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皇后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司幽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89 KB   上传时间:2013-12-19 19:53:35

  “元恪,你先出去吧,万一也染上病就麻烦了。”崔绎道。

  徐诚“嗨”地一声,拍着胸脯道:“皇上不必担心,末将从小就身体强壮,几年也不得一次病,小小的瘟疫奈何不了我。”

  崔绎听他这么说,加之也有了药方,确实没太大危险,也就不再勉强,只说:“那你去帮军医熬药,如果有效,就赶紧发到所有患病的士兵手里。”

  徐诚答应着去了,崔绎在床边坐着,既像是安慰百里赞又像是在安慰自己般,喃喃自语:“先生再坚持一下,药很快就来了,朕一时失察,已经痛失了一位谋士,无论如何不能再失去先生了。”

  165、旗鼓相当

  任何现象背后都必然有原因,瘟疫不会无缘无故地爆发,托了持盈的福,百里赞总算是从鬼门关里又爬了回来,连吃几天药,身体基本康复,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追查瘟疫爆发的根源。

  其实在他养病期间,曹迁已经在着手调查了,不过那时第一批病倒的人都浑浑噩噩,无法配合,很难查出什么,现在有了药,灌下去后狂呕一场,破了疫障,都渐渐能下床了,百里赞挨个问过来,又把得到的信息梳理了一番,最后发现了最早染病的那个人。

  那名小兵身体不是很好,这一病也是去了半条命,到现在还不能起身,百里赞让他仔细回忆发病头一天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遇到过什么人或者吃过什么东西,那小兵冥思苦想一阵后,激动地回答:“我想起来了!头天中午我在虞城的集市上买了一串珍珠项链,那商人也不知怎么想的,特别好的一串珍珠,居然只卖二十个铜板,我一时贪心,想带回去送给我娘,就买了下来……”

  “那项链你还收着吗?”百里赞问。

  小兵说了个地方,曹迁去翻,却没找着,小兵顿时着急了:“我为了那串项链命都差点没了,是谁这么缺德,趁我病着把东西偷走了?”

  百里赞道:“你先不用急,偷东西的人一定在染病的人当中,很容易查出来,不过那串项链你最好是不要留着了,否则带回去万一连累你的家人也染上瘟疫可就麻烦了。”

  那小兵一脸不情愿,曹迁板起脸道:“你一时贪心,险些让大家全军覆没,如果皇上怪罪下来,我看你还有命回家!”被他一吓唬,小兵方才哼哼唧唧答应让他们找到东西以后烧了。

  离开了士兵的营帐后,曹迁问:“现在是否立刻把所有得过瘟疫的人都聚集起来挨个审问?”

  百里赞神情凝重:“偷东西的人不会承认的,珍珠项链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东西,哪怕知道那是疫病的根源,也还是会抱着侥幸心理想带回去,就像刚才那人一样。”

  “那怎么办?”曹迁犯难了。

  百里赞狡黠一笑:“不难不难,只需如此这般……”

  半个时辰后,曹迁骑着马穿过大营,高声喊道:“皇上丢了一块红玉龙纹佩,是谁拿了!自己交出来,尚可免一死罪,若是稍后搜出来了,就地处斩!”

  整个军营一片哗然,士兵们纷纷出来看热闹,都想看看是谁吃了雄心豹子胆,偷儿的手都摸到皇帝身上去了。曹迁跑了一圈,不出所料没有认出来认罪——因为根本就没有犯人——于是下令开始搜索有人的行李。

  因为要找的是个压根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偷了珍珠项链的人一点儿也没防范,不多时就有亲兵从一间帐子里跑出来,手里高举着赃物:“找到了!”

  围观的士兵们一看,咦,怎么是珍珠项链,不是找玉佩吗?

  曹迁坐在马背上,眼睛在人群中一扫,看到了一片讶异之中唯一一双惊慌的眼睛,当即把手中的马鞭朝那边一指:“抓住他!”早就等候着的亲兵们马上朝那个方向冲了过去,人群中一名魁梧的男子马上掉转头,奋力拨开人群要逃,他周围的士兵们虽然被推得一懵,但马上就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那男子摁倒在地。

  曹迁将珍珠项链挑在枪头上,递到他面前,冷声问道:“这是什么?”

