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淡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卡尔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5-11-24 14:07:10

“好,等我把驴牵去圈子,喂了后就来。”

  ☆、第三十二章

夜里,孙尹忍不住把好消息告诉了姐姐:“姐,今天我送柴的时候,那位做浆洗、缝补的朱二婶,给我又介绍了户人家,让往后多打两捆柴,她弟弟家要。”紧接着就解释道:“她弟弟家是开包子铺,每天都要柴,这样一来,每年能多赚不少。”到这时候也欢喜着,就是因为能多赚了钱。

孙惠听了第一个念头不是说弟弟能挣多少钱,而是觉得这样一来未免太辛苦了。“又多打两捆柴?是不是累着了,我看我还是往后和你一起去吧,两个人速度不仅快些,还能说说话,免得无聊。”

孙惠以前是三天陪着一天,她家里也要织布,忙弄家务活儿,而且弟弟也不是一个人打柴,村子里半大小子里有两三个也打柴,不是家里烧就是也卖,弟弟经常去,几人儿也就玩一块去。这样一来,孙惠更加的不好跟着,不然别的男孩恐怕就不带着弟弟了。自从上次弟弟跟人打架,那人就是一块儿打柴的一位,孙家毕竟不是本地人,被那人一呼,再没一起打柴。

所以孙惠也就想往后跟着去,也能帮着打柴,也免得弟弟孤零零一个,无聊。

“不用,姐家里的事已经够多了,再去山里帮着我打柴岂不累着了?”孙尹知道姐跟着去,是怕自己辛苦,他不在意的道:“放心好了,不过是多了两捆柴,费不了多少力气的!我又是牵了驴去,捆好一捆就放驴身上,很轻松的。”孙尹不希望自己姐跟着,打柴往后面林子里,很脏,而且老是捡柴、握刀的,手粗糙的不行,满是茧子,姐是姑娘家,最是金贵,哪里能做这样的粗活。自己辛苦些也就是了。

哪里会信弟弟的谎话,如果不知道弟弟真实的意思她也白活了两辈子了。所以孙惠笑着道:“没事,家里能有多少活,我早上起来煮了早饭喂了牲畜,陪你往后山打柴,两人不一会子就能完工,到时候再回来喝碗稀粥,织布。你呢就往镇子里送柴,谁也不耽误,还能彼此轻松些。”

说完这一大段,也不给弟弟反驳的机会,孙惠直接让休息:“好了,时辰不早了,咱们赶紧歇息吧,明天可还要早起呢。”眼睛一闭,也不管弟弟不甘心的道“姐啊姐”的叫,只当自己睡了。过了会儿,耳朵没再传来声音,笑了下,孙惠也就睡了。

隔天,吃了早饭,忙了家里活计,正最后洗碗的孙惠,逮住了准备偷溜的弟弟,拦在他面前笑道:“在姐面前还敢耍花招,胆子挺肥啊!下次再敢不听话,看姐怎么收拾你。”转身将碗筷放进橱柜,擦干了手出来关了门,对着弟弟道:“走吧。”

到了这地步,也没了反抗的余地,只得嘟囔着跟着姐姐后面,往后山打柴了。两人速度快很多,多打了两捆柴加上割了家里牲畜需要吃的草回去,也还没到中午。

热了粥喝下,俩人就坐凳子上歇息。

正这时候,孙母推开院门进来,手里拿了包东西,进了堂屋就开口:“早上你们往后山打柴了?我来了几趟,都没人在家,门都锁在外面了。”随手把东西放桌上,对着女儿道:“这里面有圆茄子、黄瓜、豇豆,还有你要的凉瓜,我一个个小兜子帮你分开,你种的时候好分着呢。”

“弟弟每日又多了家要送柴的,我想着往后就帮着一起打,也别累着了弟弟。”解释了下,孙惠拿起包打开,里面一兜兜种子,细数了下不下六种,笑了:“这下子整个夏天不愁没有菜了。”腌制了,冬天吃也很够吃上一段时间。

