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小辣椒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岳小妞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3 KB   上传时间:2015-10-19 01:40:16

沈明明这次生产还是很危险的,听说是胎盘早剥,做了剖腹产,孩子生下来四斤半,这太小了。生下来一天了,孩子的奶水还有下来,顺儿只能出去买奶粉和奶瓶。陈磊现在请假陪着老婆孩子。于桂荣和王娟也在这里照顾产妇和孩子。

头一天顺儿给大家送饭的时候,就觉得病房里的气氛似乎不太愉快。看沈明明开口指示自己的亲妈,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还一个劲儿的叫疼。于桂荣有心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话。陈磊似乎也不是很高兴,拉长着脸,虽然也没说什么,但是顺儿看的出来,他对于生了闺女还是很失望的。

第二天,陈林则就来了,带来了小米,每天早上,产妇吃的就是小米粥和煮鸡蛋。沈明明在怀孕期间,早就养叼了嘴巴,对于这单一又没有滋味的饭,难以下咽。大家都劝她,她也不听。三天都过去了,她还是一点奶水都没有,孩子现在每天都在喝奶粉。于桂荣偷着跟闺女咕哝,“要她有啥用,生不出儿子,还这么娇气,这也就罢了,连奶水都没有,还能干啥?三四个人侍候她一个,比太后还尊贵。”

“妈,这个时候,你可别犯傻,儿媳妇月子里闹起来,无论对错,你都先输了。别人也会说你刻薄,没侍候儿媳妇的月子。如果真的落下什么毛病来了,头一个就懒你。”

于桂荣气哼哼的不说话。等大家吃过了饭,顺儿看陈磊出去抽烟了,就跟了出去,看到顺儿过来了,陈磊叫了一声“大姐!”

“你好像很不高兴。”

陈磊不说话,狠狠的吸了一口烟,顺儿接着说道,“是因为弟媳妇生了女儿吗?”见陈磊还是不回答,这就是说,被顺儿说对了,顺儿接着说道,“我给大侄女起了大卦,也看了面相。你这个女儿将来会很有出息的。很聪明,长的也漂亮,还能找个非常不错的婆家,大富大贵的命,你和弟媳妇将来还得指望她。一个好闺女,比十个熊儿子都要强,这样的买卖合适。再说,现在也时兴传宗接代什么的了。”

“家谱呢?就在我这里断了?将来死了,连个摔盆儿的都没有?”陈磊反驳道,

“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但是你命里只能有一个女儿了。你得接受现实。再说了,这孩子聪明,长的好,运气好,还能旺父母,你该知足了。”

“我不信这些。”陈磊自从当了大学生,也开始摆架子了,

顺儿笑了,“不容你不信,我说的话,从来没有错过,不信你可以问爸妈。我是断掌,为了改变命运,我废了多少心思。现在有四个孩子,我都担心一个也留不住,你运气这么好,咋不知道珍惜呢?就算是你离婚了,也不能要第二个孩子。而且,你的前途也算是完了。”

顺儿说离婚的问题,陈磊一点诧异都没有,这就是说,陈磊心里真的想过这么做。顺儿看陈磊开始寻思了,就伸出手,陈磊不解,

“干什么?”

“卦钱。你知道我每次算卦都要收钱的。”

陈磊小声咕哝道,“我又没让你算。”不过还是从兜里掏出五毛钱给了顺儿。

这次顺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她算卦这么多年,还没收过这么少的卦钱呢!这个臭小子。

过了两天,陈磊似乎是想明白了,对沈明明也开始嘘寒问暖了,对闺女也觉得的怎么看怎么顺眼了。看到他这样,顺儿也放心不少。来了这几天,顺儿又去百货大楼胡同了,老朋友们都还在,顺儿还像以前一样,给大家算卦看向,又是三天的时间,时间一过,他们就找不到顺儿了。顺儿这一次挣了不少钱。还有一大摞的各种票子。

