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夜回到七零末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崽崽猪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2 KB   上传时间:2018-05-31 17:28:03

  刘兰秀:“……”孩子离开她身边去当兵,也不知道要在部队里待几年,吃什么苦,好什么好?

  “哼,你懂什么。”赵母哪里看不出她脸上那点不乐意。

  愚蠢,二大爷是什么人?上过战场,杀过鬼子,又跟国民党干过架,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认识的首长多了去了,随便把他扔那支部队也比带着赵家村种地强。

  想不去当兵也可以啊,有本事学老二家的孩子啊,要么学一门吃饭的手艺,要么努力好好读书。

  两者都不沾边的人,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还不死死抓住,还在那里生闷气的埋怨。

  赵母在心里鄙视目光短浅的老三媳妇,她忘记了,一开始听到孙子去当兵,她也是不情愿,不高兴的。

  在赵父狠狠对其一番妇人之仁的教育之后,又把利害关系挑明,她才恍然大悟的明白过来。

  “爱东和爱泽那两臭小子呢?最近怎么都没看到他们?”赵母想起好些天没看到老三家的孙子了,实在有点想念的紧。

  “爱东跟他爸去他外婆家了,爱泽在他二伯家和他们两个哥哥学习呢。”王梅芳收起心中那点小心思,把搭在赵母腿上的小毯子掖了掖,笑着说。

  “哟,爱泽那小子也静得下心来学习?”赵母几个孙子中,赵爱泽是最为调皮捣蛋的。

  好几次早上他扯谎去学校读书,结果在后山爬树掏鸟蛋,然后被人告诉他爸,让他爸用棍子追着在后面打,赶着他去学校读书。

  王梅芳:“……”他儿子再怎么差,也不能考三十几分的低分数。

  “老师说他读书很有天赋,只要多努力,考高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话的真假和掺水多少只有王梅芳自己清楚了。

  “好好好,读书好,只要他愿意读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着他。”鉴于王梅芳以往的夸大其词,赵母并不是很相信,但是孙子愿意读,他们咬牙坚持也得送。

  “姆妈,你就放心吧,等爱泽考上镇上的初中后,他肯定会更加努力读书的,不会像爱强一样,考个三十几分让你难过的。”王梅芳总喜欢踩着别人来夸自家人,这种习惯很不好。

  或许是赵国生家三个孩子考上镇上初中的实力刺激到她某根精神了,再对比下自家大儿子被迫远离家乡去外地当兵,心里难受的有点口不择言了。

  赵母:“……”

  不会说话可以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虽说爱泽最小,最得她老人家欢心的还是爱民和爱强,一个是长子嫡孙,谁也越不过去,一个是嘴最甜,最孝顺,不论那天读书再累再晚都会过来看望她,问声好。

  在这里,她脑海里也没有忘记同样每天过来问好的赵国生家其他几个孩子。

  要不是刘兰秀前两天过来学织毛线衣,顺便把他家三个孩子的通知书拿过来给她看过了,她今天说不定真的信以为真的误会赵爱强成绩很差,差到只有三十几分的低水平。

  想想那成绩单的分数,她是不识字,可是她认识数字啊。

  两孩子门门功课都是□□十分的好成绩,就差英语一门不及格。

  特别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她很少重视的小孙女,那一水的高分数,惊呆了她老人家的老花眼了。

  这才叫真的不显山,不露水,低调谦虚的紧,从来没有在村里听谁说她成绩很好之类的赞美。

  确切来说,他们家三个孩子都很谦虚,从来不自夸。

  不像老三家的,小孙子考一次八十分,她能吹牛吹半年以上。

  “恩,让他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看样子王梅芳不知道侄子侄女的在学校的读书成绩,不然,她不会这么狂妄自大的口无遮拦。

  突然,她有些看不懂老二媳妇了,这么值得显摆和炫耀的事?她是如何憋得住的?不符合她那藏不住事的冲脾气。

  “姆妈,要是爱泽考上大学了,到时候让他带你去北京□□看看。”王梅芳越说越起劲,似乎已经看到她儿子考q大或者b大的场景了。

  赵母:“……”

  初中都没考上,小学六年级语文还不及格的孙子,她能期待考q大或是b大吗?