“能多赚俩钱是好,可万不能累着了,这样,我以后没事的时候就也去打些柴,你们也轻省些。”孙母也怕自己孩子顾着赚钱,反而累着了身子。

孙惠连忙摇头,根本就不答应:“千万别!您每天地里那么多的活儿要做,已经够辛苦的了,就别帮着打柴了。”她娘又不是坐家里玩,那么多的地要种,全是靠人力,哪里还能帮着打柴,非累坏了不可。

孙母摆手,笑着看一脸关心的女儿:“你以为娘是个傻的不成,我会挑了时间,在不那么累的时候去砍柴的,如果农忙地里活计多,我是不会往后山去的。”说了这句,便抛了这个话题,有件事对女儿道:“惠子,你知道吗?昨儿个夜里,吴家大媳妇儿肚子发动,于今天早上的时候生下了个儿子。我今天早上去给你找凉瓜种子,正好进去见着了,瞧着是个健壮的男孩儿,哭声响亮着呢!”

这孩子是吴家第三代里第一个,也好运的是个健康的男孩,这时候全家都围在孩子身边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吴彩蝶才会没有来找孙惠,不然依着她的性子,今天一早就会过来了。

“是吗,吴家大嫂已经生下孩子了?彩蝶那丫头一定都围在孩子边了吧,她老早就说了,等她嫂子生下,就得帮着带,当时就兴冲冲的,现在一定都不会离了孩子身边了吧。”孙惠听了眼睛一亮,也替吴家高兴,尤其是听母亲说是个健康的孩子,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益处。“我明天的时候,抽个空也去看看。”

“可不是,彩蝶那丫头现在是做姑姑的人了,今天就没离了她侄子,小心的守在一旁。见了我,还抱歉的让我过来跟你打声招呼,说是她要带侄子,这几天就没空到你这儿了。”孙母道。“彩蝶大概也就新鲜这几天吧,等过上些时候,领略了孩子的哭闹,到时候可就有的是抱怨了,恐怕就没这么想带孩子了。”这一点身为过来人的孙母最清楚,一个孩子岂是那么好带的,刚开始还好,觉得挺好玩的,但时间长了,就受不了,没日没夜的哭闹,大人也睡不成,根本就是头疼的事。还是大了,到了七八岁上,才会好些。

“恩,彩蝶性子大概是不会有耐心带孩子的,呵呵,过上两天,她恐怕就会过来找我诉苦了。”孙惠稍稍想想也明白,孩子可不是个可以和他讲理的,你说的他不懂,他想表达的你得猜,费神着呢。“不过彩蝶也就是帮着带个白天,还有她嫂子在一旁,总会轻巧些的。”说是让彩蝶白天带着,但也不会真的只让她一个人看护。

进来的时候见了院子里的土已经整理完毕,孙母起身道:“好了,孩子的详情就由你明天去吴家,听彩蝶那丫头说吧。咱们现在去院子里,你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哪儿种上哪种蔬菜。”正好这会子有时间,就帮着女儿种了,省的她一个人磕磕绊绊的。

“好。娘跟我来,我都规划好了,把院子已经分成了好几块,什么地方种什么,都有谱了。”孙惠领着娘往院子去,一路路的分成了四大块,成方形。东南西北各一块,多在左边院墙这儿,中间是十字形的道路。

指着东边稍小的一块,孙惠道:“我准备把豇豆和黄瓜种那块,不需要太多,这两种很是肯结,尽是够吃的。”南边的是最大的一块:“这儿就种凉瓜,夏天的时候就不愁瓜吃了。”另两块,就是种植空心菜这类的蔬菜了。

孙母听女儿说了,也没需要修改的,女儿打算的不错,便点头道:“好,就这么办吧。走,咱们这就动手吧。”动手可不是说就直接种下,像是空心菜蔬菜还能直接播撒种子,但是黄瓜也好,还是豇豆也罢,都是要育苗的,等长到一定大的时候,才会种下指定的位置。

