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此生应不负[民国]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总裁哥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6 K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7

  敛了敛眼睛里的神色,锦颐不欲将自己对秦非正感触里坏的那一部分表达出来,抿着唇点了点头,就一步一步地往台子上走了上去。

  她站定在秦非正让出的位置上,沉了沉声,简单明了地说道:“我没有太多的话好说。北平、天津正在抗战,上海正在抗战,但无论是哪里,只要我谢锦颐还活在这世上一天,铁血军全军上下,唯死战而已!”

  话落,会场内的掌声久经不绝。就连已经坐下了的马启鸿等产党、产军代表,也忍不住站起来把手掌拍得猩红。

  所有人都只知道,铁血军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着的。这句话不仅仅是谢锦颐口头上的宣誓,更是她那么久以来为之奋斗的生死之志!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开始改变啦~把淞沪会战提前一个月~

另外,求多多的评论把作者君淹没~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五月渔郎扔了1个地雷

谢谢爱你哦扔了1个地雷

谢谢柠檬草扔了1个地雷

  ☆、第八十三章

  从会场离开后,锦颐在往军营里赶回去的时候, 其实也有想过秦非正这次同意和产党、产军共同召开大会进行宣誓的原因, 无非也就还是因为上海同首都南京毗邻。小鬼子们公然在上海挑起战争, 他当然会怕这把火会烧到南京去了。

  下了车, 锦颐回到了军营里,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先去找张腾飞,而是转了个身,迈着大步直冲冲地就往情报处的方向去了。

  这个时候,张腾飞是不会在军营里的。作为全军总参谋,他必定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

  锦颐一把推开了情报处的办公室木门,见办公室里正在忙着通讯的士兵们, 抬眼看见自己进来, 马上就要起身敬礼, 连忙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继续工作。只看准了负责管理这些士兵工作的处长,这才招了招手让他跟着自己走到门外来。

  “司令。”那情报处的处长对着锦颐敬了个礼。

  锦颐直着身子回了一个礼后,这才把手放下来,对着他问道:“我这下刚回来, 只知道驻沪日军又在上海发起事变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我还不知道,你先跟我说说。”

  那处长听明白了锦颐的意思,揪着脸组织了一下逻辑和语言,这才对着锦颐说道:“是这样的,那些驻沪日军恐怕是从您开始在卢沟桥等地全范围进攻平津一带的日军后没两天,就开始绸缪着用上海这边的事来转移铁血军视线。

  前天下午一点钟左右, 日军增兵将近两万人许,在上海登陆。当天下午一点半左右,日军的两个军人擅自驾车持枪强闯我们铁血军设在火车站的防卫警戒线,兹以挑衅,被我们的士兵当场枪毙。随后,三点左右,日军就在属国民政府管辖的华界持枪闹事、挑起战争。”

  数年前,日军在上海第一次发起事变的时候,被铁血军击退,在英美协调着签订停战协议时,被铁血军规定了他们在沪驻军的所有海军陆战队加起来不得超过六千。那么,就算是加上了他们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的退役军人和他们昨日登陆的增兵,合计也不过是两万八千人左右。

  据张腾飞传给她的电报来看,因为有铁血军在宛平县城成功守城的先例在,短短不过七八天,铁血军便在上海征有了一万来人的义兵。

  相比较而言,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铁血军都应该是占有优势的。

  锦颐一边在心里暗自琢磨着己方和日本的双方战力,一边又还是觉得有些模糊的追问道:“你只说了前天的情况。那昨天呢?今天呢?现在日军在怎么调度士兵?民军在上海开了宣誓大会,又准备在上海投下多少战力?”

  事实上,这话就算锦颐她不问,那情报处的处长也会全部同锦颐说清楚的。

  他回答道:“日本那边,得不到太精准的消息。只知道日军日军第三舰队的日舰开进了黄浦江和长江各口岸,其所属各分舰队正紧急开赴上海迎战。另外各陆战队和空战队应还各有增援。至于秦非正……”

  那情报处的处长顿了顿,而后才继续向锦颐汇报道:“秦非正和产党、产军代表也不过昨天晚上抵达上海的。秦非正在亲自开往上海来的同时,还带着国民政府警卫部队中的两个精锐师,秘密开到了上海附近。”

  说着,像是怕锦颐不明白他口中所谓的“精锐师”是什么概念似的,特地解释道:“我在民军待得久,对国民政府警卫部队的那两个师很了解。那是由德国顾问训练出的样板师,配备有全制式德国武器装备。是民军精锐当中的精锐!”

