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海女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39 KB   上传时间:2017-05-11 20:55:22

  阿珠的奇特能力在这一件事儿上非常的给力,因为她在水里没有什么压力,带鱼篓什么的比旁人轻松很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带着两个鱼篓下水,再加上往来游动飞快,不用费心浮出水面换气,所以一天下来有时候能直接收获三五十斤,为家里又还回来不少的银钱。

  加上阿贝和阿海分润的小吃摊的收入,不知不觉中阿珠发现,他们家似乎已经不用担心银钱不够的问题了,也不用因为没有了船,就心里总是带着隐隐的不安,生怕没有了意外的好收入之后,日子一下子又回到过去,回到吃不饱穿不暖的过去。看看自家的钱匣子,里头的存款又一次超过了十五两,阿珠眨巴一下眼睛,一时倒是反而不知道这钱该怎么花了。

  好在有人知道怎么引导这些挣了钱的渔民花钱,比如最近已经来了好几趟的小贩,针头线脑什么的不用说,就是大水缸,铁锅,瓦罐,菜刀等等一切民生用的上的东西都开始往这些村子里运,让不少人家脱离了家徒四壁的样子,东西开始变得多起来。

  就像是阿珠家,门口的水缸已经有了两个,一大一小,不但能满足每日用水,连洗澡也不用在另外去担水了。屋子里竹编篮子也多了两个,木箱子新作了两个,放置在东西两个屋子的炕头上,新买的油灯,虽然因为心疼灯油太贵不怎么点,却也算是拜托了夜晚只能靠着火盆照亮的窘境。还有些其他零碎的东西,或是厨房增加个案板,或是墙上多一串辣椒大蒜,或是堂屋墙上新添的斗笠,花费不多,却让整个屋子似乎看着丰富了许多。

  还有其他人家,比如刘白氏家里,还算是新媳妇的钱米妹手上多了个铜镯子,虽说平日里不怎么戴,却也引来了不少人羡慕,渔家的妇人因为贫穷,因为海水腐蚀,保养艰难的缘故,首饰这个东西基本没有什么人拥有,可没有不代表不希望有,这不是,才出来第一个,立马就有人跟上成为第二个,就是头上戴的绒花也变得多起来。一切都开始往着美好的方向转变着。

  人们对于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那是天生都带着一种执着的,当最危险的时节过去,渔民们出海的次数越发的多了,能收获上来的东西自然也更多,反应到了县城那个已经基本上被渔民占领的街道小吃铺子上,就是这海鲜小吃的花样又开始翻新了。

  ”阿贝,赶紧,这蒜蓉蚝贝还要五个。“

  ”知道了,马上就好,你去后面拿一下,那几个辣酱烤鱼好了。“

  ”后头的辣螃蟹好了没?“

  ”盐烤虾呢?我这里要五斤。“

  ”知道了,知道了,小祖宗们,别喊了,没看我手脚都没停嘛。“

  ”这里两斤盐烤虾装好了,谁要的?“

  前头一排三米长的案板上三个最机灵的小子在那里一手交货,一手收钱,后头还有几个年纪不大的帮着装货,草编的小篓子就是最便宜好用的食盒,还有几个妇人在最后头不住的手脚忙乎着现做小食,一看就知道,这已经是好几户人家合成了一个摊子在做了,也是,靠着单打独斗能做过多少人?若是和在一处,摊子大不说,人手也足些,如今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村子里最多分成两三个摊子,全是七八个人凑在一处摆摊,多的十个人以上的也有,像是阿贝这里,因为村子里人少的缘故,一个村子也就这么一个摊子,基本上每家出一个人正好。偶尔还能轮着来,像是阿珠也曾过来替阿贝做上一阵,让阿贝也能休息休息,这忙碌的活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是重了些。

  一个村一个摊子,比旁的村子少,看着好像是吃亏了,可那也要分情况,谁让他们村子里确实人少呢!谁让这几个算计的精细到极致的小子居然还盘算着摊位费上节省的开销呢!反正不知怎么就成了如今的模样了。

  你还别说,这世上存在就有道理,这样一来,分的钱可能没有一个人做挣得多,可同时卖的品种也能多些,人也不用担心被欺负或者东西被偷什么的,做了这些日子以来,出去那些海货的成本,每天一个人总能分到十几二十文,都是些孩子和妇人,这挣得比一般男子在外头卖力气扛活都多些,已经足够满意了,就是村子里其他人,也感觉分外的满足。