有了孙母的帮忙,也没花多长时间,还多了时间陪弟弟往镇子去了。

  ☆、第三十三章

孙惠往镇子来,还有事,驴车给了弟弟送柴,自己则拿了篮子往常去的杂货铺子去。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还不缺,不过盐需要采买一些,酱醋也要买些放家里的好。

铺子里掌柜娘子在,孙惠进来的时候招呼:“冯大娘午安。”左右扫了一眼没见到掌柜的,笑问道:“冯大伯又多哪儿享清福了,铺子丢了给您一人儿操心?”因为相熟,不自由的就带了丝玩笑的态度。

本来埋头理线的掌柜娘子,听了熟悉的口音,抬头一看,见是许久不来的孙惠,忙招呼着:“是惠丫头啊,你可好久没来伯娘这儿了,伯娘还以为你嫌弃了家里的东西,到别人家买去了呢。”也是玩笑,顺口也解释了自己丈夫的去处:“你伯伯他见家里的盐不多,往张老爷家去了,看能不能弄点盐。”?

张老爷,是镇子里的举人,和盐课里某个小吏通了关系,每年都有些盐引,虽比不上盐商的富甲海内,但在这镇子里或是县城都是少有的富豪。因为他拿的盐引,可够整个县城小半的户数不愁盐吃。也正因如此,那些卖盐的行脚商人或是店铺掌柜,都有投他的门路。

“往张老爷家去了?不是说张老爷都住县城的宅子,等闲不住在镇子里,难道说张老爷带了家人回来住几天?”孙惠也听人提过这位县令的座上之宾,张老爷的名声在镇子里可是最大的。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被人编成若干个故事流传。只要你是个不聋的,总能知道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掌柜娘子好笑的看着孙惠,摇头道:“你以为我们花了银子向张老爷买盐,是真个与张老爷见面?那可就错了,张老爷哪里是我们能见到的!都是张家的管家,每年都有几次回来这边打点祖屋,顺便也解决我们镇子的盐的货物。大大小小卖盐的,都会去找他。”

“我还以为能见着咱们镇子第一士绅,原来是想差了。”笑着承认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孙惠问道:“那铺子里可有食盐了?给我拿些,得够一两月使,家里事情越发的多了,可不太有功夫往镇上来了。”就怕没有,又要再跑一趟。

掌柜娘子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口坛子,搬到案桌,掀了盖子道:“如果是别人来,我还推脱一下,至于是惠丫头你,没有我也变给你。”看着孙惠:“可带了罐子来,要不我给你用纸包了。”

“罐子我带了,你先称一斤,这就拿来。”说着从篮子里拿了个褐黄色粗瓷罐子,孙惠放在了案桌。一斤盐很够吃些时间了,约摸两个多月不用买盐了。

拿称称了,斤两给的足足,给孙惠确定了,慢慢倒进了孙惠拿出来的罐子里。小心盖了,掌柜娘子才开口道:“这盐可是好的,不像一些人良心给狗吃了,混着些东西。都是精盐。”不无骄傲的道。

这家铺子的东西实在,所以即使比旁人家略贵,孙惠也爱来买:“我就是爱你家的东西,那些货郎挑着东西卖到家门口,我也不买的。再给我来两斤的红糖,我明天要往人家去。”

“好咧,这就给你称。”掌柜娘子利索的把盐坛子搬下去放好,又拿了个坛子上来,用木质的勺子挖了几块上来,给孙惠看:“这是南边的土糖,别看着不怎么样,吃着就知道了。来,弄块尝尝。”说着拣了块不大的递给了孙惠。

糖有指甲大,色泽黝黑,卖相确实不好看,孙惠捏了塞嘴里,甜意瞬间弥漫,还有股浓香。是好的土糖,做工比较的纯,孙惠点头笑道:“不错,给我称吧,用纸包起来,记得包两层,我怕漏了,这可是送人的。”

一边称,掌柜娘子好奇道:“这是往谁家去啊?”她倒也知道孙惠在这没亲戚,所以对于她买了红糖送人有些稀奇。孙惠道:“我们村姓吴的掮客您知道吧?我和她女儿要好,上次买牲畜,他帮了我很多,又因着女儿是我朋友的缘故,没收我钱。现今他家儿媳妇生了个儿子,我就买了糖过去,权当前次的谢礼。”

