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此生应不负[民国]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总裁哥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6 K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7

  事实上,这不仅是谢司令的仁慈与体恤,同时也是铁血军上到战场上,明明装备抵不过鬼子兵,却能在对上鬼子的时候屡战屡胜的原因。

  他们那教官到底是嘴软,没把话说得太明白,他们也还是训练到了后来,再回想到过去,这才想明白,要是当初的自己上到了战场,那上了也是给铁血军其他的战士拖后腿。

  于是,他们也不吵着要上战场打鬼子一个痛快了,就学着教官口里的谢司令,争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身体各项素质和作战的各项能力,希望能成为军队里能为军队带来胜利的那一个,而不是只会自我感动,只能带去无谓牺牲的那一个。

  直到近两日,他们发觉了自己在军营里的训练量明显提高了一半不止,出去巡视的守卫兵,在巡视的过程中,巡视的范围也扩大了一倍不止。

  这时,他们小心按捺在心里的小心思,方才开始再次活跃起来。

  “应该是吧。”

  “反正我觉得是,要不然营里怎么会发生那么大变动?”

  “也是,我听今天去市里巡逻的人说,他们除了去巡视原本的地方,还远远去看了一眼鬼子的安全区呢。”

  ……

  住了两百人的大舍房里,因着那一个士兵一句试探性的问话,其他那些已经明显疲乏不堪了的士兵们,竟然又强撑着睁开了眼,一人一句地说着自己心里的猜测。

  其实,打不打鬼子的那些消息,都是军部里的高级军官们才会知道的。为了不泄露军事机密,他们这些最普通的士兵,往往是到了最后要上战场了,才会被他们的长官告知。

  就像曾经有秦非正就说过那么一句话,士兵的手里握着枪,但士兵本身,才是将军们握在手里的枪。他们不需要知道自己哪天要上战场,只需要在上战场的那一天,拿上自己的枪,然后拼尽全力、交付生命。

  而比起秦非正来说,铁血军对于士兵们显然就要看中多了。哪怕他们的长官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他们要哪天征战,但为了能增加他们活下来的几率,他们还是冒着被鬼子窥视发现的危险,加大了他们的训练量。于是,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

  他们要上战场了。

  南昌驻营里的士兵们都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他们期待、却仍旧忐忑着,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他们要上战场了,而是以长江为分界线的整个南方,都要掀起战争了。

  民间多以长江来划分华夏的南方和北方。

  铁血军的驻营多在南方,民军的军部,除却鬼子进攻时屠杀的,和投日当了汉奸的,仍旧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驻守在南方的各个城市。

  此时,自铁血军守住上海、广州等地,并于数月前收复了厦门之后,鬼子企图占领华夏南部沿海城市,将华夏围死,并通过军舰向南方增兵,同时侵占华夏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

  在鬼子本身弱势、且难以从海面上派遣军舰增加援兵的情况下,铁血军要和民军联手将南方的鬼子统统清理干净,几乎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所以,在锦颐同秦非正、马启鸿二人达成的同盟计划中,他们的第一项计划,便是从以长江为分界线的南方开始肃清鬼子。

  1939年4月10日。

  在经过了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之后,在南昌、长沙、杭州等各地的铁血军驻营和民军驻营里,华夏的战士们都收到了军部里发兵的号令——

  四月初春,春风还有些料峭。

  天色微暗,落日霞红。

  训练才不过是到了六点,士兵们光着膀子,虽是满头大汗,却还想继续挥拳。但是,他们的拳才挥至一半,他们的连长便叫他们停止训练,开始列队。

  “这天,是要变了。”

  说不上是欣慰还是风雨欲来的担忧,他们的连长、原先的教官在他们列好队后,没头没脑的说了这句话后,也没解释,便带着他们去到了军营里最宽广的训练场里。

  彼时,他们到的时候,那些练拳的、练枪的、挖战壕的等等,营里除了守卫兵以外的所有连的士兵们,几乎都已经全部整合完毕。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站定在了队伍里属于他们的位置。微微屏息,心里有些猜测,小心翼翼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接到来自司令的命令,华夏的土地正在受着鬼子侵袭,我们的战士们在这里已经训练了一年之久,现在终于到了我们上到战场,保卫祖国的时候。”

  没有太多太过漂亮的话,从军的人说话硬气而又直接。那站在所有士兵前头的营长扫视了一圈,瞪大了眼睛,热血澎湃、掷地有声——

  “战士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轰隆!”

