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司幽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9 KB   上传时间:2013-12-19 19:53:35

  士兵还没死光,亲征的皇帝就不知所踪了,所有人都着了慌,这要是崔绎真的回不来,他们全部都是死罪。而作为一力坚持不能追去的人,百里赞更是死罪中的死罪,就算是被诛九族也为过。

  百里赞一面继续派人去找崔绎的下落,一面写了请罪书,着人马不停蹄地送回京城。

  这便有了持盈手中那份噩耗。

  殿中数人皆是默默无言,程奉仪轻抚着持盈的背,以目光示意杨琼,杨琼只是无声地摇摇头。的确,眼下的情形,除了寄希望于百里赞派出去的人能找到崔绎外,已经没有别的法子了,毕竟在沙漠里迷路不同于被围困在某一座城中,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钟远山将那封信看了又看,许久后,问道:“娘娘有何打算?”

  持盈心乱如麻,茫然地道:“我不知道……我……”

  钟远山肃然道:“此事务必要瞒着朝中的其他人,否则那帮文官肯定要趁机作乱。”

  持盈点点头,嗓音沙哑:“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我已经叮嘱过耀华宫的人,绝不许把此事透露出去半句,皇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怎能在我手里断送了?”

  “娘娘心思缜密,寻常人乍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只怕早已是六神无主,顾不得这许多了,”钟远山吁了一口气,“凉州距京城千里之遥,我们纵然有心,也是无能为力,皇上吉人自有天相,想必不会有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稳住朝廷,不能再让别有用心之辈趁虚而入。”

  程奉仪道:“这耀华宫中人多口杂,就算主子有命令不许说出去,只怕下头那些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个顺嘴就走漏出风声……”

  杨琼喟然叹气:“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下头人如果要出去乱说,是谁也拦不住的,既然拦不住,不如索性不要去管,设法用另外一件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开,或许还能起到些作用。”

  三人都是点头,但还能有什么事比皇帝丢了更大、更能吸引人眼球的呢?

  钟远山起身道:“既是要瞒着其他人,便要做得不动声色,我们进宫来太久了,只怕会招人眼球,不如先各自回去,凉州那边如有什么新的情况,娘娘再随时派人来传就是,臣回去以后会加派人手盯着朝中那些个不安分的人,宫里的守备也要加强,娘娘和太子公主的安危就劳杨正使多费心了。”

  杨琼自尚主以来便接任龙武卫正使一职,负责皇宫内卫的调派,钟远山这么说他自然是马上应承下来,二人先后跪安,只留下程奉仪陪着持盈,以免她一个人害怕,又胡思乱想。

  当晚程奉仪留宿在宫里,与持盈同榻而眠。

  “姐姐相信命数一说吗?”小秋吹了灯退下后,持盈蜷缩在被子里,小声问。

  程奉仪莞尔,手抚了抚她的秀发:“有的人飞黄腾达了,说是命里注定,有的人潦倒一生,也说是命该如此,其实命数这玩意儿是最不能信的,你的将来会怎样,全是凭你眼下所做的一切在左右着的,你若是努力了,坏的命数也会被打破,你若是只愿坐享其成,天上又真会掉馅饼不成?”

  持盈在黑暗中睁着一双眼,眼里满是挥之不去的焦虑:“可有些时候不论我们怎么努力,改变的也只是过程,改变不了结局,那又该如何说?”

  程奉仪笑道:“不到最后一刻,你又怎知道结局是怎样,是否被你所左右?”

  持盈心中苦闷,却不能将前世今生的种种对她说,自己心里很清楚,这个冬天是崔绎命里的劫,一旦过不去,之前六年的一切辛苦就全都白费了,自己改变了过程,却无法改变结局,这一世结束时的伤心,只会比前一世更多、更深。

  “姐姐,我有个想法。”

  “什么?”

  第二天一早,持盈换上了出席正式场合才穿的吉服,化了浓妆,驱车前往这个偌大空旷的皇宫里,一个被人遗忘许久的角落——延寿宫。

  崔颉逃离京城后,生母荣氏便被崔绎俘虏,一直软禁在延寿宫,与荣家断绝联系,已有整整一年,崔绎登基时的册封没有她的份,持盈也从未去探望过这位名义上的婆婆。直到发生了崔绎下落不明的事,持盈再度萌生出要亲自去凉州的念头,考虑应该由谁来坐镇朝廷时,这才猛然想起了这位前朝太后。

