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5 KB   上传时间:2017-07-06 22:23:36

第126章 回信

章炎不止让押粮人给芦苇村人带来了家信, 告诉大家可以写回信,并且能给亲人们带点包袱过去。同时他还送来了三百斤盐。

谢管家把盐分给各家一些之后,说:“军中需要大量的咸菜,请大家帮忙多弄一些。另外, 需要大量的肉食。家里鸡鸭多的, 都杀几只吧,腌好了让阿湖集中在一起熏制。”

芦苇村人的生活比附近各村都相对要富裕一些,平时大家家里多少有些咸菜,立马全部交上来了。鸡鸭也都回家去做准备了。

辛湖各种菜蔬倒是腌制的不多,不过她弄了不少糖蒜头, 两大坛子,原是留着可以吃一年的, 干脆给自己留了一小坛子,其他的全贡献出来了。另外,她还腌制了不少咸鸭蛋, 又装了一筐子出来。

前不久, 她还和大家出去打了一趟猎, 弄回来不少野兔子等猎物, 早就腌制好了, 这会儿也全部拿出来了, 回家还杀了十只鸡十只鸭,凑够了百来斤的肉食。

晚上,平儿他们都去睡了,辛湖又掏出信来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几遍, 恨不把一张薄薄的纸看出个花来。她就好象透过上面的几行字能看到大郎在干什么,生活的好不好一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拿出笔纸,开始准备写回信。可是她提起笔,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墨水一团一团的落在纸上,连续浪费了好几张字后,她最终也只写了: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大家,你要保重自己,三句话。想了想又觉得太简单了,又把多了两户佃农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夜深了,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一直到公鸡打鸣了,辛湖才惊觉自己居然拿着这封信,胡思乱想了一个晚上,“我这不是着魔了吗?”她骂了自己一句,才倒头睡下了。

这个晚上,注定是个失眠的夜晚,村子里其他收到信的人,也一样没人能睡得着。谢大嫂身子已经很重了,却想着如果能生了把信带给他就好了。毕竟一胎大家都盼望是个男孩子。

谢姝儿看着信,对着儿子熟睡的小脸,提起笔,很想画一副儿子的画相,但画来画去,却一点儿也不好看,只得恼怒的扔下笔,随意写了几句,家里一切安好,等闲话,最后也是叮嘱他保重自己的话。两人在感情上,都是比较粗旷的人,反倒没那么多的甜言密语要写。

两位夫子自然也看了所有人的信,并且指导谢大嫂给谢大哥回了信。其他几家人写的回信都极简单,和来信一样只有薄薄的一张纸,只有辛湖家,四口人各写了一封回信,装在一起,显得特别厚。主要是大宝和阿毛,哆里八嗦的,写了一大篇,错字都好几个,惹得大家都偷笑不已。

难得人家能给大家把回信带走,大家伙就又忙碌起来了。因为他们走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决定是不是要去打战,刚开始只是打算帮着章炎把粮食送去,给安王一点资助而已。他们得亲自去看了安王,通过一些了解,才能决定这个安王是否值得他们效力。

以他们的能力与身手,他们也不怕去了军中,人家不让他们走。不过,让他们留下来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经过这一路与章炎的接触,他们从章炎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安王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所以,当时他们带去的随身物件并不多,这会儿,大家都在忙碌着给他们缝制衣服。大郎走的时候,辛湖就给他带了去年新做的冬衣,这会儿就只要给他缝两套新的里衣,一件小袄,再加上几双靴子与单鞋,基本就够了。如果有可能,她当然希望能给他多带点衣服去,毕竟军中很费衣服鞋子,也不能指望着,这个时候安王还能给每个军士都能把装备搞齐全了。

缝衣服,辛湖自然不敢自己出手,还是请了胡大嫂与刘大娘,好在她自己平时纳的鞋底子都有,做靴子,做鞋还不算什么事。请刘大娘去给大郎做里衣了,胡大嫂帮着做一件小袄与一条厚实的裤子,辛湖想了想,准备自己再多缝了几双袜子。

谢管家又来找她,不好意思的说:“那边腌制了不少鱼,还是得你去熏制,怕给我们搞糟蹋了。”

“行啊,我今天就过去。”辛湖放下手中的针线,说。

“嗯,阿湖,你把刘大娘带上吧。那边都是糙汉子,你一个小姑娘家不太方便。”谢管家却又提醒她。女孩子年纪渐长,讲究就越大了。他不希望辛湖的名声受损。

辛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听了谢管家的话,连忙道谢,说:“我知道了,这就去找刘大娘。”