  那魁梧的士兵被七八个人制住,动弹不得,看了一眼项链,避开目光,嘴硬道:“这是我给家里娘子买的,怎么,不行啊?”

  “倒不是不行,只是这场连累了整个军营的瘟疫的起因,恰恰就是这串项链,”曹迁将项链都落在他面前,“既然你是项链的主人,那么只有由你来为这场瘟疫负责了,来人!拖出去砍了!”

  士兵当场就吓得尿了裤子,连忙改口说项链不是自己的,和自己没关系。

  曹迁又一番逼问后,男子承认项链是自己偷来的,又是磕头又是认错,曹迁便按百里赞的安排,罚了他三十军棍,派人押送去最近的县城关押。

  “一个人要想染上瘟疫,要么是接触已经染病的人,要么得接触到病人用过的东西。”

  查出了疫病根源也惩治了军中偷窃者后,百里赞将经过结果汇报给崔绎:“根据陈二柱的话说,卖给他项链的是一个蒙着面戴着手套的呼蒙托儿商人,呼蒙托儿人生活在沙漠之中,男女都会戴面纱,但虞城并无风沙,不需要蒙面,更不需要手套,依臣之见,此人定然知道珍珠项链原来的主人曾染过瘟疫,说不定还是死于瘟疫,故意把东西便宜卖给了军中士兵,为的就是把瘟疫散布到军营中来。”

  崔绎十指交扣撑着下巴,语气沉沉:“呼蒙托儿商人……”

  徐诚怒不可遏道:“一定是那个郭子偃搞的鬼!竟然想出这么狠毒的主意,不敢真刀真枪地和咱们打,就知道在背后玩阴的!等抓到他了,大家一人一刀,活剐了他不可!”

  曹迁却有些迟疑:“还不能肯定就是他的诡计吧?用瘟疫害人和他过去的作风也不太像……”

  “的确不太像是郭子偃会做的事,”百里赞也认同他的看法,“去年回到京城后,有一次娘娘曾对我说起过郭子偃的为人,说此人为人甚是圆滑,在大小官员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做事向来留三分情面,不会做绝,如此有伤天和的计谋,实在不像是他会想出来的,倒是有几分符之过去的做派。”

  崔绎突然用力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百里赞一脸莫名,崔绎岔开了话题:“不管是谁做的,咱们这次侥幸逃过了,接下来也不可掉以轻心,他们能想到用瘟疫来害人,也一定会想到其他更恶毒的办法,不得不防。”

  百里赞虽不明白他为何打断自己,倒也从善如流:“皇上所言甚是,容臣再派探子出去打探一番。”崔绎点了头,他也就出帐子去了。

  山简的名字被百里赞无意间一提,之前还骂得义愤填膺的徐诚,脸色顿时变得古怪万分,犹如便秘了一般,曹迁看着奇怪,忍不住问:“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也被传了病?快去找军医看看吧!”

  徐诚不便解释,支支吾吾地去了,曹迁十分费解:“元恪这是怎么了?”

  “或许是病了。”崔绎一语双关。

  几日后,双方大军在凉州八台原交锋,肃反军人数多,武器精良,但联军半数以上是骑兵,占了平原会战的优势,竟是战得不相上下,从接近正午一直打到黄昏,肃反军鸣金收兵,双方将士才各自回营用饭。

  帅帐中,崔绎紧急召集众人开作战会议,会议的主题直指联军中的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

  西域各国都是在沙漠绿洲里建国,除了马,常见的坐骑还有骆驼,但在过去这种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动物并没有被运用到战斗中来,百里赞虽然很早就得到了联军有骆驼骑兵的消息,但无法有效地分析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更无法预先提出对策,结果在今天这场首战中险些吃了大亏。

  骆驼常年生活在干旱少水、昼夜温差极大的沙漠地带,身体强壮,力大无比,负重能力更在马之上,又不惧风沙,加上个头也比马高,体积也比马大,骑兵骑着骆驼往人群中一冲,轻而易举就能把人撞翻在地,一蹄子下去,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