  显然,他也对于秦非正会这么重视上海的这一次战争感到十分吃惊,他至今都还感觉有些玄幻地说道:“除了这两个精锐师之外,民军还来了两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另还有坦克和专门调遣的空军部队进行助战。”

  毕竟是全民族齐心协力共同抗战的时候,锦颐听着那情报处处长的前前后后的一大段话,都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或惊喜。只在听到他提到“空军部队助战时”,才几不可见的迅速眨了眨眼睛。

  像是精锐将士、像是先进装备、像是专业的炮兵团,铁血军都有,也算不上稀缺。民军肯派来增援,她虽然开心,却也说不上有多惊喜。只有这空军战队,是铁血军全然没有的,也是铁血军在面对上日军时,最能直观感受到无力的。

  民军竟然将民军的部分空军战队都给调遣来了。

  疏松了一下眉眼,锦颐点了点头,问了一下那处长还有什么其他的消息,见那处长说暂时没有,就让他继续回到办公室里去指挥工作了。

  事实上,她已经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迎战日军了。

  回到了总指挥部,锦颐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直等到天都黑了,这才把张腾飞给等了回来。

  “怎么样了?”锦颐问。

  张腾飞挽着袖子,满身大汗地坐在锦颐的面前,深深地呼吸了几下,这才答道:“也就是那样了。民军派的那些部队还在安营,就只是我们在和鬼子们打,他们攻不下我们,我们也赶不走他们,也就只能这样僵持着。等到双方都打累了,鬼子们就战略性的先把兵给撤了。”

  实际中的打仗,不是每一次交战,都能分出胜负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要僵持数月甚至数年了。绝大多数的时候,两方陷入交战,攻击的那方看见天黑了,或者感受到己方无力为继的时候,都会选择战略性撤退,等全军修养过后再继续发动攻击。

  锦颐理解明白了张腾飞的意思,忽然问道:“民军那边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参战?”

  “明天应该可以了。”张腾飞估摸着想了一下,不大确定的说道。

  “唔,那明天就去找秦非正商量商量,让铁血军和民军合作一次,准备跟鬼子抢点吧。”低声沉吟了一下,锦颐这才出声决定道。

  抢点,说白了就是要和鬼子们枪战攻击重点和军事重地。

  在签订协议的时候,鬼子兵们几乎都已经被感到了公共租界的日本区。但现在日本重新滋事,协议就算是被撕毁了。如火车站及机场等军事和运输要地,原本均是由铁血军亲自把守的,现在却变成了铁血军将士守在火车站和机场的四周,鬼子兵们又在火车站和机场的几公里外的地方,守着铁血军将士们,随时伺机攻击。

  他们不可能永远处在被动的地位,只保留着被打的份的。

  只有稳稳占据了各个军事要地,这场战事于他们而言,才是有利的。

  “那除了通知秦非正协商以外,我们还需要透露一些信息给各国领事,吸引国际舆论吗?”张腾飞点了点头,问道。

  他想的是,这日本早就已经宣布退出国联,此次用以发起战争的理由也绝对是站不住脚的。英美等国要是不想看着日本慢慢坐大,就不该继续作壁上观。

  但锦颐却摇了摇头。

  她说道:“租界和华界,本身就是没有鲜明的界限和据点的。这场战争无论波不波及得到租界,它只要发生的地方是上海这个融汇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城市,就足够引起国际理论了。各国要是真想插手,不必我们去求,自己也会来支援我们。”

  潦草的谈了一些战场上的细节,锦颐就让连着疲惫了几天的张腾飞去休息了。

  第二天凌晨,甚至天都还没亮,趁着日军还没有开始新一轮的攻击,锦颐独自去到市政府打听到了秦非正暂时落脚的地方,就直接找了过去。

  此时上海的租界要比以往还更要拥挤,原本住在华界里的华人们条件稍稍好些的,咬咬牙还是在租界里头租了一间房。条件差些的,就只能继续顶受着战火的纷繁,颤颤惊惊的留在了华界。

