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转运六零末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18-02-03 18:02:43

  眼镜男开始扒拉资料,很快就找到三家闲置房子的资料。

  “咱们县里闲置的大院子不多,以前文.革中没收的房产,后来都还给人家了。”

  眼镜男顿了顿介绍:“目前只有三家卖带院子的房子,你看这家,他家搬到市里去了,家里有四间房子,带个小院子,房子位置不错,挨着县医院挺近的。还有这家,在县城边上,是个有六间房子的大院子。”

  “最后这家有十几间房子,院子也不小,就是离县城远点,离县城边上二里路。这家以前是个地主家,□□时,那个地主被□□的厉害,自杀了。他儿女都在别的城市安家落户,这房子他儿子做主要卖了。只是那里离县城远,房子多,不好卖,一直放着呢。”

  还有,那地主就是在这个房子里自杀的,周围知道情况的人,都视这个宅子为凶宅,不敢靠近。

  眼镜男觉得一般人不会想买这样的房子,但他还是给介绍一下。说起来,那家的儿子跟他认识,还是人家托他帮忙卖房子。只是很少有人买得起这样的大院子,本地人知道院子里死过人,根本不敢买。

  谢怀谦却不在乎这些,“我想先看看这三处房子,再做决定买哪一处。”

  李秘书插话对眼镜男说:“小谢着急买房子呢,你先带他去看看房子。”

  “那行,我这就带你去。”眼镜男找出房主托管的三把钥匙,带他们去看房。

  出了房管局,李秘书嘱咐眼镜男,一定要帮谢怀谦找到合适的房子,然后他就回去上班了。

  眼镜男带着谢怀谦和周娇去看房。他们当然是先看最近的房子,就是挨着县医院的那家。

  这处院子普普通通,收拾的倒是干净,房主搬走后,没有留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屋里空空的,没有一件家具,如果买这里的房子,必须得自己置办家具。

  眼镜男跟谢怀谦讲了这些情况。

  县城边上的那个院子,跟房管局的院子差不多,房子宽敞点,但是不如县医院附近这个干净,里面剩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们还看地主家的院子吗?”眼镜男受同学所托卖房子,他挺想帮忙卖出去的,就是很少有人买那儿的房子。那里除了院子大,没多少优势。毕竟那里离县城有二里路,周围连个邻居都没有,住着很不方便。

  “出来一趟,我们就过去看看吧。”谢怀谦认为位置好的好,可以买下来。

  这时买房子最不亏了,以后的房价可是猛涨的。

  最后,三人才去了地主家的院子。这个院子竟然坐落在一座小山脚下,说是小山,其实跟土坡差不多,山不高,上面没有几颗大树,长着些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丛。院子周围都是土地,地里还有条小河流经过,环境看着很不错。

  周娇和谢怀谦一样就相中了这个地方。离县城近便,环境还好,把房子修整好,跟后世的小别墅差不到哪里去。

  “原来这附近的土地都是地主家的,土改后,分给了附近的村民。院子还是地主家的,后来地主被打倒,搬到乡下来住,也没躲过去。”眼镜男唏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谁会发迹,更猜不到谁何时落难。想当初眼镜男和地主儿子是同学,地主家家境好,即便是把土地分了,家里还有些商铺、房子等财产,那时,他同学过的日子比他好多了。

  谁知道没过几年,他同学一家就被打倒,好好的一个家支离破碎,人还受了不少磨难。平反后,地主儿子搬到某个亲戚所在的城市,临行前托眼镜男帮忙,要把这边的院子处理掉。

  同学说这里能卖个两三千块,就把房子处理掉。就这样,这房子也不好卖。因为这里位置有点偏。如果花两三千块钱在城里买个房子,绝对比这里住着舒心。

  院子大有什么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个邻居都没有,也没个小卖店,家里缺个酱油、醋的,还得跑到县城去打酱油,那可麻烦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院子里吊死过人,不吉利。

  因此,即便是这里的房子外观看着不错,院子也挺大,但就是没人看得上。

  两三千块钱,对时下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谁家也不会轻易拿出来用。一般要买房子的人,多数是分家出来的年轻夫妻,年轻人根本相不中这里。