顺儿一共待了十天,给弟弟家填了不少东西,送饭用的保温桶,孩子的奶瓶奶粉,产妇用的红糖,每天不是骨头汤,就是鸡汤,鱼汤。家里的人照顾产妇也很累,顺儿尽量给大家的饭菜做的丰盛点。这样,顺儿待了十天,给他们花的就有一百多块钱了,还给了陈磊一百块钱的红包。

待了十天也算够意思了,自己家里还有一摊事儿呢!而且孩子们也需要她。顺儿给于桂荣留下一些粮票、肉票和工业卷,之后,就买了给孩子们的礼物回家了。

到家的第二天,顺儿就接到了杜海明的信,信封里还有一封老舅的信。杜海明的信里些到,深圳这边,他的事情快结束了。之后要到缅甸那边去,他联系到过内的玉器加工厂,现在要确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他不亲自坐镇,可不能让底下的人做手脚,他手里两个矿场都是老坑,产量虽然不高,但是贵在品质上乘。杜海明也不要那些品质差的,只要最好的,然后把原石运到过内。这次走的是正常渠道,让顺儿不必担心。

杜海明下一步要到新疆那边去找和田玉,从缅甸那边抽调了两个人手,又找了几个非常可信的战友,带着资金到那边收购去了。所以杜海明要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她叮嘱顺儿不要担心他,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和孩子。至于大姨和老妈做生意的事情,杜海明说从省城和县城进货,可能性不大,他让人开了一辆车,带回来一车的货物,本钱是一万块,这一车的东西足够他们卖一阵儿了,如果卖断货了,南方那边的朋友会送过来的。还有就是,城里一直都缺肉,鸡肉猪肉都很走俏,如果家里养猪养鸡也是可以的。

于德成的信中让顺儿替他跟大姨和老妈道歉,说是最近不会回来,他那边很忙。只有冯敏,于德成说就不用管她了,等孩子大一点,就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找别人帮着照顾,他每个月会给生活费。顺儿明白,老舅这是将冯敏打入冷宫了。也是彻底的失望了。这么一个主意大的女人,又不择手段的女人,恐怕于德成也是既后悔,又害怕啊!

估计冯敏那里也接到了信,不知道冯敏会怎么想。反正很长一段时间,冯敏都没有新的动作,也回娘家了,反倒是经常打发于镜到大姨和老妈家去,于镜有的时候也来顺儿这里。虽然冯敏不好,但是于镜跟姑姑还有顺儿还是很亲的。顺儿觉得,最值得庆幸的就是冯敏没把孩子教坏,让他们仇恨她和大姨她们。不然顺儿可是要担心了。

顺儿觉得,出去赶集更快一点。想到这里,顺儿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了。跟家里交代一声,又去了省城,这一次没用先到医院,而是先去了百货大楼胡同,问他们有没有办法帮自己买一台客货车。有人答应了,第二天,就给了答复,有人单位要买车,可以帮着买一台客货车,不过要一百块钱的好处费。顺儿立马就给了。

半个月后,沈明明出院了,南边的货也到了,是杜海明的一个手下送来的,开着打卡车送来的。所有的货物都送到了大姨家。他们家的地方大,西屋空着也能放货。没多久,顺儿就去接车了。把上次算卦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了,买了一台新的客户车,车身是蓝色的,载客两人,载重量两吨。

于桂荣侍候完了儿媳妇的月子就回来了,等顺儿离开了,她在儿子儿媳妇身边,日子过的更艰难了,回来就哭了。沈明明的母亲留在城里照顾女儿和孩子。顺儿没有问老妈受了什么委屈,但是可以想象。出钱供着,出力照顾着,最后还捞不到好。谁能不委屈呢?