刘大娘自然满口答应了,然后两人怕忙不过来,又把春梅带上了。

三个女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出门了。

当看到面前那一排排早就腌制好,晒得半干的咸鱼时,辛湖刘大娘和春梅三个吓了一大跳。这些鱼个头都不小,早就砍成了大小差不多的块,摆在晒席上,一眼扫过去,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鱼块,实在是多的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

“这起码得有上千斤吧?”刘大娘惊叹道。

丁西自豪的大声说:“那可不是。我们经常打鱼的。”附近的水潭多,人口又极少,打鱼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有点空闲,他们就打鱼,可不就积下了这么多鱼干了。

“这边还有几筐子野猪肉。”有人提醒道。

辛湖抚额,暗道:“幸好还叫上春梅了。”要是光她和刘大娘两人,这要忙到什么时候去啊。

在辛湖的指挥下,丁西和几个大男人帮他们搭好熏制台,柴草也准备好了。然后,辛湖带着刘大娘与春梅,足足忙了三天,才把这些鱼块和野猪肉全熏制出来了。

等她们三人再回到芦苇村时,家家户户该准备的东西也全都准备好了。

辛湖走时留下的一点活也让秋菊与张婶婶帮着缝好了。实际上,家家户户都是捎的衣物与鞋,也不敢带太多,怕人家嫌多了不好带,都是精减了再精减的,带上的都是最需要的东西,而且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给多带了两双手套。

“哎哟,也不知道他们在外边吃不吃得好?饭够不够吃?”谢姝儿和谢大嫂只恨不得把家里的好东西,全部给男人们带过去,但是却不敢说。

因为带一包衣服过去已经是麻烦人家了。毕竟大家是来押运粮食的,都是干大事的,哪能再给人家添麻烦呢。

辛湖很明白大锅饭的威力,再好吃的东西,也弄不出个好味道来。而且出门在外,自然就格外想念家里自制的一些小吃了。所以,她也想给大郎带点吃食过去,别的不说,起码可以和同寝的伙伴们分着吃,搞好关系啊。就象她以前在外地念大学一样,每次放假再回校,大家都会从家里带些小食和特产过来,一起分享。

辛湖在脑子中找出了几个小食,受条件所限,她选择了很简单但比较易保存的一样小食。因为天气渐冷,这东西应当不会变质了。

她做的是大米与绿豆混和制成的饼,晒干后薄薄的一张一张叠放在一起,也没敢弄太多,怕路上走的时间太长,还是会坏掉。

热气腾腾的饼摊好后,辛湖把早就剁好的莲藕与肉混合的陷料扔给锅里一阵猛炒之后,再把撕碎的饼扔给锅里,加入辣椒和蒜苗,大火翻炒了几下,一盆香气扑鼻的炒豆饼就做好了。

平儿和大宝,阿毛三个等在一边,抄起筷子,还没来得及开吃,谢姝儿就抱着安儿过来了,嘴里大叫道:“阿湖,又弄了什么新鲜好吃的?”

“就你鼻子灵,快过来吃吧。”辛湖笑道。

平儿连忙去拿了小孩子坐的小竹椅子,谢姝儿把孩子放上去后,不客气的坐下来,开吃了。

“真好吃啊。你这个是准备带给大郎吃的吗?”谢姝儿问。

“是啊。不知道别人肯不肯带呢,我没敢弄太多。”辛湖说。带包衣服去,已经很麻烦人家了,再带小吃就不太好意思说了。

“嗨,带太多轮到他们嘴里也吃不上几口,是个意思就行了。你多弄点,就说是给我们芦苇村所有人吃的,放在一起就好了。这样子,他们总人尝到一点儿。”谢姝儿说。

谢老夫人也过来了,听到女儿的话,笑道:“你倒是会占便宜啊。”

“没事,我弄的虽然不多,但也有十斤米十斤绿豆呢。应当够他们每人吃一碗吧。”辛湖笑道。

谢姝儿看着母亲笑道:“那可不是,就阿湖弄得格外好吃。我可想不出要带什么给大山吃。”

“确实很好吃。这个带过去会不会坏掉?”谢老夫人有些担心的问。

“这个只要不发霉就行了,先晒干。应该可以保存很久。”辛湖答。

“可是,他们上哪儿去搞这种陷料。”谢姝儿指指那一小盆子的加了肉的莲藕陷料,问。

“这个饼的吃法很多种。晒干了给他们带过去,自然不能象我们现在这样吃了。可以象煮面条一样煮着吃,也可以直接当菜炒得吃,加点蒜,辣椒,再放点水闷一下就好了。”辛湖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到古代找个好老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