  荣氏被软禁后每个月只有采女份子的月钱,身边只有一个贴身的宫女伺候,整整一年过去,持盈本以为她会因为受不了从太后到采女的落差,而显得潦倒颓废,谁知踏进延寿宫的大门后,却看见这一主一仆正在打雪仗,荣氏五十开外的人,居然跟个年轻姑娘似的红光满面,哪有半分失意的样子。

  荣家的女子,果然比男人还要狠毒,也比男人还要更坚强。

  延寿宫的宫女注意到门口有人,仔细一看是皇贵妃驾到,赶忙扔了手里的雪团上前来请安,荣氏也直起了腰,似笑非笑地看过来。

  “一年不见,你还好吗?”持盈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走上前。

  荣氏洒脱地一笑:“入了这皇宫的女人,哪个不是身不由己,又哪里谈得上好与不好,你如今是皇贵妃了,又摆这样大的排场到我这儿来,该不会只是想问我过得好不好,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持盈将手中的暖炉递过去,荣氏并不接过,而是说:“只有心冷的人才需要取暖,我的心早就死了,感觉不到冷,自然也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持盈默默点头,道:“进去坐下说吧。”

  曾经荣耀冠顶风头无两的皇太后只穿着一身朴素的旧棉袄,与锦衣华服的持盈面对面坐在冰冷的榻上,宫女蹲在门外烧水,一时半会儿也喝不上茶,持盈索性直接说道:“你可还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你叫人把我从耀华宫里带了过来,说要收我为义女?”

  “这么久以前的事,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早就不记得了。”荣氏轻描淡写地道。

  持盈碰了个钉子,也不气馁,而是继续说:“当时我想不通你这么做的用意,可后来先帝派人把我叫到万晟宫,赏了我一碗红花,我忽然就想明白了。”

  荣氏仍旧不动声色,眼睛却轻轻地眯了眯,眼角的皱纹随之加深了几分。

  “在这个皇宫里,男人有男人的抱负,女人也有女人的野心,”持盈缓缓道,“男人坐上龙椅就算是登峰造极了,可女人却不同,皇后之上,还有太后,太后之上,还有太皇太后,不论台前的君王几经更迭,有手腕的女人只会如万年松般屹立不倒。”

  “先帝是你的亲生儿子,他的心肠有多狠毒,你想必比我更清楚,他岂能容你端居太后之位,事事对他指手画脚,而你自己——也不甘于做一个被儿子制约的太后,所以你就想到了我。”

  她说到这里,荣氏忽地轻笑一声:“长孙持盈,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比你那个妹妹强了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崔绎那样一个无脑匹夫都能被你调教成如今的模样,如果当初嫁给颉儿的人是你,或许我们都会过得比现在好。”

  持盈淡淡一笑:“不可能的,你想多了。”

  持盈的本意是自己嫁给了崔颉,她们俩只会死的更快更惨,但荣氏似乎是会错了意,笑了起来:“你既然识得穿颉儿的真面目,自然也不会愿意嫁给他,我不过随口一说,你不必放在心上。”

  “说吧,你来找我,是不是崔绎出事了?”

  持盈忍不住吸了一口气,肋下传来刺痛的感觉。她一直知道荣氏是个聪明女人,从她当了皇后以后没有刻意排挤为难崔绎便可见一斑,想要成为一个掌大权的皇后、皇太后,单靠打压对手是不够的,要懂得平衡各方势力,留着崔绎,便能牵制崔颉,崔颉要想彻底除掉崔绎,就少不了要依靠荣家,依靠她,荣氏巧妙地利用了崔绎,来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控制。

  只可惜敬宗皇帝老来糊涂,帮着崔颉把崔绎流放到了燕州,害得荣氏精心策划了多年的机关一朝报废,如果不是后来崔绎起兵造反,崔颉无暇与她窝里斗,只怕荣氏早就被自己亲生的儿子算计死了。

  荣氏面带微笑,似乎充满了兴趣:“荣家已经垮了,你来找我,无非是因为我是先帝的生母,这一点对你来说又用?你想要我做什么,又能给我什么?”

  168、双重保险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持盈长出一口气,不再与她绕弯子,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去凉州,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我要你以太后的身份站出来,替我垂帘听政,替我照顾我的儿子和女儿,如果我和应融任意一人能够回来,你后半生可稳坐太后之位,不说执掌大权,但我们必不会像先帝那般处心积虑要过河拆桥,我们会将你当做太后去尊敬。”

  “如果我们都回不来,那么……皞儿作为太子,理当登基称帝,而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太皇太后。”

  荣氏冷冷地看着她:“你就不怕我把你的一双儿女都杀了?”