杜海明给顺儿带回来的货物有布料,有从香港那边进口的衣服。这些衣服料子好,样式新,肯定有销路。至于布料,则是一年四季的都有,尤其是夏天用的布料,有三十多种。现在卖这个正好。

顺儿上辈子就会开车,但是客货车却没开过,把车弄回来之后,自己练了几天,差不多了,就开始带着老妈和大姨每天出去赶集。家里就交给了小舅妈,也就是余理的媳妇张真真。刘大嫂现在也经常过来帮着看孩子。

大姨于桂珍卖衣服,老妈卖布。顺儿两边忙活。集市一般到中午十二点就散了,也能少耽误家里的事。赶集可不是清松的活儿,每天扛着那么大捆的布料,搬到车上,又搬回去,忙活半天,也是够辛苦了。顺儿每天睡的都很香,因为白天太累了。

现在顺儿一般都是用下午和傍晚的时间教两个孩子读书写字。杜兰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对绣花更是不感兴趣,画画也没什么灵气,顺儿觉得这都是遗传自杜海明,如果像自己的话,怎么会没有天赋呢?和村里说好了,秋天的时候,就在村里的小学开一个幼儿班,老师也找了两个,都是初中毕业的,别的不说,两个老师的脾气好,这就足够了。顺儿深怕孩子们被虐待了,移了性情。

杜睿和杜兰很聪明,现在已经回做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字也认了不少。顺儿如果没空,或者太累了,平平就负责教他们,现在不过四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了。虽然辛苦,但是继续混三年也未必就好了,因为三年的时间学的肯定都是一样的,早晚都得上学的。他们这一批孩子命苦,竞争太激烈了。

这天早上,开车出去赶集的路上,于桂珍跟顺儿说,冯敏到他们家去道歉了,不过被于桂珍给顶回去了。于桂荣说,冯敏也到她那里去了,不知道要干什么。这个女人真的有点疯狂了。珍珠觉得老舅在给冯敏的信里一定说了什么,否则的话,冯敏怎么会降下身段,主动来找两个大姑姐呢?道歉不成,她能甘心吗?

☆、第126章 无题

在前些年,开拖拉机的女司机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劳动模范,女强人的代表,不过那个时候拖拉机少,他们村里根本没有给女儿机会。但是现在,不同了,村里的女汉子杜顺儿开上了客货车,那可算是大车了,比拖拉机还要复杂拉风的机器。这车还是他们自己家的。每天早上,杜顺儿都带着亲妈和大姨去赶集,扛着几十斤重的布匹搬上搬下,天气热了,太阳更裂了。皮肤都会被晒红,然后起皮。顺儿抹上了防晒霜,带着大草帽,还围了一个白沙巾。开始于桂珍和于桂荣还笑话顺儿太娇气,小题大做,但是他们后来也带上了纱帽。

随着大姨和老妈的皮肤变得越来越黑,她们脸色的喜气也越来越多,谁能想到,在村里很有威信的于家姐妹,此时正领着四个孙子,坐在大炕上,嘻嘻哈哈的数钱呢?顺儿觉得她们这样做,会把孩子教坏的。可是四个孩子都很喜欢干这事儿,可能是姥姥和大姥姥愉快的情绪影响了他们。

杜睿和杜兰正好会数数了,不过这两个家伙只会数到一百,数到了一百,就放到一边,然后再数其他的。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十块和五块还有一块钱的概念,他们只是把一样的放在一起数。小土豆和莲花就负责捣乱了。

陈德水两口子也坐在炕上看着。反而是顺儿,带着平平开始做饭。中午吃过了饭,顺儿会去绣花,绣累了就看书,然后,等孩子们睡醒了午觉,教他们读书写字,杜睿的音乐细胞是很好的,可惜顺儿没有办法教他什么,这个还是等着他大一些,有机会才行,至于自己的闺女,顺儿非常的肯定,这丫头跟她爹是一样的,运动神经发达,就怕将来长的高人一等,至于学习什么本事,顺儿觉得还是先练习毛笔字,稳稳性子,将来有机会送去学体育。小土豆太油滑,不过非常聪明,比哥哥姐姐都聪明,顺儿觉得他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至于莲花,就更是一个难得的孩子了,聪明,孝顺,懂事,跟小土豆的智力差不多。学东西都很快。两个人是一波学习的,似乎是因为这样,才没有让小土豆过于骄傲。因为莲花也是一个天才孩子。

