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水乡人家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乐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2 KB   上传时间:2017-09-14 12:51:43

  程小红却不肯要程立松给的钱,她说:“二哥,你挣钱也不容易,走南闯北的,这钱你还是留着自己花吧。”

  其实,程小红不肯要程立松的钱,说出来的明面上的话是一个理由,还有个更重要的理由她没说,那就是收了程立松的两块钱,以后有可能会借出去四块钱,甚至更多。

  这些年,程立松手上紧的时候,可没少到镇里吴家油坊来,涎着脸借钱,每次来也不多借,三块五块的。借走了时间一长,他不来还,她跟她丈夫也没向他讨,这事情就过去了。

  因此,程立松要拿钱给程小红买胭脂,她这个当妹子的还真不敢要。

  程立松却固执地把两块大洋塞进程小红的手里:“三妹,你拿着,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之前我也不少来你家里打扰,等我发达了,一笔把从三妹和妹夫手里的钱还你们。我心里有数,一共是三十八个大洋,我下次去弄钱,弄了绝不乱花,回来就能还给你们的。”

  “……”话都说成这样了,程小红觉得自己要是不收,倒显得计较小气了。

  程张氏见状也让女儿收下,程小红只得收了,多谢程立松这个二哥还挂念着自己和女儿。

  也是只有老娘和妹子在跟前,程立松才掏钱出来,要是大嫂在这里,他还不能掏,否则给了妹子,不给大嫂还有侄女儿荷花,说不过去。

  程罗氏在丈夫带着两个儿子走了之后,她也坐不下去了,带着女儿荷花回了屋。

  程张氏问程立松什么时候走,程立松说:“在家歇一二十天,我就走,争取今年过年回家过。”

  “那好好在家歇歇,你要吃什么都跟娘说。”程张氏望着儿子笑眯眯道。

  程立松说好,他又问起了自己离家半年多村里有什么事情没?

  提起这个,程张氏便把隔壁阮菱年前出嫁,花轿被抢,迎亲的范成斌腿被抢匪打断说了。她说正因为出了这个事,喜欢阮秀的黄大龙给范家送了价值四十多块大洋的虎骨去,阮家人就说,要是自己家春生想要跟阮秀一起,就要还黄大龙送去范家的虎骨钱。

  她愤愤道:“你说这是个啥事儿,这阮家卖女儿呢?更何况,阮秀跟那个黄大龙不清不楚的。你大哥不同意春生再去追求阮秀,春生还不乐意呢。阮家那个老头子透露了风声出来,要是春生一年之后凑够四十块大洋,阮秀也喜欢她,就把阮秀嫁他。反正我是不同意阮秀嫁进程家门儿的,就算春生一年之后挣到了四十大洋我也不允许!”

  程小红尽管嫁了人之后,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可是阮秀是她看着长大的,以前她还听说过自己老娘夸阮秀呢,怎么现在这么大的意见呢?

  她就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了。

  “哎,小红,这事儿我本不想提的,当着你们,我就说下,不过,你们不要拿出去说。我虽然不喜欢阮秀,可也不想这事情传得一个村都晓得了,免得阮家人到时候说我这个老婆子坏阮秀的名声。”

  “阿娘,到底什么事情啊?”

  “你们听着……”

  程张氏把那一天在小竹林碰见阮秀和黄大龙一前一后走的事情对跟前的一双儿女说了。

  程立松和程小红听了,居然同时说程张氏有可能冤枉了阮秀,说不定她跟黄大龙只是在那条路上偶遇。而且,程立松还说,要是阮秀真跟黄大龙有首尾,阮老爷子就不会给春生一年,而是直接宣布阮秀跟黄大龙定亲。所以,就凭阮老爷子的话,他跟肯定阮秀跟黄大龙没关系,甚至阮秀还不喜欢黄大龙,或许喜欢的是春生呢。

  不得不说,作为在外跑江湖的男人,程立松的脑子可比程张氏程小红这样的见识少的妇人们好多了。反推一下,就基本推出来了事情的真相。

  听了程立松的分析,程张氏和程小红互看对方一眼,在一起转头看着程立松问:“真是这么回事?”

  程立松肯定地说:“错不了。”

  然而程张氏还是不太相信程立松的话,觉得自己眼见为实,程立松推想的为虚。况且就算程立松说的是真的,程家也不会拿四十多块大洋出来,这村里没有哪家人会愿意媳妇还没娶进门,就先背上那么多债的。

  程立松道:“四十多块大洋对大哥来说是有点儿多,但对于我就算不上了,只要出去弄一次钱,不去花了……”

  程张氏问儿子:“那你愿意给春生出这一笔钱?”