  而因为租界里房屋的租价一度高涨,一些原本居住在租界里的,付不起房租了,却又不想出到租界外头去的,就只能垫着一张席子,裹着一张毯子,瑟缩地躺在这与外头的战火格格不入的繁华世界的边边角角。

  锦颐在前往秦非正和于美涵在上海的洋楼时,一路上瞧到了许多这样的人。几乎一瞬间,就感觉鼻子一酸,眼里有些涩涩的。

  百姓或苟延残喘,或流离失所,这就是战争。

  忽地,有那么一下,她想到了丰台小县城里那个对着自己、对着军人满是怨恨的少女。也或者,那少女恨着的,根本不是她也不是军人,而是战争本身,所以恨屋及乌。

  把车停在了秦非正和于美涵家小洋楼的花园外,锦颐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人是秦非正,再不敢分心,以最快的速度整了整心情后,这才进到了花园里,屈着手指扣了扣洋楼的正门。

作者有话要说:  淞沪会战其实并不好打,小日本在这里增了几十万的兵,中国这里,就算没有死伤30万那么夸张,十几二十万应该还是有,更何况历史上这是中国自己在上海为抗日而挑起的战争。所以,大概这里会慢点写吧,这里先过渡一下~

谢谢五月渔郎扔了1个地雷

谢谢爱你哦扔了1个地雷

谢谢陈二十一扔了2个地雷

  ☆、第八十四章

  洋楼的门从里面被打开。是秦非正的妻子于美涵为锦颐开的门,并亲自引着锦颐上到了秦非正的书房里去。

  但是, 在这以后, 她并没有在书房里留下, 参与锦颐和秦非正的谈话, 而是吩咐了其家里的下人,为锦颐和秦非正各上了一杯茶后,便就掩上门出去了。

  “不知谢将军今日来找秦某是为了什么大事?”

  没有寒暄,秦非正毫不拐弯抹角地直接开口问道。

  大抵在他的眼里,哪怕是到了今时今日,铁血军已经成了一支英勇之名威传天下的军队,那也仍然是不足以叫他、叫国民政府为之忌惮的。

  ——不像产党、产军, 甚至不像是以往的每一个军阀, 铁血军的司令手里是没有掌握政权, 也没有争夺政权的决心的。铁血军存在的性质,从一开始就限制了它的格局。

  更何况,能让铁血军司令一大早就登门拜访的,只能是她有事相求。

  幸而那秦非正的语气也算不上是恶劣, 甚至他在脸上还挂着一抹笑, 可以说是有些温和的。锦颐也就没了那么多关乎“自尊”和“一时意气”的思虑,几不可见地从鼻腔里舒了一口气后,这才缓慢地、试探着地将自己昨日里盘算好的话给一一说了出来。

  事实上,在她把请求民军派遣来的的部队同铁血军将士暂时做个整合,携手合作着共退日寇的话给说完后,秦非正确实是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的。但当他再抬起头来望向锦颐的时候, 他却又倏尔笑了一下。

  他像一个斤斤计较、却又胸有成竹的商人,手里握着最有力的筹码,志得意满地对着锦颐绕着圈子谈条件道:“我固然也如谢将军、如上海数百万的人民一样,想要一举击破日军的防守,将其彻底赶离上海。但谢将军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们抢到了火车站和飞机场这些战略性重地以后,这些地方又该由我们两军的谁来把守?怎么把守,才不会重新留给日军可乘之机?”

  说白了,也就是秦非正想借着这次机会,重新让民军的军队占领上海的军事把守地位,将那些原本落到了铁血军手里的、上海的运输、战略要地,重新掌握在国民政府的手里。

  也不管锦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那秦非正也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多无耻,只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把话给说开了,干脆就假装忽然想起般顿了顿,眨了眨眼睛故作兴致勃勃地说道:“哦,对了!我这次带来的两个师,是专门请的德国顾问训的样板师,配备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批武器。要是上海各个地方,能由我们民军里类似的这样一批将士把守,定不会再让日军有可趁之机!”

  德国顾问、先进装备。

  这两个词,锦颐已从张腾飞的嘴里听过一遍。虽然她并不觉得这两个词有什么特别的,甚至并不以为她自己铁血军里的将士比所谓的“德国士兵”差上多少。但无可非议,如今德国的武力和兵器,确实是由世界承认的强悍。

  秦非正带来的民军两个师,的确是民军精锐中的精锐,锦颐不会否认。但这是国民政府伺机从铁血军手上争抢底盘和权力的借口吗?还是说在守卫华夏领土这一事上,本身是没有民军的事,国民政府可以置身事外的?

