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再不离婚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晴华露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17-05-10 21:05:50

  等到卖了一个月了,附近都知道唐山家里卖油条了,张兰芝一家子的生意更好做了,这会就稳定在50斤面,好的时候80斤油条都能卖完,一般都会剩下四五斤。

  楚春子跟着倒是吃了不少油条,刚开始张兰芝试着炸的时候就送给楚春子吃,楚春子高兴的不得了。说到这里还有件事呢,张兰芝刚开始炸的第二天不是赶集去了,唐家村几个婆娘想占便宜没占着,气的不行,会来就到楚春子跟前使坏。

  “喜子婶,山子家里炸油条卖,没给你点吃吃?哎呦,山子媳妇在集市那卖,可好卖了,能挣不少钱吧,喜子婶以后可等着跟着沾光吧!”

  说着话的是不知道张兰芝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楚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没给,我都吃烦了,油腻腻的吃个一次两次的是个东西,天天吃我可受不了。咱说了,挣不挣钱的也是他们家里的事,我这么些儿女,早就享上儿女的福了!”

  楚春子还真不贪儿女的东西,以前唐桂芬要给她不许,那是不想让唐山一家沾唐桂芬的便宜,觉得唐山穷,唐桂芬给东西也得不着好。但是唐山和张兰芝自己挣的钱,楚春子还真是一点都不惦记。

  当时楚春子说吃烦了,那是说着膈应人的,楚春子一辈子饭上最紧要,不管遇上什么事,就是天塌下来了,我也得吃饭,吃的还多,张兰芝给那些油条,楚春子吃了还想呢,还真就没吃够,但是等到张兰芝卖了一个月油条了,楚春子可是吃的够够的了。

  油条在这会也是好东西,每天卖剩下的四五斤,张兰芝就唐湖家一斤,南婶家给一斤,香子绣子家时不时的给点,都能算是打人情的好东西了。

  等到一个月下来,张兰芝和唐山算了算,扣出成本,收的那些麦子也都不算,挣了有200块钱了,算上那些麦子还不止这些,张兰芝和唐山数着这些钱面面相觑,两个人眼对眼的看了好一会,才像两个大傻子似的哈哈大笑个不停。

第五十三章

  一个月挣两百块钱顺带下个月的本钱也不用算了,因为小麦已经都换回来了,这种简直是天上掉钱的感觉真的是爽歪歪,张兰芝觉得自己很应该土豪一把,正好现在六月份了,天快热了,家里一人一身新衣服怎么样?

  张兰芝自己还好说,但是现在的张兰芝急于想给孩子一切好的东西补偿的心理,张兰芝真的是觉得做多少件衣服买多少鞋子都是不够的,这个操【蛋】的时代,衣服和鞋子简直就是天价。

  这会正兴的确良布子,供销社里什么颜色的都有,黑色的给唐山,藏青的给楚春子,当然了,有楚春子的张兰芝怎么可能忘记自己妈呢,当然藏青的也有一块是张母的,广子的是白色的,这臭小子这会就已经开始爱美了,淡粉色带花的给玉子,最后深蓝的给自己。

  的确良的布子很薄,只能缝了小褂夏天穿,春秋冬基本上都不能穿,而且还不便宜,8毛钱一尺,广子和玉子也长大了,做衣服也费布子了,算算张兰芝下剪子再怎么省,也得四尺半一个人,六个人就是九米布子了,一下子就是21块6,张兰芝也没觉得特别心疼,还能挣不是。

  布子买回家,白天炸油条,晚上张兰芝带着夜给一大家子缝衣服,楚春子和张母的尺码张兰芝都有,就先给两个老太太缝,两个老太太的做完了又给两个小的做,最后才轮到中间这两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直到要割麦子了,才将将做完。

  说起来割麦子正是油条好卖的时候,上山干活都累,婆娘们懒得做饭是一重原因,给家里干活的吃点好的也是一重原因,当然后者的比重更大一些,张兰芝想来想去也舍不得停了生意,关键是唐山到山上还真干不了什么活,他那瘸腿不能弯腰不能蹲的,怎么割麦子?