  将军们只以为骆驼体型笨重,八成跑不快,掉头也不如马灵活,直到被撞了一下,险些连人带马翻倒在地,才知道了厉害,不敢再和骆驼骑兵硬碰硬,只能游走应对,心理上先输了一筹,气势自然也就不如对方,这一战虽然是不分胜负,但其实就是输了。

  百里赞谨慎地提出建议:“骆驼虽然力大无比,但个头大的动物都有一个顾此失彼的弱点,或者我们可以派一队人从下方攻击骆驼的腹部,只要割开它们的肚皮,不信这大个子还能继续冲锋陷阵。”

  “可骆驼力气实在太大了,说不定人还没靠近,就被撞飞了。”一名将军心有余悸地道。

  又有人提出:“他们会用瘟疫来攻击咱们,咱们也可以想办法在他们骆驼的饮食中下点药,毒药也好泻药也好,只要让它们失去战斗力就行。”

  这个建议被崔绎否决了:“骆驼不吃不喝可以在沙漠中行走三四天,更何况这附近的地形还是以荒漠草原居多,骆驼多半都是就地采食,无法在食物中下毒,水源就更不行了,失去了水源,最先倒下的一定是我们的马,不妥。”

  帐中数人有七嘴八舌地提了不少意见,但不是无法实施,就是弊大于利,讨论了半天也没得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结论。

  第二天再战,肃反军上下都对骆驼有点发憷,不愿与其正面交锋,转而将进攻重点放在马骑兵身上,伤亡人数稍有下降,但也不能说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甚至发生了崔绎被七八头骆驼围攻的危险状况,亏得亲兵们殊死护卫,才逃脱险境。

  收兵后清点人数,重伤者增加到一千六百多人,轻伤者则有近万,其中被骆驼踩伤、撞飞的过程中遭了暗算的就有近三成,肃反军的士气越发低迷,就连向来自信满满的崔绎自己,面对这无法逾越的品种优势,也难得地愁眉不展了起来。

  166、骆驼骑兵

  前方的军报被快马加鞭传回京城,持盈先是为自己果然料中了军中疫情之事感到庆幸,紧接着又为如何破解骆驼骑兵强大的威力而发起了愁。

  时间越接近白龙岗之役,她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就越少,当年百里赞就是病死在甘州,崔绎眼见城守不住,这才一路带着人向西北逃去,本想出了阳明关再作打算,可惜还是被崔颉的人马围困在白龙岗,战败身死。

  一晃六年过去,决定命运的时刻眼看就要到来,主次之位虽然颠倒了,但崔颉依然是个棘手的对手,没了山简,他还有郭茂,还有呼蒙托儿等西域国家的支持,仅仅一支骆驼骑兵,就让朝廷的肃反大军束手无策,持盈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有天命庇佑着的。

  但那又如何?就算他是天命之子,自己也要逆天改命,让他品尝到复仇的滋味。

  持盈将曾经带兵在西域打过仗的将军们不分老幼全部召集到了耀华宫,向他们询问骆驼这种坐骑的优弊,想找出对付骆驼的有效办法。但将军们手中掌握的关于骆驼的信息也不比她多,戴志北曾经在凉州驻守过几年,说起骆驼,基本都是骆驼在运输上的优点,关于骆驼的缺点,实在是想不出来。

  不过戴志北的小儿子戴晶提出了一个办法:“既然我们拿骆驼没办法,何不也弄他几十头骆驼来代替马,这样一来虽然不能克敌制胜,但至少有了一搏之力,不求多,能牵制住敌人也是好的。”

  钟远山皱着眉道:“这个办法皇上他们一定也想到过,但是一来骆驼多为商队运送货物所用,一时半会儿难以筹集到这么多骆驼,二来拉货的骆驼没有经过训练,未必能上阵打仗,万一受了惊吓,说不定还会误伤自己人,三来,朝廷也没有会驾驭骆驼的骑兵,骆驼这么高,万一摔下来可不是说着玩的。”

  戴晶年轻且充满干劲,闻言丝毫没有露出怯意,反而主动请缨:“只要娘娘首肯,小将自请负责此事。”

  戴家十几年来一直对崔绎忠心耿耿,持盈也十分欣赏戴晶的勇敢,便应了:“你既有此心,便是前方将士之幸,皇上之幸,大楚之幸,本宫岂有不允之理,此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若有任何需求,或任何困难,可随时告诉本宫。”

