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海女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9 KB   上传时间:2017-05-11 20:55:22

  可如今想来,那真是自己往日积福积德,如今得了福报了,若不是往日她对着这两个孩子好,昨儿那样关键的时候,阿珠那孩子能拼了命的拉扯自家两个儿子?看看别家?遇上这性命交关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先顾着自己?就是有余力,那能顾着的也是自家人!要不然自家两个儿子也不至于孤零零的落在了最后,差点送了命。那样的天气,那样的险境,若不是遇上了阿珠,就是石头命再好,能回来,估计大树那孩子也多半是没了的。

  在想想听到石头他们兄弟在家说起阿珠那时候救人的事儿的情景,刘白氏更是后怕不已,当时她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去谢菩萨,忍不住想去老白家的坟头烧香磕头去了,老白家的列祖列宗都在帮着自己啊!心下更是认定了,血亲就是血亲,关键时候,还是这样的血亲靠得住啊!

  “这两天你啥力气活都别做,姑姑每天都会过来的,洗衣服做饭什么的,都有姑姑呢,你好生把身子养养,放心,家里有你嫂子在,你姑父也说了,这几日实在不成,家里做了送过来也是成的,免得将来落下什么病症。”

  刘木匠本就对两个孩子不错,如今更是将这两个当成了自家孩子一样,什么都想的周全的紧,让刘白氏也难得挺直了腰杆子,再不觉得自家娘家孩子是拖累了!

  “那姑姑岂不是辛苦的很?不用这样麻烦,最多歇上一天,我算计着明日估计就能好了,没事儿的,这几日天气不好,我也不下海,闲着也是闲着。”

  人家一家子人呢,石头和大树估计这几日也要养身子,阿珠可不想太过麻烦他们。她可没觉得自己救人什么的就能比人家高人一等,等着人家伺候了,自己的日子还是要自己过才是。

  “放心,姑姑家人多,忙的过来,姑姑也没说一直这样,只是帮你几日,不然阿贝一个孩子,那里懂怎么照顾人?就这么定了。”

  刘白氏是长辈,自然没有要听晚辈话的道理,自顾自的定下了,洗完了衣裳,立马又去了厨房,看样子是去做饭了,看的阿珠只觉得自家好像自己都插不上手了。

  ☆、第45章 鱼干

  往日里忙碌惯了的阿珠不过是在家里当了一日的米虫,就开始觉得浑身不自在了,什么事儿都不让干,不是刘白氏包了,就是阿贝在收拾,弄得阿珠除了躺着,吃饭,就在没有别的事儿,这让她实在是难受的紧,索性拿了两人的衣裳出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打补丁的地方,好歹让自己有点事儿做。&乐&文&小说 {www}.{}{}.{}

  衣裳多是年头上置办的,单衣也好,夹衣也罢,虽说不如棉衣是过年前新作的,泰半是旧衣铺子买来的,可到底时间短,都有七八成新,好几件还都是厚实的粗布,耐磨的很,自然没什么需要补的,倒是家里往日的旧衣裳,那补丁厚实的都有三件那么厚了,眼见着是不会再穿,阿珠索性开始拆,准备做鞋子,海边的人因为靠海和常年走在沙滩上,船板上的关系,习惯了光着脚,偶尔穿鞋出门,也不过是草鞋,正紧的鞋子,也就棉鞋有人要,单鞋几乎不见。阿珠这会儿就想着是不是做上一人一双的千层底单鞋,好让阿贝出门的时候看着更齐整些。

  “你怎么又在做事儿了,阿珠啊,不是姑姑说你,真不是个会享福的,难得能空闲一天,还这么到处的寻活计做,哪有你这样的。”

  才做了一会儿的功夫,正巧遇上刘白氏过来,阿珠又是被一顿的数落,好在这一次或许是看到阿珠真的不像是身子不成的样子,所以刘白氏说归说,并没有真的阻止阿珠手里的活计,反倒是走过来帮着将那些拆下来的布头一层层的往板子上糊。

  “这是要做鞋?千层底?怎么想着做这个了?”