其实有的时候,在生活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也许在某一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缺点,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可能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优秀。现在莲花的腿还是有些和别的孩子不同的,他自己也很敏感的知道这一点,顺儿尽量的让他跟自己的孩子玩儿,这样才能少受点伤害。杜睿和杜兰这两个家伙可是一点都不知道谦让是何物的,两个弟弟的东西也要强,不过在外人面前,这三个孩子都非常的维护莲花,也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好事。

每天中午赶集回来,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大姨也会留下来吃饭,因为她没有跟着大姨夫到任上去。陈德水夫妇终于得偿所愿,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还有重孙一起吃饭生活了。于桂荣现在每天都喜气洋洋的,虽然开始村里有人说些酸话,但是现在有些缓过劲而来了。轿货车可以放很多的东西,顺儿他们卖布和衣服,除了货架子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车厢里还有一大块地方,现在有人想要去赶集的时候,会到顺儿家来说一声,让顺儿赶集的时候带着他们。也有人跟于桂珍和于桂荣说,都没什么问题。

渐渐的,村里人的心思也火了,虽然不知道于家姐妹挣了多少钱,但是看她们的劲头,看他们的脸色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杜海明说这批货价值一万块钱,于家姐妹两个非常有信心,等到秋天的时候,就能把一万块还上了。不过随着天气变领,他们也要换着卖别的货了。杜海明弄回来的货物中,有厚实的布料,毛料都有的。但是没有秋天的衣服,这样于桂珍生意就有些萧条了。又过了一个星期,新货又到了,不但有呢子衣服,还有牛仔服。围巾和毛线手套等等。这么两大包的货,是两个儿坐火车带过来的,托运费不贵,人员的路费也不多。但是带回来的衣服可是解了燃眉之急。

等到了秋天,幼儿园开班了,顺儿把杜睿和杜兰都送去了。本来也想把另外两个也送去的,但是考虑到莲花的情况,还是让他跟小土豆再起吧!他们不到三岁,刚刚能够够生活自理,不太适合送他们去幼儿园。村里其他四五岁的孩子就更不能去了,都在村里野惯了,哪里愿意去做板凳呢?所以,杜睿和杜兰跟打他们至少两岁的孩子去上学了,现在的小学,八岁才收人呢!也就是说,他们要在那里混四年,顺儿想好了,明年就让两个孩子上小学去。

顺儿给两个孩子用花布做了新书包,本来可以买的,但是顺儿不希望让儿女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都是每个人一个花书包,杜睿坚决不要书包,顺儿找了个绿色的军挎给他,这才安抚了他。在供销社买了两个文具盒,每个人两只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小铅笔刀。还有每个人两个本子,一个田字格,一个笔记本,

然后,当天晚上,小土豆在地上撒泼打滚儿,莲花在炕上哭的肝肠寸断,真儿科真让顺儿气坏了。把小土豆提溜起来,就要揍,还没等动手,陈德水就蹭的一下子下地了,鞋都没穿,说道,“要打他,你就先打我吧!”

秋氏也过来,拉着老头子,让他到一边去,然后爬在地上,围着小土豆哄劝。连顺儿都有点看不过去了,

秋氏说,“大宝孙,快起来,有啥打不了的,明天太奶就去给你找个老师,咱们在家开幼儿园,想啥时候上课,就啥时候上课,不想上课,咱们就放假。”

陈林则在一边咕哝道,“我当年咋没这待遇呢!”

顺儿回头问老爸,“你不上学,我奶当年咋说的。”

“直接送到山里喂狼。”

“还好,我说不上学,奶奶是说等等再说。”

陈林则一脸愤恨的瞪着顺儿,顺儿只能呵呵的乐了,她这里也不平衡好不好?