  持盈挑眉笑道:“那你这辈子都做不了太皇太后了。”

  荣氏沉默了半晌,又问:“我不明白你为何选择与我合作,我虽然被软禁在延寿宫,但对外头的事也并非一无所知,崔绎为保你们母子平安,把驸马和江州侯都留在了京城,你完全可以将儿子托付给他们,江州侯是孝怜皇后的兄长,崔绎的舅舅,由他做摄政王,不比我这个空架子的太后要来得实在?你是不是还有别的要求?”

  “有,”持盈当即说,“我要你做的事一共有三件,第一件,出来主持大局,稳定朝堂,第二件,我去凉州的这段时间,你要替我圆谎,就说我染了病卧床不起,太子由你代为照料,娴儿我会交给长公主去照顾。”

  荣氏又露出那似笑非笑的表情。

  “第三件,我要你站出来告诉天下人,崔颉早就已经死了,现在在呼蒙托儿的那个不过是郭子偃培养的傀儡,是他企图挑拨大楚与西域各国不睦的一枚棋子。”

  持盈说完后,定定地看着她,等待她的答复。

  而荣氏并没有如她先前所预料的那样,愤怒,惊讶,或者嘲笑自己太过天真,然后一口拒绝。荣氏只微微蹙了下眉心,便给出了答案:“好。”

  持盈不觉有些惊讶,还以为需要费点唇舌才能说动她,哪不曾想荣氏竟然直接答应下来。

  荣氏的表情平静得不像是在与人商量如何处理自己的儿子,倒像是听到一句“今晚吃小白菜”般淡定。

  她问:“你何时启程?”

  持盈定了定神,回答:“还有些事要安排,不会立刻就走,不过也不能耽误太久,我既然要装病,就要装得像,不然我走以后有人怀疑是你把我怎样了,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荣氏莞尔一笑:“你倒是会替我考虑,只可惜……我们没有做婆媳的缘分,崔绎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孝怜皇后的福气。”

  这样的福气,你也曾有过,只是你没有珍惜,持盈在心中默默地说。

  “稍后我会再来与你商量细节,”搞定了她,持盈心头的一块大石就落了,接下来就要去做自己人那边的安排了,“这延寿宫中缺什么都不打紧,怎能没有一炉好炭,小秋,去叫内务府送两笼银丝炭来。”

  小秋答应着出门去,荣氏也不道谢更不感恩,依旧淡淡地说:“你先回去吧,我也想想见了大臣们要怎么说。”

  持盈便起身了:“也好,我就先走了。”荣氏自己不动,叫宫女送她们出去。

  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古往今来,有多少母亲能这么轻易地狠下心来,帮着外人去算计自己的亲儿子?荣华富贵、太后之位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荣氏的心思持盈无从得知,也许在崔颉抛下她独自逃跑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当她觉察到崔颉想杀了她的时候,他们母子的情分就走到了尽头。

  持盈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大抵天下自私的母亲最终都是要和子女决裂的,若范氏能安分地做个诰命夫人,荣氏能安分地做个太后,眼下的悲剧都不会发生。

  然而正因为荣氏爱权,持盈有了和她合作的契机。

  “这绝对不可以!”

  当钟远山被告知她的这一决定时,表现出的震惊和愤怒远超出持盈一开始的预料,他甚至等不到持盈把话说完,就急切地打断了话头。

  “你要把皇上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给荣家?那你当初为何要鼓动他造反?就让先帝和荣家自己去斗个你死我活不就完了吗?你真以为荣氏会善待你的儿子,会扶持他登基,会安心做一个迟早要离开朝堂的太后?”钟远山几乎是怒不可遏地,当着程奉仪、杨琼、和年娇娇的面咆哮起来。

  持盈安然地坐在宝座里,静静地听他吼完,然后说:“我从未说过我要把皇上打下的江山送给荣家或者其他任何人,钟将军何以武断地对本宫的话断章取义?”

  钟远山怒问道:“皇上如今下落不明,你身为皇贵妃,在宫里没有皇后的情况下就应该坐镇朝堂、稳住江山,可你却要把太子一个人丢在京城,自己去凉州找皇上!皇帝皇后都不在宫中,你要一个年幼的太子如何自保?荣家的女人个个心狠手辣,连自己的亲人都能下得了手,更何况你们是她的仇人,她会放过你们的儿子吗?”