  程立松想了想,才说:“也不是不可以,就算我这做二叔的送给他成亲的贺礼吧。”

  程张氏愣住了,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竟然这么大方。

  程小红也愣了,好久才说:“你这二叔这么大方啊,给春生送这么大的贺礼,我问你,你给春生送了,根生呢,丰生呢?还有我家阿铭呢?”

  “是啊,你就这么送给春生,根生他们会不会多想,不如这样,既然你给春生送这么多,以后他娶了媳妇,就由他给你养老送终。为了不扯皮,先立下个字据。一会儿等你大哥回来了,我会叫他还有他媳妇,以及春生都到我这里来。要是他们同意我说的,你就帮春生弄钱。”

  “阿娘这主意好,二哥有了春生给他养老送终,这钱不白出。”

  “阿娘,三妹,这样好么?我这当二叔的可没想过要这条件才给春生弄钱啊。”

  程张氏和程小红都说这样最好,春生可以娶上媳妇,程立松将来老了也有依靠了,正是一举二得的好事。

  于是等到程立柏带着两个儿子去田里转悠了一圈回来,程张氏就去把大儿子大儿媳妇,还有春生都叫到跟前来了。

  她把刚才跟程立松说的那些告诉了他们,问他们意下如何。

  程罗氏立即说好,春生是第二个,只有程立柏不吭声。

  他不表态是因为,他觉得春生是自己的儿子,就算二弟帮着春生娶了阮秀,可以后春生就得养二弟的老,相当于二弟把春生的孝顺买去了一样。这是夺走了他这个春生爹的利益,他能乐意吗?

  程张氏有心促成这事儿,见到大儿子不吭声,就不高兴了,她说:“立柏,你说个话,难不成你还真想耽搁春生啊。立松愿意帮春生,那是春生运气来了,你可得想好,误了孩子,他一世过得不快活……”

  程罗氏拉了拉坐在旁边的丈夫的袖子,示意他表态。

  程立松看向春生,道:“春生,你要愿意你二叔拿来路不正的钱帮你,你就跟你二叔立下字据,以后给他养老送终。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你是我儿子,以后根生怎么孝敬我跟你娘,你也要跟根生一样,家里的事情你一样得管。”

  程春生马上说自己愿意,到时候他娶了阮秀进门儿,会跟大哥一样孝顺爹娘,至于二叔,他也会管,保证给他养老送终。

  “好,那就这么办!”程张氏喜道,她让春生去丰生房里,这就把笔墨纸张拿来写个字据,把刚才讨论的事情写上去,两边再按上手指印,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留评,辛苦了。

  推一个我的预收接档文《看我七十二探[民国]》,有兴趣的亲可以从专栏点进看一看,顺手一收。感谢!

☆、第29章

  二月初二,东河村从早上开始就热闹起来。

  村民们自己组织的锣鼓队敲敲打打, 每家每户的当家人聚集在一起, 去村头的土地庙祭拜土地神。

  要祭神, 就要杀猪宰羊, 这用来祭神的猪和羊是村民们轮流献出来的。

  今年轮到阮家献一只羊, 阮安牵着羊跟在祖父身后去了村头的土地庙, 当要把羊杀了献给土地神的时候,阮安很舍不得,更别说看着杀羊了。

  当天中午,村民们聚在一起在村中那棵好几百年的黄果树下吃酒席, 阮安一筷子羊肉也没吃。

  阮秀看见弟弟这样,就哄他说:“快点儿吃饭,一会儿姐带你去九亭镇赶集, 给你买好玩的竹蜻蜓。”

  阮安一听就高兴起来了, 大口吃饭, 不过他依然是不吃桌子上的羊肉。

  也难怪,今天用来献祭的羊, 他不少喂它,羊长这么大,有他一半的功劳,他怎么会舍得吃它。

  阮秀和姐姐阮菱很快吃完席,回家收拾收拾就要出门儿。

  阮香跟着来了,说要跟着她们一起去九亭镇赶集。

  阮秀问她带钱没,阮香说:“我娘给了我两个角洋, 买喜欢的东西。”

  “那好,咱们走。”阮秀挽着姐姐阮菱的手,招呼阮香跟上,阮香在门口碰到阮安,阮安跟在她们后面。

  阮香就笑话阮安这么个半大小子居然要跟着姐妹们去九亭镇赶集。

  阮安说:“我去了,你们买了东西,还可以给你们拿东西呢,再说了,我也不吃你买的东西,我怎么不能去了。”

  阮香点头:“也对,那你过来跟我一起走,咱们好说话,你二姐三姐光顾着自己说话,都不理我。”