最好陈德水拍板,小土豆,大名杜欣的小朋友,可以和杜天赐小朋友一起去上学,陈儿同志哟啊准备一样的东西送他们上学。

顺儿无奈,只能去准备东西,缝书包,还要去村里和小学那边说情。不然这么小的孩子,人家当然不乐意收了,而且会多很多的麻烦。好在顺儿在村里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这件事情也就成了。

定好了,每天平平带着四个小朋友一起去上学,中午一起回来,下午也要去上学,顺儿还告诉他们,如果谁提出不想去了,就在家带着,没有人陪着他玩儿。

本来顺儿以为小土豆和莲花会掉队的,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竟然都念的好好的。只是这天中午,四个孩子回来都有些不高兴。珍珠问了,杜兰这个话唠很快就说清楚了情况。说是他们幼儿园的刘老师不喜欢莲花,总给莲花脸子看,而且,今天还让别的孩子打了两个两个嘴巴子。杜家的孩子哪里能看着,就跟对方打了起来。这下子就打起来群架,村里的孩子本来就比他们大,而且又又老师撑腰,杜家的孩子都没占到便宜。

当然于家的姐妹在场,陈德水夫妇也在场,都挺到了杜兰的叙述,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允许发生的。顺儿直接冲出去,只是跟孩子们说道,“下午妈妈跟你们一起去上学,老师做的不对,学生做的也不对,妈妈要为他们改正这个错误。而且你们记住,做错的事,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你们做错了事,也是这样。记住了吗?”

“记住了。”四个小萝卜头还是很会看脸色的,知道妈妈非常生气。于家姐妹也不说话了,他们很了解顺儿的脾气,顺儿发火了,那是谁都拦不住了,除了杜海明,但是现在杜海明不在家,那该怎么办?指望陈德水两口子,那是不可能的,在陈德水和秋氏的心目当中,顺儿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

吃晚了饭,于桂珍跟着顺儿进了厨房,顺儿得帮着做猪食,

“顺儿,要不咱们找学校的领导说说吧!”

“幼儿班是村里主张建的,学校说不上话。村里能说的上话,我这个妇女主任,还是有个权利管这件事情的。还有就是,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我得保护我的孩子,并且,让欺负我孩子的人,受到惩罚。”

于桂珍不说话了,心里想着如果杜海明还在家的话就好了。

吃完了午饭,四个孩子睡了一会儿,一直到了下午两点,才是他们上课的时间,顺儿带着四个孩子浩浩荡荡的去了学校。没有想到,来学校的不只是顺儿一个家族,还有好多人都跟着来了。顺儿不管他们,带着孩子走进教室。

“家长等在外头,不能进教室。”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穿着白色衬衫的女人伸出手往外推顺儿,

顺儿过去就是一脚,一下子踹到对方的肚子上,那个女人疼的趴在地上起不来,另外一个穿着白色印花衬衫的女人走过来,一脸的怒气,长的倒是水灵,只是在顺儿看来,真是万分可恶,甚至恨不得直接撕了她。

“杜顺儿,你当你是谁啊?到学校来撒野,这是你撒野的地方吗?”

☆、第127章 无题

顺儿紧紧的盯着她,一步一步的向她逼近,说道,“什么地方?教书育人的地方,我送我的孩子来这里,就是要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如果当老师的,把我的孩子教坏了,甚至受到心灵上的伤害,那我这个当家长的能容的下吗?”

“你也太肆无忌惮了,别人怕你陈顺儿,我可不怕你。”花衬衫女人有些害怕,但还是装出一副不畏强权的样子,

“听你的口气,是认识我的,怎么?难得我的孩子受了欺负排斥,都是因为我这个当妈的把老师得罪了?我提出让村里开一个幼儿班,你才有老师这个光荣的身份,现在这就是白眼狼的现实版啊!你欺负那么弱小的孩子,算是本事吗?看来你对我是很了解的,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呢!说吧!”顺儿看着她。

“刘海霞。”

