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小辣椒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岳小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3 KB   上传时间:2015-10-19 01:40:16

其实扔孩子这件事情,背后直接关系着计划生育政策,如果谁家都是生了闺女就给扔掉,还都扔到他们村,那可真是大条了。上头问罪不说,顺儿家,甚至他们整个村子都没有办法承担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许昌直接让人把孩子抱到敬老院去,然后让自己的老伴和儿媳妇们轮着照顾。大家商量的结果就是这件事情要上报到县里去。顺儿非常赞同,生了不养,简直是草菅人命,一定要查出来,是谁把孩子给扔了。在农村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很难查,只不过是大家不想找麻烦罢了,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但是现在一旦政府开始整治了,那很快就会查到。

等人都走了,顺儿才叹了口气,对爷爷说道,“爷爷,你说,这个孩子……”

“你已经养了莲花了,自己又有三个亲生的孩子。再多养,就算有钱有粮,也没那个精力。你自己的孩子都让你大姨和你妈看着呢!再抱回来一个,算是啥事儿。”

陈德水的一番话,直接把顺儿心里的那点不忍给堵回来了,也想开了,说道,“爷爷说的对,尽力而为就好了,再多了,我真是没有那个能力了。不过,咱们把家里的小衣服收拾收拾吧!那个孩子也没有吃喝,家里还有奶粉,咱们也送一箱吧!”

陈德水说道,“奶粉还是你自己出钱买些回来吧!这些铁盒子的奶粉就这么多了,咱们家的孩子还得喝它找补肚子呢!再说了,那个孩子如果挑嘴,喝惯了你给的铁盒奶粉,以后不吃别的了,你不是更麻烦吗?”

这事的确很为难,说道,“我担心人家说我,给自己的孩子吃的好,给别人的孩子……算了,我尽力就是了。我又不是菩萨。”

顺儿到西屋去照顾孩子了,秋氏回到屋里,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敬老院那里可是什么孩子用的东西都没有的。

村里都炸开锅了,有事儿没事儿的都去看那个可怜的孩子,当然,也有人开始议论顺儿这次的作为,有人发酸,说顺儿反正都养了一个,再养一个也不差啥。当然大多数的人还是理解顺儿的做法的,发善心也得看情况,没那个能力还非得做这样的事,沽名钓誉吗?要知道,一个人有多大的名,就得承担多大的责任。

出了这么大的事,顺儿心里憋屈,更多的是担心,担心这件事情在村里人的议论下,五行中给自己和家里人带来压力。所以这几天,顺儿没事儿就到有老人,明白事理的人家串门。当然,也不是刻意的过去,马上要开春了,村里的大事小情,顺儿向来都是问过大家的意见的,尤其是尊重老人们的意见,又不理解的,顺儿也耐心的给老人家解释。

且不说顺儿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光是背后代表的意义就不一般,老人们虽然见识有限,但是顺儿这么做是对他们很大的尊重,让他们参与到村里大事的决策上来。将老人在家里的地位提高了,有话语权了,相对的,顺儿实行的政策也会少了很多的阻力。

这天,顺儿去刘大嫂那里,帮她看闺女的嫁妆,刘大嫂就是赵淑娴的嫂子,当年为了教训负心汉,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当然,她也是非常得顺儿重用的,村里有啥好事儿顺儿都不会忘记她,是顺儿的得力干将。现在赵淑娴的日子过的可是不错,孩子读书好,懂事,她自己过的也不错,村里还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是赵淑娴可是没有这个心思了,现在专门研究上了绒绣,很是滋润。

现在都时兴给新婚的小两口到县里买办结婚用品,但是他们村里的人讲究一些,非得要准备一些特别的东西,这些年在顺儿的带动下,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上一手好针线,会刺绣的人多了起来,手艺不算精湛,但这个时代,只要说会,那就代表着你是才女,是贤惠人。刘大嫂的闺女就跟顺儿学了几手,所以这婚礼用的门帘和被面什么的,就都是自己做的。顺儿来了几次了,刘大嫂的闺女小葱也经常到顺儿家去讨教。

正好今天村里好多女人都聚在刘大嫂家里给小葱做被子,顺儿也正好过来送添妆,刚走到院子,刘大嫂就迎了出来,看到顺儿就笑着说道,

“顺儿,你咋来了,家里孩子能离开人吗?”

