

  不仅如此,他再一次联想到两年前吴绍霆的口出狂言,这个野蛮人未必是嘴巴上逞强,当年对方能威胁香港,这次同样也能故技重施。不单单香港有难,甚至连西藏……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件事已经越来越复杂了。

  吴绍霆看着朱尔典吃惊的样子,心里知道自己的计划凑效了,虽然他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收到德国公使辛慈和青岛海军司令部的回复,不过这是故意放出这番话,目的就是给英国和德国同时施压。

  “哦,如果真是这样,我会真诚的恭喜吴执政,可是还有一点疑问,关于德国在青岛的军事设施、驻军以及军舰,这些该如何处理?您应当明白,我们英国在欧洲战争与德国是水火不相容。”朱尔典严肃的问道。

  “至于该如何处理与德国移交青岛的问题,这不应该是公使先生你所担心的范围吧。”吴绍霆淡然的说道。

  朱尔典沉默了一会儿,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我现在可以明白吴执政您的意思了,您已经下定决心保护德国人,对吗?我必须在最后友好的态度之下提醒您,南京政府大总统的大选还没有正式开始,谁也不会知道选举的结果是什么。除此之外,如果您执意要与德国站在同一阵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

  吴绍霆听出朱尔典的威胁,不过他满不在乎的笑了笑,说道:“公使先生,你们欧洲的战事我丝毫不关心,至于你说我保护德国人,呵呵,如果你认为我需要一视同仁的话,我大可宣布取消国内的所有租界,驱逐所有异国的非法驻军。这样你就满意了吧?”

  朱尔典瞪大了眼睛,愤怒的说道:“你这是在威胁?”

  吴绍霆豪不客气的说道:“难道公使先生没有威胁我吗?”

  朱尔典一时找不到反驳的话,心里的怒火却无法停息,他现在越来越确定吴绍霆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野蛮人!

  吴绍霆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又饮了一口,长长舒了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继续说道:“公使先生,今日我前来除了向你通知这件是之外,并没有任何意图得罪的意思。只不过凡事都要讲一个道理,英国绅士的作派理应如此才是。话又说回来,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对英国、俄国来说真有这么重大的威胁吗?”

  朱尔典眯着眼睛看着吴绍霆,仔细思考着吴绍霆的话。

  吴绍霆两只手摩擦着茶杯杯身,一副闲暇怡情的样子,等了一会儿之后,又说道:“我甚至不怕直接告诉您,德国目前在青岛的驻兵只有八千人,军舰六艘,除了引以为傲的要塞炮台之外,几乎无甚值得一提的地方。哪怕你们考虑的是德国在青岛的工业设施,试想一下德国要将亚洲生产的装备送回本土,途中岂不说经过印度、苏伊士,还有在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海军巡弋,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军队转移上面。”

  朱尔典当然知道这些道理,不过欧洲大战原本就是资本主义掠夺不均衡所引发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控制经济,青岛虽然是弹丸之地无甚重要,可从最高战略层面来说依然是要拔掉的一颗钉子。只是现在听吴绍霆这么说之后,他要考虑的是拔掉这颗钉子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

  “听您这么说,您似乎是想说服我放弃对德国青岛势力的用心?”他问道。

  “显而易见正是如此。既然德国将青岛交还给中国,我可以保证德国在青岛的所有军事设备和部署都不会对英国造成任何影响。”吴绍霆郑重其事的说道。

  “您现在的态度让我感到很欣慰。”朱尔典不置可否的说道,当然青岛德军并非一点都没有对英国的威胁,尤其是距离最近的英国威海卫租界,英国的驻军仅仅只有一千多人而已。现在得到吴绍霆的承诺,也算是解决了心头一项担忧。