  “多谢娘娘!”戴晶跪下谢恩,“训练骆驼非一朝一夕可成,望娘娘先修书一封给皇上,请皇上暂拖住联军的进攻,小将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大楚调教出一支骆驼骑兵。”

  自古推陈出新都不是一件容易事,持盈虽说全权委托给了戴晶,但自己仍不时派人去现场查看进度,戴晶今年不过二十刚出头,却已经隐约有大将风范,他拿着持盈给的信物,到东西二营挑选了精壮的骑兵五百人,又从西域商人手中高价购回近百匹骆驼,不分昼夜地训练,一个月过去,小有成效。

  程奉仪带着女儿进宫来玩,二人说起训练骆驼之事,程奉仪道:“从前在北狄,也有人想过训练羚羊来打仗,羚羊角粗长锋利,有时候能把狼的肚皮也刺穿。不过也就是说笑而已,羚羊角再利,还能比刀枪更利不成?不过白白给人送羊肉过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持盈忽地从她的话中找到了灵感,连夜命卫尉寺赶制了一批新的辔头,送去凉州。

  “这是什么玩意儿?”卫尉寺监事把箱子打开,崔绎探头一看,眼睛睁得大了一圈。

  新的辔头比起过去的,增添了一副锋利的芒刺,犹如犀牛角一般,冲向骆驼时,就会起到羚羊角一样的作用——持盈是这样想的。

  然而现实却令人啼笑皆非,大部分战马不习惯两只眼睛中间多了一根东西,走路的方向时不时就会偏离,虽然对骆驼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误伤左右的人,加上马没有羚羊那样用脑袋撞对手的习惯,偶尔有人摔过来被芒刺刺穿,连怎么甩掉都不知道,白白耽误了时间。

  一场战斗没打完,百里赞就赶紧地叫人把旧的辔头又从箱子里取出来。

  持盈白白做了无用功,人力财力浪费不少,心情无比沮丧,好在这时候戴晶的骆驼骑兵训练得初见成效,虽然还远远赶不上联军,但聊胜于无,持盈顾不上沮丧,又满怀期待地把他们送上了路。

  时间已经是十二月,凉州战场上依然胶着,双方都在不断增派援兵,骆驼骑兵成了阻拦肃反军的最大障碍,包括持盈的芒刺辔头在内,大家也陆陆续续又想了很多别的办法,但都奈何不了这体格强悍的沙漠神兽。

  恍然冬至又至,持盈知道崔绎今年是不可能回来陪自己过年了,这令她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在草原上和博木儿、桑朵他们一起过的那个冬天,北方的严寒在那一年仿佛格外的残酷,如果不是身边还有女儿小崔娴,持盈很难想象自己失去了希望,要怎么活下来。

  小崔娴已经四岁多了,爱跑爱笑,还会照顾弟弟了,每天早朝结束时,小公主总是在奶妈的陪同下,带着用小被子包好的瓦罐来探望小崔皞,瓦罐里装着肉糜粥,持盈看奏折的时候,她就在一旁给弟弟加餐,偶尔持盈抬头去看,见俩孩子一个喂得认真,一个吃得专心,就觉得心里格外温暖,再多的辛苦也变得值得了。

  这天早朝刚结束,持盈抱着儿子准备回去批折子,忽然明堂外有太监来报说有军报送回来,由于崔绎隔三差五就写信回来,或报平安,或倾诉思念,有时只是说些军中的趣事,持盈也不以为意,随手接过,带着俩孩子坐上马车。

  待回到了耀华宫,宫女们灌好了汤婆子,持盈暖了会儿手,这才笑着拆开军报:“母妃给你们念念信,看父皇又遇到什么好玩的事了。”

  小崔娴舀起一勺热粥,吹了吹,尝了尝,喂给弟弟,然后眼睛看向她:“父皇什么时候回来呀?”