说是青河村的吴姓掮客,掌柜娘子听了直点头,笑着道:“说别人我还兴许没这个印象,不过他我倒是知道,我家那匹马就是他帮着相的!他的眼力,啧啧,真是没话说。”凑到近前,声音压低:“听说他以前被人举荐给了前任的县太爷,县太爷准备收了他家,不过他没答应。”

这事倒没听人说过,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孙惠是颇为惊讶。没想到吴叔父居然有这本事。不过她也没追问,反正都是过去的事了,吴叔父大概不希望有人打听这事吧。“恩,是吗?”笑了笑,孙惠没有追问,道:“好了,伯娘再给我打壶醋吧。”

知道孙惠是不想了解详情,掌柜娘子也没再继续说下去,她虽然八卦,但是别人不想探听还是能够忍住不说的,免得别人厌恶了,不愿意往这儿来。“好嘞,惠丫头把壶拿来吧,这就给你打。”“给你,麻烦伯娘了。”

接了壶,给孙惠打满,递给她的时候,掌柜娘子骄傲的道:“我家的醋,是祖传的秘方,在镇子里的人家都赞着呢,没有说不好的。你回去吃,喜欢的话就过来再打。”靠着这酿醋的手艺,家里就不缺生意。

“好,回去吃了不错,我就经常过来买。”孙惠笑着对掌柜娘子道:“你也是知道,我家乡是在北面,面食吃的多,最爱放醋了,吃着合口。”晃了晃手里的醋壶儿:“这壶也吃不了几天的。怎么样,能不能给我便宜些?”最后一句话,半是玩笑的说。

“便宜,当然会给惠丫头你算便宜的!放心好了,伯娘给你的价格,绝对会比给别人的要低上一些的。”掌柜娘子一脸不用你开口,也会算便宜的脸色。啪啪的打着算盘,一样样的加了价,当最后的醋价格加上,掌柜娘子抬头道:“一共是七十九文。”

心里默算一遍,价格确实比一般的要便宜些,果真像掌柜娘子说的,给她价格不贵!孙惠从怀里掏出一吊钱,解了串钱的绳子,数了七十八文出来,摆在桌上:“伯娘也数数,看看我数错了没。”

“哪里会错?”说着,掌柜娘子快速的两两一数,确定不错,手一撸,将钱收在了一个坛子里。“惠丫头可还有什么要买的了?”

“不了,要买的都已经买了。”孙惠把买来的东西往篮子里一一的摆好了,随时等着走。

等了一会儿,见弟弟没来,掌柜娘子又陪着在一旁,孙惠感到一些不好意思,对掌柜娘子道:“伯娘,我和弟弟说了,让他送了柴过来找我。这会儿恐怕要继续在这儿待会儿,打搅你了。”分开的时候俩人约好了在这儿等,一起回去,这会子也不知道弟弟往哪家送柴了,怕贸然的找过去,反而错过,想着就打搅的在这儿等了。

一点也没介意,掌柜娘子摇头:“别这么客气,要待多久也没关系。”看着孙惠站着挺累的,掌柜娘子拿了个小凳子出来,摆下:“坐着吧,别站着了。”

也确实挺累的,腿肚子有些发酸,孙惠道:“谢谢伯娘。”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孙尹驾了空荡荡的驴车过来,在门口喊道:“姐,姐在吗?咱们走了!”“这就来!”一下子站了起来,孙惠挎了篮子,告辞道:“那伯娘,我就先回去了。”

“好,慢走。”掌柜娘子送了她出去,临走的时候还和她道:“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就到伯娘这儿来,给你绝对是会便宜的。”“知道了,下次再来。”

  ☆、第三十四章

红糖搭着十个鸡蛋,她们这儿走礼都是这些,往吴家送去。到的时候吴母接待了孙惠,看着孙惠手里的东西,吴母急忙的让带回去,说是来就来,千万别送东西了。孙惠只是不肯,道:“我是厚着脸与你家是攀交情,如果不收的话,哪里还算是好关系?说不得以前占的好儿,也要一点点还了。”