  意难平。

  锦颐的心里是真的久久不能平静。但到底是在出发前,就在心里对秦非正这样时刻都想着要把弄权政的人有了个底,锦颐倒也并不觉得有多意外。同时,也随着年岁和战争在她生命里划下的道道痕迹,她竟也没有感到多少愤怒。

  “呵,”锦颐抿嘴笑开,她说道,“秦先生是想让民军重新驻扎在上海,向华夏本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展示国民政府对华夏拥有的绝对主权。”

  没什么字词是需要修饰的,锦颐只不过是用了更直接纯粹的语言,将秦非正的本意给重复了一遍。然而,她的话刚一说完,这下反倒轮到秦非正笑出声来了。

  “谢将军说笑了。”他低着头压着嗓子笑了几声后才满是深意地说道,“我当然是相信谢将军和铁血军的实力的。只是人嘛,总是更愿意相信和重用自己人的。铁血军虽然是挂在我国民政府的名下的,却到底和我们民军不是同一编制。我有些担忧,还是希望将军能理解的。”

  要是将军能领着铁血军彻底归入民军,那上海继续留给铁血军把守倒也不是不可。

  后面这句话,秦非正当然没有说出来。但他想要向锦颐表达的意思,大致也就无非如此了。

  但人其实是很奇怪的,他既希望于民军能牢牢握住铁血军这个不定因素,却又难免会想,如果谢锦颐她真的为了把着上海的领地和守卫权,领着铁血军同意重新与民军融合,那她从前所谓的“绝不参与政治争夺”的一番话里,究竟又有几分是真?

  玩弄政治的人本身就是狡猾奸诈的,自然也就极其多疑。锦颐大概能想个透彻,便也干脆假装听不懂秦非正后面的那番话,只针对着他前面提出的要求说道——

  “上海的守卫工作,民军和秦先生你要是想要,直说就是。我谢锦颐不弄权,只要这华夏的土地仍旧冠以华夏之名,华夏的军队谁守还不都是守?铁血军让了也就让了,还不值当让秦先生为其多费那么多心思。”

  利欲熏心。

  人都说一个人手里的权力越大,他的欲望同时也跟着会越来越大。往往一个人的初心,就是在这样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权力场中迷失的。

  但显然,“利欲熏心”这四个字对锦颐来说是不适用的。她这一生都过得十分纯粹,想避开这乱世的时候,连听别人偶尔谈起都听不得。想亲历战场,亲自了结这场乱世了,那便是不计后果和代价的,拼死去为现在华夏挣得一个黎明!

  正如她自己说的,只要还能让她带着将士们打鬼子,只要还能让她继续为了尽早结束这战乱而斗争,这所谓的“领地”,让了也就让了。反正都是华夏的军人。

  一锤子定音,锦颐短短三句话,就算是同意了这庄“买卖”。

  她和秦非正几乎是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直到听到有国民政府的人打电话来说,日本的鬼子们又开始在海上开着军舰向上海华界开炮,炸毁了许多居民的住房了,这才勉强谈妥了下来,开始按着两人商定的内容迅速动了起来——

  他们双方决定,由民军的先遣将士顶替原本铁血军将士的位置,应付日寇每日不间断的袭击和骚扰。而被替换下来的铁血军则按照双方的约定,直接向日寇的军部本营进攻。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铁血军都是吃亏的那一方,因为这已不是鬼子第一次在上海发动事变了!经过淞沪抗战以后的鬼子,早已在其军部本营建起了更加严密的防御工事!

  锦颐不是没有同秦非正提出异议,但秦非正这人惯来就是喜好在极大程度上,坚定着自己最大利益绝不动摇的人。就像他说的,他能做出最大的让步,即是他们运至上海的所有武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任由铁血军调用。

  无奈中同意了协议,锦颐回到了铁血军军营,待得民军两个师的将士们赶赴鬼子滋事的各个地点,同铁血军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击退了鬼子新一轮的袭击过后,迅疾就召回了全军将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此生应不负[民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