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春入旧年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8-03-21 16:54:32

  江春小心翼翼地将三小只提溜出来,只见三只的脖子和头面上有不少鼓出的红包,颜色较粉~嫩的鸡皮原色更深。甚至有几个鼓包已经发黄,流出黄稠的脓水来了。有一小只更严重,直接在眼皮上起了个胀鼓鼓的包,红色的包块撑得小家伙睁不开眼睛来,看着昏昏欲睡……这是被蚊虫叮咬的。

  秋日的蚊虫本就毒辣,外加圈里鸡屎也不是每日打扫,隔壁猪粪又臭,不太流通的空气最是容易滋生蚊虫了。这样的包,小江春“前世”就见过,天一黑蚊虫就爱找上这些没被毛的小家伙,严重的可能被感染,引起败血症,最终导致死亡。

  得想个办法了。江春仔细回忆上辈子母亲的处理方式,那年代不缺抗生素,去兽医站买几只红霉素针水来,敲碎了拌在鸡食里喂下去也就行了。现在没抗生素,那首先就得将它们隔离开来,不能交叉感染。

  她找出几只平日用坏了的旧篮子来,将三只病鸡分隔开,先罩上旧篮子,外头再蒙上破麻布,留出几个通风口来。

  这年头虽然没有抗生素,但具抗感染、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却也不少。蒲公英、黄连、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等都是常见的“天然抗生素”。蒲公英自不必说,满山遍头都是的,农家谁有个口腔上火了、大便不好解了,都会去挖一把回来煮了吃。就是鱼腥草也是田坝里地埂上有的,只是得雨水丰富、土壤潮~湿的地方多见。

  不待多想,日头已慢慢不那么烈了,江春挎上篮子,上山找点能用的药材去,顺便也把猪草给打了。因惦记着小鸡被叮咬的事,她也懒得走远了,只在门前山坡上剜了几丛蒲公英和蒿草,倒也没好久就回来了。

  江春先将蒲公英剁细,煮了一锅浓浓的汤水来,捉出病了的小鸡,也没个针管,只得按着鸡头往药汤里强压,刚开始小家伙们自是扇着翅膀挣扎着不肯喝的,但江春只管强按住头,待它们憋气憋久了还是忍不住会喝几口下去。

  当地的“蒿草”即青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苦寒、清香的气味中含挥发油成分,还具有驱蚊的功效……江春将蒿草捣碎了捣出青汁来,直到感觉一股清凉气直冲脑门,就转身准备抓小鸡,谁晓得那鸡仔都踉踉跄跄走开了……

  她只得站起身来去追鸡。不料这刚被灌了一嗓子苦汤药的小鸡也不肯坐以待毙,江春往东它往西,江春往西它往东的,三小只撒丫子玩命跑起来,追哪只也拿不定主意。

  江春:……想杀鸡,怎么办?!

  无法,江春只得兵分三路,各个击破了。待绕着院子围追堵截几圈将三小只抓回来时,她那黄绒绒的小揪揪已经散得不成样子了。

  气急了的小江春直接上手,抹了蒿草汁就往鼓包上搽,那苦寒的汁水一接触到发着炎的肉皮,刺得小鸡一激灵,“唧唧唧”叫着不歇气,翅膀扑腾得更厉害了,将黄色的小鸡毛折腾得满空飞舞。

  “请问这是王家箐江春姑娘家吗?”

第27章 贵人

  且说就在这江春(接近于)披头散发,鸡毛满天飞,鸡飞狗跳的时分,门口传来了醇厚的问话声。

  披着头发,气红了脸,袖子一只高一只低的江春扭头一看,自己忙着捉鸡喂药,忘了关院门,而门口进来了两个年轻男子。

  为首的男子十八九岁,穿着朱红色的交领窄袖长袍,虽衬得肤色不那么黄了,但略显老成,一刹眼看去得有二十出头的样子。好在一对长眉生得极其风流,双目深邃,个头也蛮高,江春目测得有180以上。只美中不足的是两颧皮肤发干,还微微起了一层干皮……肯定是个不注意做补水的家伙,害得江春恨不得给他抹点儿润肤膏上去。

  落后他两步的是一十二三岁的少年,身着月白色的宽袖广身锦袍略显“风~骚”,袖角的暗纹随着少年的动作而波光流转。小江春只看一眼就被定住了,只见他肤色白皙光泽,珠光隐隐,明润含蓄,初看以为是珠光粉打造,细看才晓得那是他的原始肤色……一双桃花眼眼尾上挑,只神色颇为冷淡,不然非得被贴上“风流公子”的标签。

  江春~心叹:这真是一个美貌的少年呐!