  这所院子是用青砖青瓦盖的,飞檐翘壁,古韵十足,门前还有两个石狮子。

  眼镜男开了门后,他们进门一看,因为无人居住,院子里杂草丛生,只有靠近院墙的一丛青绿色的竹子长得茂盛。

  院子很大,有前后院,房间也很多,有十来间房子。房子里摆着一些老式家具,只是因为好久没人居住,上面布满灰尘。

  不管房子怎么样,这块地放些年就很值钱。谢怀谦决定买下来。

  当然,他得询问媳妇的意思。

  谢怀谦问媳妇:“怎么样?娇娇,咱们买两处院子,这个大院子和县医院那边那套,等爷爷奶奶过来也有地方住。”

  “行,我看都挺好的。”周娇相当相信丈夫的眼光。

  周娇也是重生的,她当然知道后世的土地值钱,眼下正是买房的好时机。

  再说等以后县城繁华起来,再一扩建,这个地方说不定就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方,会有很多人搬过来住。

  谢怀谦直接跟眼镜男说:“大哥,我想买两处房子,县城那个小院,还有这边这个宅子。”

  “这两处加起来得四五千块钱,你确定都要?”眼镜男诧异地问。

  好家伙,这对年轻夫妻肯定有来头,一般人家哪能一下子就拿出四五千块钱。

  “我家孩子多,还有好几个长辈,房子太小住不开。大哥,这两处房子多少钱?”

  眼镜男猜到谢怀谦有来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何况他帮同学处理掉房子,也算一件好事。

  眼镜男做主,给谢怀谦降低房价,总共花了四千多块钱,就在县城买了两处院子。

  虽然县医院那处小点,但是孩子们上学方便,买了家具就能住人。那处大宅子,有时间再好好收拾一番,肯定住着很舒坦。

  谢怀谦买下房子,接着就在房管局办了房产证明。之后,他请李秘书和眼镜男吃了顿饭,这事算是了结了。

  房子买下来,谢怀谦和周娇立马去买家具回来。床、桌椅,橱柜等等,凡是用到的家具,两口子一口气全部买了家来。

  他们两口子能凑合,有孩子就不能凑合。双胞胎大了,必须跟大人分开住,两人住一屋的的话,得一张床。

  明珠和明杰可以和苏云秀一个屋睡觉,谢怀谦和周娇睡一屋。

  幸亏谢爷爷和谢奶奶没来,要不暂时住不开。

第127章

  谢怀谦和周娇安排好要住的新房,就把苏云秀和孩子们接到县城来住。

  苏云秀打量了一圈小院子说:“我跟着你们可是享福了,住够了首都,回来又住县城。”这话主要是对谢怀谦说的。

  谢怀谦把苏云秀接过来养老,苏云秀承情,经常当面夸奖谢怀谦这个孙女婿。

  以前的时候,苏云秀还真没想到能有跟着孙女婿享福的一天。她以为把孙女嫁出去后,孙女能偶尔回家看看她就知足。哪里想到孙女眼光好,找了个能耐的知青孙女婿,两人还考上首都的大学,她跟着住在首都好几年。

  首都再好,苏云秀也是怀念家乡。老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哪里都不如家乡亲。

  以后住在县城还凑合,这里离家近,啥时候想家可以随时回去看看。

  在家里种点菜吃,也耽误不了吃新鲜菜,不用老是花钱买菜吃。苏云秀这辈人,过苦日子过惯了,天天买菜吃心疼钱。

  分地的时候也有苏云秀的地,可她那时在首都住着,家里的地就给大哥家种着,每年大哥大嫂会给她三百斤麦子。

  周娇的户口先迁到首都大学,这回又落到工作的学校,孩子们的户口也随她走,她和孩子们的户口不在周家村,那里是没有他们的地了。

  村里的宅基地和房子是谢怀谦张罗的,还是谢怀谦的。

  谢怀谦为了安奶奶的心说:“奶奶,您放心吧,我们去哪里,都带着您,您就一直跟着我们走吧。不过,以后大概我们就在这里安家了,不住县城,就住村里。”

  “还是在老家呆着舒心。”苏云秀说完,开始收拾屋子里的东西。

  周娇领着双胞胎去初中报名上学。娘仨都在同实验中学,周娇当语文老师,双胞胎是初一的学生。

  为了就近管孩子,周娇干脆让班主任把俩儿子安排在她教的班级。

  这时学校不分快慢班,只分一二三四五六班。

  实验中学有个三层教学楼,是解放后盖的,学校里大多是县城或周围的学生,一般都走读。学校并没有宿舍区。就算是有乡下的学生在县城读中学,也得自己找地方住。

  安排好双胞胎上学的事,周娇开始忙着备课,准备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听课的学生,变成讲台上的老师,周娇的内心很是紧张。她怕自己讲不好课,误人子弟。