“哦……就是我家孩子嘴里的刘老师啊!门外的大伙儿不知道吧?这当老师的不好动手打孩子,就鼓动别的孩子动手。咱们村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卑鄙的人啊?我杜顺儿有两个仇人,一个是搞破鞋的女人,一个是抛弃妻子的负心汉,不知道你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啊?怎么替他们抱不平啊?莫非……”

“哈哈……”门外看热闹的人笑了起来,还有跟着起哄的,也都开始怀疑这个刘海霞的动机了。

这个女人也急了,红着脸说道,“你别太猖狂了。”

“我猖狂?大家给评评理,我家的莲花那么小,她就这么恶毒,让别的孩子动手打她,还怪我这个当家长嚣张吗?”

“就是,谁家的闺女啊!这样的女人可不能要。”有人议论道,身边还有不少人符合,村里都很敬重读书人,尤其是当老师的人,那是很有地位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于桂荣当年怎么会苦哈哈的当了那么多年的民办老师呢?

听了这话,屋里的两个女人更是羞愤异常,顺儿走向穿着花衬衫的女人,一挥手,啪的一巴掌,顺儿可是用了很大的力气啊!对方的脸当时就红了,身体也歪像一边。啪!又是一巴掌。另外一个女人过来想要开顺儿的手,顺儿也是两巴掌扇过去。两个人一看不能善了,竟然跟顺儿打起来了,顺儿可是个中高手,两个女人不在话下,前排的孩子都吓的躲到后边去了,顺儿瞅准了机会,就拎起了一个长条凳。

这个时候,门外开热闹的人可不敢再干看着了,都上去拉架。顺儿冲着那些有些吓到的小朋友们说道,“今天晚上之前,动手打我儿子的人都要给他道歉,否则的话,明天倒霉的就是你们的父母。我说道做到。”

等顺儿离开了,看热闹的人赶紧叫过自己的孩子,问他们是不是参与了。而参与的人也赶紧到杜睿他们面前道歉。也有两个脾气倔的,竟然死活不干。晚上回去的时候看,杜兰就告状了。顺儿说了一句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不让孩子们掺和了。不过顺儿还是对四个孩子说道,

“打击你的敌人,有的时候可以直接来硬的,有的时候,就不能,要学会变通。还有就是,能忍的时候就忍,但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忍的。”四个孩子似懂非懂,

“啪!”后脑勺又挨了一记,顺儿已经很久没被拍了,秋氏对几个孩子说道,

“别听你妈的,以后不许打架。”

之后,不道歉两家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大家都拭目以待了,没过多久,这家有亲戚想要搭着顺儿家的车赶集,被拒绝了。今年秋天过后,酒厂的工作安排都没有这两个人。而且两家人也渐渐的发现了,村里的人在疏远他们了,因为顺儿和陈家,于家的态度非常明显,谁家跟着两家有关系,谁就靠边站。看不出是顺儿出手,但是谁都知道是因为顺儿的关系。没办法,两家人带着孩子到顺儿家道歉。顺儿一家很热情的招待了,说是,既然误会已经解开了,这件事情就算了。不过,酒厂的好工作已经有人顶替了,他们后来被安排到了蔬菜大棚那边,收入自然是少了很多。只是,这两家人虽然心里恨着顺儿,但是更是怕顺儿。

最近于桂荣又去了一趟城里去看孙女,不过回来的时候非常的不高兴,念叨着陈磊两口子太不会过日子,又跟她要钱了,而陈磊的丈母娘还在他们家住着。于桂荣这一次是气的狠了,没再给钱。

现在赶集挣的钱越来越多了,她也越来越上瘾了,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数钱,赶集更是辛苦活儿,钱挣来的不容易,花出去就更谨慎了。第一批货的一万块钱已经还上了,而第二批货又是五千,第三批冬装马上就到了。一直到过年前一个多月,所有出去读书的人都放假回来了。她们姐妹两个才算是把钱都还清了

。现在每天卖的货,挣的钱都是纯利润了。大梅、卢平和常金库回来就帮着家里卖货。好在这三个人没有那么好面子。既然人多了,顺儿觉得不能干闲着这些劳动力。干脆再开一摊生意好了。