  少年似乎已是司空见惯她这样的“花痴”女子,自是最见不得这样痴痴傻傻的呆子样,忍不住道:“喂!小呆子,看你相公(指公子爷)作甚?问你话哩,傻啦?”

  虽然晓得这大宋朝仿历史上的宋代,“相公”并非专指“老公”,但小江春还是脸热起来。只她生得是高原少有的白皮肤,脸红起来像个樱桃似的,倒是颇为可爱。

  少年心想,暂时可以忽略她那撮迎风飘扬的黄毛了。

  好在江春是三十岁的芯子了,在现代娱乐八卦也没少灌,各色俊俏小生颜值担当也没少见,倒是很快就转过来了。

  “小姑娘,请问这里可是王家箐江春姑娘家?”那把醇厚的嗓音又开始说话了,原来是前首一直被忽略的青年。

  “这倒是的,只不晓得二位相公要找谁?”

  “你家大人可在家?我们找江春姑娘。”

  江春:……江春姑娘,这个……

  少年旁观这小呆子满眼戒备打量自己二人的神情,再结合窦三禀报的“五六岁的女娃”“毛发稀少”等情形,倒是与她符合。

  “不知二位公子寻江春作甚?”

  青年亦是反应过来了,这女娃不说自家大人是否在家,只转来转去打听寻“江春”作甚,恐怕她就是正主了。只这滑不留手的姿态,倒与自己当日在迎客楼所见那女娃也颇为相似。

  原来这二人正是当日江春去卖螃蟹时,坐楼梯口全程旁听了她讨价还价的男子,只江春当时未曾留意,此时自也是不晓得的。

  三人正杵院门口,恰好王氏提着水壶又家来了,见着了自要问上一番。

  “两位小公子这是……”

  “婶子有礼了,晚辈是来寻王家箐江春姑娘的。”

  “哦?先来喝碗茶水把,正是家孙女,不知……”见其二人穿着不凡,待人亦有礼,王氏试探道。

  “晚辈在此谢过了。此次前来是为感谢江春姑娘当日对犬子的救命之恩的。”

  见王氏仍一脸懵懂,青年又补充道,“八月十三那日,家下人带犬子外出不慎落水,全凭贵府女公子仗义出手,以活人术救得犬子一命。”

  王氏这才转过来,原是中秋前那一集,江春在河边救得那小儿。只自家当时也未留下姓名住址,也不晓得这二人是如何寻上门来的。

  似是晓得王氏在困惑什么,江春小口微张,轻轻地用嘴型提醒了“王麻利”三字,王氏方才想起那一日是被同村的王麻利认出来了的,“王麻利”三字真乃名不虚传哪!

  见这奶孙二人仍与表兄打机锋半日,少年早已耐不住地提脚进院了。

  王氏这才将二人让进院来,自己往堂屋抬了吃饭用的桌子来,摆在院里枇杷树下,江春去现烧了野山茶水来,当着二人的面将瓷碗烫了几烫再倒满。二人四处赶了半日的路,早已口渴难耐,青年倒是端起碗来一口就饮下去,饮罢放下碗来,小江春又给他蓄满。

  那少年却是只扫了眼那掉了一块瓷的小碗,也没端起来喝。

  看到他的眼神,江春:……你讲究,那就渴死你。

  想着兴高采烈又给青年续上了一碗。

  少年云淡风轻地翻了下眼皮儿。

  江春:……

  几人坐定,青年起身道:“婶子安好,晚辈窦元芳,乃汴梁人士,这位赵公子是家表弟。此次前来,是为感谢贵府女公子的救命之恩。当日若不是女公子机敏,犬子恐怕……可怜我家中还余老岳母大人健在,闻得当日惊险,还好生惊了一回……若是未得女公子援手,后果定是不堪设想的。”说着深深鞠了一躬,又向小江春谢过。