  ”隔壁那个摊子,就是泥滩地村,居然还弄出好些小龙虾来,学怎么的,弄什么香辣小龙虾,真是的,这是看咱们辣螃蟹卖的好,眼红呢。“

  阿贝每次回家都已经快天黑了,阿珠瞧着他日日劳累,吃饭时候都显得有些乏力,就总是在他吃完饭之后,细细的给他揉身上的肉,生怕他累的伤了筋骨,而阿贝也总是趁着这个时候和阿珠说些街面上的闲话,如今的阿贝再不是那个呆在村子里没有见识的小子了,整个人都机灵的不像样,说话什么的,明显多了几分自信,看的阿珠心里暗暗的高兴。

  ”学就学呗,总不能不让人做,再说了,人家好歹也换了个小龙虾,这东西咱们这儿可没有,也就是些泥塘子里才有,羡慕都羡慕不来。“

  ”这我也知道,只是觉得可惜了,多了这么一个,咱们的辣螃蟹卖的慢了好些,对了,还有前头那个专门卖烤鱼的村子,他们不知道从哪儿弄得香茅,如今做了新的什么闷香茅鱼,每次一掀锅,那香味能传出三条街去,也抢了不少的生意。“

  阿贝小小的眉头皱的紧紧的,这忧心生意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八岁的孩子,弄得阿珠实在是忍不住了,笑着说道:

  ”你发什么愁,这些人里头你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大的,且等着就是,总有人能想出新法子的。“

  ”那是人家,不是我,我也是其中一员,总也要尽点心的,阿姐,你也替我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好,阿姐替你想,好了,肉都揉松了,赶紧睡,明儿还要早起呢。“

  ”哎,阿姐,你别忘了啊,一定要想啊!“

  ”知道知道,阿姐还没老呢,忘性没那么大。小管家婆!“

  “我是男丁!男丁!”

  “好,那就是管家公!”

  ☆、第48章 阿贝的志向

  阿贝很忙很忙,每天在县城不停的忙碌,但是他也很高兴很高兴,因为就靠着他一的努力,一个月就能挣上五百文,按照市价,那就是一百斤的糙米,他和阿珠两个个人人就是顿顿吃干饭,也用不了这么多,一百斤,足够他们吃两个月的干饭了,这样能养家糊口,并且还能有盈余的感觉实在是太好,好的让阿贝觉得,只要这样一直下去,有一天或许他能给老白家攒下很多的家底,比如在靠近他们村子的其他有田地的村子里买上几亩地。

  靠着海边的地方虽然田地稀少,而且多半都是中下等的地,比不得人家说的什么上等田什么的好,还价格比外头高,看着很是不划算。可有没有田地对于他们这样的渔民来说,那就是天和地的区别,村子里也就太公,在西北面最靠近村子的山村里有五亩山坡地,因为这个,太公家每年能省下多少买米粮的钱啊,看的所有人都心痒痒的。

  阿贝也很想有几亩这样的地,哪怕一样是山坡地也是不错的,听说若是种的好,一年能有一百二三十斤麦子可以收成呢,一年除了交税,怎么也能有近百斤剩下,若是能买上五亩,那就是近五百斤,就是日日干饭,也快够他们姐弟两个吃一年了。恩,这个想的有点多,如今山坡地都要五两一亩,还未必能买的到,五亩实在是白想,可要是买上两亩呢?应该还是可以的吧,有这么两亩,二百斤粮食,那一顿干,一顿稀,能糊弄过半年去。要是卖了换糙米,粗面什么的,还能在多混些日子,果然田地真的是很重要的。

  这样的美梦阿贝几乎日日都在做,因为这个目标,每一天阿贝都分外的努力,甚至在去太公那里学认字的时候也曾和太公,阿海说起,只是才说了一次,就被打击了,因为太公在第一时间就指出了阿贝最大的问题,这田要是买了谁来种?阿贝太小了,也从没有种植过田地,连什么时候下种子都不知道,到时候怎么办?唯一的法子就是租出去,可下等田,还是山坡地,有几个有余力的人家愿意来租种的?除非你收的租子实在是便宜,不然一样付出这些力气,人家必定更愿意种那些中等田,好歹除了税赋租子,每亩地能多上二三十斤的收成。

  阿贝听了忍不住沮丧了好久,好在他有个万能的阿海哥,按照阿海安慰他时候的说辞就是,即使租子下降了租出去,一年一亩地怎么也能有五十斤粮食,这也是收获不是吗?还不用自己出力,简直就是白挣的,更不用说这田地总是在那里的,那也是财产,万一有个后手不济的时候,卖了田地也能让这个家松一口气,比如以前阿贝生病的时候,那时候若是有田地,那里需要买房子卖家当,弄得差点活不下去?