叫顺儿的名字,这是关系铁,现在村里除了老人,一般人可不会这么喊,顺儿走到刘大嫂身边,笑着说道,“小葱妹子出嫁,我能不来绣几针吗?对了,这是给小葱的,你偷着给她,别让人看见。”说完,就把一个红色的小袋子给了她,

刘大嫂不明白里面是什么东西,也不像是礼金,里面明显放的不是钞票,看顺儿先一步进屋了,背过身,掏出红包里面东西,一拿出来,就愣住了,金耳环啊!一个牡丹花的坠子,少说这一对儿也得有五克以上,真是值钱啊!这样的嫁妆,在村里的姑娘里可是头一份了。当年顺儿结婚的时候,只是带着老人给的首饰,她手上的可是新的。

刘大嫂进了屋,还难掩激动的情绪,刚进来就听见几个女人问起了扔在顺儿家门口的那个孩子的事,只听顺儿说道,“按理说,咱们村里家家都过的不错,谁家都能养的起一个孩子来,可是事儿却不能这么办。你们说,自己的孩子,咋就能还没满月,就在大冬天的扔到别人家门口呢!这要是耽搁了一会儿,我回去晚了,孩子还不冻死了?既然生了,就得负责任,把孩子扔了,实在是太没天良了。”

刘大嫂赶忙就接了话,说道,“谁说不是呢!这是丢在顺儿家了,放到咱们头上,这孩子咋办?出了事儿算谁的?你说养吧!咱们都是普通人,不养还得有人说不好听的。关键是这事儿不能惯着,有一个,就有第二个,赶明儿谁家生了闺女不想要了,都送到咱们村,咱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养个孩子那么容易呢?”

赵淑娴也在炕上缝被子呢!听了这话,也说道,“就是啊!现在都搞计划生育了,想钻空子的人有的是,知道咱们村里的人心都好,家家都过的不错,往后把不要的孩子的都扔这儿来,上头的人还不得怪咱们破坏政策啊!这是跟政府对着干。”

另外一个村里的大娘也说道,“你们这么一说,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可真不是小事儿。只是可怜了那个孩子,既然都给扔了,这要是送回去了,估计也不能好好的养。”

旁边一个人说道,“这扔孩子的事,还不知道咋说呢!没准儿得管进监狱。”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顺儿坐了一阵儿跟大家说了孩子的事儿,又问了小葱,还需要什么,跟大家嘻嘻哈哈的逗了小葱半天,这才回去。

回到家里,见大姨在这里,老妈却回家去了,顺儿有些奇怪,问大姨,“我妈呢?”

“大磊媳妇说是身体不好,太虚,你妈到村里给他搜罗鸡蛋去了。”

沈明明这胎怀的真是让人操心,沈明明结婚前身体也是不错的,但是顺儿担心的却不是这个,因为自己爸妈和陈磊都盼着她这一胎生个儿子,这要是知道了肚子里怀的是个闺女,等了生了以后,还不知道咋样呢!顺儿却不敢说什么。大姨于桂珍也私下里没少跟顺儿抱怨,说是沈明明有点太不像话了,怀个孩子惊天动地的。不是要这个吃,就是要那个吃,肚子大的不像话,整个人也胖的不行。顺儿能说什么?现在爸妈和陈磊都已经宠的不行了,为了沈明明方便,甚至过年都没在婆家待几天。听说过了年,沈明明还打算跟着陈磊去上学。亲家母还要跟着,相对的,老妈往出掏的生活费就不能少了。

为了给顺儿看孩子,老妈不上班了,也没做别的工作,老爸也是换到了清闲的岗位,挣的当然少了一些。村里有买卖多少能帮着家里,去年尤其不错,年底的时候,每家分到了五六百,多的人家,分到一千块钱呢!陈林则两口子也就分到了基本的五百块钱。以前顺儿跟杜海明都是给父母每人五百块钱。不过今年,顺儿还没给呢!于桂荣就来要了,这显然是家里钱紧了,陈磊两口子那边有需要了,顺儿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不怕爸妈添补弟弟,就怕给陈磊两口子喂的太饱了。