  却见持盈脸色一片煞白,双手剧烈颤抖,眼睛几乎要瞪得掉出来了。

  “来人啊!”她猛地从软榻上站了起来,膝上的汤婆子嘭地摔在地上,开水泼了一地,小崔娴被这一声巨响吓得一勺肉粥斗在了裙摆上。

  持盈几乎是用哭喊的:“快去把长公主、驸马还有大将军都请来!就说皇上出事了!”

  小崔娴“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女儿这一哭,持盈瞬间清醒过来,一把拽住正要跑出门去的小秋:“等等!这件事千万别让其他人知道,耀华宫上下务必给本宫把嘴闭紧了,听到没有!”

  殿内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慌慌张张地发誓绝不会说出去,持盈这才松了手:“快去!”

  信还没展开的时候,她就隐约感到有些不对劲,信笺上的字和崔绎的不一样。崔绎的字多少年来一直跟鬼画符一样,也只有她看习惯了,情人眼里出西施,才会觉得别有韵味,旁人却只觉得惨不忍睹。

  展开一看,果不其然,信不是崔绎写的,而是百里赞写的,就在半个多月前,联军不知为何一连几日锁营不战,崔绎向来土匪做派,主张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碾过去,但百里赞却觉得不妥,搦战对方不应,按道义是不该开打的。

  “百里先生书读得多,讲究也多,打仗有什么该不该的,最后赢了才是最重要的。”程奉仪心直口快,持盈话还没说完,她就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百里赞此举的不满。

  三人接到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赶着入了宫,持盈见了程奉仪,先是抱着她哭了一场,好容易被劝得歇住了,呜呜咽咽地把信中所写对他们讲了出来。

  钟远山眉头紧皱:“后来呢?皇上真的就没动手?”

  持盈两眼通红,被程奉仪搂着坐在软榻上,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都怪我不好,临行前,我特意嘱咐过他,遇事不可冲动,多听先生和将军们的意见,皇上和徐将军主张杀过去,包括先生在内的其他人都觉得可能有诈,不能去,结果拖了五日后,联军竟然开始撤退!而且是分别撤退的,一边撤退,还一边吵架,好像发生了内讧。”

  联军是在半夜里撤退的,崔绎从睡梦中被惊醒,得知此事后马上下令拔营追击,百里赞又一次阻止,但崔绎不再听他的,认为之前就是因为他疑神疑鬼,结果错失了大好的机会,没有趁联军内讧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二人争执了一番后,崔绎以君王的身份获胜,大军兵分四路,分头去追各国的军队。

  杨琼听到这里长叹一声,说:“这才是真的中计了……”双方兵力本来差别就不大,联军又有骆驼,而且比中原的士兵更熟悉沙漠,如果平原会战,胜负基本五五开,可一旦被分薄了兵力,孤立作战,就很有可能被联军逐个包围歼灭。

  持盈捂着脸哽咽道:“先生说当时天色一片漆黑,皇上又在盛怒之下,根本谁的劝都听不进去,同行的五位将军,只有曹将军领着人跟他一起去了,结果这一去……就音讯全无了。”

  167、无奈退路

  凉州是大楚面积最大的一个州,然而也是人数最少的一个州,只因为凉州境内大半是沙漠隔壁,只有山麓地带偶有绿洲,建起零星几座小镇,当年凉州府选址亦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沙漠最可怕的就是变幻莫测,不仅仅是气温,还包括了地形,那仿佛从天空破裂之口吹出来的猛烈寒风,令沙丘地形瞬息万变,一旦走进去,几乎无法找到准确的参照物,有时就在原地打转,却怎么也走不出去。

  有人曾说过,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等待死亡,而误入了沙漠,基本就等于是在等死了。

  联军撤退的那夜寒风刺骨,大雪如鹅毛般铺天盖地,将能见度降到了极低的程度,崔绎盛怒之下带着人去追,很快便消失在了漫天风雪里,再也没有回来,百里赞接连派了数千人出去地毯式搜索,非但没有将他找回来,就连派出去的人,也大半杳无音讯。

  风雪中的沙漠,像一张不知名的凶兽的血盆大口,残忍地吞噬着所有靠近的人的性命。

  持续三天的暴风雪结束后,天气放晴,荒原上唯余茫茫,远山近壑一片雪白,亮得晃眼,联军已经不知去向,只有七万余肃反军留在原地,不知所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皇后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