  这一说,阿贝的心又活了,可不是这样嘛,只要买了,那就是自家的财产,是稳妥的家业,是有个万一的时候救命的东西。阿贝重新鼓起了信心,继续折腾在挣钱的路上。

  ”阿贝,阿贝,听说你想买地是吗?“

  县城头号八卦小能手,阿贝的好朋友小豆子这一天突然过来寻找阿贝,眼睛亮晶晶的,看的阿贝本能的往后退了一步,这才反应过来疑惑的问道:

  ”啊,这个啊,是有这样想,怎么了?“

  ”我们村,就是秋山村离着你们村子最近的一片山地,你知道吧,那个地方不是属于官府的山林地嘛,因为常年没有收入,所以县里允许开荒发卖了,只要一两银子就能买一亩地,阿贝,只要到我们村子里寻几个人帮着开垦,你就能立马有地了,还这么便宜,听说那里能开出来几百亩地呢,我们村子好些人都准备买上些,你要不要?“

  ”要,要啊。“

  果然是一个能让人眼睛发亮的消息,别说是阿贝了,就是边上的阿海眼睛都亮了,不过是一两一亩,和捡的一样,最多在花上三十文一天的价钱请短工,用上三五日,将地开出来,这地就算是彻底落实了,这价钱和询寻常时候比,那真是太便宜合算了。

  至于开荒的地一两年里基本不指望什么收获,这个也没有关系,反正按照规矩,头三年那都是免税的,到时候能收一点是一点,大不了租子少些,只收三成好了,一定有人能来租的,这样一来,等着三年后,那就是熟地了,能价值五两一亩呢,除了要多付出三年的功夫,其他都是挣得,怎么想怎么划算。

  ”小豆子,你说有几百亩,那又多少人买?“

  ”就我知道的,我们村就有不少人家,几乎除了实在没钱的,都想添上一些,只是大半钱不够,能买上三亩五亩的就差不多了,我们村也就二十来户人家,这样一来,能去了百亩就差不多了,本来听说衙门的衙役们也想跟着买,可这一次西面也有一片地方和这情况一样的要卖,人家估计觉得这靠着海边,太远了些,兴致都不大,所以剩下好些呢,不过人家觉得远,你们村子可不远,所以我娘让我赶紧的来找你们,回去好告诉村子里,对了,特别是我外公那里,可别漏了,我娘说我外公早就想多买点了,到时候咱们凑在一处,就是请了人种,也能连在一起,方便些。“

  小豆子这会儿说话也和崩豆子一样,脆生生的,一说就是一串,声音还带着激动,兴奋的尖锐,可听到阿贝和阿海的耳朵里却像是仙音一样。

  ”确实这样,人家嫌远,嫌偏,可咱们正好啊,赶紧的,今儿早点收摊,回去通知各家去。“

  这会儿还有什么心思做生意啊,一个个凡是听到消息的都激动的立马折腾着回去。即使家里银钱不多的,凑上一两总是行的,再说了如今这摆摊子这么些日子,出息也不少,合上家里的,怎么也不至于真的一亩都买不起,谁不想抓紧些。

  不说阿贝了,就是阿珠在家里听到这个消息也高兴的差点流泪,买地啊!这个想头阿珠知道,自家爹妈当年就曾经有过,只是可惜,那高高的五两一亩的价钱,再加上没人会种植的原因,一直被无限期拖后,不想如今居然遇上了这样的好事儿,官府的山林子居然有往外发卖的机会了,还是这样便宜的价格,虽然按照小豆子说的,地估计不怎么样,不然不会官府的人不稀罕,可到底也是田地,是根底,还有什么不好的。

