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一鸟嘤鸣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8 KB   上传时间:2017-07-24 10:42:37

  又比如, 在上色的颜料里加入一些桐油,可以让印刷效果更好。

  石印花伞能大量成批生产,而石印技术普通工人练习几日便可上手。花伞的生产成本比从前让伞画师一个个地画节省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许多。

  因而颜青竹决定, 石印花伞的定价比从前手工画伞的定价低一些。

  而手工画伞之后便不再画简单的图案,而往高处寻求更精致有韵味的画作, 定价提高, 只做珍品, 卖给那些有钱人家。

  因为花伞比从前便宜了, 那些从前舍不得买花伞的人家都愿意买一把试试, 而从前用过花伞的人发现如今的图样更精致,色彩更斑斓, 也愿意买个新鲜,于是石印花伞又成一时风尚。

  镇上的其他伞坊倒是被使劲儿挤压了一次。单色和素色的油纸伞以前是最好卖的,因为最便宜。而现在大家发现颜记伞坊的花伞比素色伞贵不了多少钱, 便纷纷转而买花伞。

  而其他伞坊的花伞比颜记伞坊的花伞贵了一些,图样还没有那么好看,自然又被嫌弃了。

  本来颜青竹是想按阿媛说的,去镇上暂时租个铺面,挂上自己的招牌,开店售卖。但没想到,石印花伞拿了一些在家中糕点铺试卖,因为定价便宜,比当初的“楚腰”,绸伞还要火热。

  仅售卖一月,就回了本钱。其间又有巴瓦蓬定花伞去南境,还有其他各路客商纷纷定伞。家里的糕点铺子太过拥挤,让不少买糕的客人和买伞的客人都相互有了抱怨。

  颜青竹摸摸鼓胀的腰包,一下决心,将镇北那处带铺面的宅子盘了下来,正好那家人正准备搬离。镇北新居,颜记伞坊的牌子挂上,正式开铺售卖。

  而阿媛忙着家里的糕点生意,兼之要帮忙伞坊的琐事,一时不能得闲搬过去。

  于是颜青竹开始了每天家中,铺面,伞坊三处往返的生活。

  伞坊前所未有的忙碌,颜青竹只得多雇了一些新手,让他们做些伐竹,清洗,刨青等不需要精湛手艺的普通活路。

  其他伞坊的工人也有转投而来的,颜青竹却一概不收。因着石印花伞大卖,恐怕已让镇上的不少伞坊急红了眼,如今若再撬走人家的工人,只怕把众位老板急得提刀相向。

  当然,不敢收别家的工人,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怕有人用投靠为名,行偷师之实。

  石印花伞从开始热卖,便引来行内人各种猜测。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伞面是印刷的。还以为颜记伞坊的老板疯了,绘制的花伞这么便宜,恐怕除去成本,一把伞还赚不了五文钱。

  可慢慢地,有人观察出了门道。从百工村颜记伞坊运出的花伞,都是成批一模一样的花色。这是绘制无法达到的,有人便想到了印刷。

  可雕版印刷印这样的图案有多贵,人们是知道的。所以这里面一定有秘密!

  于是,颜记伞坊的秘密成了镇上各大伞坊都想知道的秘密。

  好在颜青竹从一开始就有所防备。石印这个在镇上还是绝密的方法,颜青竹从来不在人前展示。

  每次印刷都是在镇南的家里,叫上几个值得信任的领头工人在家中印刷,而印刷的原理,药墨的来源却丝毫不透露,浆糊、颜料、牛皮胶的配置,也是颜青竹晚间在家中让阿媛和焦喜梅一同帮忙调制。

  虽则石印技术迟早会传到枕水镇的,但现在能保密一天就多一天独赚的机会。等业内人揭开这个秘密时,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再没什么可要紧的。

  先机,一切都是先机二字!