进了屋,看到杜睿和杜兰坐在那里拿着书在看,其实就是买来的画报,莲花在旁边和小土豆玩儿,顺儿的心里一松,自己这也有四个孩子,各个都是疼爱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心思,帮自己照顾孩子是心疼她,帮着陈磊两口子也是出于父母心。算了。

没过多久,杜海明就从城里打回电话来了,是顺儿到村委会去接的,杜海明报了平安,顺儿倒是没有说老舅妈的事,虽然嘴里说着让老舅回来,但是顺儿觉得老舅出去一趟不容易,就这样半途而废不好,出门前,顺儿给老舅看过了,老舅今年的运气不错的,错过了可惜。倒是让杜海明小心。出门前顺儿就一再的叮嘱杜海明要小心小人,但愿这次能顺利。

☆、第123章 无题

小葱出嫁,村里去了好多的人,顺儿当媳妇的,倒是不好多凑过去,小葱的小姐妹们就有不少人了。按理说,当媳妇的,如果跟主家的关系好,自然要去帮着干活儿的,但是村里人办事都是请顺儿去,却没人会让她干活儿,一来顺儿的身份在哪儿摆着,不管怎么说也是村里当官的。再说,顺儿办的事儿可没有人能小看。杜海明更是能人,所以顺儿能去给撑撑场面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今天顺儿就去刘大嫂家待了很长时间,直到将新娘子送走了,这才回来。

刘大嫂把耳环给闺女带上了,别人问起来,只说是自己托了人在城里买的,没说顺儿。这一点就很聪明,顺儿心里更是满意。小葱今天打扮的很漂亮,梳的光溜溜的头,带着耳环,身上穿着红色条绒绣花的棉袄,蓝色的裤子,红色的绣花棉鞋。人家都说他们村里的闺女就应该这样。看看身上穿的,都是自己做的,抬上车的被褥包裹皮儿什么的,都是自己绣的花,大家都在夸小葱的手艺好。

小双在头年也嫁人了,本来还想继续上学的,但是她的成绩真的不行,顺儿劝了她,小双也就看开了。不过小双人长的好,能干活儿,找的对象是镇子上的,刚转业回来的,还没分配工作的退伍兵。顺儿随了不少的礼钱,倒是没给别的东西。

大梅都结婚了,和大梅一般大的高全升听说还没对象呢!高全升的舅舅刘永辉跟杜海明的关系很好,杜海明还跟顺儿说,要顺儿给注意呢!不过,小伙子还能等几年,倒是不着急。高全升他爸升官了,到县里工作,顺儿不好给他找对象,也是因为,人家现在是城里人了,不好找。

现在顺儿每天都过的很忙碌,除了教孩子们认字画画,之后,孩子们就交给大姨和老妈带着了。顺儿现在需要看的书更多了,虽然国外的一些书籍没有办法弄到,但是,光是关于那个被顺儿捡来的孩子,也一直住在敬老院里。村里的女人都经常去看她,有的女人还是给她喂了母乳。吃的奶粉有顺儿家买了一箱送过来。现在也不只是许昌家的女人过来帮着照看。这是个行善积德,被人称赞的好事,大家一部分出于对孩子的怜悯,一部分出自一点私心,倒是让孩子过的不错。

敬老院里住的都是孤寡老人,没有孩子,也没有能赡养他们的亲人,其中一个章大娘,今年也六十岁了,身体还硬朗,晚上就负责照顾孩子。顺儿觉得这章大娘人还不错,特意把别人去年送给秋氏的一件上衣给了她,秋氏嫌弃布料不好,没有顺儿两口子给置办的好,但因为是新的,又舍不得干活儿穿,就一直留着,现在整个拿来做人情。