  她再疼孙子,睁眼说瞎话也不能把孙子说到大学教室里去啊。

  “好,有志气,让他这个寒假好好跟着他哥哥姐姐学习。”赵母不能在读书学知识方面泼孙子的冷水,硬着头皮鼓励。

  “姆妈,让他跟着美丽学习也就算了,跟着爱文和爱强,那就算了吧。”在王梅芳心里,这来两个侄子已经被他打了草包的标签。

  赵母:“……”

  心好累,要不要戳穿她?她哪里来的自信?

  “你家爱东,他现在不读书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吗?”赵母很隐晦的敲打,就是不知道她听不听得出来了。

  “读书啊,明年开学拿棍子在后面追打,也要把他赶回学校去,美丽不也休学过一年吗?”她年纪这么小,不读书?能干嘛?王梅芳也没有办法,现在她有种吃了□□的甜蜜,三个儿子,太难管教了。

  赵母:“……”这样有用的话,你家老大就不会被扔到部队里面去了。

  爱东那小子能跟美丽比吗?美丽是老师看好考大学的重点培养苗子,她那通知书的评语,老师怎么说来着,是教过的最努力刻苦的学生,保持下去,一定会考上大学。

  在赵母没意识到的时候,她对孙女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且抱着极大考大学的希望。

  “哎,二哥家三个孩子都考上了镇上的初中,不知道是不是多吃鱼的关系?以前我家那三个小子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就是这两年下滑的厉害。”话中有话的王梅芳若有所指的叹息着说。

  “我屋里那木桶里养着两条大草鱼,你捉一条回去煮着吧。”很上道的赵母熟门熟路的接上了她的话。

  这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是哭穷被她先声夺人的反将了一军,现在又明里暗里用孙子作为借口,暗示着要鱼吃。

  有时候,实话被拐弯抹角要让人更容易接受。

  如果她直接说想吃鱼了,赵母家里有,还能不给她不成?非得用一个可笑的理由来掩饰?

  老三媳妇聪明是聪明,就是都是些小聪明,上不得台面。

  是自以为是的聪明。

  肚子没货,就那么点小心思,在赵母面前还真不够看的。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放假,今天没事,就多更了一章!

  听说我阿姨小时候特别不爱读书,我外婆说,让她去学校读书,她守在学校食堂帮忙煮饭菜,关键是老师还很乐意她在食堂帮忙,想想也是醉了。

  现在,我阿姨的大锅饭菜煮的挺不错的,就是她煮的菜对我来说,有点咸,有点辣。

第144章

  赵母愿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配合着她, 因为,她的话戳中了赵母的高兴。

  哪怕赵母再蠢, 也知道多吃鱼跟读书考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多吃鱼,顶多也就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使其变得更聪明点。

  不然,世上爱吃鱼的人多了去, 好比如赵家三兄弟,怎么不见他们当年考上大学?

  但是, 赵母愿意去相信孙子们考上镇上的初中原因, 是吃了他们的鱼的缘故。

  千金难买她乐意,最好一直是这样,直到考上大学。

  “姆妈, 我走了。”王梅芳兴恹恹的拎着一条大草鱼走了。

  看着如此作态王梅芳离开时的背影, 赵母忍不住的闷声笑了。

  此时, 天色已晚, 冬天黄昏的乡村处处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不少人家已经开始袅袅炊烟的准备晚饭了, 气氛是那样的柔和, 给冰冷的冬季祛除了一丝寒意。

  “老婆子,快开门,冷死我了。”赵父刻意留着过冬保暖到耳根的短发被风吹的有几许凌乱,黝黑的鼻子也能看出几分通红来,要不是手里渔网中拎着有鱼, 他整身子都缩到大棉袄里面去了。

  “来了,喊什么喊,又不是没手,不会自己推门进屋啊?”赵母嘴上不饶人的数落他,拄着拐杖的手脚倒是挺麻利的。

  “呵呵”一进屋,赵父随口把渔网往地上一扔,鱼也来不及收拾,整个人急如星火的窜到火盆边蹲着烤火。

  “呀,今天这收获不错啊,国生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按照赵国生的性格,不把他爸送回到家门口,是不会放心离开的,赵母在门口张望了下,没看到人影才好奇的询问。