  到得夏末,颜青竹往来奔波,累得瘦了好几斤,从前的裤子竟都显得腰围宽了。阿媛十分心疼,计划着该歇一歇了。这日终于得闲,便与焦喜梅一起收拾镇南家中的物事,搬往镇北新家。

  镇北这处新家,底层本来是单个大铺面的,颜青竹却请百工村的工匠在大铺面里隔出了一个小铺面。这几日,他正是守在那里监工。

  阿媛与焦喜梅坐船到得镇北瑜枫码头,一路艳阳高照,额头微微有汗,不远处已有几个小伙子在那处等她们。

  他们都是伞坊的工人,其中一个迎上来笑道:“老板娘,老板还忙着店里的事情,让我们来接你们。”

  阿媛应了声好,知道颜青竹多番忙碌,如今还想到让人来接她们,已是不易。

  小伙子们搬起她们船上诸多的行李,往新家新铺面行去。一路浩浩荡荡,引人侧目。

  大约是为了迎接女主人,走到新家所在的巷子里,小伙子们还在身后燃起了鞭炮。

  焦喜梅听着噼噼啪啪热烈的响声,像只小兔子般兴奋起来,掩着耳朵紧跟在阿媛身边。

  阿媛却不想这般高调,因为她已经看到很多未来的邻居都正倚着柜台或打开二楼窗户,或大胆或好奇地打量着她。

  年少的男子,就是这般爱热闹,阿媛倒不愿立时出言制止,拂了他们的好意,只是加快了脚步。

  匆匆行着,好难得听不见后面的剧烈响声了,这才发现已到了新家铺面门口。之前她也来过几次的,还不至于在匆忙中认错。

  颜青竹正在指挥几个伙计往一旁新隔出的小铺面前挂一块新亮的招牌——阿媛糕点铺。

  小铺面里,陈列柜和台面都擦得亮堂堂的,就等着她来开张了。阿媛弯起唇角,露出笑意。

  也不知颜青竹是不是背后长了眼睛,阿媛刚走到门口,他就转过身来,欢喜得像个孩子。

  这些日子,阿媛还没在白日里见过他,如今趁着天光一看,他胡渣子都冒出来了,穿的也是老板们常穿的深色袍子,一时倒显得老成了些。

  阿媛想与他多说几句话,可他毕竟还在忙碌,如今铺面暂时只靠他一人撑着,掌柜还没有招到,而伙计也只能由伞坊的工人暂时充当。

  阿媛与焦喜梅不便扰他,自去屋中收拾。

  镇北这处新家,格局与镇南那处差别并不大。大约都是水乡风貌,无论旧建新修,总有规律可循。只是形制格局,扩大不少,天井都有从前两倍大,房屋九成新,完全不用像镇南那栋房子还需经过修缮。

  新家坐落处是镇北最热闹最宽大的一条巷子,这条巷子里各种生意都有,从前倒是没有做伞的,如今他们搬过来便成了第一家。

  从前在镇南,后门处临桥,如今在镇北,前门转手处就是一架过街骑楼,亦是人流聚集之处。

  阿媛暗赞,颜青竹选地方,倒是每次都颇有眼光。

  铺面临着巷子,后门处仍旧临水,水道比镇南宽阔,不时有装饰得漂亮雅致的画舫翩然而过。对岸巾幡摇曳,灯笼高悬,绵延不断,实在比镇南热闹得多。

  房屋亦是四围,底层除了临街处是铺面,左右各有厨房,盥洗室,大厅两边还多出两间耳房。

  二层除了三间卧房,还置了一间书房。卧房里除了有雕花拔步床,还置了刺绣屏风,梨木妆台,红漆圆桌,雕花鼓凳。屋子比从前宽大得多,隔墙也很厚实,隔音效果倒比以前好多了。阿媛摸着墙壁,不禁促狭笑了起来,又暗骂自己总想这些。

  焦喜梅摸着妆台上光滑的铜镜发呆,看到阿媛抖动身子笑着,倒不知她在想什么。莫非搬了新家,太过高兴?