  ”这官府难得还办了这么一件好事儿。“

  刘白氏一听到消息就过来了,这里有阿贝和阿海两个直接得到消息的人,她能不上心?自然是想得到最准确,最精细的消息,听着阿贝细细的说了小豆子说的所有话,刘白氏那张脸笑得舒展开了好些皱纹,她心里那个舒坦啊,别家或许还担心种地没人,可她家不一样啊,她家当家的因为腿不好,早年间就一直在家呆着,不能出海,后来为了添补家用,就常在山里还算是能种东西的地方零零碎碎的种过点菜蔬什么的,虽然和种粮食不能比,好歹也算是有点种植的手艺了,想来到时候拿起来总比旁人快些,那样的话,自家吃的粮食能省下多少来?真是遇上了好时候了,难得的也说了一句官府的好话,不想才说出口,阿海就笑了。

  ”阿贝姑,哪里是好啊,这是人家算的精明,人家官府可不吃亏,不过是一二百两没人要,荒废的的山野林子,被他们弄出这么一招来,怎么也能变成四五百两,直接翻了三倍,等着能收税的时候,那多收的税赋,又成了他们的政绩,合着怎么算都是官府占便宜。“

  阿海从来都是精明人,不过是回来的路上这么几下里一寻思,基本上就将官府的心思也琢磨清楚了,不过能这么明白这占便宜,说明人家用的是阳谋,再说了,他们这些买地的也不吃亏,算的上是两好搁一好了,所以阿海依然很是积极的通知各家这事儿。

  就是刘白氏听了阿海的话也不过是愣了一下,随即又笑着摇头说道:

  ”不管官府是不是占便宜了吧,反正我瞧着咱们也没吃亏就是了,能有田地,这是咱们这些渔民们几辈子的想头,如今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怎么也不能放过了,我家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就两个小子,靠着他们搏命,能得多少钱?老头子闲着也是闲着,有了地,好歹能种出点东西来,哪怕只是种菜呢,卖了也能换好些银钱,贴补家用。“

  村子里大半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哪怕不会种地呢,租出去,一年除了税赋,有点嚼用那都是挣得,好歹也是有田地的人了。就是以后家里孩子说亲,那也比以前能顺利些,不用担心这渔村里只有嫁出去的,娶进来的难了。

  接下来的事儿很明显,那就是各家都开始清点家底了,将那些藏在耗子洞里的铜板都不放过一并拿出来,好算计一下到底能买多少,阿贝家里是不缺的,就是阿海,不声不响的,这家伙居然也存下了五两多,怎么也够买上五亩了,其他人家或许有些在叹息开春时翻新屋子用了太多的银钱,导致这会儿买地不能痛快买,或许偷偷的去亲戚家商借,反正阿珠头一次发现,他们这个小小的村子居然还能凑出这么些银钱来,不说阿贝跟着买了不扎眼的五亩,就是刘白氏家里居然也拿出了四两银子买了四亩地,其他人家最少都是两亩,这一个小小的渔村,居然也凑了近百亩来。

  阿珠在家一日日的听着阿贝传会来的消息,那动静真是不小啊,秋山村合村吃下了一百五十亩,他们村也是百亩,还剩下了一百五十亩,有镇上听到消息的人家,有县城跟着他们做海鲜小摊的其他渔村的富裕户,反正这么一个山坡地,愣是在三五天里,就被各村的人给瓜分了,衙门的文书听到这消息都有些愣神,忍不住和人说嘴,说是从没有想过这几个往日瞧着最贫困的村子这一次居然能有这样打的决心,这样大的行动力。

  至于买下地之后,官府规定,一年里,这地必须开荒完毕,种上东西的规定其实也不难实现,种粮食来不及,可种别的总是成的吧,比如种菜?比如种土豆,大豆?反正只要是这个时节能种的都不放过,不让地空着就是了。即使有些东西种的晚了,那也比没有出息强不是。

  本就不是什么农忙的时节,一日三十文的工钱,有的是人肯干,找来一群打短工的,呼啦啦不过是几日的功夫,那原本杂草丛生的地方,就变成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地,再过上半个月,绿油油的小苗就开始发芽了。

  ”阿姐,看,那边就是咱家的地,看,我让人种的是土豆,他们说这东西能当粮食吃,就是不怎么卖钱,我想着咱们省下买米的钱就是挣了,所以就种这个了,只是这东西要的肥料多,咱们估计还要出点肥料钱。“

  阿贝拉着阿珠在属于自家田地的周边不住的走动,兴奋的整个人都停不下来,说着自己的想头,这样积极的样子,即使真的要比别家多花钱,阿珠也不想说什么打击他的话,相反还顺着他说道:

  ”没事儿,咱们不缺这几个钱,你一个月能挣几百文呢,阿姐下海捞的东西也能挣好些,加在一起,一个月都快有一两了,不缺肥料钱,再说了,多下了肥料,这地就养的好,说不得比别家更早成熟地呢,到时候种粮食也比别家多点收成,那才是长远的好处。“

  这一说阿贝眼睛更亮了,那头点的和小鸡啄米一样,

  ”对,对,就是这样,不吃亏,咱们会挣的,对了,阿海哥也和我一样种土豆了,他说这东西产量大些,就是不卖钱,以后放家里烤熟了,能当干粮用,出去打猎套兔子的时候踹怀里,不占地方还垫饥。“

  听说阿海也种一样的,原本还有些不安的阿珠心也定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阿珠对阿海似乎特别有信心,只要是阿海说对的,基本就不会出岔子,这么一个想头居然已经牢固的让阿珠下意识就接受了,可偏偏阿珠自己还不觉得,这阿贝小笨蛋,还一个劲的在自家阿姐面前给阿海刷存在感,哎!情商低的人你伤不起啊!

  ☆、第49章 海底珠宝

  整个夏季,渔村的人们忙碌的就像是个陀螺, 一刻不停, 不是为了海鲜摊子折腾, 就是为了那田地忙碌, 虽然都不会种地,可这却不能阻拦他们一日日的往田地边跑的兴致,对他们来说, 能有一块地,简直就像是一下子成了富翁一样的满足, 光是看着, 就够他们喜笑颜开, 无限畅想了。

  你说啥?地方路远?不远,才走多少路啊,消个食就过去了。啥没事儿干?怎么没事儿,咱们这不是要学着怎么种地嘛, 等着年纪大了,没法子出海了, 就能自己种地挣饭吃了, 多好!

  不管怎么不合理的事儿,反正在所有人的口里,那就没有不对的, 只要是和田地有关的事儿,每一件都能引得人们说上好一阵子,热乎的让人都不忍直视。

  这样的情况, 一直等到了夏末,这一股子热情才慢慢的开始消散,往正常的放向转移,重心也重新回到了海上,经过暴风雨的冲击,海底的浮游生物开始往上浮动,引来不少的鱼类在浅海游弋,这让捕鱼变得容易了很多,也是一年中渔民最喜欢的季节,每天傍晚回家的时候,满船的渔获都能让所有人欢呼,若不是这样的时间太短暂,这样美好的日子实在是稀有,估计光靠着海里的鱼都能让所有渔民变成小地主。

  就是近海附近的海底也一样越发的丰富起来,各种被洋流冲到附近的贝类等布满了海底,阿珠每一天都能收获两次,虽然人很累,可阿珠却分外的满足,只要她努力,如今就是光靠着那些贝类,虾蟹,每天也能有二三百文,若是运气好,弄到些个大的,那么五百文也能得到,这样的收获,让村子里几个水性好的女娃子和半大孩子都兴奋起来,原本不过是在海滩附近拣点方便东西的他们忍不住也跟着一同在海底摸索。

  虽然他们没有阿珠变态一样在海里视线无阻,水压无效,更不可能去那些珊瑚礁和外头交界的地方,可即使这样,也一样收获满满,就是再不济,弄个百来文也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啊,这个季节,县城摆摊什么的,都成了老人和十岁以下孩子的事儿了,其他的几乎全在海里扑腾。不单单是他们村,就是其他几个渔村也是一样的情况,今年可以预计,到了年底,只怕这周边所有的渔民都会过上一个不错的好年。这真是个好消息。

  夏日的海水带着一股子暖意,即使到了海底也能感觉和冬日是那样的不同,整个春季阿珠采集过一遍的海底,这个时候就好像是换了一张地图一样,重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生物,阿珠仔细的辨别着海底的一切,手不停的在海藻从中穿过,拾起一个个贝壳,咦,那是什么?居然还海水中还隐隐透出不一样的光彩?

  阿珠带着好奇,从砂砾中取出一个明显不像是石头的东西,举起来往上面看,看的不够清楚,在往上游一段,到了海面上,这时候阳光已经折射进了水里,斑斓的光照到了那东西上,一抹碧绿闪过阿珠的眼前,难道是宝石?