  王氏忙让道:“窦公子言重了,家孙女也就是胡乱蒙上的,菩萨保佑贵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呢。”

  青年道:“婶子不必过谦,救命之恩定当面拜谢,今日我那老岳母亦是来了的,只她人老体弱,奔波不得,只在村口歇着,我二人这就前去将岳母请来。”

  说罢转身欲出门去,见那表弟仍只顾着与小姑娘逗气,便只独个去了。

  江春见那“正主”走了,忙起身找她的鸡宝宝去。刚才顾着与他二人说话,搽完药的小鸡又被她放地上了,现在不赶紧隔离开来,天黑了它们又自己钻进鸡圈去,到时候把一窝鸡传上病就不妙了。

  只可惜那三只鸡宝宝跟猴子似的,也不晓得是内服外擦的药起效了,还是怕了小主人怎的,她从前院追到后院,从菜地围到篱笆,就是逮不着……

  那少年见她追着那几只丑八怪跑得脸红红的,倒是与那几个丑八怪的皮肤混成天然一色……头上散架的小揪揪随着奔跑一颠儿一颠儿的,突然冒出个无聊的想法来,黄绒绒的,若是去揪揪看,会不会比较柔软……

  江春也懒得请他帮忙,当然,就那瞎讲究的样子也是不会伸手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独自个将三小只逮进旧背篓里罩起来。

  待她刚洗完手,青年扶着一花甲老太进得门来。身后跟着四个丫鬟样的年轻女子,作两排站了,皆身着春花色孺裙,前俩人抱了紫纹披风和一枣红色的八宝箱子;后两人一个捧着方折叠整齐的雪绢帕子,一个抱了个麻姑献寿的暖炉。

  这阵势,在现代的江春看来,也是非富即贵了。

  那老太一进门来,放开青年的手,兀自上前来拉着王氏的手道:“好妹子,我都听姑爷说了。老姐姐今日可真要多谢当日江氏门中的救命之恩了。想我这把年纪,也只得淳哥儿一个外孙子,可怜我那姑娘,生下娃儿就没了命,我要是再护不住这根独苗苗,以后哪还有脸面去阴曹地府里头见她?”说着自有两行浊泪涌下。

  那后方的丫鬟见机上前来给她用雪绢拭了泪,搬过两个凳子来,请王氏和老妇人坐了,又知机地轻轻退下。

  王氏对着这样的阵势也是打鼓的,这话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正是不知该如何说呢,只得干巴巴地劝道:“老夫人可莫伤怀了,小姐定是享福去了呢。”

  “享福……这世间,人活一遭,不就饭一碗,铺一张,浮世荣华,生不带来,死带不走的,又哪有甚福气可言……倒是贵府的春姑娘,好妹子将她教养得好哩,见义而勇为,临危而不乱,以后才是贵府的福气哩!”

  王氏被这老妇人一夸,又不晓得说甚了。跟着点头吧,恐显得自家托大了;谦虚一下吧,自己内心又深觉春儿确是个能耐的……左右为难,所幸就勉强笑笑,闭口不言吧。

  老妇人见她拘谨的样子,也不好过分亲热,只得看向小江春,道:“好孩子,你就是春姑娘吧?”

