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转运六零末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暗墨沉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18-02-03 18:02:43

  谢怀谦和周娇尽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

  孩子长大之后,还是得靠他们掌握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面对未来的一切。

  谢怀谦上班后,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有县长的青睐,谢怀谦工作非常顺利。他了解县城的经济情况,还做实地考察,经常下乡了解实际情况。

  县长没让谢怀谦坐办公室整理材料啥的,那样太大材小用。他委以重任,要谢怀谦想法子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也就是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这块原来就没有专人管,县长直接把这事交给谢怀谦做,谢怀谦的直属领导知道后,并没有意见。他就算有意见也得憋着,谁让县长看重谢怀谦呢。

  整个县城还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如果想提高县城整体经济水平,应该先帮助农村致富。

  先前谢怀谦提出的那些计划,有的就能用上。只是种植果园生长期长,收益见的晚,谢怀谦提意,不如种植大棚蔬菜。

  他们这边冬天很冷,能吃到的蔬菜很少,冬天基本就靠萝卜、大白菜,还有土豆、干菜过活,青叶很菜少见,除非是在家里种盆蒜苗啥的,偶尔吃点。

  冬季种植蔬菜的话,市场很大,前景很好。

  可是大棚蔬菜怎么种植,谢怀谦并不是很清楚,他只见过蔬菜大棚的外形,他不知道怎么种植。种菜需要技术,但是,这得靠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帮忙。

  谢怀谦大概知道蔬菜大棚是是怎么建成的,他还知道种植冬季蔬菜会很赚钱,这是一个来钱快的渠道。

  只是这个钱不好赚,种菜比种粮食还累人,有的菜需要先育苗,再一颗颗栽种,成熟后要一个个摘下,麻烦得很。

  县长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在大棚种植蔬菜,但是他觉得这事可行。北方的冬天确实缺蔬菜,人们吃白菜萝卜吃到发腻,但是没的选择,因为就这几种冬储菜可吃。

  如果大棚蔬菜种植出来,“钱”景非常可观。肯定会有很多人买青菜吃。可以想象,如果冬季出现青菜,他也会买来吃。

第128章

  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管是种植果树还是大棚蔬菜,都要农民愿意种才行。

  他们这边,经过这几年发展,早已成了小麦高产区。如果谢怀谦提出种植经济作物,不知有没有农民支持。

  前些年大炼钢时期,好多山坡被砍光了树,一直没有栽种,山坡上长满杂草,成为荒山坡。如果把这些闲置的山坡利用起来,种植上果树,以后等果树开花的时候,肯定能成为美丽的风景。说不定未来某年,果园区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区。

  谢怀谦盘算,如果继续种植果园,就在有山坡的村子种植,这样既不用占用耕地面积,还能美化环境。

  有的村子不靠山,村里只有土地,可以在这里种植蔬菜大棚。这样不至于别的村子发展起来,这样的村子没有经济来源,会落后于其他村子。

  万事开头难,想提高一个县城的经济状况,可是比帮助周家村发家致富难多了。不过,谢怀谦不怕困难,只要农民看到大棚蔬菜赚钱,不用他鼓动,肯定有人跟风种植。

  这年秋收之前,谢怀谦跟县长汇报工作后,得到他的支持,在农村开始展开种植大棚蔬菜的宣传。

  宣传的政策很好,比如,种植大棚蔬菜时可以在县城农技站得到免费菜种,有专人教给怎么盖大棚,有技术员跟着怎么种植蔬菜,蔬菜种植出来,县里可以帮忙卖掉,大家也可以自己出来卖菜。

  为此,县长同意谢怀谦的提意,要在县城通往省城的国道旁边,修建一个很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只要他们把这里的名声打出去,到时候不用他们宣传,就会有人到这边来拉菜,批发水果。

  后来果然如谢怀谦预期的那样,县城的蔬菜大棚慢慢搞起来,果园也划片种植。比如这块山坡种梨树,等梨树开花之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色非常迷人,常常引人驻足观看。

  果树种植多了,县里的水果罐头厂因此发展壮大,增添了不少工人,为县城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大棚蔬菜种出来后,第一年就买的很火,县城专门组建了运输队,拉着第一批青菜进了省城。定价高,卖得快,大棚蔬菜很快就收得了第一桶金。

  等到第二年,不用县城的人拉菜到省城等地卖菜,自然就有眼光独到的菜贩子来县城贩卖冬季蔬菜。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终于派上用场,那里每天人来人往,很多外地菜贩子,水果批发商来批发蔬菜水果。