  在家里还能烧着火炸个油条,这么一想,两个人就愉快的决定了,张兰芝不出去转圈了,自己上山割麦子,唐山在家里做生意顺带做饭。而且也就一亩三分地的麦子,张兰芝还真没放在眼里。

  玉子和广子都有麦假,这会也已经放假在家里,广子十一岁了,长得人高马大的,也能顶个小劳力用了,张兰芝娘仨早上拿着镰刀上山,唐山在家里炸油条。

  “哎呦,有你们两个帮忙,咱三个人今天一天就割完啦!”早上五点来钟娘仨就往山上走,张兰芝笑着鼓励两个小的,好在两个小的这会都不懒,玉子从头到尾的一直都不懒,广子也是后来因为爹娘离婚了以后受到各方面的刺激,才自我堕落的破罐子破摔了。

  到地里张兰芝开始割麦子,看两个小的一本一正经的拿着镰刀,张兰芝还很有些不放心,虽说两个人会使镰刀,但还是担心小孩子毛手毛脚的割刀,自己往前割着还不断地叮嘱,“你们两个不着急,慢点割,不许割破手啊!”

  “放心吧,妈,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的!”

  玉子这话说的张兰芝直笑,还不是小孩子,八岁在10年后还是窝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不是小孩子那是多大的孩子?

  说道张兰芝家里这三亩地,还真是不多,别的家里地就多了,村子里地那么多,怎么可能都在那里费着?一家子十来亩地是常态,张兰芝一家就这些地是因为家里就张兰芝一个能干活的,唐山腿瘸着怎么干呢,是能翻地还是能起垄,还是能收庄稼?这三亩地也是村子里照顾,才一家子就分了三亩,足够一家子吃的,还没有特别大的负担。

  中午广子回家拿过来的饭,张兰芝在山里吃了一口,喘了口气接着干,玉子和广子上午还有点迷迷瞪瞪的,下午就有精神了,两个人差不多能顶上张兰芝自己了,三个人等到天擦黑的时候,已经把麦子捆好挑到场上去了。

  这会也已经有麦子脱粒的机器了,不过是大队买的,当然也是要花钱的,张兰芝家里的麦子少,割的也快,可以说一步先行步步先行,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打麦子,等到中午就已经在场上晒麦子了。

  玉子和广子就开始了看麦子的生活,倒不是怕被人偷,当然了,要是不看好了还真有可能被偷,村子里手不老实的还是有几个的。最主要的是看着麻雀之类的鸟类,不要让这些小东西落下来。

  张兰芝还要时不时的到场上拿着木锨翻麦子,老天爷这几天很给面子,每天都是艳阳天,收麦子的高兴,晒麦子的也高兴,晒了五天,别人家的将将把地里的麦子都收回来了,张兰芝已经领着两个孩子装袋子往家里收了。

  因为在泥地里晒上面的麦子装好了,地下剩了挺厚的一层麦子泥土混合物,一点一点的先用筛子把泥晒下去,再把大一点的石块减出去,剩下的基本就是家里孩子们的活计了,一点一点的把小石头粒子都捡干净。

  这种需要耐心又很容易消耗耐心的活,大人不愿意干,小孩子也不愿意干不是,不过今年大人们有了新的诱惑孩子么捡石头的法子,那就是“你们赶紧捡,这些底子捡干净了,都给你们拿去换油条吃!”

  场上热热闹闹的打麦子,就是给麦子脱粒,但是统共就一台机器,大队收的钱也不多,用机器快又省事,村子里就都在等着,还真没有去费那事自己脱粒的,这就造成了场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人挤人,家家户户守着自家的麦垛,来来回回的跑到机器那里询问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家。

  这期间两家因为早晚的问题掀起骂战的还不只一例两例的,因此两家婆娘们彼此膈应不说话的也不是一家两家的,大队的机器从早起四点来钟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七八点也不停歇,场上早就拉了线,按上个灯泡,晚上一直亮到九点,大晚上的人声鼎沸,蛾子飞虫这些喜光的虫子也过来凑热闹,嗡嗡的飞个不停,时不时地电灯泡也被撞得摇摇晃晃。