  “阿贝总是跟着去城里,还要去书铺寻碎纸,总穿草鞋也不像个样,他也大了,弄双好些的鞋子,免得他出去让人笑话,再有隔壁阿海,这一次冒着危险出海救人,怎么也不能一点表示没有,人家往日就够照顾我们姐弟两个了,做双鞋子,好歹也能表示咱们没有忘记人家人情的意思。”

  阿珠一边手里不停,一边说话,家里的碎布不少,除了自己和阿贝的,还能凑出一双来,阿珠不知怎么下意识就选了阿海,可到了刘白氏这里却不能说这样的话,好在理由总是寻的出来的,不过她这么一说,刘白氏倒是有些犯难,忍不住问询阿珠:

  “说起来,这次咱们家是欠了大人请了,你姑父他们跟着阿海出去的时候,就他那个半残废,还有石头媳妇,能有多少力气?这船大半都是阿海出的力,如今人救回来了,阿海这里自然也不能不表示一二,只是你也知道,姑姑这里真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给银钱也不合适,你帮着姑姑想想,有啥能送的?”

  人情往来这东西最难处理了,她虽然是长辈,可也不能大大咧咧的光是受着而不付出,人家阿海虽然也是孤儿,可到底有两个叔叔家呢,就是为了不被这两家小看了去,也不能小气,可这送东西真是不好送,海边人家家里能有什么?就是有点好的,多半也是大家都有的,真心寻不出什么一看就让人欢喜的来。

  就是能想到做鞋,这阿珠都已经在做了,想到了前头,她也不好抢了自家侄女的主意,这样一来越发的犯难了。

  好在阿珠还是很给力的,想了想说道:

  “不成就做一件衣裳给他呗,我这里上次买布还剩下一块粗麻布,姑你再添上一些,就能做一身了,这样也算是重礼,送给阿海也合适,毕竟他就一个人,即使他家婶子什么的能帮着做衣裳,那总也是先紧着他那几个兄弟的,他兄弟又多,轮到他自然少些,有这么一身,都能穿出去长体面了。”

  刘白氏一听也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狠狠的点头,只是想到还要占侄女便宜,她又有些老脸发红。

  “这,这怎么好要你的布,留着给阿贝就是,姑姑自己去买。”

  “不用这么麻烦,家里衣裳是尽够的,就是留着,只怕不到明年是不会动针做了,还不如姑姑先拿了用,大不了明年你在给做就是,阿贝如今正是张身子的时候,这一年比一年长得快,明年的时候,今年的衣裳只怕是小了,到时候正好。”

  这台阶给的,刘白氏连推脱的理由都没有了,忙点了点头,随即又说起了别的:

  “今儿天又有些小雨,昨天好些人家做的鱼干,都没法子拿出去晒了,这可好,一家家的都只能在屋子里用火熏,弄得全是鱼腥味,屋子也热的没法子呆人,刚才我过来的时候村子里大半的人都在院子里呢,一路都是腥味,往年可没有那么多人做鱼干,你猜为什么?”

  还卖关子?阿珠都想笑了,你想说就说呗,这姑姑,怎么一下子变得促狭起来?阿珠是不知道啊,自打石头和大树躲过了一劫,刘白氏就难得揣着几个铜钱去了隔壁村有名的神婆那里,想着问问好歹,不想人家神婆说了,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有的刘白氏的好日子过,可不就把她乐着了嘛,这两天就没有正常过,一天天的精神百倍,乐呵呵的。

  到底是长辈,阿珠也愿意配合一下自家姑姑难得的兴致,微微侧着头问道:

  “姑姑可是听说了什么?”

  “可不是嘛,听人说,昨儿那几个去县城的人不知怎么搭上了一个南北货铺子的掌柜的,那掌柜的正要往内陆去,就准备收鱼干呢,什么鱼干都要,说是如今不知道哪里出来一种吃法,用鱼干炖肉,很是受欢迎,这样一来,这鱼干难得比往年价钱也好些,有三文一斤,比往年的两文比起来,一百斤那可就多了一百文钱呢,这样一来,谁家还想着磨粉啊!都鼓足了劲做鱼干了,一船渔获怎么都能挣出三百文呢,若是多的,有个四五百文,那感情好,一家子一两个月的稠粥就有了。”