  嗯,一定是高兴坏了,连焦喜梅自己也高兴得不得了呢。如果不是跟着青竹哥和阿媛姐,她这辈子也不可能住到这么好的地方。起初她觉得不好意思,提议自己去住楼下的小房子就好。可阿媛姐说,耳房不是住人的,是堆放杂物用的,让她还和以前一样,住在二楼,屋子除了主卧,随她挑一间。

  焦喜梅很感动,觉得两个东家对待自己真的像妹子一样。近来忙碌,还给自己涨了工钱。

  二层不全是卧室了,阿媛倒是满意这个格局,一来卧室太多也是闲置。如今焦喜梅和他们夫妻各住一间,剩下那间做客房足够了。

  而添有书房,阿媛是十分欢喜的。楠木书架上的书虽都被原来的主家搬走了,但从遗留的巨大书架能够可以看出,以前这里必是储备浩瀚,或许是个家中有读书人的儒商之家。

  想起听颜青竹说起过,原来的主家是个古书画修复装裱世家,因着家中有技艺精湛之人被皇家选中,这才搬离了商贾云集之地。这倒与阿媛所想差不多对上号了。

  书房里宽大的书桌放到临窗处,雕花木窗打开,柔和的光线透进来,能看到空气里悬浮的尘埃。

  这里,应该就是整个二层采光最好的地方了,可见从前那家人是极注重文化修养的,自己能住在这种人家住过的地方,既是缘分,又还带着几分荣幸。

  阿媛在书桌前坐下,感受着这里曾经的书香气息。自己自打识字后,是爱看些书的,只是后来忙于生意,倒把这爱好丢下了。如今有了这处好地方,自是该重拾书本的,哪怕是读些话本也好。

  又想着将来有了孩子,下了私塾,可以让他在这里读书学习。如果是男孩,无论将来他愿意走仕途之路,或和他父亲学制伞手艺,还是经商之道,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若是女孩子,自然也是等同的,虽入不了仕途,读书识字亦是基本。她若愿意经商,也未尝不可。只是女孩子学做伞,好像太辛苦了。也不知道学做糕点,她会不会有兴趣。

  阿媛摸着那方带着墨香的桌子,忽而意识到,自己开始想孩子这个问题了。

  也是,一年多了,虽则他们一直都有夫妻之事,但颜青竹说那桐油有去瘀破血行气的效用,怕她身子弱,时常沾染着可能会引起胎儿不稳。于是一直计划的是,颜青竹彻底不用沾染桐油了,他们才生养孩子。

  阿媛觉得颜青竹是担心过度了,别的伞匠,可没听说他们的妻子胎儿就比常人有问题的。

  可想到从前颜青竹与她说过婆婆身体虚弱,生下他不久后就离开人世。颜青竹如今让她避免沾染桐油,说不定就是怀疑婆婆的过早离世与公公当初常年制伞有关。

  阿媛没有问,觉得就算这不是个合理原由,他小心翼翼,也是担心自己,况且真的有了孩子,前段时间的忙碌她就帮不上忙了。

  因为颜青竹有这样的顾虑,他们行房总是要算准时日。颜青竹还从见多识广的巴瓦蓬那里得来一些奇奇怪怪的套子,有些是鱼鳔做的,有些是极细软的绢浸上了特制的油,还有的是某种动物的壳。

  刚开始,阿媛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晚间见颜青竹套在那处,竟觉得羞红了脸。

  这种东西,他怎么好问巴瓦蓬要的?这让人家怎么想呀?

  阿媛虽气恼,却抵不住颜青竹“连哄带骗”,终是试了几次。她身体到底娇弱,那种动物壳做的,据说避孕最是得力,可她是如何也承受不住。

  颜青竹想想也是,巴瓦蓬说,那都是年长的妇人偷欢寻乐所用,除了怕怀了身孕东窗事发,大抵还为了寻求刺激。

  她的小妻子还是娇花一朵,哪里受得了这种摧残?

  于是又试那绢制的薄套,这次阿媛觉得舒服多了,颜青竹却觉得隔了厚厚一层,他没法子再汹涌澎湃,驰骋欢愉了。

  直到最后用了那鱼鳔,两人才都有了相对不错的感受。

  只是那种感觉总不如赤裎相对,他们也只在日子不对的时候用用。

  为着孩子的事,石寡妇还来镇上探望他们时,私下问了阿媛几句,虽是含蓄,阿媛却听得出是在问他们身体是否不济,窘迫得阿媛不知如何回答。

  阿媛发着呆,嘴角却溢出笑,想着今天是个好日子,他们如今生意兴旺,生活安稳,是该有个孩子了。

  因着颜青竹已让工人们帮忙清理了屋里屋外大小物事,这倒让阿媛和焦喜梅乐得轻松了。

  晚饭本想做顿丰盛的,颜青竹却一直在忙碌,阿媛只得留下饭菜给他。

  是夜,阿媛在新家中沐浴,换上新做的丝制睡裙,早早到了卧室,又将被褥换了全新的,往香炉里焚了种气味清淡的香。阿媛坐在窗前,看着万家灯火逐渐熄灭,忽而撇除了对新家的一丝陌生感,感受到了卧房里随着熏香四溢的温馨气息。