  当然这样的热闹和张兰芝一家是没什么关系的,家里小麦早已入库了好嘛。下来收公粮的就跟长了千里眼似的,村子里基本上家家麦子都晒个差不多了,收公粮的开着拖拉机下来收公粮了。

  公粮按地亩收,也论地肥不肥,地好的就相对多收点,地不好的就相对少收一点,不过一般来说一亩地基本上就是收100斤左右的麦子。这会没有各种各样的化肥,种子下的也少,一亩地才下十多斤种子,也就可以想象收成了,一亩地也就收个五百斤左右。有地肥的,家里劳力足也勤快的,侍候得好,到这会就能多打些。地力差的,或者家里懒得不愿意动弹的,产的就少。

  张兰芝家一亩三分地能打有700斤麦子,交了130斤麦子,到这里就暂时完事了。家里剩下五百来斤麦子,四个人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上辈子张兰芝一家的日子一直不好过了,这就像是一个死循环,多种地自然能多产粮食,一家子吃饱,但是张兰芝一家没有劳力,种不了那么多地,也就一直不够吃,吃的都不够,更不用说等着地里的产出卖两个钱花花了。其实张兰芝多种两亩也是能种的,也不知道上辈子怎么就那么死脑筋不会转弯,大队分多少就是多少,根本没有想着去再要两亩种种。

  在家里的麦子装袋子收到家里了以后,张兰芝领着两个孩子到夏山坳走了趟娘家,给张母做的衣裳要送过去,也是很长时间没看看老妈了(就是字面意思,不是咱年轻人叫的老妈),就瞅着空回家一趟。

  张在援和张在放两家搭伙干,也是两家离得近,张在援又是光棍一条,索性哥俩就搭伙一块干,两家加起来地也不老少,看见张兰芝领着孩子回来了,还以为是回来帮忙的,张在援老远看见了就笑呵呵的,“妹子回来啦,两个小东西也来了,来帮二舅干活来啦!”

  上辈子张兰芝自己家里的地少,也是心疼妈那么大岁数了还得上山干活,就寻思着自己多帮忙干点,有时候忙活不过来,也会把两个孩子一放麦假秋假就送过来帮忙。张兰芝心疼自己妈,玉子也心疼自己妈,□□岁的孩子就和个大人一样的帮着干活。但是最后一句感激捞不着不说,粮食一收到家里两个哥哥就变脸了。

  张兰芝心疼孩子,也膈应两个哥哥,后来自己就不去了,但是不去又心疼老娘,玉子也心疼姥姥,就和广子一放假就过去帮忙,人家自己的孩子舍不得用,使唤玉子和广子一点心疼都不带有的,那时候张兰芝日子过的穷,好像连说话都矮了别人一头,心里心疼自己孩子,也什么都不说。

  别说现在自家日子过得好了,就是过得不好,张兰芝也不许两个孩子再遭那样的罪,自己都舍不得使唤的孩子,给人家当牛做马的最后还一句好话都捞不着,这样的蠢事上辈子干过了就行了,这辈子就想也别想,还惯着他们那穷毛病了!

第五十四章

  “这么大点的孩子帮你干活,你没长点疼人心是不是?”

  “嘿嘿,看你这话说的,二哥这不是就客套一句吗?再说了玉子广子也不老小了,咱小时候这么大什么都能干了。”张在放看二哥被小妹堵了一句,赶紧接口。

  “咱小时候是咱小时候,这个时候这么大点的孩子在我看来就是小孩子。”张兰芝好长时间回来一趟,也不想一回来就吵架,最后伤的也是张母的心,不痛不痒的回了一句就板着个脸不再搭理这哥俩了。

  张母看见张兰芝回来显然很开心,又心疼张兰芝拿的那么多东西,“你说说你,乱花这钱干什么,你的日子不好过!”