  海边的人家,若是闲时能有稠粥喝,那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这样的价钱吸引了不少人,毕竟这做鱼干可占不了什么壮劳力的时间,就是老人孩子也一样能干,谁不想多挣点。就是阿珠听了都有些心动,可惜了,她家没有渔船出海,也得不到这样的收获,只能听听而已。

  “难得有这样的好事儿,若是这菜谱真的火起来,那以后咱们日子也能好过些,年前蚝贝就让各家多了点活钱,如今有了这事儿,我瞧着咱们村子如今运势估计是起来了。”

  “可不是,不单是咱们的运势,就是这沿海渔民的运势看着也比往年好些。”

  刘白氏跟着点头赞同,她想的更细,想想如今能卖钱的东西,想想今年的收入,确实比以前好,日子也松快些,若是再想想隔壁渔村的事儿,心里也觉得自家这村子似乎是比旁的村子好些,最起码这次没死人,至于这挣钱的事儿,他们村寻摸到了,别家渔村也跟着分润的事儿,虽然感觉有些利益被分润的纠结,却也善良的不去计较,只是把自家的优势好处多想了几回,自然又是高高兴兴的了,说的话也好听的很。

  阿珠不知道刘白氏心里那些个弯弯绕绕,只顾着自己手里的活计,听刘白氏说什么都往下接。

  “若是都能好那更好,咱们这周边几个村子大多都是有姻亲的,他们好了,咱们自然也一样能好些。”

  本是无意中说的闲话,不想这一说,刘白氏倒是一愣,随即立马狠狠的点了点头。

  “可不是,百年来嫁出去的,娶进来的,算算那些村子和咱们还真都算的上是亲戚,转上一圈,估计都能沾上五代以内的关系。”

  说道这里,刘白氏忍不住想,若是这样算,自家这里,是不是也该把这鱼干的事儿告诉一下其他村子?趁着人家正好高价收的时候,让其他人也跟着挣上一笔多些的钱?

  若是不往这里想,刘白氏还没怎么样,这往深处想了想,她就怎么也坐不住了,忙不迭的起身,准备回去,和自家男人,儿子好生商量商量,若是真的可行,那晚做不如早做,好歹让人家也多见点情。

  “得了,你既然没事儿,姑就先回去了,一会儿别做饭啊,姑姑给你们送来,再歇歇,明儿在忙就是了。”

  说完人就风风火火的走了,阿珠一时倒是有些愣神,怎么说走就走了?那今儿她到底是为了什么来的?

  “阿姐,姑姑怎么走了?”

  “啊?哦!姑姑说让我们别做饭,一会儿她一起做了拿来,对了阿贝,你也别忙了,有功夫帮阿姐去找阿海一趟,把他鞋子大小量了拿来,我给他做双鞋穿。”

  “做鞋?我的呢?“

  ”放心,你的最先做。小醋坛子。“

  ☆、第46章 烤鱼

  即使是一直只在自己圈子里转悠,不怎么往外寻摸的渔民,真的八卦起来其实也是挺厉害的,更不用说还是牵扯到挣钱这样的事儿的时候了,消息传的一样飞快。刘白氏不过是刚在家中说起要不要告诉其他村子的人,另一边已经有周边几个村子过来走亲戚了。很显然,他们对于这一次这边一股脑做鱼干的事儿很有些疑惑。

  当然一开始必定只是觉得奇怪,带着好奇过来问问罢了,可当最近鱼干涨价的事儿一出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走亲戚,立马就转身回去准备挣钱了,没法子,边上几个渔村有几个比阿珠他们这里还不如些。

  像是北面的一个渔村,虽然环境比这边好,不但村子因为正好卡在一处岸边岩石后头,少了好些风浪的袭击,出海后因为水深的缘故,也能有好几条大些的渔船,打渔收获更容易些,在近处就能遇上鱼群,可同样也因为这样,那些能赶海的沙滩也小了好些,近海水里的海藻什么的也不容易得到,若不是好歹还有一些薄地能稍微补充些口粮,这日子只怕早就过不下去了。谁让海鱼难打不说,价钱还大半都便宜的不像样呢!

  如今有了鱼干涨价的事儿,他们能不激动?每次出海他们船大,收获的鱼自然也更多,若是能用鱼干的方式将一些不值钱的鱼类卖上好价钱,那他们村子能富裕多少人家?

