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水乡人家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乐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2 KB   上传时间:2017-09-14 12:51:43

  程春生脸上被他爹抽打了一下,抽出了一条长长的红印,辣辣的。他抬手去摸,犁头没了人掌着,就倒了,前面走着的牛被扯得一歪停了下来。

  程立柏生气之下,一把推开程春生:“你给我让开!”

  他扶起了犁头,让大儿子根生继续赶牛,然后撂下一句话:“我们程家是不会当傻子出那个钱的,你有本事就去弄钱去,不过,我可得跟你讲清楚,不许去借我们程家亲戚朋友的钱。你要是去偷去抢,犯了事,去坐牢,跟我们程家一点儿不相关,到时候,我不会认你!”

  远处,还在田边一棵乌桕树下歇着的阮老爷子看到了阮家父子闹矛盾的一幕,他不禁微微摇了摇头,暗叹:可惜了,春生那后生还是好的,就是他家里的人不太好。看这样子,就算春生一年之后弄来了钱,这程家的门儿阿秀也不好进呢。

  被程立柏训了的程春生赌气跑了,他直接跑回了家,遇到在院子里晒豆子的他娘程罗氏。

  程罗氏刚才跟女儿程荷花去田间送了饭回来还没多久呢,见到儿子春生气冲冲地跑回来,脸上还有一条红印子,就拉住他,问他这是怎么了。

  程春生甩开他娘的手,直接跑进屋去收拾衣服,程罗氏跟着进去,见状就上前去再次拉住他,问他收拾衣服干嘛,难道是要离家出走吗?

  “阿娘,我不能在家里呆着了,再呆着,一年后我娶不了阿秀!”

  “怎么突然说这个了,你跟娘说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程家所有的人里面,就只有程罗氏这个当娘的一直支持春生追求阮秀,所以程春生就把今天阮老爷子跟他说的话说出来了。当然,后面他爹是怎样反对的,以及抽了他一柳条,还说了那种绝情的话,他都对他娘说了。

  程罗氏听完之后,踌躇起来了。

  她虽然支持春生追求阮秀,但却不想儿子离家出走,也不想丈夫跟儿子闹,伤了父子情。

  但就像春生说的那样,要是留春生在家里,一年之后,春生一定是没钱给黄大龙的,到时候只有退出追求阮秀的人的行列。

  程罗氏认为,不管是男,是女,这婚事都是终身大事。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对方也喜欢自己的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那才舒心。要是找到一个不好的人,这一辈子就过得不快乐。

  她是看好阮秀的,觉得她是一个配得上自己儿子的好姑娘。

  要是就因为这四十多块大洋,就让春生知难而退,放弃阮秀,她觉得对不起儿子。然而他爹说了,程家不会给春生出这笔钱,也不许春生去跟亲戚朋友借钱,春生又上哪儿弄钱去呢?

  程罗氏便问春生:“你有本事在一年里头找到四十块大洋吗?要是没有,就不要走了,不然到时候弄得你阿爹和阿奶生气,咱们再慢慢想办法就是。”

  程春生不吭声,他刚才也是一时冲动想要离开家去九亭镇找钱。

  但她娘问到具体该怎么找这个钱,他就没谱了。

  程罗氏又说:“还有,你为了阮秀离开家去找钱,一年多不在阮秀跟前,那黄大龙还不得钻空子,往阮秀跟前凑……”

  这个话彻底让程春生蔫了,他颓然地坐下去,不无恶意地想,为什么东河村会有黄大龙这个人,要是没有这个人,他就能够跟阮秀在一起了。

☆、第27章

  阮菱在二月初一日下午回了娘家,她跟婆家人说了要来娘家住一晚上, 明天跟妹子一起吃了村民合办的酒席, 再去九亭镇上逛街买些东西, 晚点儿回去。

  她的要求很正当, 范家人不可能不答应, 她丈夫范成斌还给了她一块大洋, 让她买喜欢的东西。

  因为第二天是二月初二,是这附近乡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社日。在这一天,村民们有杀猪杀羊祭祀土地庙里的土地神, 然后大家在一起大吃大喝,饮酒作乐的风俗。

  在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也有回娘家小住的习惯, 所以阮菱回娘家住上一晚, 第二天过了社日再回婆家去是正当要求。

  阮菱一回家, 就被她娘叫了去,问她范家人收了黄大龙送的虎骨之后, 对她是不是好点儿了。

  “要好些了。”阮菱点头,“对了,阿娘,我想问你为什么是黄大龙送虎骨来范家,不是咱家人,这里头……”

  一说起这个,阮鲁氏就来气, 她悄悄地告诉女儿,这个虎骨送去范家有多不容易,要不是黄大龙机智,这虎骨根本送不去范家。从女儿回来说的话来看,虎骨送去了范家,范家人的确对阮菱的埋怨要少多了,阮菱在婆家的日子好过多了。

  “你阿奶,你二叔二婶,都不想你好过呢,还是一家人,真让人心寒。”阮鲁氏说到最后连连摇头。

  阮菱听了,抿抿唇,她说:“他们这样也没啥意外,只是这样一来,相当于咱们欠了黄家的情,阿秀她是不是就要许给黄大龙了呢?”