找人这件事情,对于顺儿来说还真不是啥大事,许昌按照顺儿说的,往东北查,还真给找到了。当天,许昌就到顺儿家跟顺儿商量了,原来那家的条件不是很好,已经有了两个闺女了,看许昌找上门,索性耍光棍儿了,非得说爱咋咋得,就是不要这个孩子了。许昌也生气了,直接就说让县里来抓人,说他这是破坏政策,虽然现在已经不那么风声鹤唳了,但大家还是害怕的。那家人也就同意接回来了。许昌也放下狠话,这是不想造孽,不然真送他到大牢里去。

顺儿听了这事儿,也无奈,掏了五十块钱,让人带上孩子的衣服和奶粉啥的,偷偷的给送去了。等外人来问,就说是她父母给接回去了。这事儿也算是圆满了。

第二天,顺儿把这件事情跟大姨和老妈说了,于桂珍心里还是惦记,她最喜欢孩子的,说道,“既然都铁了心不想要了,不知道会不会又给扔了。”

顺儿倒是不担心这一点,“我觉得不会,如果再把这个孩子弄没了,他也怕咱们这头找他的麻烦。”

于桂荣却说道,“就怕对孩子不好。要不咱们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吧?”

“还是算了吧!你就是知道他们对孩子不好,咱们又能咋办,最多也就是说两句,还能给要出来?弄不好,还得逼着咱们拿钱呢!”于桂珍是明白人,

顺儿心里却觉得不舒服,说道,“这事儿我要是不知道,那也就算了,既然跟这孩子有缘分,说啥也不能就这么算了,等以后还得去看看。”

于桂珍点头,顺儿向来是个心善的,虽然有可能给自己添麻烦,但是想到顺儿是断掌,当初都说克六亲的,但是现在能过的这么好,跟行善积德也不无关系,也就不说啥了,于桂荣似乎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大姨和大姨夫复婚了,这个年,大姨家更热闹了,大姨夫当了大官,来送礼的人就不少,他们那边各个村子的,都要有点表示,有送猪肉的,有送精粮的,还有送点心好酒的。常金库现在的脾气也好了很多,虽然是大专,但是大姨和大姨夫都觉得儿子闺女一样出息。更不用说大姨夫还有灰色收入了,所以大梅两口子不但有陈林则夫妇给的补助,大姨和大姨夫给的更多。常金库的生活费也是村里头一份儿的,比陈磊这个成家的人都多。

让顺儿比较欣慰的是,大姨和大姨夫复婚了,大姨有些转变,至少知道收敛自己的脾气了,对大姨夫也好了很多,可能是想开了。当然,大姨夫常福就更是珍惜这难得的破镜重圆的机会,陈家也好,于家也好,都是盼着于桂珍日子好的,当然很快的又重新接纳了常福,就好像过去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顺儿也是这样,毕竟从小大姨夫疼爱她也不是假的,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实在是来之不易。更让顺儿欣慰的是,大姨也比过去更加沉稳了,让其他人对她又敬畏了几分。

陈磊快开学了,往年开学前,于桂荣都会把一个学期的费用给他,以为于桂荣都是一次给三百,逢年过节回来,还会另外给钱,自从沈明明怀孕,于桂荣又给了不少,陈磊他们在城里的花费也是成倍的上涨。粮票、工业卷更是要的多。于桂荣不得不从陈德水夫妇和顺儿这里要。

顺儿和爷爷奶奶也没有多少了,好在现在不用粮票也能买到东西,就是贵了点。所以这次于桂荣给陈磊拿了五百块钱。家里过年的时候花了不少,因为走亲戚,请客吃饭都是要花钱的。家里没有钱了,所以才跟顺儿先开口要了。顺儿给的剩下的五百块钱,于桂荣是打算给沈明明生孩子的时候用的。顺儿也提醒过她,沈明明怀的胎不稳,孩子还大,孕妇的身体也不好,最好是在城里的大医院生孩子。当初顺儿生孩子花了很多钱,这个于桂荣也是知道的,所以才提前预备出来。

今年于桂荣两口子在顺儿家这边养了六头猪,比去年的还多两头,这每天清理猪圈,喂猪就是个大活儿,好在陈林则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都能过来帮忙。