  还有南面,也有个不小的村子,日子一样不怎么样,别看那个地理位置更好些,在一条河流入海口边上,河滩泥地里总能出产好些蛤蜊之类的东西,让他们总能比旁的村子多些产出,可也因为泥滩地的关系,周边树木稀少的比阿珠他们都不如,建房子更是只能建石头的,不然不知道哪天就塌了,还因为常年要在泥滩地里做活,老寒腿的病症更明显,弄得他们日常消耗更多,不说老姜几乎每日不能断,不是擦就是吃,就是每到了冬日,几乎没有人能出来做活,这就要了命了,你说,要不赶着天暖和的时候多挣点,冬天怎么过?为了这,这鱼干的事儿他们也绝对不能错过了。

  这样的村子周边很多很多,这个世上,有钱人总是少数,苦哈哈占了七成,而苦人里头,渔民更是在最底层,所以即使只是一文钱的涨价,对他们来说,那也像是天一样的大事儿。

  从阿珠家这个珊瑚礁村得到鱼干的消息开始,不过是两天的功夫,周边四五个渔村都得到了消息,一下子这做鱼干的腥味布满了整个海岸,甚至还有人为了多做点,多卖点,这样危险的暴风雨天气里也冒险出海,就为了多弄点鱼回来,可见他们有多疯狂。

  ”这样下去,这鱼干只怕价格又该下来了,本就不过是几个地方需要罢了,收鱼干的人也不多,量在这么一下子上去这么多,谁能吃的下来?哎,估计几天之后,这鱼干就该卖不出去,或者不值钱了。“

  过来试新鞋的阿海,一边摸着那千层底傻乐,一边对着阿珠难得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那种欢喜和担忧的表情结合在一处,让人看着就想发笑,阿珠这会儿就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她没能笑出来,因为阿海说的话让她也感觉到了一阵的不安,若是鱼干不值钱了,那这些忙乎着做鱼干的人怎么办?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带着怎么样的期待,旁人或许看不懂,可作为渔民中的一员,她怎么能不明白?

  ”那可怎么好?好几家为了这鱼干,可是冒着雨出海的,那可真是搏命一样了,若是卖不出去,那岂不是要绝望?“

  ”我也这么想,所以啊,这几日我就在想,咱们的鱼是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是不是能想点别的法子,你还别说,今儿早上我过来的时候还真是想到了一个,只是还不知道成不成呢!“

  要说阿海,虽然年纪不怎么大,可这脑子真是好使,就是太公都称赞说是读书的好苗子,若是在大户人家,能从小培养,说不得都能科举成个秀才举人呢,可惜了,命里是个苦人,生在这渔村,还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打小就只能靠着亲戚养活,哪里还有读书的可能!就是如今能有空闲时间去太公那里认字,都是他如今本事大了,能挣钱,能养活自己了,才能有这样的闲工夫。

  当然这样的事儿旁人知道的不多,也就是阿贝,因为常常和阿海在一起,连着去学习认字也在一处,这才能知道的这样详细,太公的夸奖可是当着阿贝的面说的,阿珠能不知道?

  也因为知道,所以对于阿海刚才说的事儿才这样的相信,没有半分的迟疑就跟着担心起来,阿珠这样的信任让阿海心里高兴的,只觉得心花都开了,自打明白自己的心思,阿海对于阿珠那真是关注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很是小心的在阿珠和阿贝的面前刷存在感,刷好感度,看,这不是,连着鞋子都有了,可见这一阵子的心思没有白花。

  将新鞋试着穿了走上几步,随即又小心的脱了下来,用布包上塞到怀里,还小心的摸了摸,感受了一下东西的存在感,阿海这才继续开口说道:

  ”你的手艺越发的好了,这鞋子做的,一点都不隔脚,可惜了,这样的好东西,平日里可舍不得穿,还是要好生藏着才是,对了阿贝的可做了?“

  这关心的,好像阿珠是外人,就他和阿贝亲一样,听得阿珠忍不住都想要翻白眼了,没好气的说道:

  ”他能没有?若是没有,这会儿估计都该闹上了,那家伙如今越发的闹腾了,昨儿我想出去海边转转都敢和我闹上了,死活不让我出门,当我是纸糊的不成?居然还说怕我淋雨!“

  阿珠自己都没有发觉,如今对着阿海比起以前少了客气,多了好些的亲近,什么话都能说上几句了,当然旁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才是阿珠这样改变都没有察觉不妥的原因。在旁人看来,这两家都是孤儿,又是邻居,多走动也是常理。

  既然都这样想了,自然不会没有盯着死劲关注的,而不紧盯着,又有谁知道他们到底有多亲近?就是刘白氏偶尔看到阿海在阿珠家出现,最多不过是以为阿海和阿贝关系不错,可能常来帮着做些重活罢了。

  只有阿海自己,心下对于如今的局面万分的欢喜,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慢慢的走进了阿珠和阿贝的生活,在这个家里也有些像是亲人一样的自在了,所以也跟着说话随便起来,像是这会儿,听到阿珠这样带着几分幽怨的语气,也能调侃几句:

  ”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不知道,当时阿贝吓成了什么样,那小脸都白了,手脚都在发抖,我瞧着若不是我先站出来,阿贝那小子,估计也在岸边呆不住,就是我出海的时候,他也想冲上来跟着出去呢,好在有人拉着,不然这么一个孩子,真上船了,还要分心照顾他,我当时可真是没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啊,你也多体谅他一下,对他来说,什么都没有你重要。“

  阿珠能不明白这个?只是憋得很了,说几句泄泻火罢了,听到阿海这么说,倒是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转了个话题问道:

  ”不说这个了,倒是你,到底想了个什么主意?说出来我也参详一二。“

  ”哦,我想着这鱼做鱼干,鱼粉的且不去说,那鱿鱼做鱼干其实并不怎么实在,晒干了实在是太硬,正好昨儿二叔哪儿做辣酱炒鱿鱼,我吃着不错,所以今儿就想着若是支个架子,将这鱿鱼用辣酱裹了直接烤是不是也一样好吃?若是真的能,那咱们要是子啊县城支个摊子,直接卖这样的东西,是不是能卖的出去?要是能卖,那最起码咱们这做鱼干的量就能少好些,不但能减少这鱼干降价的可能,还能给大家伙儿多一条出路。“

  阿珠一听这话果然眼睛都亮了,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烤鱼什么的他们以前也是常吃的,除了海鲜粥和鱼汤,炖鱼,渔民人家想要翻新点花样,不至于吃的嘴里没味,也曾用过这样那样的方式,烤鱼就是一种,甚至还有咸鱼,腌菜鱼等等,都是换口味的好法子,只是这样吃多半都只是在渔民中流行,还真是没有人想过是不是能在外头摆摊子卖钱的。

  ”外头的人能喜欢?“

  ”不知道,所以说要试试,我想着这几日做上个架子,和阿贝去县城摆个摊看看,要是真成,那到时候村子里再找几个人一起做,都不用我们嘴巴说,估计立马其他人就能反应过来了。看看这鱼干的事儿就知道,大家伙儿都聪明着呢,眼睛也亮的很。“

  听说还带着阿贝,阿珠狠狠的点了点头,且不说是不是能成,光是阿海愿意带着阿贝,阿珠觉得就该记得阿海的好,好歹给阿贝多了见世面的机会,也给了阿贝历练人情世故的场面,这对阿贝来说真的很好很需要,在没有了亲爹带领之后,有这么一个人带着他出去见识,阿珠就要见情。

  若不是他记得阿贝,他怎么就不带着自家堂兄弟,只是带着阿贝?还不是因为和阿贝亲?还不是知道即使不成,阿贝也不会多说什么!反正就是两家人好就是了。

  ”阿贝,阿贝,赶紧来,你阿海哥找你有事儿呢。“

  阿珠精神的高声喊着阿贝,想着立马将这事儿给定下,也好安自己的心。今儿这鞋子送的真是太值了!