  县城种植的大棚蔬菜水灵灵的,卖相很好,水果也是如此。谢怀谦提议让人按斤数、分箱分装好,好看又好卖,市场钱景火热火热的,一笔笔钱都进了农民的兜里。

  很快获益的农民们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满嘴夸奖县里政策好,当官的办了实事,确实让农村人富裕起来。

  原先那些在观望的农民朋友一看第一批种植大棚蔬菜的赚了钱,第二年就跟风种植起来。

  城市的蔬菜全指着乡下供应,大棚蔬菜的市场非常广,就算种再多菜,也能销售出去,根本不愁卖。

  来往的客商多了,县城逐渐繁华起来,旅店、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在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周围冒了出来。

  县城的运输车辆组建成运输队,给各地客商运送货物。这就是后来的物流公司原型,正在一步步发展壮大着。

  除此之外,农民还在林子里养殖家畜,县里的肉联厂每天不知杀多少头猪,运送到外地。

  人们的兜里有钱了,就开始盖新房、穿新衣,买家电……促进了当地经济消费,繁荣了当地经济市场。

  县里财政收入大增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修路,各村都通上柏油马路。路路通之后,县城的蔬菜水果运输事业越发通畅,有的客商干脆直接到果园运输水果。

  这几年,谢怀谦围着县城各处转,确实为县里做了不少实事好事,很多村民认识了他,到处流传着他留下的“传说”。

  县城的经济逐年递增,很快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繁华县城,成了市里省里的典型;谢怀谦经县长举荐,获得了“XX县青年好干部称号”。

  县长有意提拔谢怀谦,所以,谢怀谦跟坐了火箭似的迅速升职,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当然,他能升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政绩,但也架不住升职快,三十出头的正处级干部真不多。

  就算谢怀谦升职快,也少有人嫉妒他。因为谢怀谦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盘活了整个县城的经济,说出去谁不竖着大拇指赞他,就算其他官员也是心服口服。

  只有谢怀谦自个闲下来时觉得疲惫,不想继续在官场发展。

  官当的越大,应酬越多,谢怀谦不耐烦这些官场上的应酬。就算他耐着性子应酬,心里也是极其反感。

  重活一辈子,他是打算活得潇洒顺心,不成想一入官海难出来。就算谢怀谦想辞职,县长都不批。

  “小谢,你学历高,还有政绩,再好好干上几年,以后自有大好前程,你干嘛想不开,就是想辞职呢?”县长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干了好多年,最近上级要调他到市里工作,他还准备以后推荐谢怀谦呢。

  县长真的看好谢怀谦,认为他再干上几年,说不定就能超过自己。

  谢怀谦也是固执,他认为自己好运重生一回,怎么着也得顺着自己的心意过日子。他是想帮农民发家致富,那些都是他心甘情愿做的事情,所以这些年他一直没闲着,各处跑着调研,规划,好不容易带领县城人民走上提前奔小康的生活。

  可要再继续升职当官,他不是矫情,是真不想当官,比起按部就班上班,他宁愿开办企业,多赚钱多做公益事业。

  谢怀谦磨了县长几次,县长都没批准他辞职。

  直到县长被调到市里,谢怀谦才办了离职手续。

  不是每个人都向县长那样慧眼识珠,想让谢怀谦留任,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

  县城的能做主的官位就那几个,一个萝卜一个坑,谢怀谦和县长走了,自然很快有人顶替上去。再说现在县城发展的好,自然有人等着坐收“成熟果实”。

  不管别人怎么替谢怀谦惋惜,谢怀谦一意孤行,很快成了“无业”人员。

  早先谢怀谦买的那个地主大宅,早就收拾好了。他专门找了老木匠,做了一套古香古色的家具摆上。他还专门给媳妇和女儿定做了两张精美的拔步床,摆在卧室,跟宠女儿一样宠媳妇。