  阿珠曾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过,海底也是有宝石的,除了珍珠,还有各种颜色的碧玺,甚至有时候还能发现水晶,若是到了深海,甚至有可能得到大大的砗磲,只是那样的佛家宝贝,多半都在南面的海中,北面的渔民没有这样的福分,可碧玺和水晶,在这附近,也曾有人得到过。

  别以为渔民就什么都不懂,恰恰相反,因为和大海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他们,所以那些珠宝商人常常拿着样品过来,寻渔民们帮着去海里寻找需要的宝贝,所以有关于海底珠宝的事儿,渔民们知道的还是很不少的,有些即使自己没见过,也总有老人将这些当做传承的知识一代代的传下来,只为了能让孩子们多一点出息的路子,不至于有一天有宝不识,错过了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像是这会儿,那些传承就起了作用,阿珠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这些知识的宝贵。手里拿着那带着绿色光彩的碧玺手都有些发抖了。这是第一次,她第一次看到被老人们称之为能改变命运的宝石,这一颗她不知道值多少,可想想珍稀的程度,傻子也明白,估计不会比那些珍珠便宜。

  ”阿珠,你看什么呢?“

  十二岁的刘幺妹,刘白氏的小闺女正好浮上来准备去岩石上休息,才出来,就看到自家表姐正浮在水上不知道在打量什么,忍不住凑过来问。她家就两个哥哥,从小能算是姐妹的除了大伯家的三个姐妹,就只有这个表姐了,虽说年纪上不如大伯家二堂姐和小堂妹近,可也比大堂姐强些,在大堂姐即将嫁人的档口,这个表姐到是比以往更重要几分,更不用说前些日子,这个表姐还救过她家两个哥哥,更是增加了几分亲近。

  ”啊,幺妹,你来看,这,这东西是碧玺嘛?“

  ”碧玺?“

  刘幺妹有点傻眼,她也没见过啊!等等,碧玺?那不是宝石吗?那不是大钱嘛?一想到大钱,刘幺妹那游泳游的都超出了往日的最快速度,不过是几下子就到了阿珠的身边,然后死死地盯着阿珠的手,看着那个阳光下似乎在反光的东西,好半响眼睛都有些酸了,也没能看出一定是来。

  ”我看着或许有点像吧。“

  不管是不是吧,好歹也是希望,好歹也是从水里弄出来了,不试试好像有点对不起自己。

  ”你在哪儿找的?我也去寻寻,凑上几个,咱们再到城里,寻首饰铺子的人去,听我娘说,里头有人专门看这个。“

  自家人有兴趣,阿珠自然不会拒绝,再说了,这样好歹也有个伴。让她一个人傻乎乎的拿着这么一个石头不是石头,宝石不确定是宝石的东西,真心不敢去问,生怕让人嘲笑。

  ”就在这下头,砂石里头,摸着挺大,和沙子不一样,朝上看就觉得像是有颜色。“

  知道其他人眼神不如自己,阿珠索性说了下手感和大致的感觉,刘幺妹一听,急吼吼的就开始下潜,阿珠有些不放心,生怕太过急躁,引来什么海蛇这种危险东西,也跟着一起下去。

  你还别说,或许这碧玺什么的,真的是一股子洋流从同一个地方卷过来的,就在阿珠刚才发现第一个的附近,刘幺妹又寻到了一个,比阿珠的还大些,颜色是偏红色的,唯一可惜的是,这颜色不够艳丽,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不过总比没有强。

  姐妹两个这会儿也顾不上捡海货了,急匆匆的就开始往回赶,到了海滩看到她们两个这么早回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好些在岸边的豆丁娃子都大声的开始喊人。

  瞧,海边的娃子,就是豆丁都能当警戒哨用,真是不浪费啊!好吧,这话说远了,再说这豆丁们一喊,几个在家做家务的老人自然立马就出来了,一瞧见阿珠和刘幺妹,也是一惊,忙冲了过来。

  ”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海里有情况?谁伤着了?“

  一叠声的问话,把阿珠和刘幺妹的话都堵在了嘴里,好半响才轮到她们张口,阿珠很直接,把手里的东西给拿了出来个几个老人看,

  ”我们捡到了这个,哦,幺妹这里还有一个,是红的,瞧着似乎像是碧玺,就想着拿回来让长辈们看看,若是,那咱们赶紧招呼人去捡,那地方估计是洋流冲过来的,这会儿不捡,说不得等着退潮,这些就都卷回去了。“

  一听可能是碧玺,几个眼睛都已经开始老花都不肯放过,都狠狠的细细的端详了一遍,随即有几个公认最有见识的老人就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海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