话说到这份上,吴母再推,恐怕真的来往不能密了。摇头,吴母无奈道:“真真是一张嘴,谁也无法说过你,罢了,既然是一番心意,我就替你嫂子收下了。”东西收下,吴母指着西屋道:“你嫂子在那屋,彩蝶在帮着带孩子,你过去玩会子吧。”她过会儿还要下地里去。

“吴叔母,那我去看看孩子。”孙惠点头道,招呼了声,往那屋子里去。到了门口,轻轻的敲了门,不仅是为着礼,孙惠就怕突然的进去,吓了里面人儿一跳,尤其是惊着孩子就不好了。

里面正推着摇篮的吴彩蝶,听见敲门声还纳闷是谁来了,起身开门,见是孙惠,乐道:“我还猜是谁呢,原来是你来了!快进来瞧瞧我侄子,这会儿闹够了正睡了,可好看了。”难怪,也只有惠子会进门的时候先敲门,没人应声就不进去的,别人大都是直接往里闯的。

听说孩子刚睡下,孙惠动作更加的轻巧,轻手轻脚的进了屋,顺手带上了门。这屋子是吴大哥婚礼时候的,还是八成新,床、橱柜都是好木头的,是吴大嫂陪嫁进来的。

吴大嫂大概是累了,孙惠进来的时候她正躺床上歇息,床旁边是个摇篮,孩子也躺里面闭着眼睛。吴彩蝶招手,领着孙惠上前,到了摇篮前,声音非常低道:“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看?别的孩子我也见了不少,但还没见过我侄子这么好看的。鼻子像我哥,眼睛面庞是随了我嫂子,头发、眉毛也浓密,长大了绝对好。”

说实在的,孙惠还真没看出好看在哪里,才生下来没多久,还有些皱巴巴的,鼻子面庞,也没长开,说不准像谁,而且胎毛也稀疏的很,和别的孩子也好看不了多少。不过依着吴大哥的精神气,加上吴大嫂的秀气,这孩子长大了绝不难看就是了,孙惠笑着点头:“嗯,是好看。”

吴彩蝶见孙惠赞成自己的话,格外的高兴,不知道的见了还以为是她孩子呢,她又唠唠叨叨的说了孩子几个好,当提到孩子哭的问题,脸有些郁色:“其他都很好,就是这孩子太会哭了。不管是饿了还是尿了,都哭的能掀了房顶。”这是她最受不了的,孩子哭声尖锐,又久久不能停歇,头很受不了。

孙惠不禁安慰道:“没什么,一开始都这样,记得我小弟也是,闹的时候头难过不已,恨不得不理他!不过过上一段时间就好,没这么难哄了。”不仅是孩子渐渐长大,对于生活作息有了规律,到时候人也习惯了,也就没这么费神了。

吴彩蝶笑了,放松的呼出一口气道:“这样就好,我只怕往后都这样,那可就太累了。”眼睛扫了眼床上歇息的嫂子:“我嫂子也难以吃的消,这孩子夜里也哭闹,很久才能哄睡觉。嫂子可不似我这样,只要顾个白天,过不了多久还要喂奶,忒是辛苦了。”这样下去,她只担心嫂子会吃不消。

“不会,真的。你过上几旬,回头看看,定然是越来越轻松的。”

点头,表明自己知道了,吴彩蝶又问道:“这两天没去找你,也不知道你和你弟弟搬出来住,习不习惯。”她说这话是有些愧疚的,自己身为最好的朋友,居然也没在第一时间去关心,太过不好。

吴彩蝶的心意孙惠知道,也明白她是实在走不开,所以孙惠道:“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和弟弟每年不也住上几天,偏就你们要瞎担心。”说的非常的轻松,这样关心她们的人,也不用担心。

说话间,吴大嫂醒了,挣扎着坐了起来,看着孙惠招呼道:“是惠子啊,嫂子我刚刚迷糊过去,也没招待,你可别往心里去。”说话客套,并没多亲昵,她和孙惠并不要好,如果按心里讲,还有丝不喜。不是公公婆婆的脸面,也不耐烦与孙惠交道。