  阮鲁氏连忙否认:“不是,我们接受黄大龙的好意时说清楚了的,这钱我们会凑起来还给他,我们可不会为了四十几块大洋卖了阿秀。”

  阮菱赞同:“可不能因为我的事情拖累了阿秀,阿娘,阿秀对我说过她喜欢隔壁的程春生的。她觉得黄大龙心思重,所以她不喜欢他。”

  阮鲁氏:“阿秀倒是没跟我说过这些……不过,你阿爹昨天悄悄对我说,他去问了你阿爷的意思,你阿爷说,给了程春生一年时间,要是程春生能够凑上四十块大洋给黄大龙,阿秀那时候还是喜欢春生,就撮合他们在一起。”

  “这样……对程春生公平吗?万一他凑不够?”

  “你阿爷说,凑不够,就不能答应把阿秀许给春生。”

  “这么一来,阿秀不会怪我吧?要不是成斌腿伤了,黄大龙就不会送虎骨来,程春生也用不着要去找四十块大洋?”

  “你阿爷和阿爹都说,这是对程春生的考验,要是他过不了关,他们当然要把阿秀许给更有本事的男人。再说了,你阿爷和阿爹还说,程立柏跟他娘,都很反对春生追求阿秀呢,阿秀要是嫁过去,一定不舒心的。”

  “还有这事?”

  “有,我跟你说……”

  阮鲁氏把从丈夫那里听到的什么程立柏打骂春生,还有程张氏跟着一起骂春生的事都对阮菱说了。

  阮菱听完蹙起了眉,她现在也认为阮秀要是嫁进程家恐怕并不妥当了。之前,她虽然怀疑过黄二龙破坏了自己的幸福,找人来劫花轿,还打伤了丈夫的腿。但随着黄大龙上范家送虎骨,她对黄二龙的抱怨和怀疑又少了些。不管怎么说活,她觉得黄二龙不成器,但代表不了他大哥。

  “阿娘,你跟我说的事情,你对阿秀说过吗?”

  “我怎么会对她说这些,不过,我不对她说,她也应该从别的人嘴巴里听到,比如说阮香。阮香自从你出嫁之后,常跑去找阿秀,阮香又是个最爱打听村子里的乱七八糟的闲言闲语的人……”

  听到这里,阮菱有些担心妹妹了,所以她就说:“阿娘,我还是去跟阿秀聊一聊,也许她现在心情不好呢。”

  阮鲁氏:“去吧,这几天我看见阿秀也没什么笑脸呢。”

  阮菱就去找阮秀了,她进屋的时候,在门口遇到正要出去的阮香。

  阮香跟她打招呼:“二姐回来了啊?明天是不是要跟我们一起去九亭镇赶集呢?”

  阮菱点头,不想跟她多说,径直进了屋。

  阮香有点儿意外,原先对她还算不错的二姐,现在对她挺冷淡。

  后来,她想,也是,人家阮菱跟阮秀是亲姐妹,当然跟阮秀亲不跟自己亲,嫁出去了,见面的时候少,变得冷淡起来也很正常。

  看到阮香走出了门,阮菱回转身去把屋子门给关上,并闩上,这才去里屋坐在阮秀身边。

  她直接问阮秀:“阿香又跑来跟你说什么了吗?有没有说程家的事情?”

  阮秀老实回答她:“说了,她说程家阿婆还有春生他爹最近常常骂春生,春生他爹还动手打过他,就因为他不听话,想要跟我一起……”

  阮菱听完,一把抓住阮秀的手,歉意道:“阿秀,姐对不起你,要不是你姐夫的腿伤了,黄大龙也不会有送虎骨去范家的机会。阮家就不会欠下黄家的人情,程家也不会担上四十几块大洋的债。程家人不愿意拿这个钱出来也很正常,换成东河村里其他人家,我想,绝大部分人家都会跟程家一样。其实,我觉得阿爷和阿爹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算了,二姐,你别说了。我觉得阿爷和阿爹想要考一考程春生也没什么不对,四十几块大洋钱虽然多,可是只要想办法,一年时间也不是凑不出来。而且,程春生那个人,外貌看起来很好,讨人喜欢,但心胸却不见得宽广。”

  “心胸不宽广?”

  阮秀就把那一天跟娘一起去田里送饭送水,跟程春生说的话对阮菱说了。她说自己后来反思过了,她觉得自己太幼稚了,看人光看外表。有些人外表很好,但要相处以后才知道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内心也像外表一样好。

  阮菱一听就高兴起来了,她说自己很高兴阮秀能这么想,其实她自从嫁到范家之后,也这样想过。

  她道:“从前在娘家待嫁的时候,阿娘和阿爹说什么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他们是过来人的那些话,我从来没认真听到耳朵里。直到嫁了人,回想起来,才觉得阿爹和阿娘说得对。一个人,再好看,老了就不会好看了。挑男人,还是要挑有担当,有本事,有心胸的。好几十年呢,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阮秀想,自己花痴了一下阳光俊朗的程春生,很快,这热度过去,她也冷静下来了。

  一年时间,她还真想看一看程春生有没有那本事弄到四十块大洋。

  毕竟,她跟他之间只存在淡淡的恋慕,远远说不上什么感情深厚,值得她忽视一切现实的条件。

  她并不真是十五岁的少女。

  这一年,她会看程春生怎么做,她也会留意下黄大龙做些什么。

  黄大龙机智应付了祖母,顺利将虎骨送去了范家,这让阮秀对黄大龙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她觉得他做得漂亮!