  那些士兵们只觉得自己脑子里一下子就炸开了,心跳如鼓,犹如有重锤敲在心上。

  或者是一直想着念着的事,突然变成真的了,他们只觉得心里有些发虚,害怕自己上到了战场上会一步做错,连累所有战友,就连脚下也开始变得有些站不住了。

  “准备好了……”

  应答着营长的那一声,他们的声音有些轻飘飘的。犹豫、迟疑、没有自信。

  那营长重重地拧起了眉,直白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意,加重了语气,喝声又问了一次——

  “你们准备好了吗?!”

  ——

  “准备好了!”

  片刻的沉默之后,战士们像是给自己打完了气,既是在回答他们的营长,同时也是在激励自己。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

  又喊了两声,一声比一声更高。

  抛掉了心里对未知未来即将到来的担忧,战士们的心里,剩下的就只有立志驱逐外敌、守卫家园的豪迈。

  他们的营长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才插着腰,也像底下所有的士兵一样隐含期待,眼睛里闪着光,张狂道——

  “一周之后,我们一起把日本那些狗杂种赶回他们的老家!”

作者有话要说:  南方战争作者君大概不会细写,今天写一下有这事,明天再用一章带过一下就差不多了~

哥哥出场的话,应该是后天或者大后天吧~

谢谢白皮箱347扔了1个地雷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第一百一十九章

  象征着战事的炮火声响起在四月的一个早晨。

  令鬼子意料不到的,是除了本来就像疯子似的拼死抵抗着日军的铁血军以外, 那群要进不进、要退不退, 给他们留足了进攻、整顿余地的民军, 竟然也像是疯了一样, 甚至十分有组织、有规划的同铁血军形成了包围之势,对他们展开了围猎式的进攻。

  因为鬼子分布在华夏南部的军部十分零散,至多一个军营也不会超过五万人,所以在死守住了沿海的海岸,确定了鬼子并不会通过军舰进行增兵以外,锦颐还特意着重遣兵堵在了由华北通往南方的几条铁路路线,一下子就把鬼子要以华北地区作为中转, 通过调兵到华北, 再由华北调兵南方的路给堵死了。

  而留在华夏南方的鬼子兵们, 因为久久得不到救援,在铁血军和民军的联合强攻下熬了有大半个月,剩下的也就只剩下逃亡和死亡了。

  随着南方的逐渐安定,国民政府通电全国, 鼓励全国人民, 凡是有猎杀或活捉鬼子漏网之鱼的,均可领着人或尸体去国民政府的市政厅去领取二十个银元。

  二十个银元,那是很可观的一笔财富了。

  在卢沟桥战役以前,华日战争还没彻底打响的时候,十个银元可以让普通百姓一家一个多月都吃喝不愁、还有闲余。战争打响以后,就算各项物价均有所上涨、通货膨胀, 只要那家人稍稍节俭一些,二十个银元,却也足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了。

  尤其,在这样物价上涨、赚钱却变得比平常更难的时候,这二十个银元,便显得格外让人眼馋。

  于是乎,不论是从战场上逃出去的鬼子兵,还是原本就生活在租界里的普通鬼子,在老百姓们的疯狂搜寻之下,凡是跟“日本”两个字沾上了些边的人,日子都开始越变越难了。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最担忧的,本应该是鬼子们自己,但实际上,同他们一样担忧,甚至比他们还要惊慌的,是被国民政府开除了民党党籍并削除了一切职务的刘忠然。

  彼时的刘忠然早已通电全国,领着手底下所有的人一起投靠了日方。虽然在他自己的阐述中,他只是一个“希望华夏太平,战争不起”的“主和爱国人士”。

  或者,看过了华夏大地在战争过后的千疮百孔以后,有的人不想再经历战争,于是便信了他。但在其他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看来,“求和”一说并不存在,他俨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

  从越南躲过了秦非正的暗杀,躲到了香港以后,他的心还没彻底安下来,便又因内地日军此时的处境而提到了嗓子眼上。

  五月十一日的早晨,日本专用来与他接头的特务山野先生又来见他了。

  偌大的房间里,只有山野先生、他和他自己十分信任的三个手下。

  或者是因为同秦非正这个老狐狸斗得久了,一般情况下,刘忠然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丝毫不会把自己的情绪摆在脸面上。但今天,再一次见到山野先生,虽然他仍然尽力保持着面上的那一份平静,却难免还是从比以往更快些的语速中,透露了自己的心烦意乱。

  “山野,听闻日方在南方的战争中,军部全部覆灭了,不知道贵方接下来预备怎么做?”