  “现在好过了妈,我和唐山在家里做了点小买卖,能挣钱呢,以前那穷日子再也不用过了。”

  “那可好,那可好!”张母可高兴,拿着张兰芝做好的衣服在身上比划,“从兴的确良开始我还没摸着件衣服穿穿呢,现在得闺女的济了。”

  张兰芝一听就觉得眼泪要出来了,想想上辈子老太太晚景凄凉,闺女没能力,儿子一个赛一个的不孝顺,;连让老太太寿终正寝都做不到,哪里跟着儿女享过一天的福呢?这辈子一定不一样的,张兰芝把眼泪憋回去的时候想着。

  看了老太太,那哥仨现在还好的穿一条裤子呢,完全没有上辈子因为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争吵的头破血流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所以老太太的生活还是算舒心的。

  下午张兰芝领着两个孩子回家,二哥看着张兰芝的样子很是纠结,张兰芝这次回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虽然张兰芝并没有说挣了多少钱,只是在张母的默契配合下说了炸油条卖挣了点小钱,完全不用担心二哥会抢生意,人家压根就没看上这种小本买卖。

  当然,对于小妹一家挣了钱不用再过穷日子了也就不会再指望自己了,自己就没有理由压小妹一头了,这样的心理,张在援心里还是挺矛盾的,到底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当初那事也是头脑一热,后来也有些后悔的,小妹日子好过心里也是为她高兴的。

  走完娘家没几天,油条就迎来了一个高峰期,从早到晚的都有小孩子提着麦子过来换油条吃,当然了,没有好麦子,都是底子捡出来的,再怎么干净也会混有一些细小的小石头粒子,还有的倒出来布袋下面挺厚的一层泥面子。

  这样的麦子张兰芝都单独装起来,留着到时候到粮所直接换成面回来,这样的麦子自己粉就实在太费事了,而且也并不划算。

  有几天一天80斤油条还不够卖的,毕竟不只唐家村这么一个村子买,附近村子的小孩子都作着伴一块提着一兜麦子过来换一斤油条回去,还有更远一些的呼啦啦的一群孩子,大的小的都有,过来一人一斤的鬼子下山一样的,吵吵嚷嚷一会,一大盆子油条就都卖出去了。

  等进了七月份,一个月挣了三百五十块钱,当然还有家里成堆的麦子。那一部分底子张兰芝找了香子,借了她家的牛车捎带着一个赶车的,一块把四百斤麦子拉到粮所换了七袋50斤装的面粉回来。

  张兰芝重生了三年了,可算是感觉到舒心了一些了,别的暂且不说,吃的上面可算不用地瓜粑粑两混面馒头了,大白面馒头走起!

  虽说炸着油条,但是夏天这种太阳正好的季节,张兰芝晒了三年干货了,实在没有办法不去晒它,但是没有时间赶海,张兰芝就看着哪天渔船上来了,就去一筐一筐的买了各种各样的鱼回来晒,现在鱼的价钱也涨了,没有三年前几分钱一斤的鱼了,因为那些鱼的用途不再是没人吃用来沤粪了,还真是可喜可贺!

  七月中旬,玉子和广子都考完试放假了,广子带回来一个让张兰芝震惊无奈哭笑不得的消息,这孩子上辈子是三年二,这辈子看来是得四年二了,去年好歹还及格了,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及格都没及格,张兰芝就想不通了,就个语文数学,那点东西学了三年了,竟然还要蹲级?

  “嗬,这下咱家大的小的一个年级了啊?”唐山倒是笑呵呵的,本来他也没对广子的学习抱有什么希望,应该说这会的家长们每天都要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孩子上学好像只是个责任而已,能考上高中大学自然光荣,考不上就下来种地干活,对于孩子的学习完全都是放养。

  唐山更是这样,对于广子一个二年级将要上四年,完全没觉得有什么,反倒是因为要和玉子上一个年级一个班感到高兴,升了二年级就要换老师了,唐山还真挺担心再遇见一个刘建民,玉子这孩子又懂事的吓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这还是什么光荣的事吗?”张兰芝平复心情,只剩下哭笑不得了,虽说重生后发生了很多上辈子没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自家这个小子还真行,一个二年级这是要蹲到地老天荒么?