  卷六:大国战 第759章,典型英国主义

  “归根结底,真正能从青岛获得利益的仅仅只是日本一国而已。可是之前日本人暗中进行的《二十一条》外交密约,公使先生您应该是一清二楚的。就算这份密约最终无效,可这足以反映日本人狂妄的野心,他们想要成为亚洲真正的霸主。也许公使先生认为短期之内日本不可能挑战大英帝国的地位,可是欧洲战事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无论是战时还是战后,西方国家都无暇顾及远东地区的局势变化,这对于新兴列强日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能保证日本在暗中进行两次密约之后不会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吴绍霆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嗯……”朱尔典沉吟了片刻,脑海里飞快的旋转着,他从吴绍霆这番话里听出了一层弦外之音,很显然吴绍霆是在暗示只有中国才能制衡日本。在他看来,尽管自己相信这一点,可也不会看好日本和中国任何一方,无论这两个国家任何一方崛起,都会对远东局势造成极大的冲击。

  日本人是一群矮个子的阴谋家,而中国这位年轻的领袖又是一个激进的爱国分子。日本人想要称霸亚洲,吴绍霆又想完成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自强,相比之下前者要比后者更严重一些,可事实上都对英国老牌列强的殖民利益不利。

  “您的意见我会慎重考虑的。”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表情凝重的说道。

  “公使先生,我知道欧洲前线的战事很紧张。如果你能在青岛问题的立场上支持我,或者保持中立,我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回报英国政府和朱尔典先生您个人的帮助。”吴绍霆见到时机差不多了,立刻抛出自己示好的一面。

  “哦,是吗?”朱尔典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我很愿意听一听。”

  “我可以提供一笔绝对低于市场价格的物资订单给公使先生,包括罐头、猪鬃和棉织物,这是针对英国政府的报答。如果公使先生对我个人的支持能够更加有力,我承诺在我收回南满铁路之后,将南满条路运营公司的股份私人赠送公使先生百分之十五。这是对您的报答。另外还听说最近英国需要招募一批华工,这些我都可以帮忙。”吴绍霆说道。

  “南满铁路?您是说南满铁路?”朱尔典震惊了起来。

  “您听得没错。我正在计划加强对东三省的权力回收,鉴于日本政府之前提出外交讹诈似的的《二十一条》密约,如今又蛮不讲理的意图夺取我国青岛领土,我正在考虑采取对日本的制裁报复。”吴绍霆认真的说道。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朱尔典一定会忍不住嘲笑起来,可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他在心里琢磨着:既然中国和日本任何一个国家崛起都对英国不利,那么何必从中挑拨,让中日双方矛盾激化,相互消耗下去,一来英国可以渔翁得利,二来也省的让亚洲国家趁着欧洲大战之际发展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他很快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副欣然的表情,将先前的愤怒、不屑和威胁的因素全部一扫而光,语气亲切的说道:“对于您慷慨的好意,我不得不表示赞佩和感谢。我相信中英之间是存在这样合作的关系。如果您允许,我会尽快安排一次详细的贸易会谈以及与您的私人会谈,而在此之前我会重新评估亚洲局势的趋向。”

  吴绍霆笑道:“当然。”

  从英国公使馆走出来,上了轿车返回总统府。

  顾维钧颇有担忧的对吴绍霆的说道:“吴执政,刚才你连南满铁路的事情都说出来了,这会不会有所不妥。英国与日本毕竟是协约关系,如果朱尔典把这件事告诉日本,日本一定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弄不好还会直接挑起中日战争,就算退一步说,让日本提前做好准备对我们也是极为不利的呀。”

  吴绍霆平静的说道:“英国人的思想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在他们眼里,我们亚洲人其实都是不上档次的人。我刚才跟他说的那番话,就是要诱使他认为中国和日本矛盾重重才能保证英国能够渔翁得利。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无奈,但也不得不说这是我们中国发展的一次机会。朱尔典是老狐狸,他不会这么快就开始挑拨中日关系,就像玩弄股掌之间的猎物一样,他会一点一点的布置好陷阱。”

  顾维钧叹了一口气,沉重的说道:“要是这么看来,我们的处境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已经毫无退路可言了。”

  吴绍霆眯起眼睛,意味深远的说道:“中日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输了,那就是日本得利,如果打成平手,那就是英国和其他列强得利。所以,我们只能胜!”

  自从与英国公使朱尔典谈过之后,吴绍霆加进了国防军和空军的编练工作。不仅如此,中国几所大型的军工产业也进入日日夜夜赶工状态,大批量的生产武器装备,甚至在广东厂和金陵厂还投入了H1914式军用钢盔的生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6/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