  颜青竹忙完一天的生意,算完账,这才洗漱干净。这里白天热闹,晚上却异常安宁,是颜青竹喜欢的环境,他轻踏在扶梯上,蓦地期待起新家的第一个夜晚。

  作者有话要说:  据说我昨天开的是纸飞机......不是车.

  关于完结,之前在评论区说过一次,昨天又说了一次.貌似大家都不相信.是真的哦,除了成绩不好,不想再又臭又长写下去,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我确实写得不好.嗯嗯,真的,虽然你们一直鼓励我,但缺乏写网文经验的我确实做得不够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包容.希望完结后大家多提意见,让我下一本获得进步.

  石印技术有亲说没有看懂,哈哈,其实也不需要了解那么详细,大致原理知道就行了.大部分西方传来的印刷术,都有利用水油不相容,表面吸附,化学腐蚀等原理.石印技术后来被铅印,胶印等替代,但如今还有地方在使用,德国人发明的.

  关于油纸伞风行一时,其实文中没有半点夸张.我所查到的资料和纪录片里,多有这种描述.甚至说,一条街上能达到家家户户都做伞卖伞的兴旺景象.只是时过境迁,如今这项技术后继无人,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也不必十分遗憾,事物总有兴衰,一切向前看!

☆、第71章 71

  在镇北住了几日, 阿媛习惯得很快。这里白日热闹, 一到傍晚无论这日生意好坏, 每家每户都会按时收工, 夜晚很宁静, 能听到风吹动柳枝,和鱼涌出水面的声音。

  最让人放心的是这里的治安, 日间有巡城队,又有监市铺镇守,晚间有打更人,比起从前在镇南, 实在好上太多。

  阿媛的糕点铺子也开张了,起初她担心老客人们找不到地方, 便让颜青竹先别慌着把镇南的宅子出售, 又在厨房后门的招牌下贴了一个告示,上面写明了新店迁于何处。

  开张几日,倒有几个原来的客人来光顾,主要客人还是换做了镇北居民。

  约莫两个月后, 原先的客人差不多都来光顾了。因着糕点并未涨价, 客人们也不用再在拥挤的小埠头上等待了, 大家都觉得方便许多。

  新老顾客相继光顾, 阿媛原本担心没有生意,想不到却一时忙碌起来,可她现在又想多过几天安逸的日子,与颜青竹生养一个孩子, 过相夫教子的生活。

  于是店里的事情,多交给焦喜梅打理。焦喜梅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糕点的技艺,又能得体地招呼客人,只是算账方面仍旧捉襟见肘,需要阿媛在一旁不时提点。

  颜青竹的伞铺也做的顺风顺水,以前只有伞坊,所做的生意多是批发,现在在铺中,零售和批发都可以做。因为有铺面,名声也比从前响一些了。

  时至暮秋,镇南的宅子收取五十五两银子盘了出去。当初盘下加上修缮,共花了四十多两银子,如今算起来,倒是小赚了七八两银子。

  本来镇南的宅子转手盘出去是赚不了这么多的,全因厨房那处住宅式铺面已被做得火热,如今虽不卖糕点了,但它曾经门庭若市的场面历历在目。有心人想着把这处盘下来,利用这窗口做自己的生意,这对没有多少资金却又想做生意的人来说是个顶好的法子。

  问的人多了,颜青竹就抬高了价钱,最后让个痛快人盘走了。

  只是阿媛不禁感慨,连房子都卖出去了,当初偷盗的案子却没有眉目。大抵镇南这种地方,十户九贫,案子能不能了结,贼人能不能被抓到,根本就是失主自己的事情,官府才不会上心。

  阿媛倒不介意其他财物,就是那块玉佩,是母亲的遗物,若能追回,方了心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