  谢怀谦安慰媳妇:“原来你教小学时,不是教的挺好,孩子们都说你讲得好呢。你都从首都大学毕业了,当然能教初中生,现在的孩子挺乖的,学习也认真,你用不着担心太多。”

  “只要你给学生把知识点讲透了,让他们好好学习,多多提问,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

  周娇确实有点压力。她是从京大毕业的,如果带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人家肯定笑话她,这不是给京大丢人吗?

  为了不给学校不丢人,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成绩,周娇备课更努力了,她有时还会找丈夫讨论遇到的问题。

  周娇初到学校教书挺顺利的。

  学生们也听班主任介绍过,说这个漂亮的语文老师是京大毕业的大学生,要他们跟语文老师好好学习,将来也考京大。

  学生们知道语文老师是首都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对她钦佩又敬慕,尤其是那些爱学习的学生,当下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好大学。就连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好像也被“首都来的大学生”这个名头吓到了,暂时没人调皮捣乱。

  周娇讲课时声音悦耳动听,内容丰富,她不仅讲课本上的知识面,还穿插着讲些有趣的典故之类的,学生们都爱听她讲课。

  周娇她本来就是有耐心的人,很适合当老师。学生们问她问题,她都会耐心地讲解。而且周娇对好学生和差生没有区别对待,她上课时,还经常提问差生问题,就算回答不出来,周娇也不会恼怒发脾气,而是细心讲解过后,让回答不出问题的同学记住。

  这样下来,即便是差生,也开始积极学习语文,学生们很快就接受了她。就连不爱学习的学生,因为她常常提问问题的原因,都用心学起语文来,没有一个出现厌恶学语文的学生。

  双胞胎是周娇班里的学生,最了解学生们对妈妈的评价。

  明宇跟妈妈说:“妈,同学们都说你讲课他们爱听,他们最喜欢你这样的语文老师了。”

  周娇听了很高兴,“是吗,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怕学生们不爱听我讲课呢。”

  明晨也说:“他们都说你比原来的语文老师讲得好。”

  原来的语文老师是个老教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学校一直没安排好接替他的老师,老教师一直在教师岗位上坚持着。

  周娇佩服这样的老教师师,这种敬业精神值得她学习。

  只是原来的老教师思想比较古板,课堂上比较严肃,没有同学敢闹事,但是有的学生不太喜欢这样的老师。

  周娇跟双胞胎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来的语文老师有他的优点,人家教书时,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是很不错的。你们不要道听途说,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好。那个语文老师都到了退休年龄还坚持教学,还不是怕没人给学生们上课,耽误学生们的学习?”

  “妈,我们知道了。”

  双胞胎把妈妈说的话告诉了班里的同学。同学们知道后,心里对原来的语文老师有点愧疚,觉得不应该认为他讲课不好。

  之后,学生们自发凑钱买了点水果,去看望退休的语文老师。

  学生们回来之后说:“原来语文老师不上课时,对我们一点都不严厉。”

  “可不是,老师还给我们倒水喝,削苹果给我们吃,对我们一直笑,我还以为他一直带着严肃的表情呢。”

  原来是他们误会了原来的语文老师。也许是因为老师怕他们不爱学习,才老师板着脸吓唬他们吧。

  周娇和班主任知道学生们的做法,还夸奖了他们。

  首都和县城的教材肯定不同,有谢怀谦和周娇这对大学生父母在,即使转学,双胞胎的学习也不会落下。两人转学后依然名列前茅,包揽班里的前两名,而且总成绩比第三门高出一截。

  当然,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他们是爸妈私底下给开了小灶,两人学习才这么好。其实,谢怀谦和周娇很少给双胞胎补课,像刚转学那会儿,只给他们讲了讲没学过的知识。

  课余时间多是双胞胎自学。

  不过,谢怀谦和周娇经常买书,他们家的书特别多,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两口子经常让孩子们看课外书,增加知识面。

  这年头的书极便宜,几块钱、几毛钱都能买一本书,就是因为文.革的原因,书的种类少了点,不如后世书籍种类繁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转运六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