  “我故意考得不好,要和妹妹一个年级的,我要保护妹妹!”广子本来还挺心虚,忽然脑袋上点亮了一盏灯,想到了这个借口,就颇为理直气壮的说出来。

  “滚,你说的好听,这可是第四年了啊,你要是今年再蹲级,你可就得在你妹妹下面了,看人家笑不笑话你。”

  玉子考试考得很好,双百分,惊掉了刘建民的下巴,刘建民本来还想着玉子考得不好就再蹲一年,哪里想到双百分的孩子要是蹲级那这一个班的孩子都不用上二年级了,完全没有理由好不好!玉子高兴的不得了,虽说下半年刘建民不再像上半年那么明显的欺负,但是玉子又不是圣母,上半年的心理阴影完全不是一夕之间可以退化的好嘛!

  可以顺利升上二年级,顺带最后一次欣赏了刘老师的僵硬的笑脸,玉子好像脱离无边地狱似的可以欢快的奔向阳光大道了,感觉整个人都轻快了。

  两个孩子放了假,在家里呆了几天就拿着张兰芝收拾的东西到姥姥家去了,这基本上是每个假期必有的,一般去了没半个月回不来,更多的时候是在那里住一个假期。张母虽说那么多孙子孙女,还就愿意两个外孙子外孙女在家里住着,以前更多的是想两个孩子在那里住着能吃点好吃的,就算不吃好吃的也能吃饱不是。

  玉子和广子到了夏山坳,这会正是夏天,山里的花生和玉米地都要拔草,张在援和张在放那么多地,麦子都是刚收进家里没几天,这就要开始拔春花生春玉米的草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太阳还晒的要死,这会看见两个能上山帮忙的,眼睛亮的狼眼睛似的。

  “广子,玉子过来了,明天上山帮舅舅拔草去吧,舅给你们买西瓜吃。”

  张在援心里其实是不喜欢单干的,虽然地里产的都是自己的,今年就单看麦子就收的不知道比往常年生产队一块分的多多少,但是自己也被这些地死死的绑住了,以前夏天完全可以不上山去钓个鱼猎个鹰喝个小酒打个野鸡,现在所有的业余生活都离自己远去了,山上的草不拔完秋天想收庄稼简直就是做梦。

  玉子和广子完全不受诱惑,西瓜什么的在家里又不是没吃过,张兰芝赚了钱了能买得起为什么不给孩子解解馋?所以两个孩子一开始是拒绝的,两个小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张母看了就笑,“不去就不去,还是孩子呢,上山遭那罪干什么。不过明天就你们两个在家里了,可得看好门啊!”

  “姥你明天要去哪?”

  “上山拔草去啊,家里那么多地,就等着你二舅一个人,哎呦,那可得愁死他喽!”

  虽说张在援和张在放两家一块干,但是人老三家里两个人,老二就一个,现在是不计较,但是张母就害怕万一两个中的哪一个哪天被别人搓搓火计较起来了,自己帮着老二好歹顶个人不是。而且上山拔草这样的活并不是什么重活,主要是现在这个季节等到太阳一升起来就晒得很,像张母这样的老太太完全可以干的。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单干以后家家户户都分了不少的地,一般一家都是就两口子干,到春种秋收忙活不过来的时候,老头老太太们都上山干活,这都是自家的地,损失的可都是自家的粮食,没谁能忍受自家的粮食受损失。

  玉子和广子都是孝顺孩子,对姥姥的感情也深,对于老太太要上山拔草这事简直不能忍,听老太太要上山,就不乐意了,“姥你还得上山啊,那我俩去得了,你在家里给我们做好吃的吧!”

  “也行,妈,这两个小东西怎么干也能顶你一个人,你在家里做饭,就别上山了。”张在援一秒变孝顺儿子。

  张母并不怎么放心,还是决定上山看看,也是舍不得两个孩子遭罪,自己也去,两个孩子不爱干了,就让他们一边玩去。

第五十五章

  第二天一大早四个人就起来吃了早饭收拾了上山,在门口和三舅一家汇合,三舅和三舅娘领着玲子一块过来,看见玉子和广子就笑,“这两个是山上干活啊?”