  山野先生原本并不姓山野,山野只是他对外的一个代号。所以在别人看来,山野既是他的姓,同时也是他的名。

  做特务,需要聪明,却并不需要太精明。他唯一要做的,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

  所以,哪怕坐在他面前的,是自己已经对接了许久的刘忠然,他的心底仍旧没有对其丝毫的“交情”可言。他对他的定义只有一个——

  当日方在华夏整体占优势的时候,他会是日本帝国把控支那的一颗重要棋子。但现在,当日方在华夏整体受挫的情况下,他便只会是可有可无。

  他今天之所以会来找他,只不过因其身上还有一些于皇军可用的价值罢了。但那些价值到底能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却仍旧未曾可知。

  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仅仅是把刘忠然当做一个有着合作关系的认识的人,山野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略显冷淡的对其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大将让鄙人问问刘君,若是回到重庆,有无办法从秦君的手里,夺下国民政府的掌控权?”

  山野口里的“大将”,指的是日本侵华战争总司令,是驻华日军所有军部的最高指挥,中泽大将。

  诚然,在日军的眼里,就算国民政府和民军才是华夏的正统。但认真算来,他们却并没有将其真正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若非是铁血军和产军横空出世,出乎意料的强悍,或者他们那“三个月内侵华全面成功”的预言,早就实现了也说不定。

  他们想要国民政府向自己投诚,想的的确是拖延时间。若是能成当然最好,若是不能成,他们本也没有那一方面的执念。反倒是现在,民军开始同铁血军的人联合起来了,其人数多的优势一下子体现出来了,他们反倒开始迫切的希望能掌控国民政府和民军了。

  在日军看来,那一份助力哪怕是有些鸡肋,他不帮着皇军,至少也绝不能帮着铁血军。即便国民政府和民军的人,和铁血军的人才是一国同胞。

  这种想法在普通人看来有些荒谬,有些自作多情的意味,但在政治人来看,却极好理解。就好比他刘忠然,曾经的他少年意气,痛骂国人之不振,只等报效祖国,如今不也还是走到了要与国人之敌合作的这一步。

  心里“咯噔”一下,或是察觉到自己如今的处境有些微妙,刘忠然的心里忽然便开始有些悬了起来——

  他要是能成功从秦非正那老狐狸的手里夺权,何至于等到鬼子们现在来问?

  他心里觉得有些讽刺,但转念间却又想到,鬼子想要国民政府?如果是的话,那叛出了国民政府的他,现如今在鬼子眼里扮着什么角色?

  大将如果想要国民政府的话,当初就不应该让山野先生你找上我的。

  刘忠然想这样硬气的说,但最终,思绪翻滚间,他咽下了嘴里喊着不成熟的意气话语,面不改色地又接着自己上一个问出的问题,问道:“怎么?贵方在内地真出了问题了?”

  二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

  日本指着能借刘忠然的手来对付一阵秦非正,压压“铁民”同盟的火焰。又指着有朝一日,日本彻底侵华成功以后,能如同伪满一样,能借着刘忠然来建一个汪伪政府。

  可如今,刘忠然又不说能不能对付秦非正,内地日华形势又一团糟,两件事都还没有一个着落,刘忠然于日方而言,便变得有些用之无地、弃之可惜了。

  而刘忠然,他心知随着内地局势的变化,自己不论是在华夏一方,还是在日本一方的地位都变得有些尴尬,便故意不把话说得模棱两可,让那山野自己处在云里雾里,对他舍弃不能。

  二人望进了对方的眼睛,沉默间,更像是相互间的试探与博弈。

  最终,是山野率先收回了眼神。

  在他拿来的黑色箱包里,有一份文件。是中泽大将让他在试探刘忠然后,在把这份文件拿出来的。而其中最好的,就是在勾起刘忠然的紧迫感后,再把这份文件拿出来。

  从刘忠然沉静的眼神里,他很难辨析出什么,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此刻应当要把那文件拿出来了。

  于是,他打开了箱包,把那文件拿出来,递到了刘忠然的面前,“大将说,为了增强刘君和我们大日本帝国间的合作,希望能与刘君签订一份协议。”

  并没有要求刘忠然当即便同意给那协议牵上自己的名字,山野把那份协议留下以后,便拿起桌面一旁的帽子,起身戴上,“希望刘君能好好考虑,七天以后,鄙人会再来找您。”

  *

  七天后,有两个狼狈之极的男人逃到了重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此生应不负[民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