  持盈冷着脸看着他,不说话。

  年娇娇惶惶然道:“娘娘……好像还有话没有说完……”

  钟远山同样铁青着脸,站在原地喘着粗气。

  “本宫做出这样的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持盈语调平静得近乎冷酷,“不瞒你们,早在皇上出征之前,本宫就已经预感到会有诸多坎坷,皇上现在只是下落不明,未必就是死了,只要皇上活着,就不存在什么本宫要把江山拱手他人。”

  她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又以停留在钟远山脸上的时间最久。

  “请荣氏复出是本宫一早便想好的退路,尽管皇上安排了你们——杨正使,还有你,钟将军,在京城作为我们母子的后盾,但是说到底,你们都是外臣,宫里有个大小事,你们谁能做主?我若不在,你们谁能替我照顾太子,每日送他上朝,哄他午睡?你们谁也做不到!只有荣氏可以!”

  钟远山又道:“若是想要找人照料太子,为何不让范老夫人入宫,她是太子的亲外婆,难道还会害太子不成?”

  持盈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回答得十分流畅:“本宫的母亲与本宫的父亲,都是本朝重犯,这且不论,范氏以什么身份入宫?荣氏是前朝太后,敬宗皇帝的皇后,自古以来,太后垂帘听政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有谁听过后妃的娘家人监政的?”

  钟远山仍是有些忿忿,持盈又道:“本宫不知道钟将军为何发这么大的火气,钟将军比起荣氏,与皇上的亲缘自然是更近许多,莫非是因为本宫将权力给了荣家,而不是你们钟家,心生嫉妒?”

  这话一出,程奉仪和杨琼二人齐齐变了脸色,一起望向钟远山。钟远山脸色气得发白:“臣若有此心,情愿遭天打五雷轰,永世不得超生!”

  持盈听了他的誓言,却嘲弄地一笑:“本宫从不信天罚,誓言不过随便说说,有几人真正应了报应?”

  钟远山瞪起眼,难以置信地看着她,竟是被这无赖般的言语弄得全然不知该如何应对了,自杀谢罪的手段却是不能再用了,否则更加显得可疑。

  “本宫原是打算将内宫之事交由荣氏打理,前朝之事则由六部协助中书省处理,二位将军手握兵权,又是深得皇上信赖之人,可代为监督,若荣氏或诸臣有异心,持皇上留下的圣旨与本宫的懿旨,一律格杀勿论……”

  持盈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朝他轻蔑地笑了笑。

  钟远山脸上的愤怒早已不见踪影,嘴角动了动,低下了头。

  “……若是钟将军执意不肯接受本宫的安排,那本宫也不勉强,只是本宫决定的事,绝不会改,本宫走后,你照样做你的骁骑大将军,监国督政的事,就有劳杨正使多多受累了。”

  杨琼上前跪下:“但凭娘娘差遣。”

  持盈点点头,让他平身,而后再一次看向钟远山:“钟将军,本宫最后问你一次,你愿不愿与杨正使一道,替本宫盯着荣氏,护着太子,守着大楚的江山?”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给了钟远山极大的面子,后者再无法多说什么,只得心悦诚服地跪下接旨:“臣愿为皇上、娘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持盈满意地微笑起来:“好,这样就最好了,你们都是跟着王爷发家的老人,一路走来,吃苦受累,本宫无以言谢,只在这里告诉你们一句——这是最后一战,也是最关键的一战,胜,我们每个人从今往后都可以高枕无忧,而若是败了,过往的一切将不复存在,历史的大浪将我们尽数淘去,那些为我们而牺牲的人,就都白死了。”

  殿中四人心头一凛,不约而同地道:“臣/臣妹/臣妾谨遵娘娘教诲!”

  169、千里寻人

  尽管对于请荣氏复出主持大局心怀不满,但钟远山也不得不承认一点,持盈的确不是一时冲动之下做的决定,相反的,从她走前的种种安排上不难看出,这一步棋她应该在心里推演过无数次了。

  和荣氏最终谈妥后的第二天,持盈在明堂上“晕了过去”,在太医的帮衬下,成功地伪造了自己身体不适的假象,当大臣们派来代表请她好好休息时,持盈表示自己“不要紧,朝政为重”。

  这招以退为进玩得实在漂亮,大臣们本来就不太满意她听政,劝她她不听,然后这时候荣氏派来宫女“表示慰问”,持盈顺水推舟答应养病,不过希望荣氏能够代自己照顾太子一段日子,朝政上的事不用太操心,交给大臣们就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皇后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