  “可不是,这么大了可不得帮忙去。”张在援心里有种诡异的得意感,小妹不愿意又有什么用,两个孩子自己来还不是得上山,再说了这么大的孩子了,完全可以上山帮忙了。

  这也看出人的劣根性来了,不是自己的就是不知道心疼,张兰芝当然知道两个孩子可以干活,但是当妈的舍不得,特别是给张在援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人帮忙,没得平白添恶心。

  玉子和广子到地里就一本正经的一人一垄拔草,两个人干着还不断地催张母回家,“姥,你看看我们俩都能顶两个你了,你快回家给我们做饭去吧,别在山上了。”

  张母看两个孩子真能顶事,还不住地催自己回家,心里高兴,张在援和张在放也都让老母亲回家,张母就真的站起来准备回去,玲子从到地里就守着李莲拿的篓子坐在阴凉处不动弹,时不时的喝口水,笑嘻嘻的也不干活,这会见奶奶要回家,就闹着也要一块回家。

  “妈,你领回家吧,在这也不干活,在山上晒着干什么。”张在放心疼自己闺女呀,舍不得让她干活,现在更是舍不得闺女被晒着。

  张母脸立刻就耷拉下来了,但是什么都没说,声调不好的喊了玲子一声,“你闹什么怪动静呢,你当你还小啊!”

  玲子撅哒厥哒的走过来,手里还抱着水壶,老太太一把薅了过来,“你不干活捧着个水壶干什么,就这么点水不知道留给别人喝啊,被你爹惯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玲子撅噘嘴,但是能回家了高兴也就没闹,张母声音不大,但是正好张在放几个人拔了一个来回,离得近听得清清楚楚的,李莲倒是什么反应都没有,张在放跟个小心眼的婆娘似的臊眉耷眼的不高兴,但是这不高兴还真没办法朝谁撒气,人玉子广子正勤快的帮着干活呢!

  等到中午干活的回家,张母已经做好了饭了,看见玉子和广子回来,玲子赶紧喊,“奶,奶,我哥和我姐回来了,你快割西瓜吧!”

  张母就跟看不见小儿子那谁欠他几十块钱似的脸,朝着玉子广子笑的像朵花,“玉子,广子,快点,过来吃西瓜,可晒死孩子了,你二舅那作死的就会空许愿,也没见西瓜在哪。”

  西瓜在井里,老太太把桶拉上来,冰冰凉,这会西瓜还并不多见,可以算是奢侈的零食了,张母切开,就感觉那西瓜嘶嘶的冒着凉气。老太太切了两块大的给玉子和广子,吃一口,感觉连晒带累出了一身汗的身子立刻凉爽下来。

  玲子不会看眼色,看见玉子和广子的西瓜块大,就不愿意,觉得自己的小,“奶,你偏心,我哥和我姐的都那么大,我的就这么点。我也要一样大的。”

  “你哥和你姐都知道帮我干活,你除了会捣乱还会干什么,你想吃让你爹买去,你爱怎么吃怎么吃,你一个西瓜都吃了我也不管。”

  张在放脸色黑沉沉的,但到底是什么也没说,李莲根本就不在乎这事,而且她也觉得婆婆说的挺对的,虽说自己也舍不得闺女干活,但是不干活就得长点眼色,还能什么好事都在你身上么,简直是蠢到家了。

  “妈,赶紧吃饭吧,一头晌都在山里,这会都饿了。”一个西瓜不大,是那种小地雷瓜,老太太又明显偏心的给玉子和广子切了大块的,这会分一分一人一块也就差不多了,张在援吃完了,赶紧出声。

  家里饭菜都盛好了放在桌子上了,一大家子进了屋坐好,拿起筷子还没吃两口,张在放就不是滋味的放下筷子,“妈,你也真是的,天天干活都累死了,你也不说换换样子,这馒头热来热去的皮都红了,就不能切切放锅里煎一煎炸一炸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再不离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