  “国生啊,你快别说他了,下次说什么也不让他跟着一起去了。”提起赵国生,赵父的皱着的眉头都快打成结了,语气怪异的很,又是纠结,又是好笑,矛盾极了。

  “怎么了?儿子关心你才跟着呢,要不然,谁愿意大冬天陪你去河边吹冷风?”赵母笑着瞪了他一眼,把手中的拐杖放到墙壁边靠着,弯身到渔网里捉鱼。

  赵母的腰伤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基本上可以脱离拐杖这个累赘物了。

  都说习惯养成需要二十八天,她手里这跟拐杖拄了大半年了,一时半会扔了很不习惯,索性就一直拄着拐杖。

  还别说,在冬天,老人有一种拐杖还挺方便的。

  “我知道他关心我,担心我一个人在河边,不小心掉进河里也没人发现,他有这份孝心,我很高兴,要是他能在小船上不笨手笨脚的像个八十岁的老太太,那就更好了。”儿子的孝心,他心领了,好心帮倒忙就不必要了。

  一个南方水乡长大的男人,怎么一上了船就颤颤巍巍,摇摇摆摆的活像个从没见过水的旱鸭子?夏天泡水里游泳降温,谁都没他跑得快,这一上船就变了个人?

  难不成不相信他划船的水平?害怕掉进水里?

  真要是害怕,你站在船上别动也行啊,为什么还要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好奇的不得了,来回在船上走动,还不会找平衡点。

  硬是把平平当当的船在风平浪静的河里搞成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片孤帆,一个大浪翻过,就翻船了。

  “怎么?他把你那破船给弄翻了?”看了看赵父身上一成不变的干爽棉袄,赵母故意笑着调侃。

  “船倒是没有弄翻,不过他整个人掉进河里去了。”说到这里,赵父既好笑又好气,二儿子都当外公的人了,怎么还跟毛孩子一样,毛毛躁躁的让人操心。

  “啊,那国生人呢?人没事吧?可别着凉了,不行,我得去看看。”一听说儿子掉河里了,赵母着急死了,心急如焚的担心,嘴上还不忘埋怨到:“老头子,你说你,在船上划了一辈子,怎么还能让国生掉进河里呢?”真没用。

  赵父:“……”

  要不是他划船技术好,这会,他也应该大冬天的掉进河里去洗澡了。

  船舵手技术再好,也挡不住船上主动作死的人啊。

  “你别去了,有儿媳妇在家呢。”赵父赶紧拖住急匆匆的赵母,丢脸丢到这份上,他相信赵国生不愿意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看到他姆妈的。

  “好吧”本来赵母还想回一句她是他姆妈,有什么不能管的?被赵父这么一拖,她也反应过来了。

  ……

  赵国生家。

  “国生,先喝点开水暖暖身子,我再熬点姜汤给你驱驱寒。”在赵国生换下厚重的湿衣服后,刘兰秀心疼又好笑的立马递上一杯滚烫的开水。

  “姜汤就算了吧,晚上熬个萝卜汤吧。”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他不过掉进河里一会工夫,马上就回来换了衣服,赵国生不觉得有多大关系。

  好吧,有点丢人。

  好在刘兰秀很有眼见力的在孩子们面前没有多问,其实也不用问,她也猜得到。

  “二伯,你掉池塘了?怎么一身都湿透了?”赵爱泽才不害怕这个好脾气的二伯呢,他在两位哥哥眼神的怂恿下,很好奇的问了。

  赵国生:“……”

  进屋太着急,没看到这个爱盘根问底的家伙。

  太没眼见力了,没看到其他熊孩子都没有问吗?

  凡是看穿不说穿,看破不点破,给彼此留一层朦胧的纱窗不好吗?

  “噢,陪你爷爷去河里打鱼了,有一条很大鱼想逃,你二伯我怎么可能放过呢?”赵国生这半真半假的话,也不怕他去找赵父求证。

  他确实是看到了一条大鱼,一个激动,学着后世电视里那种能人异士想徒手去捉,然后,没有然后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夜回到七零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