“哪里的话,是我贸贸然来打搅了你才是。”孙惠道。

吴大嫂若有若无的不喜,孙惠还是察觉了,不过她要交的是彩蝶这个朋友,对她很好的吴家长辈也会感恩,至于说吴大嫂的不喜,她也不会拿热脸贴对方的冷屁股,稍稍的说了两句话,就推据着家里还有事儿告辞了。

吴彩蝶送孙惠出来,略微不好意思的致歉:“我嫂子那人……你别往心里去。下次来玩,还是到我屋里吧。”刚刚屋里的气氛,她是有感觉的,心里决定下次还是别在嫂子面前见了。

“我知道,她姓周,自然不会待见我。”孙惠笑着道:“你也别过意不去,我交的是你这个朋友,你嫂子对我如何是不相干的。”

从吴家归来,将先前所培育的各种蔬菜、瓜的幼苗看了下,见泥土有些干打了水浇了些。

孙母过来了,正好看着女儿浇水,道:“怎么样,要出了没?”种子培育幼苗,时间上不会太慢,估摸着应该也要出了。

“还没呢,应该还要几天才是,再等等吧。”刚刚掀开捂在土上的稻草,孙惠没见着幼苗。

“再等两天吧,如果还没出的话,最好再种一些,以防这些不能发芽。”孙母道。掀开稻草看了一眼,见确实没一丝的芽儿,盖上。反正这时候还没过各种蔬菜的育苗期,不必太担心,就算最后一点没出也没大不了的,周家今年育苗了挺多,拿些过来也使得。

拉着女儿进了屋里,孙母问道:“怎么样,准备什么时候去买果苗,有没有打算买一些什么品种回来?告诉了我时间,我去邀了宋有才,托了他帮你看看。”孙母还是觉得,花上个几十文,托宋有才帮着看些果苗,不会折本。

孙惠傻眼,愣愣道:“我没准备请宋家伯伯,有那钱,我都可以再买俩树种上了。”她不记得自己和娘说过要请宋家伯伯的,难道娘哪儿听差了?

“不是你请,我来出钱。算了,这事不和你说了,我已经决定了。你只要告诉我需要些什么水果,要多少棵,我到时候给你买回来。”孙母不容分说,直接就给定下了。她知道,自己肯定说不过女儿,所以也没给女儿开口的机会。

“娘,要不就咱俩去瞧瞧就行了,到时候看着顺眼的买上几棵回来种种。”孙惠提议道。

孙母摆手,阻止了女儿:“好了,和你也说不成。这样吧,我等尹儿回来问他,看看他喜欢吃什么。你有意见,就和尹儿说,反正我是一定会请宋有才的。”

孙母是说到做到,真的没和女儿继续聊这事,问了几句别的,彻底的岔开了这个话题。直等到孙尹卖了柴回来,迎了儿子进来,才问道:“尹儿,告诉娘,你喜欢什么水果,娘买了果树给你院子里种了。”

“哦,要买果树啊?那我喜欢桃子,冬天的时候吃橙子,如果再加上红枣也不错。”孙尹随意的就说出了几种他爱吃的水果。

孙母听了,盘算了下,这么些,每种种上两三棵,前后院子里也还空着不少地方,又问道:“还有呢?再说说吧,娘给你们一起买了。”

“姐呢?姐想吃什么?”孙尹想不起来,问自己姐姐道。

见是不能打消娘的意思,孙惠想想几十文就几十文吧,以后赚回来就是了:“再买株葡萄吧,石榴种着既好看,也好吃。”想想也就先种上这么些,一年到头也就有不少瓜果了,还能卖上一些钱,增添些收入。

“好,娘记下了,到时候给你们买。”

  ☆、第35章

对于果树,孙惠也没再发表意见,她想着,就按孙母的意思来吧,几十文钱也不是拿不出手,买些品相不错的水果树苗,长远的来看,也是非常得利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平淡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