顺儿拿出所有的粮票都去买了面,家里也存了许多的面,有把家里的一个大油桶改成炉子,上面放了一口大锅,带上桌子,面板和苫布、架子,支起棚子炸麻花卖。这个生意就交给了大梅两口子。常金贵是儿子,自然帮着自己的老妈,将来他有养老送终的重任,所以无论于桂珍挣了多少钱,都是他的,他自然帮忙没怨言了,非常积极热情。

没多久,又来了一批羽绒服。男女老少的都有,颜色漂亮,款式新颖,非常受欢迎。自己老妈这里不用说了,大部分人过年还是自己买布料做衣服的。为了给老妈招揽生意,顺儿自己做了一件粉紫色的厚料立领外套,胸口的位置绣了一朵非常漂亮的牡丹花。果然,又引起了一波新的绣花浪潮,顺儿会绣花,家里还有缝纫机,干脆接起了缝纫活儿,这边于桂荣和丈夫卖布,旁边就有顺儿给量好尺寸裁剪了。绣花费时间,但是家里平平和秋氏都能帮忙。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顺儿甚至把四个孩子都交给陈的水了。

这天,张真真带着余理来了,说是余理和老家那边的人联系过了,能弄到一批人参,想要拿到南方去卖。顺儿觉得这是好事,不过一再的交代余理要小心,这件事情千万不能声张。

没几天,杜海明来信,说是新疆那边已经送去了一百多人了,有三分之一是过去派到缅甸的人,现在新疆那边刚刚支开架子,所以借调过去了。后来又招收的人,都是一个给一个担保的,并且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来当他的伙计。当然,还从香港雇佣了三十多个人,一部分分到新疆和上海,还有一部分在缅甸。他现在就在南方,这才打算回来拿东西。只得是顺儿藏在地窖的东西,黄金的成色也不好,都要弄出去,然后在瑞士银行看一个保险柜存放。家里的贵重首饰也不能留了,让顺儿挑几样特别稀罕的,黄金首饰可以留下一些。剩下的那些宝石、钻石都要藏起来。那些古董字画和瓷器等等,都要运到南方去。

这样做的话,今年杜海明又不能在家过年了。不过能在家里待上半个多月就不错了。顺儿觉得杜海明偶尔不在家也挺好,有距离确实非常美。思念可以说是酸苦的,有时候,你也会感觉到难得的自由和放松。

这一次,杜海明和手下方晨开着一台东风大卡车回来的,官方的公文是给北方某个工厂送配件。回南方也是这个借口。

不过当方晨,也就是大块头,看到顺儿的时候,可真是乐坏了,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竟然成了自己老大的媳妇,她得叫大嫂了。顺儿哪里能看不出他眼里的戏谑,大嫂的架子摆的足足的。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这才杜海明非常聪明的带回来几个大箱子的对联和福字,还有年画等等。羽绒服也不少,都是款式很新的,除了羽绒大衣,还有羽绒棉袄,纯棉内衣,厚毛衣,毛料布匹,烟酒糖茶。足足一大车。

衣服什么的还是给了大姨,布料自己卖,让老妈去卖对联。陈德水夫妇也出动了,去卖烟酒糖茶,现在学校都是吃两顿饭了,孩子们带着午饭去学校,下午两点半放学,完全可以让陈德水夫妇抽身出来了

顺儿家里有两台车,这么多人,怎么都忙活的过来了。之后,杜海明又带着顺儿他们去了县里几次。县城的消费能力果然高很多。没多久,货就卖空了。

而杜海明也要离开了。两口子偷着把放在密室里的东西都搬到车上,放到准备好的箱子里,外头还钉上木框。瓷器更是包裹的严实。余理这才也跟着杜海明走了。几个孩子很舍不得杜海明。爸爸回来总是给他们买吃的喝的穿的玩儿的。舍不得也正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小辣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