  ……

  隔壁程家也有出嫁女回家,这个人就是程春生的姑姑程小红,她嫁给了九亭镇上开油坊的吴又辉,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吴韶铭今年已经十三岁,今天他没有跟着程下红一起到东河村,在镇子里的油坊里帮忙做买卖。

  程小红只带了十岁的女儿吴柳儿跟着自己一起回娘家。

  每年的社日,程小红都习惯回东河村的娘家,出嫁之后一次也没拉下过。

  她们母女回娘家,最高兴的是程荷花,她又可以跟表妹一起好好玩上一两天了。东河村跟程荷花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儿只有几个,住得最近的是黄家的黄小莲,但黄小莲不爱出门儿,性格有点儿闷,所以程荷花不大喜欢找她玩儿。更何况,最近她隐约感到家里的大人对黄家人有些看法,就更不去找黄小莲玩了。

  程张氏知道女儿是要回娘家过社日节的,早就做好了饭菜等女儿和外孙女儿来。

  但没想到的是,中午要吃饭时,家里又来了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程张氏的二儿子,一直在外鬼混,难得回家一次的程立松。

  程立松已经有半年多没回家,今年过年他都没在家里。

  一看见这个不争气,在外胡混,都三十五岁了,还是光棍一条的二儿子,程张氏就来气,忍不住骂他回来干嘛。这社日节该回娘家的是嫁出去的女儿,不是他这个儿子。

  不过,骂虽然骂,程张氏还是叫他去洗了手上桌子吃饭。

  程立松嬉皮笑脸地答应了,跑去洗了手,过来跟大哥大嫂,还有小妹等人打过招呼,就坐下来拿起筷子开始吃起来。

  他一边吃一边告诉桌子上的程家人,说他过年都没回来,是跟朋友去了一趟西安那边,做了点儿买卖,赚了点儿钱,不过都花掉了。

  程家人除了最小的几个孩子,其他人都知道程立松做的什么买卖,赚的钱又是怎么花掉的。

  程立松交的道上的朋友都是些倒买倒卖政府禁止的东西的,比如说武器鸦|片古董。赚到了钱,程立松就去吃喝嫖|赌,把钱给花光,然后再去干活。正因为这远近村庄都知道程立松是个不靠谱的人,没有人家把女儿嫁给他,再加上他这个人不喜欢被人管,喜欢在外浪荡,这成家的事情就一拖再拖。

  等到程立松满了三十,程张氏就死了心,不再操心儿子的婚事,只愿他一年下来平平安安就烧香拜佛了。

☆、第28章

  吃完饭,程家人坐一起闲聊, 程立松便跟家里人吹嘘他跟朋友去西安收古董, 一次就赚了二百多大洋, 三个人平分, 他分了六十多块。

  程立柏一直讨厌他这个不靠谱的兄弟, 而且特别讨厌他在自己的孩子们跟前吹嘘他是如何捞偏门弄钱的。

  所以, 一听他说这些,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走了,说田里还有活儿。

  程春生不想走,他喜欢听他二叔说那些走南闯北的故事, 但看到他爹投过来严厉的一瞥,便也站起来跟着去了。其实田里也没什么农活儿,只是去田间走一走, 看一看新插的秧苗。

  程张氏知道大儿子是怎么想的, 等他们父子三人一走, 她就对程立松说:“你以后回家不要当着你大哥说这些,他不喜欢, 怕你教坏了根生他们。”

  程立松一听不以为然道:“光是听人说话就能变坏,那茶馆里说书的先生每天讲那些江湖大盗杀人越货的事,听的人是不是都要去杀人抢东西?大哥这个人,就是太死板。”

  程小红这时在一旁插话:“二哥,你刚才说你分了六十多块大洋,钱呢,是不是又花光了?”

  程立松一拍桌子:“三妹, 你太了解二哥了,哈哈哈!”

  程小红闻言摇头:“年年都这样。”

  程立松:“不,今年不一样,我留了些钱,一来孝敬老娘,二来给妹子买胭脂。”

  他说完果然从衣兜里摸出来五个大洋,一个一个放在桌子上,接着拢在一起,推向对面坐着的程张氏:“阿娘,这是儿子孝敬你的。”

  接着,他又摸了两块大洋出来给程小红:“这个你拿去买胭脂,给柳儿也买头花戴。”

  程张氏一张老脸笑得开花一样,把五块大洋捡起来搁在手里摸着,连说儿子孝顺,这许多年了还没得过程立松的孝敬钱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民国水乡人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