  ☆、第47章

  很多时候,打开一扇门就能发现另一个世界,阿海就是那个打开门的人。当他带着阿贝两个,用从各家收来的各色小鱼,在县城搭起了一个摊子,开始现做现卖辣酱烤鱼,并生意不错之后,周边的渔民们也开始将视线往这个方向转移,一个个都开始忙碌起来。

  每家的妇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拿手绝活,有的鱼片粥做的分外的好,有的做姜汁鱼特别有一套,还有人对干烧鱼别有技巧,甚至还有人想出了瓦罐闷鱼这样从没有见过的法子。

  一时间整个县城好像到处都在弥漫着鱼肉的香气,甚至还引来了隔着一个县城的府城一处书院学子集体过来大餐的风雅美事。这样的海鱼盛宴,不仅仅是带动了渔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与此同时这附近人吃鱼的次数也在不断的上升,让渔民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鱼干的事儿上,最终挣了大钱的人几乎没有,各家都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可与此同时因为这样那样的熟食销售,让渔民们意外发现,这收入不减反增了。

  像是南边那盛产蛤蜊等贝壳类的村子,一个碳烤的摊子,就能比以往多卖出去两倍多的海货,北面一处盛产海肠的海鲜粥铺子,也明显挣了大钱,一来二去的,这一个小小的县城,似乎有了区别于别处的亮点,连着府城的人都知道,要吃海味,来这里才是最全最多的,让这个县城时不时的总有些外来的美食家贡献铜板银钱,使得各个行业都沾了光。不说旁的,最起码那些客栈很高兴!

  就是县令也高兴啊,因为自己这里美食出了名可是能影响到他民生上的政绩的,没看到那些上级衙门也有人特意子啊休假时候过来吃美食嘛,这说明啥?说明这名声真的是传出去了。

  巡街的衙役更高兴,这摆摊的多了,自然他们能收的摊位钱就多了,甚至偶尔遇上两个认识的,还能免费吃上一口好的,让他们也有吹嘘的本钱,能不高兴?就是边上兵营都高兴,没说的,来县城的人多了,自然这城门口能收的进城费也多了,他们的福利一样得到了保证。

  还有世面上的商人们也高兴,油盐酱醋的生意好了不说,就是米粮布匹生意也上去了一二层,没说的,这些渔民们挣了钱,头一个要才买的可不就是这些个东西吗,这生意能不好?

  最奇怪的是,本来该因为被影响了生意应该不高兴的饭馆老板居然也一样欢喜。这让无数人跌碎了眼睛!其实看的深些,真心不奇怪,因为各色海鲜被做出无数种花样来,饭店老板们精明的开始各处收购菜谱,准备将这些放到自己其他城市的饭庄里,好用来吸引食客,再一个,人们也不可能顿顿都吃这些个小吃一般的东西,对他们的生意影响能有多少?和买了菜谱后,在外地其他城市的收入比起来,这里的一点子差额真心不算什么了。

  整个夏季,似乎沿海的渔民们都变得有些疯狂,就是石头兄弟,在自家老爹修好了船之后,也像是完全没有之前的阴影一般,不住的往海里奔达。其他村子的人也一样好像忘记了海里的风险,忘记了前些日子,还有人丧命在海中,只是一心趁着这样的好机会好生的挣上一次钱。

  甚至有眼红阿珠他们村子今年开春好几家翻修新屋的人,不住的给自己打气,下定了决心,要拼命挣上一阵,让自家也住上翻新后牢固保暖的屋子,让别人来眼气自己。

  借着他们的东风,阿贝好像也被激起了斗志,日日的往县城走,守着那个小小的摊子,忙乎的不亦乐乎,更是在阿海出海后,牢牢的看顾住了他们两个合伙的铺子,有时候还要带着阿帆和阿船那两个一样小的孩子,在县城一群大人中间抢生意。弄到后来,这村子里一棒子十岁上下的孩子,居然结成了团伙,彻底接过了村子里大人们的手,在成年男丁往海里划拉的时候,他们则负责在县城摆摊卖钱,除了几个妇人跟着去当厨子,在没有让旁人担心过,可见他们的能干。

  阿珠也趁机往海里多去了几回。夏季的海底物种繁复,不趁机多弄点,实在是有些浪费,像是那种手掌般长的海虾,因为渔网捕捉不易,导致只能靠着人下水捞,所以即使这个时节多的像是数不尽一般,一回就能带回来十来斤,却依然价格很不错,能卖上五文一斤,不管是做虾干,还是直接卖,都能让渔民们乐开了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海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