  阮安就走上去,跟阮香一起走,两个人都是属于话多的人,一路走一路叽叽喳喳。

  东河村的村头今天有不少家里有骡子的村民套了车,载着本村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小伙子们去九亭镇赶集。

  社日这一天,是属于这附近乡镇“二五八”赶集的日子,但因为今天是社日,九亭镇下午尤其热闹。

  附近乡村的村民们中午之前祭拜土地神吃席,吃完之后,才到九亭镇上来赶集,又因为社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村民们吃喝之后到九亭镇来赶集就成了过节。

  过节就少不了花钱,今天来九亭镇赶集的村民,多数都是年轻人,这花钱就要大方些,镇上的商人们很重视今天,进了很多新货来卖给这些年轻人呢。

  还有卖小吃的,卖各种好玩的小物件,卖糖块点心的小贩们也齐聚九亭镇,这让九亭镇热闹得就像过年前的那几天一样。

  阮秀等人坐上了一辆骡子车,阮菱给了赶车的村民八个铜元,这人就载着他们去九亭镇了。

  半个小时之后,就到了九亭镇口。

  阮秀等人跳下车来,从镇口一眼望过去,看到九亭镇南北向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人。

  阮安早就看到了卖玩具的,直接分开人群,往那跟前凑,阮菱等人跟在他身后也跟着挤过去。

  女孩子们对玩具没有兴趣,阮安尽管十一岁了,可还是跟小男孩一样喜欢那些竹蜻蜓泥人之类的东西。

  他问小贩要了一个竹蜻蜓,阮菱付了账。

  阮香就说要去镇子上的布店看一看,还有首饰店,阮秀等人答应了,阮安对那些不感兴趣,阮秀就给他买了一包瓜子磕着,他才不嘀咕了。

  众人挤过去到了镇子上最大的一间布店里,却碰见了熟人,这个熟人不是别人,是隔壁程家的程荷花,还有她大哥二哥三哥,以及她姑姑还有表妹吴柳儿。

  原来程家的孩子们也到九亭镇来赶集了。

  两边人就打上了招呼,程小红问阮秀等人也是来买布的吗?

  阮秀笑一笑,回答说:“只是进来看一看,阿香说好久没来了,想看一看有什么新花色没有?”

  程小红就招呼阮秀过去,在布店柜台上的一溜各种花色的布匹前,问她喜欢那一种呢?

  阮秀跟别的姑娘不一样,比如阮香和程荷花都喜欢一些红底子带花的布,她呢,喜欢素色一点的,比如浅绿色,淡青色这样的。

  她指了指自己喜欢的布匹的花色,程小红便说:“那就扯上几尺回去做衣裳吧。”

  阮秀忙摆手道:“我没想着买,就是单纯看一看。”

  程小红“哦”一声,看向侄子程春生,程春生接收到她姑姑的眼神,立马明白什么意思了。

  他挤过去,对柜台里面的掌柜说:“掌柜的,那个浅绿花的,还有淡青花的每样来上五尺。”

  阮秀一听,立刻对程春生说自己不要。

  程春生笑道:“阿秀妹妹,这个不要你花钱,我买下来送你。”

  “你花钱我也不要。”说完,阮秀就离开了柜台,拉着姐姐阮菱,招呼阮安和阮香一起往外走。

  程小红见阮秀等人出去了,便笑望着程春生说:“姑娘家害羞,咱们买下来吧,你以后抽空见她,送给她。”

  程春生挠了挠后脑勺,道:“那就买。”

  他虽然说买,可口袋里却没有买这么多布的钱,程小红仿佛早就知道这点儿一样,替程春生付了钱。

  阮秀等人从布店里面出来之后走了一段儿,突然发现不见了阮香。

  这可把阮秀等人吓着了,虽然阮香已经十三岁不再是个小姑娘,她也不可能迷路回不了东河村,并且她身上还带了钱,就算去租个骡子车坐着也可以回去。

  但他们姐弟还是担心她出事。

  阮安先就说:“阿香姐别不是自己回去了吧?”

  阮菱道:“怎么可能?她要回去难道招呼都不给我们打一个吗?我看一定是刚才我们从布店里出来,她看到什么买胭脂水粉的摊子,就看住了,跟咱们走散了。”

  因为人多,从布店出来好一会儿了,阮秀等人才走了一二百米,顺着街两边的摊子走回去,如果真像阮菱说的那样,应该很快会找到阮香。

  姐弟几个人就分成两拨,阮秀和阮安一起在街道右边顺着摊子找,阮菱在街道左边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民国水乡人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