陈德水的身体也硬朗,最喜欢这些东西,家里养了六头猪,他没事儿就喜欢去看看。现在顺儿不让爷爷奶奶下地干活儿了,他们老两口最多也就是在自家的菜园子捯饬捯饬了。

很快的,今年就要开始种地了,种什么,有大部分是要听上头的,这个是有计划的,也有一部分土地可以让村民自己做主,顺儿家也有不少的地,今年顺儿就打算种麦子,不只是这样,她还想买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其实顺儿对于种地还真是不怎么在行。但是现在村里还停留在中古世纪,实在辛苦。连女人和孩子们都得下地干活儿。

顺儿把自己的计划跟许昌说了,不过,村里的钱是有限的,再说弄回来了,怎么分配使用也是问题。顺儿想了想,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不过挣钱的事情,却不能马虎了。

这天等孩子都睡午觉了,顺儿就跟大姨和老妈说了挣钱的事,

“妈,大姨,现在情况不同了,家里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弟妹那里要生孩子了,小钢也渐渐大了,都是要用钱的时候。尤其是现在,别人还没动作,咱们要是先干起来,保证比别人挣多的多,不过,这件事情,还得大姨和妈,你们两个能放的下架子,想的开才行。”

于桂荣一听说挣钱的事,也来了精神,知道闺女手里尤其,但是手心朝上的滋味可不好受,赶忙说道,“有啥放不下架子的,你说说,干啥?”

“我寻思着,赶集能挣钱。咱们可以弄点货物去赶集,挣个差价也不错。”顺儿说道,他们这里每隔七天有一次集市,每天这里是星期日,附近其他的镇子或者乡里是周一或者周六,反正一个星期七天都有集市。

于桂珍听了这个提议,觉得可行,又问道,“你的意思,买点什么好呢?”

“日用品最好,咱们如果在县里或者市里批发,还能便宜点。现在也不是什么东西都用工业卷了,就算用,买议价的商品,大家也都乐意多给点钱,毕竟不是谁家都有工业卷的。”

于桂珍想了想,说道,“有没有别的?这要是买日用品,东西多,一个人看不过来。进货也麻烦。”

顺儿想了想,说道,“卖布料也可以,不过这个进货的事儿,还有布料的行市,我还得打听打听,不过挣钱是一定的。”

☆、第124章 无题

顺儿提出卖布的事,于桂荣姐妹两个都上了心,但是又有些担心四个孩子,顺儿说道,“我自己看着就行了,两个小的有爷爷奶奶呢!实在不行的话,我可以在村里找个人帮忙,给点工资,也不是啥大事,再说了。我还打算弄个幼儿班,村里这么大的孩子不少,让村里出这点钱还是行的。”

听顺儿这么说,这两个人才有点放心。顺儿想弄个学前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想平平像杜睿和杜兰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会不少字了。现在的平平更是不得了,学了弹琴,书法,绘画,学习成绩更是不得了,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跳级了。本来顺儿还担心她过早的上学会影响性情。但是后来想想,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平平本来就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懂事,她的心智早熟,和同龄人根本玩儿不到一起去,跳级也是好事。

三四岁,是孩子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引导好了,可以发散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的思想更加活跃,这也就意味着孩子更加聪明。只是他们家的孩子,杜睿是个话唠,杜兰则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莲花听话的吓人,小土豆是孙猴子,不怕打不怕骂。顺儿正等着机会收拾他呢!