  院子里种了月季花、石榴树等,装饰的院子更加精致,让谢爷爷和谢奶奶,还有苏云秀看了很喜欢。他们喜欢这样的老宅子,住着舒服又雅致。

  谢爷爷和谢奶奶还坐着车到处跑,他们在H市住够了,就来谢怀谦这边住。等谢玉林和苏珊退休之后,他们也来常住。好在宅子大,房间多,即便是来的人多,也能住得下。

  谢怀谦还在各个房间里安装了暖气片,窗户换成古典格子玻璃窗。冬天住着亮堂又暖和,就算是没有土炕,也不用怕冷。

  附近的村民有了活钱之后,有人动了心思在谢怀谦家附近盖了房子。现在,这里已经不是他们一家在住,有好几家搬过来住。

  甚至有家人在附近开了个小卖店,有个老太太卖点油盐酱醋啥的,便意了附近的住户。

  他们这边也通了公路,来回去县城的话,骑车子很是方便,就算下雨下雪,也不用踩着泥泞的路上街了。

  乍闲下来,谢怀谦还有点不习惯,有旧生物钟提醒着,早晨一大早就醒了,醒来不用着急上班,他就围着媳妇转悠,在厨房帮媳妇打下手,端端盘子递个碗啥的。

  谢爷爷他们觉少,会早起出去锻炼身体。眼看日子越来越好,老人当然要多锻炼,争取多活几年。

  他们出去之前,谢奶奶和苏云秀已经把粥熬好了。

  周娇早起忙活四个孩子的早饭,只要给孩子们煎个鸡蛋就行。

  谢明晨、谢明宇、谢明珠、谢明杰都不是娇气孩子,自己会盛饭吃饭。

  谢明宇看他爸闲得只能帮妈妈做家务,忍不住说:“爸,你说你干得好好的,干嘛辞职呢?你现在成了无业游民,跟我妈可不般配了。”

  谢怀谦和周娇思想比较开放,他们家家风民主,孩子们不太怕父母,啥话都敢说。

  这话绝对不能承认,想当年,人家都夸他跟媳妇最般配呢。谢怀谦笑骂儿子:“臭小子,你爸我长得玉树临风,哪里配不上你妈了?”

  谢明晨接过话茬说:“爸,明宇的意思是你没工作了,以后是不是靠我妈养活了,成吃软饭的了?”

  这话更毒,更能打击人。

  明珠听了两个哥哥的话笑得不行,“咱爸这么能耐,怎么会成吃软饭的男人?”

  怪不得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听听这话多暖心。一听就是站在老爸那边,谢怀谦没白疼她。

  明杰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嘴角也挂着笑意。

  谢怀谦故作委屈状跟媳妇说:“娇娇,你说养儿子有什么用,还是养女儿贴心。”

第129章

  面对儿子们的玩笑话,谢怀谦一点都不恼,他对未来自有打算,哪里会像儿子说的吃软饭?

  谢怀谦早已跟媳妇商量过,等他辞职后,先开个卤味加工厂,赢得第一桶金;下一步开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没错,谢怀谦打算涉足房地产,他当老板,绝对不会拖欠农民工的工资,绝对不会盖质量不好的楼房,绝对不会随随便便涨房价。

  谢怀谦在大学系统学习经济学之后,他发现自己对经商赶兴趣,早就想开办属于自己的公司。正好这两年有些公职人员辞职下海,他也想趁这股东风开展自己的经商计划,下海捞金。

  周娇知道谢怀谦有计划,且坚持辞职,就没有逼他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

  周娇和几个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必须早走,所以他们先吃饭。三个长辈出去晨练,应该又去爬山了,所以回来的晚点,周娇几个没等他们回来,先吃饭上班去了。

  谢怀谦在家琢磨该从哪里开始。

  办厂需要地址,他应该先选好厂址,然后购买需要的设备,比如做卤味用的锅和封口机之类的东西。

  至于做卤味的秘方,谢怀谦早先帮助一个老先生,老先生赠过他一个秘方。那时老先生说不能让秘方断了传承,因为他帮过老先生,老先生就赠给他,还说有机会要把秘方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吃到好吃的卤味。

  现在谢怀谦家里吃卤肉,都是用那个秘方做。味道极其美味,一般方子绝对比不上。

  谢怀谦想起老先生的嘱托,才打算开这个卤肉加工厂。

  谢怀谦刚开始规划未来几年的计划,三个晨练的老人回来了。

  谢奶奶乍见孙子一人呆在家里,还有点不习惯,张口就埋怨:“你说你好好的干着,辞什么职啊?再干几年,说不定都当上县长了。”

  谢爷爷看孙子干啥都成功,一点不为他发愁,他只给谢怀谦说了一句话:“不管干啥,都得好好干,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比如说当官,在其位,谋其政,要都为老百姓着想。

  在谢长宏这辈人来看,当官就是得给老百姓办实事才行。他们辛辛苦苦推翻压在身上的几座大山,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平静美好的日子。

  比如经商,干就干好,要多为普通工人谋福利,不要压榨剥削工人阶层。如果不为底下的人着想,那和地主恶霸黄世仁有什么区别?

  这些年,苏云秀一直跟着谢怀谦他们住,看着谢怀谦帮村民致富,看着他进了单位帮县里致富,每一次无疑都是成功的。所以,苏云秀莫名对谢怀谦这个孙女婿有信心,即便他辞职,也不会沦落到靠家里的地步。

  谢怀谦面对奶奶的埋怨,笑笑说:“奶奶你放心吧,就算我辞了职,以后也能让你跟着享福。”

  谢怀谦做好计划,开始忙活起来。他在政府部门干了几年,认识的人多,办事就方便许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转运六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