  江春忙上前两步,也不知这时代礼节如何,只得弯腰颔首谢过,答了声“是”。

  老妇人见状更满意了,想不到生于这穷乡僻壤的,这孩子还能知机懂礼,确是个不错的。

  遂越发和蔼道:“好孩子上前来,给老身好生瞧瞧。”

  小江春倒也不怯场,只想着自己在后世,国~家~领~导人天天见呢,只要想见,打开电视就能见,还会怕她个古代富家婆?自是上前去见过了。

  老妇人又问些诸如“几岁啦”“可读过书”的问题,江春俱都照实答了。

  听闻不曾读过书,老太太颇为惋惜。

  又问当时救人可害怕,自己活人术跟谁学得这类问题。

  小江春只得道自己也想不起跟谁学得,当时只晓得要让小公子醒来。自家表弟病一场,外婆都要跟着哭一场呢,自是不能让那小公子的奶奶外婆也跟着哭,情急之下只想着让他吐口浊气出来,吸口阳气进去,自是无师自通了。

  老太太听她说得童趣,倒也未深究。

  就是那少年也听得一愣,想不到这小呆子还确实会投机,懂不懂不重要,会投机,能救命就行了不是?

  倒是那自称“窦元芳”的青年,面上虽也不显什么,一副对小丫头言谈深信不疑的样子,其实内里怎么想也只他晓得了。

  老妇人叹息着夸了句“好孩子,难为你了”,就不再多言,金孙的亲爹在这,自己这岳母也不好越俎代庖的。

  只转过头问道:“元芳,你怎么看?”

第28章 酬谢

  且说老妇人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将小江春逗得嘴角抽~搐,幸好这老妇人不是穿越的,不然自己也得憋笑呢。

  青年元芳见她小小的人儿,嘴角抽~搐,似乎是在憋笑?眉头微皱,不解。

  见老岳母问到自己,元芳自是附和:“这女公子确是可造之材,淳哥儿得她相救,乃是大幸。”

  又闲话家常,问些“婶子家中几口人丁”“平日做些什么营生”“家中收种可还顺利”的问题。王氏俱老老实实答了。

  虽然江春并不觉得他们会真的对江家什么都不了解。

  正聊着呢,背包谷的男人们家来了。满满登登的大背篓,塞满了金黄色的包谷棒子,顶上还冒了个高高的尖儿出来,男人们个个挣得脸红脖子粗的,汗水顺着脖颈往下滴落……不料那几个丫鬟还红了脸避开去。

  江春内心嘀咕:这些小姐姐养得娇,个个跟闺阁小姐似的,这行人果然不简单……

  那赵姓少年见小江春还盯着男人脖颈瞧,又将她定义为“不知礼仪”“不懂教化”的野孩子了。

  趁着帮江老伯倒腾包谷的时候,王氏小声将几人来意简单说了下,也让他心里有点数。

  江老伯擦过脸手后,与众人招呼了一声,眼见着几人锦衣华服的,也怯于上前了,只与三个儿子在边上站了,仿佛四个等着挨训的学生。

  江春只得无话找话,问爹老倌,阿嬷几人可回了。江老大讷讷答了句“收着镰刀后头来了”。

  江春正好道:“那我去造晚食吧。”

  这一行人自是不会在江家用饭的,青年元芳只道:“小姑娘别忙了,婶子也快坐下歇歇。晚辈此番前来,是为备上薄礼一份,聊表谢意的。”

  话音将落,不待江家奶孙二人拒绝,门口走进一汉子来,正是那日跳入水中救起淳哥儿的黑衣男子。只见他四平八稳地端着一漆黑托盘上前来,行了一礼就往江春跟前来。

  可怜九岁的江春还没他腰杆子高,自是见不着托盘里有甚的……好想垫脚尖看看,但又觉着太没出息,过于“见钱眼开”了,只好作罢。

  元芳觑了她似有似无的垫脚尖动作一眼,似是理解她的苦恼,帮着揭开托盘上盖着的红布,露出一片银光来。

  王氏差点儿闪瞎了老花眼,心里观音菩萨玉帝爷爷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诸神保佑地求上一通,那可是白花花的银锭子哪!

  江二叔还“咝”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可怜银角子都没见过几次的江家众人,直接瞧见这么多这么亮这么大一盘银锭子。

  暗戳戳攒了一个月私房钱的江春也是眼波微动的,想自己起早贪黑,人背马驮的一个月,也才得十两不到的银子。这托盘里的银锭子光一个就得有二十两?或者是三十两?四十两应该比这要大点儿……奶孙二人各有心事,俱都忘了推拒一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春入旧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