现在村里最热门的就是计划生育的事,没多久就传出了要那些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的妇女去结扎的事情来,顺儿想了想,还是不同意,她现在因为上环儿,还真是有些不舒服,因为每次大姨妈来的时候,都有很多的血,肚子也非常的疼。这些杜海明也知道,但是顺儿非常坚持。就算不考虑将来是不是再生孩子的问题,就说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顺儿也觉得还是不做手术的好。

冯敏现在似乎是觉得于家的姐妹对她已经没什么办法了,现在经常带着儿子和女儿回娘家,有的时候,还让娘家的人在她家住很长的时间,她放父母和兄弟姐妹,有的时候来一大家子。

如果在过去,冯敏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把娘家的人全部都接过来住,又吃又拿,她当然害怕于家的姐妹不高兴了。但是现在她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家,她请娘家人来,跟娘家的人亲近,这一点儿错都没有。这可把于桂珍和于桂荣气坏了。顺儿劝她们,一切还是等老舅回来再说,如果老舅在在意她做的事情,那也没什么。如果在意,那也是老舅一个人的事。作为大姑子的,没有让弟弟非得修掉媳妇的道理,还是少掺和的好。

于桂珍和于桂荣当时听了顺儿这话就乐意了,她们为了这个弟弟掏心掏肺的,结果就换来有了媳妇就忘了他们吗?日子好过了,就把帮助他们的姐姐踹了?顺儿叹气,这姐妹两个的脾气还真是较真,完全可以想象,如果于德成回来,没有把冯敏收拾好了,这姐妹两个能跟于德成断交。唉!年纪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火爆。

过了一段时间,等杜海明再一次打电话的时候,告诉了顺儿一个地址,让顺儿有什么事情,写在信上。并且也告诉了顺儿,老舅已经觉得留在深圳这边了。后来,顺儿就接到了杜海明的来信,他在信中告诉顺儿,于德成现在很忙,他开了一个线圈厂,也就是来料加工。杜海明已经在深圳那边给于德成找好了一个厂房,用的会计也找好了,管理工人的人,是杜海明找来的一个老部下。他们会在当地找工人。这所有的费用都是杜海明出的钱,于德成不乐意别人这样帮他,所有两个人写了协议,工厂一人一半,杜海明不参与管理,每年等分红就好了。

还有就是他自己这次还真是遇到危险了,幸好记得顺儿的话,没有相信任何人,不然这次真的完蛋了,幸好,一切都处理好了。

看到这里,顺儿的心放下不少,可是想想又担心起来,遇到危险,这说明事情不小。这样的事情,以后会不会还有很多呢?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隐患呢?看来还得叮嘱杜海明,一定要多加小心。安全第一。

顺儿给丈夫的回信,先是写了老舅妈的事,将事情的原原本本都跟杜海明说了。也说了冯敏现在做的事情已经彻底激怒了大姨和老妈。之后又说了想让家里多点进项,顺儿想让老妈去做小生意。但是她提出的做布料生意和日用品生意似乎都有些难度,就问问杜海明有没有好办法。

信发出去不久,家里就得到消息,沈明明早产了。于桂荣很生气,一边收拾包裹,一边嘟囔着沈明明没用。家里好吃好喝的供着她,连顺儿这边的燕窝都给她送去了,竟然还是让孩子早产了。大家都知道,早产的孩子有多难养活,容易有先天的不足,更是容易生病,夭折的几率也更大。

顺儿暂时把孩子都交给了秋氏和大姨,然后自己跟着老妈一起到城里去。看望产妇,少不了要带些东西,城里向来物资紧缺,买个肉啊,鸡啊,鸡蛋啊,都很费劲,还得用粮票肉票啥的。所以于桂荣带着顺儿去,两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的。于桂荣抱着装鸡蛋的箱子,箱子里的鸡蛋有自己家的,还有从邻居家借来的,有一百个,都用废报纸包好了,然后当到箱子里,不然这客车都能把人颠起来多老高,这鸡蛋不碎都怪了。顺儿一只手拎着两只鸡,另外一只手拎着一个提包,那是小土豆和莲花小时候用的,都是从香港那边买回来的好东西,每件衣服就穿了几次,还是很新,很软的。还有婴儿用的爽身粉啥的,那是没用过的,家里存着的。小被子什么的也都有,还有小毯子和尿布。足够孩子用到周岁了。此外,包里还有一小袋子的小米。大概能用一个星期,不够的东西,等陈林则过来的时候,会带来的。

两个人先是到了县里,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省城,连中午饭都没吃,先是到了陈磊家,于桂荣有儿子家的钥匙,进了屋,果然看到屋里还是像过去那样,又脏又乱,顺儿先去厨房,得烧水把鸡杀了。于桂荣一个人拎着孩子的衣物医院去。于桂荣来过几次了,知道怎么去医院了,这个倒是不用担心。

到了厨房的顺儿有些无奈,虽然自己在家里很少刷碗,平时都是杜海明在干,杜海明不在家,这活儿就交给了平平,大家都知道顺儿不爱刷碗。不过这才来弟弟家,就不得不干了,厨房的碗筷都脏的不行了,有一只碗甚至沾到了灶台上,顺儿用了很大的劲儿才把碗拔起来。锅里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都快长毛了。顺儿只能把锅里的东西弄出来,倒进垃圾桶,刷干净大锅,就开始烧水,这边顺儿开始洗碗,收拾厨房。等水烧开了,杀鸡,退毛。然后把鸡放到锅里,用大火烧开,然后用小火炖着。

等锅里的香味出来了,顺儿累的都有些直不起腰了。然后就是收拾屋里的东西了。找来洗衣服的大盆,先将颜色浅的衣服泡手,放了洗衣粉,然后开始拿着抹布开始擦屋里的家具。擦完了,就拖地。然后再拿着搓衣板,开始洗衣粉。顺儿心里抱怨,自己的奶奶和亲妈没让顺儿给她们洗过内裤,可是现在竟然要给弟妹洗内裤了。没多久,就听见有人打开了大门。顺儿抬头一看,是沈明明的妈妈王娟和爸爸沈大明。

“叔叔婶子到啦?先进屋歇歇。”

沈大明和王娟不敢在顺儿面前拿大,王娟把东西递给丈夫,让他拿到厨房,笑着说道,“我们比你们晚了一步,做了第二趟车。你妈呢?”

“到医院去了。我在家熬鸡汤呢!等会儿也过去。”

王娟看到顺儿在洗衣服,还是这么大一堆,脸色有些讪讪的,自己闺女不爱干家务,她是知道的。但是现在看人家大姑姐都给洗衣服了,脸上也实在没光彩。换了话题,“我带来小米和鸡蛋了,也不知道有多少破的。”

“破的就先吃,产妇吃不完,咱们先吃,鸡蛋有的是。”

“也是,那我先跟你大叔去医院吧!”

“行,你们先去,等鸡汤好了我就过去。晚上饭我也会带过去的。你们就在那边等着吧!”顺儿说道,

“那行,我们先去。”王娟叫来丈夫,让他别忙活了,他们先去医院。

顺儿把衣服都晾好了,就去厨房,继续给锅灶里加了一点柴火,然后看沈家带来的鸡蛋,找了两个大盆子,将里面的鸡蛋挑出来。打破的鸡蛋就有二十多个,而沈家也不过是带来了八十个鸡蛋,这损耗率够高的。

找来家里的面粉,看看这些面,也就剩下十来斤,大米也就十斤,玉米面和包米倒是有很多,显然这两个人只爱吃细粮。顺儿和了三碗面,眼看家里没有什么菜,就把灶膛那边收拾干净,出门买菜去了。

杜磊家里也有一抬自行车,此时正好在家,那是新买的。当时顺儿留下的自行车票就剩下这么一张,也给于桂荣了,她给儿子买了这台自行车。有车就好,顺儿去了菜市场,先买了一捆韭菜,又买了些豆角、黄瓜,还买了一斤肉。之后又去买粮食,五十斤面粉,五十斤大米,都放到自行车上,推着回去了。

到了家,开始用煤油炉炒好了鸡蛋,和馅儿,包了一对的韭菜盒子,把鸡汤盛出来,然后开始煎韭菜盒子,人多,这么一盆,估计刚刚够吃。这边顺儿做好了饭,沈大明就来了,

“叔叔来的正好,我做好了饭,咱们把东西端过去吧!”

沈大明笑着说,“你婶子就是让我来帮你拿的。”

鸡汤和整只的鸡用放到蒸锅里,让沈大明拿着,自己端着一个大盆,用布帘子盖上,又拿了些碗筷,出门了。

☆、第125章 无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小辣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